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问题探究*

2021-03-27马春辉通讯作者

中文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师德师青年教师学校

李 帅 马春辉 孙 超(通讯作者)

(齐齐哈尔医学院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合署),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一、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

1.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支持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的主力军,也是学校师资力量的重要体现,青年教师肩负着学校的未来发展,承担着学校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的最终使命。师资力量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师德师风的建设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责任意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措施。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背景下,对青年教师的个人素质、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为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队伍支持[1]。

2.实现高校教育教学战略目标

随着我国教育的普及,高校学生数量逐年递增。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逐渐激烈。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力度是高校教育改革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教育工作创新改革发展中重要的工作内容,加强高校青年师德师风建设可以提高学校的综合教育水平,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为学校的长远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建设和谐的校园氛围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想要实现持续发展,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报考,就需要打造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青年教师师风师德建设是营造学校和谐氛围的主要手段,也是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成长环境的主要措施。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可以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责任能力、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学校良好的形象和口碑,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2]。

二、当前高校青年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当前高校青年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1.1思想政治水平较低。学校教育不光要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是从事教育职业的基本要求,有些青年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学生思想政治的建设,由于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较低,没有意识到高校教育工作中师德师风对学生的思想成长产生的影响。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不足,与目前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实、守信、敬业、友善等原则不符,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以及职业道德建设在学校的长远健康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目前情况来看,部分高校教师自身政治觉悟低下,不良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以及教育理念对学校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些不良事件在网络中广泛传播,使得学校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不利于树立学校良好的口碑和形象,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展开造成了不利 影响[3]。

1.2敬业精神不强于,育人观念淡化。很多青年教师刚从大学毕业,缺乏工作经验,虽然从事教师职业,但在思想上还是处于学生时代,缺乏育人观念。尤其对于新入职的高校青年教师而言,他们对教师身份模糊,职业归属感较差。由于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在高校课程教授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将教书育人与灌输知识等同起来,缺乏对学生的热情,没有从教学全过程开展积极的反思和总结,很多青年教师将该职业作为维持生活的手段,没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积极提升自己的基本素质。

1.3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很多青年高校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性格。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重视个人利益,缺乏团队合作精神。高校青年教师应该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积极融入教研团队,加强与同事之间的交流沟通,与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沟通可以强化自身的职业精神,加强自己的使命感,明确自身的职业归属感。同时,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教学经验,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师德师风的建立,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4]。

2.新时代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2.1积极培养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在新时代背景下,想要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首先要注重青年教师理论修养的建设,结合学校实际发展情况,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学习相关理论,加强思想建设。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有效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应该积极引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构建青年教师在线培训平台,这也更符合青年教师接受和学习知识的习惯,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利用现代化信息平台构建线上和线下培训座谈等活动。利用线上线下方式沟通学习心得,和同事之间交流学习体会。将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之间产生的矛盾,进行积极沟通。确保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展开的同时,有助于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此外,青年教师要价课程思政融入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着力推行课程思政,在落实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前提下,积极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为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5]。

2.2坚持正确的师德师风导向,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建立正确的师德师风建设导向可以让高校青年教师明确自身工作方向,面对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利用政策导向的作用实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通过管理部门职能转变、科研管理政策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绩效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为学校营造出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充分发挥出师德师风导向对教师正向激励和鼓励的作用。此外,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与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工资晋级、干部选任、申报人才计划、申报科研项目、招收指导研究生等工作相结合,使得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落实到高校教师的日常工作内容中,重视青年教师自身职业道德和职业良好工作风气的建设,同时,在工作中做到以德育德、以德化人。此外,可以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机制,在新媒体平台和相关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借助信息化载体,展现出新时代青年教师的新形象,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使得社会对教师工作能够进行深入了解,鼓励各行各业对教师实施优待政策,对优秀教师建立基金奖励支持,通过社会舆论可以加强高校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对高校青年教师展开激励,从而推动师德师风的全面建设。

2.3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措施,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高校青年教师的具体工作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将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内容更加形象化、具体化、规范化。高校青年教师可以通过考核评价结果,明确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从而推动自身师德师风的建设,打造出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团队。首先,要结合国家对青年教师的具体要求,建立师德师风考核体系。将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作为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中的重要考核内容。通过具体化、量化的考核指标,规范青年教师的学术行为、治学态度、服务态度以及遵纪守法的态度,在师德师风考核结果公布之后,根据相关的规则对相应的青年教师进行奖励或者处罚。从而对高校青年教师形成约束,规范工作行为。其次,要建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评价机制,从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学校的相关要求出发,形成科学化、合理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评价原则。评价体系应该注重青年教师个人思想道德情操、教学成果、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在评价过程中要秉持公正、公开、公平、民主、以人为本的评价原则[6]。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对高校教育发展、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时代背景下,要立足于时代发展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高度来开展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对工作开展过程中具体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创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

猜你喜欢

师德师青年教师学校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学校推介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如何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