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读—思—言”深层阅读模式探究
——以阅读课《基于“茶文化”的主题群文阅读》为例
2021-03-27
(集美区灌口中学,福建 厦门 361000)
在高中英语学习中,有效的阅读不应仅满足于对浅层字面信息的获取,而应该追求一个深层次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具有特定主题的语篇中学习语言、理解知识、训练思维、探究文化。这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需要依托学习、思维、实践多层次的活动,让学生从阅读出发,在阅读的基础上思考、表达,最终实现深层阅读。为此,笔者着力探究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读—思—言”深层阅读模式。
“读—思—言”深层阅读模式是黄远振和兰春寿教授于2015 年提出的。读,根据叙事性、持续性、常态化的教学原则,设计导读、默读与朗读的学习活动;思,采用认知冲突、问题诱思、原型启发的教学策略,组织思索、探究与交流的思维活动;言,运用搭建支架,以读促说/写,模仿创生的教学方法,开展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实践活动。[1]这样说来,“读—思—言”深层阅读模式倡导以“读思言”为方式,以活动为中心,依赖的是学习活动、思维活动、实践活动,实现的是从文字到思想、从浅层理解到深层阅读的目的。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界定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指的是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以已有知识为基点,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理解文化内涵、发展多元思维、判断价值取向和运用学习策略。其中,“活动”是关键词,它使英语学习“活”起来,也让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动”起来。
将“读—思—言”深层阅读模式和英语学习活动观做一个综合比较,它们之间的联系自然就显示出来,而其具体的体现就是“活动”。读,即阅读,就是学习理解,思,即思维,就是应用实践,言,即表达,就是迁移创新。在一连串活动的牵引下,深层阅读由浅及深,有了内涵,英语学习由表及里,有了意义。运用“读—思—言”深层阅读模式可以使英语学习活动观落到实处,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有助于“读—思—言”深层阅读模式发挥实效,两者在思想和行动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运用“读—思—言”深层阅读模式实质上就是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过程。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读—思—言”深层阅读模式就要求教师要从某一特定的主题意义出发,创设相关主题情境,以语篇为载体,鼓励学生通过读、思、言的活动探究、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以已知促未知,在对文本进行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文章立足真实课堂,以笔者的阅读课《基于“茶文化”的主题群文阅读》为实例,探究如何在特定主题语篇下运用“读—思—言”深层阅读模式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
一、以主题为中心,创设语境,开展活动,使英语学习有意义
“读—思—言”深层阅读模式蕴含“生命”和“教学”两种价值取向,二者共同指向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2]同时,《课程标准》提到,主题语境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为学科育人提供话题和语境。育人赋予阅读以意义,主题既是阅读的灵魂也是育人的中心,学习范围和意义语境由它而来,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有机渗透其中。因此,运用“读—思—言”深层阅读模式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要紧紧围绕主题这一中心,在特定主题的引领下开展“读思言”的各个活动环节。
“茶文化”主题是笔者立足“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中的“历史、社会与文化”主题群所选定的,旨在引领学生从多角度了解中国茶文化,体悟其中优秀的中国精神,加深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有了这样明确的主题意义引领,笔者从英文报纸中精心挑选了主题一致的文章作为阅读文本,并且从读前、读中到读后都努力地创设了与主题意义有密切关系的语境,围绕语境设计并开展有情境而又有层次的活动。所有的阅读活动都是来源于“茶文化”的主题,一脉相承,也是以挖掘“茶文化”所承载的各种文化信息及精神内涵为育人目标,具备了积极正面的意义。
围绕主题,各项活动的语境创设强调的是从生活出发、从生活中升华,最终又回归到生活中去。笔者以本人家乡铁观音的产地安溪为引,让学生去联想生活中茶的无处不在,有家中的泡茶待客之道,也有街边流行的各式奶茶店,再借由“As a Chinese saying goes,“Firewood,rice,oil,salt,sauce,vinegar and tea are the seven necessities to begin a day”这句话总结茶于百姓生活的重要性。导入从低处、实处走,能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真切,学生自然而然就能融入其中。阅读活动的开展结合填表格、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透过茶本身去探究其后的茶文化,当然,这些活动需要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比照自己的生活常识来进一步判断、归纳,了解茶历史、茶道、茶礼仪,甚至是更深层、更内涵的中国精神。学生对茶文化的认识得到了升华,而读后的写作活动中学生回到了现实生活,在另一个与主题意义相关的语境中把自己的认识传递出来。所有的活动都围绕“茶文化”展开,又有真实的语境为支撑,一切的英语学习就充满意义。
二、以语篇为基础,学习理解,促进阅读,使英语学习有内容
“读”是“读—思—言”深层阅读模式的起点。“读”是以视觉通道输入语言信息,进行阅读理解的环节,包含导读、默读与朗读三种方式:导读是读前指导,旨在激活学生关于课文的背景性知识,默读是无声阅读,学生应该在独立阅读中输入语言信息,理解课文大意,朗读是为了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语言。[3]课文即语篇,阅读的基础就是语篇,而语篇承载的是语言学习的内容,既有语言知识也有文化知识。因此,运用“读—思—言”深层阅读模式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首先要基于语篇开展阅读相关的学习理解类活动,让学生在语篇中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
