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国明教授临证治验4则*
2021-03-27李义松庞国明
李义松 李 娟 庞国明△
庞国明教授系河南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开封市中医院教授,主任医师,河南省名老中医,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从医4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庞教授强调,中医诊治疾病,一定要遵循中医思维,并将中医思维的体现总结为“六力”——言语力、凝练力、想象力、诊断力、治疗力、处方力,现整理在庞教授指导之下能够较好体现中医思维的临床治验4则以飨同道。
1 手足冰凉,远温阳而开郁滞
李某,男,14岁,学生,门诊号:201808021794。2018年8月13日初诊,患者手足冰凉2年余,不分四季,加衣盖被亦不能暖,时有胸闷不适,形瘦、食少,口臭,二便调,眠可,舌淡红,苔白腻,脉滑。辨证为阳郁湿阻,治予开郁达阳,祛湿和胃,方用四逆散合四苓汤加减。处方:柴胡10 g,白芍10 g,枳实10 g,甘草3 g,白术10 g,茯苓10 g,泽泻10 g,姜半夏10 g,黄芩6 g,防风10 g,藿香10 g,桔梗10 g,瓜蒌皮10 g,槟榔10 g,木香10 g。3剂,水煎400 ml,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日1剂。于2018年8月20日家属电话告知药患儿后手足转暖,胸闷已不明显,纳增,要求处方,原方继服5剂以巩固疗效。
按:手足冰凉,可按“厥证”论治。怕冷者,系阳气不能温煦而致也,阳气不能温煦者,又当分阳气不足及阳气不达2种情况。若阳气不足,当有周身怕冷表现,而该患儿无此表现,说明其阳气不虚;“四肢者,诸阳之末”,若阳气内郁,不能透达于四肢末节,则手足冰凉,该患儿仅表现为手足冰凉,不分四季,而无全身畏寒症状,正属于此种状况。究其原因,“脾主四肢”,患儿平素饮食失宜,损伤脾胃,中焦失运,精微失布,聚而成湿浊,湿浊内阻,阳气不能通达而成,治疗之时当开郁达阳而避辛温助阳。温病家有云:“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就该患儿来说,则“通阳不在温,而在宣达、利湿,健运脾胃”。再者,小儿多有所求不得之事,可致肝气不舒,四逆散系治阳郁成厥之方,具有疏肝和胃、透达郁阳之功,故选用此方。其胸闷、食少、形瘦者,系气机不畅、胸阳不展、脾不健运、形体失充之故,舌苔白腻、脉滑者,湿浊内阻之征;口臭者,脾胃郁火也,由此种种,故合用四苓散健脾祛湿,再加以黄芩、防风、藿香升散脾胃郁火,桔梗、瓜蒌皮调节气机升降,槟榔、木香行气消积,诸药合用,则郁阳宣达、湿祛脾运,故而药后收效。
2 “非热之热”,远苦寒而调疏收摄
闫某,男,23岁,未婚,医药销售,门诊号:201810019122。2018年10月15日初诊,自觉周身发热3周,缘起于外感后,面颊尤甚,测体温则正常,一度怀疑体温计异常,曾服小柴胡冲剂无效,伴头昏沉不适,纳可,二便调,眠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辨证为外感留恋不解,太少并病,阳气外浮,治以调和营卫、疏理少阳、收摄浮阳,处以柴胡桂枝汤加龙骨、牡蛎、白薇,药用:柴胡12 g,白芍12 g,黄芩10 g,甘草3 g,党参10 g,桂枝12 g,姜半夏10 g,龙骨18 g,牡蛎18 g,白薇12 g,生姜5 g,大枣5枚。3剂,水煎400 ml,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日1剂,药后诸症消失。
