APP下载

基于1+X证书制度下高职教育教学研究*

2021-03-27

中文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文 灏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2019年初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二十条”)以后,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试点工作,并联合三部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至此,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和相关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陆续启动申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

2020年9月16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中指出,“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做法,提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行业企业认可度”。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主线,总结推广1+X证书制度试点”。今年1月,省教育厅厅长郭杰忠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总结推广1+X证书制度试点经验,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截止到2020年底,教育部授权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发布了四批共348家确认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及44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名单。

一、全面推进1+X证书制度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省“双高”计划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院校,积极参与和推进1+X证书制度建设工作。在2020年9月成立了1+X证书制度试点的工作机构,制定出台了《“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今年3月根据工作部署,我校已组织开展1+X证书试点申报工作[2]。

二、“双证书”制度与1+X证书制度下高职教育教学 区别

多年来,中高职院校一直推行的是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笔者认为,X证书的实施与职业资格证书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概念有区别

职业资格证书是说明从业人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证明,而X证书指的是高校毕业生实际掌握的技术技能水平,是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统称,不再局限于某一工种或职业[3]。

2.评价标准有区别

X证书的评价标准针对的是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知识、素养等方面的评价,要求各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和相应专业的教学标准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如何融合、对接。作为职业资格证书属于人社部门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考核认定范畴,它的评价标准是需根据相应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来进行考核认定的[4]。

3.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不同

X证书要按照初级、中级和高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求进行教学,与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体系相互融合,如果专业课程能涵盖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内容的,就不再单独开展X证书培训。职业资格证书采取的是要通过规定课时的职业技能培训,经人社部门的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考核合格才能取得不同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5]。

4.主管部门不一样

1+X证书属于教育部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实施的新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而职业资格证书是人社部门依据职业大典结合职业标准开展技能培训的,经考核合格后认定各工种的职业资格。

三、推进1+X证书存在的问题

1.试点专业的选择

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依据的是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从现阶段1+X证书的推广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专业都符合1+X证书要求,部分专业的X证书标准还没有通过审定,要取得教育部的认定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遴选试点专业上应有所区分[6]。

2.考核标准的融合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能否相互融合,如何统筹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是否可以考虑把证书的考核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适度对接,编写相关专业的校本教材,制定出符合X证书考核标准的教学制度。

3.师资及教学设备配备的要求

在已审核认定的各种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中,现行专业建设要求是否和X证书考核标准相吻合,教学师资是否充足,教学设施设备是否符合考核要求等等,这些应是在推进1+X证书试点中要考虑的问题。

四、X证书试点应考虑的原则与对策

1.注重书证融通原则

在推进1+X证书试点过程中,试点专业应按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对本专业面向的职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应具备的要求等进行梳理与定位,可以考虑在多个专业中设置同一个X证书。比如护理学院的护理和助产两个专业申报母婴护理证书,信息工程学院申报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证书在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等专业实施[7]。

2.关注质量优先原则

要梳理X证书的考核标准,研究能够在教学中完成的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内容,将考核内容融入专业核心课程并纳入专业课程体系,或者将考核内容分成若干模块融入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纳入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比如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分别设置为专业课程开展教学。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里则是综合了数控车铣加工进行考核,同时,考核的目标有所提高,初级考核标准为能够编写车铣类零件数控加工程序并操作数控机床完成零件切削加工,中级考核中增加了计算机及CAD/CAM软件的使用,需完成零件的实体和曲面造型,还要达到车铣配合零件的装配要求等。

3.落实同步推进原则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能一蹴而就、一拥而上,要通过培训、评价使学生逐步获得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各试点专业学生至少应取得一项与专业职业能力相对应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初、中、高级不同等级相互衔接,把相应要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比如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试点时,从采购教学设备、培训师资、考核点申报等环节,要量力而行,根据培训评价组织制定的标准步步推进,前期如未成功申报考核点,没有开展考评员的培训和考核认定时,可与省内外获批考核的高职院校接洽联系,先期完成学生的考核评价工作,总结经验,以备后期的考核点认定工作[8]。

4.注重权益保障原则

要对新选入的证书进行严格遴选,已取消的职业资格证书不得再引入。我校电商与旅游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既可选择在人社部门技能鉴定机构的指导下会同有关行业协会开展电子商务师的水平评价,也可参加教育部批复入围参与试点第二批的网店运营推广证书考核评价;而信息工程学院的试点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可考虑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开展的网络工程师、软件设计师等全国性职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同时,也可参加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评价。

综上所述,在推进1+X证书试点过程中,国家层面应该注重X证书开发及对应的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及教学培训资源、教学培训站点、学习成果考核站点建设、协助具备资质的职业院校开展教育教学和培训工作。高职院校则应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具有法定资质的第三方独立评价机构或培训组织对毕业生的实际技术技能水平进行测评确认,注重高职的专业课程体系与相应的1个或多个“X”证书真正实现书证融通,将职业能力基础培训前置到专业教育教学中,有效实现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水平与企业工作岗位需求的无缝、同口径对接,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就能够得到社会、行业企业的广泛认可。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收录证书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