茶文化的丰富和深远不能以一文而尽述。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接触茶文化,笔者从众多素材中挑选了六篇难易不一的不同文本,字数为217 词到444词不等,茶的方方面面涵盖其中。考虑到课时的限制,阅读任务分解为课前三篇和课内三篇。其中,课前的三篇文本是对课堂的预习和铺垫,也是“导读”部分,帮助学生感知与注意茶的基本知识,主要是起源、历史、分类、益处等,语篇的充分支撑使学生温故知新,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得到激活,必要的茶文化知识也由此积淀下来。为了检查学生课前的阅读效果,笔者在新阅读语篇引入之前引导学生在一个茶杯(如图示)的提示下概括、整合他们所读过的内容,用表格的形式呈现了出来。在必要的知识储备后,学生展开了对另三篇文本的阅读,在“默读”的过程中获取与梳理,不仅获取信息、推理判断、猜测词义、理解语篇要义,也提升阅读技能。包括了解泡绿茶的温度以80℃为宜,推断出“How long to let tea steep varies from person to person”的结论,也在文本的具体语境中猜测“Some like it strong enough to knock your socks off,others prefer it lighter.”划线短语的意义为“to surprise you very much”,更重要的是,理解了不同语篇所传达的茶文化,如“For tea,half,it means modesty”酒满茶半的谦 逊,“Tea drinking has been linked with the idea of harmony with nature”与大自然融合的思想。而后,学生对一些与主题相关的词句进行了“朗读”,形成了新的知识结构,也进一步理解了其中所映射的文化价值取向。一连串的活动使学生学习和理解到的不光是语言文字本身所传达出来的信息,更有若干语篇所承载的文化意义。英语学习因为阅读而丰满,因为语篇而完整。
三、以问题为情境,应用实践,训练思维,使英语学习有深度
“思”是“读—思—言”深层阅读模式的核心,贯穿了教学的整个过程。它是思维技能参与语言内化的环节,包括思索、探究和交流三个层面。[3]“思”的情境必须源于问题。问题为语言学习创造情境,是学生思维得到训练和培养的有效手段。在课堂中可以采用问题诱思策略,根据课文内容确立自主探究的主题,设置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促使学生形成思维表象。这就是“思时把问题思维化”。[1]所以,运用“读—思—言”深层阅读模式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还要深入语篇实施思维相关的应用实践类活动,让学生在问题的启发下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
深层阅读的全过程其实穿插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导入到文本解读,学生都被鼓励积极“思索”,与文本进行互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自我创设问题情境,主动与“茶文化”的主题和系列文本产生关联。而在教师层面,带领学生完成六个语篇的阅读之后,笔者借What kind of personal character is tea compared to?What do Chinese tea and tea culture stand for?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为了解决问题,学生要深入“探究”,抓住茶文化的主题,在从语篇获得的所有新的知识结构之上结合相关的认知进行描述、阐释“Tea is compared to being easy-going,modest,low-key,patient,and elegant”,训练逻辑性思维;通过分析、判断,学生总结出“Serving a cup of tea to your guests is a symbol of togetherness,a sharing of something enjoyable,and a way of showing respect to visitors”,训练批判性思维;在相互“交流”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兼容并蓄,最终回归到文本中所说的“Nothing is more typically Chinese than a cup of tea”。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所获得的文化知识提炼内化为自己的积累并付诸运用,有机串联为一篇总结式的短文并完成写作,训练创造性思维。学生通过应用实践实现思维从低阶到高阶的提升,挖掘了思想,升华了主题,实现了深度学习。
四、以交际为目的,迁移创新,提升表达,使英语学习有广度
“言”是“读—思—言”深层阅读模式的落脚点。它是以说或写的方式输出语言,使思维产品言语化和显性化的环节。[3]“言”就是要表达,而表达的目的是交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紧扣主题,创设新的语境,从语篇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或者作者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为起点,启发学生借助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表达自我,将个人认知和观点透过语言呈现出来。可见,运用“读—思—言”深层阅读模式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最后还是要超越语篇进行表达相关的迁移创新类活动,让学生在交际的驱动下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
本节课笔者引导学生推理各个语篇蕴含的价值取向并寻找相关信息进行论证,对作者所提出的种种涉及“茶文化”的观点进行批判与评价,口头表达自己的想法及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另外一个交际任务的设计则是书面表达,要求学生把隐性的思维活动转换为显性的文字形式。[2]学生结合新的知识结构,在新语境中以李华的身份给热衷中国文化的美籍外教Gary 写一封信:最近厦门计划举办一场线上茶文化节,请你写信告知他,并向他介绍中国茶和茶文化。这是一篇应用文写作,茶文化的主题贯穿始终,学生要想很好地完成任务,脱离不了对语篇的理解,但从阅读到表达,对学生提出了高于阅读的要求。学生要以阅读为本,在阅读和思维所搭建的支架上将茶文化的主题和内涵迁移到交际语境中,以“读、思”促“言”,将语言知识、语篇内容和自身的认知体悟迁移到超越语篇的书面表达中,有意识地用创造性的语言和观点表达自己,有效地进行交际。至此,有关茶文化的学习很好地延展开来。
英语阅读课堂始于读、经过思、终于言。[1]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读—思—言”深层阅读模式以主题为中心、以语篇为基础、以问题为情境、以交际为目的,引导学生通过读、思、言之间的互动协同,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活动中层层深入、逐步提升,实现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对语篇内容的理解,对文化内涵的思考,并最终将输入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内化,转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运用语言自发地表达出来。这样一来,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也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