按:“非热之热”,即指其虽自觉发热但体温正常,属于“内伤发热”范畴,多见于内伤杂病,而该患者病始于外感后,故当按外感发热辨证论治。患者头昏沉不适,其脉弦细,当属少阳证;《伤寒论》第54条云:“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该患者虽无自汗出,但结合其病始于外感,当仍属太阳中风病,综合论之,其病机当属太阳少阳合病,故治以柴胡桂枝汤加减,因其热以面部为甚,故加龙、牡潜降,加白薇清泄,亦取二加龙骨牡蛎汤之义,药后患者症状消失。另外,临床对于“发热”症状的判定,不能仅依靠体温计,不能囿于西医的体温升高,不能简单地把二者对等,治疗之时,更不能一见发热即予以石膏、黄芩、黄连、栀子、连翘、金银花等苦寒清泻之剂,应遵循中医思维辨证论治,如此方可取效。
3 小溲失禁,不治肾而提壶揭盖
张某某,女,81岁,丧偶,退休,住院号:20121848。2017年12月15日初诊。半年来小便窘迫、失禁,不及入厕而小便自出,咳嗽亦然,甚则不自知而小便自遗,痛苦异常,多方诊治未能奏效,此次因“脑血管病”住院治疗,要求兼治其小便。刻下症见:小便失禁,时有咳嗽,喉间痰鸣而黏,咳吐不利,右手及右下肢间断不自主颤抖,平素稍有不慎即外感,全身乏力,双下肢尤显,纳一般,口干但不欲饮水,眠可,大便干结,小便失禁,无尿痛及小便发热,舌红,苔少,脉弦滑力弱。既往脑梗死病史30年余,遗留有右下肢体活动力弱及不自主颤抖。辨证属阴虚肝旺,疏泄太过,肺卫不固,膀胱失约,以滋阴平肝、益气固脬为治则,方用玉屏风散、芍药甘草汤合生脉饮加减。药用:黄芪90 g,太子参30 g,麦冬25 g,五味子15 g,白芍45 g,茯苓10 g,沙苑子30 g,桑螵蛸30 g,山萸肉15 g,柴胡6 g,麻黄10 g,浙贝母15 g,防风10 g,白术12 g、甘草10 g。水煎400 ml,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日1剂。方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其中大量黄芪补肺气而复治节,充卫表而实肌腠;《医林绳墨》云:“妇人咳嗽而溺出者,宜生脉散加归、术、柴、黄芩”,故选生脉饮,更能益气生津,敛肺止咳,一方而二用,因患者口干、舌红、少苔,用太子参而不用人参;芍药甘草汤养阴柔肝,以制其疏泄太过;山萸肉、沙苑子、桑螵蛸则益肾固摄,缩尿固脬;余如浙贝母则取其润肺化痰止咳之功,用麻黄一味者,稍宣肺气,使其开阖有节,收缩有度,诸药合用,则虚者充而溢者固,小便失禁自止。患者服9剂后小便正常,余症亦减。
按:小便窘迫、失禁,不同于遗尿,前者指小便不能自已而流出,后者则指睡中小便自出,二者虽表现不同,但其病机多有相同之处,所涉及脏腑多于肺、脾、肝、肾及膀胱有关。沈金鳌说:“肺主气以下降生水,输于膀胱。肺虚则不能为气化之主,故溺不禁也”。中医有“提壶揭盖”法治疗尿闭实证因肺气郁闭,不能通调水道而致者。然肺主一身之气,为水之上源,若肺气大虚,无力固摄,上源失节,则可致小便失禁,该患者平素稍有不慎即外感,全身乏力,肺气亏虚之征已明,故大补肺气而止小便失禁。另方中芍药甘草汤也别有蕴意,窘迫者,急不可耐也,一则为火热内迫,一则为疏泄太过,本例患者小便不痛不热,故非热也,征之肢体颤抖,肝之病变已明,故大量白芍以柔肝平肝,肝体足则肝用得制,而窘迫可解,余如补肾、缩尿、固脬者,皆常法也,药证合拍,故6剂而小便正常。
4 苔黄不爽,远清化而增液涤浊
周某,男,67岁,退休,门诊号:201706183011。2017年6月18日初诊,自觉口中不清爽、舌苔黄厚已1年余,余无所苦,多方诊治,曾服清热利湿、通腑导滞之剂治之,不建寸功,诊其形体适中,查其舌稍红,苔黄厚但不乏津,中根部尤甚,脉细稍滑。治以滋肾养阴,方用六味地黄汤合增液汤。药用:生地黄25 g,山萸肉20 g,生山药20 g,茯苓10 g,泽泻10 g,牡丹皮10 g,麦冬10 g,玄参10 g。水煎400 ml,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日1剂。3剂后苔已呈薄黄,继服3剂后舌苔恢复正常,患者无自觉不适症状。
按:舌黄厚苔者多主湿热,若干燥者,以热为主,若湿润者,以湿为主,治疗多以清热利湿为主,然该患者按常法治疗无效,又无过多临床症状可辨。细思之余,惟有另辟蹊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患者年过六旬,阴气自半,肾水亏耗,水亏一则不能制火,二则脉道干涩,浊邪不能外排,似暗合该患者舌红、苔黄厚之病机,故处方以六味地黄汤合增液汤治疗。六味地黄汤系滋肾养阴之正剂,增液汤乃“增水行舟”之良方,且增液不惟行舟,亦能涤浊,二方合用,共奏滋肾养阴、增液涤浊之功,药证合拍,顽苔终退。
5 讨论
中医思维是历代医家在对人体认识和生命感悟以及医疗实践基础上,通过经验直观、悟性判断、类比比附、分析推理等,经高度概括和抽象提升后而逐渐形成的理论结晶[1]。中医临床思维的形成直接影响着一名中医人的素质和涵养,是决定其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2]。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离不开中医思维的指导,中医诊疗过程,其实质就是中医思维的合理运用。庞教授将中医思维归结为“六力”:言语力、凝练力、想象力、诊断力、处方力、治疗力。其中言语力居“六力”之首,统领其他“五力”。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最能反映思维方式,中医有其自身特征性的言语——中医语言,它涵盖了中医生理、病理、药物、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中医思维天然地镶嵌在中医语言之中,每一次运用中医语言都会自觉地启动这种思维[3]。病案是中医话语篇的典型形态,病案的书写能鲜明地体现出中医思维的系统性特征[4],通过书写中医病案,能很好地训练中医思维,提高临证能力。以上述4则医案为例,案1表现为手足冰凉,若按现代医学不能直接命名诊断,而中医可从“厥证”论治,且从“四肢者,诸阳之末”的生理基础推断出其“阳气内郁,不能透达于四肢末节”的病理机制,进而提出“开郁达阳”的治则,无不体现了中医学的语言特色。凝练力是实现言语力的重要途径,在临证过程中,对疾病诊治不应仅仅是各种中医名词的罗列,尤其在中医文书书写过程中,这就要求将所运用的言语进行高度凝练,如“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汗、吐、下、和、温、清、补、消”以十六字高度凝练、概括了中医学主要病理属性及治疗法则,案2中将其治则高度归纳为“调、疏、收、摄”四字,亦是言语凝练力的体现。想象力是语言力的延展,是中医思维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象思维是中医思维模式秉承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精髓,“立象达意”是中医实践过程中解决难以言传或无从言传难题的重要途径[5]。当现实语言不足以表达时,可以个体的主观想象来描述、认识,当然这种象不是凭空瞎想,而是基于现实的推理——比类取象,正是这种想象力的存在,才有了诸如叶天士用梧桐叶巧治难产的美谈,亦有了如“提壶揭盖”治疗癃闭的妙法,案4通过充分发挥想象,以“增水行舟”推及“增液涤浊”而治愈顽固黄苔。言语力、凝练力、想象力是工具,最终要落实到临床疗效中,也就是转化为诊断力、处方力、治疗力。良好的疗效,除了正确的诊断外,还要有贴切的处方。中医方剂众多,同一类处方中的不同方剂,大同之中必有小异,只有选取最切合病机者方能取得最好疗法,如案1中,具有疏、透之作用的方剂除四逆散外,还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而惟有四逆散能治“阳郁成厥”,故而选择此方治疗,最终而收良效。综上所述,庞教授提出的“六力”确实有助于提升我们的中医思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深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