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编工艺在面料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2021-03-27黄金金
黄金金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9025)
竹编工艺与面料编织拥有相同的起点,通过横竖、沉浮的方式将丝、线交织,使其成为完整的面。竹编工艺经过历史的发展和沉淀后,拥有200多种编织手法,使得竹编艺术千变万化,为面料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依据。通过利用竹编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面料设计内容,融合两者之间的优势,达到传承和流行的创新。
1 竹编工艺的编织手法、特性
竹编工艺是我国极具历史含量的传统工艺,也是我国历史进程中劳动者的智慧、创造力的结晶,其多样化的几何图形,通过变化多端的组合,使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得到了人们的肯定。
1.1 竹编工艺的编织手法
1.1.1 平面几何编织方式
平面的编织是竹编工艺的基础,通过稳定竹篾并将竹丝穿插交织,形成基础的几何图形,使其具有较好的艺术美感。(1)挑压法是平面编织的基础,具有良好的规律、秩序、重复,使其形成规则的几何图形并带来艺术美感(图1)。(2)穿丝法利用挑压法形成空心花纹,然后使用竹丝穿插其中,利用不同粗细、颜色的竹丝,形成不同的竹编花纹(图2)。(3)穿篾法是在使用竹编编织的基础上,在空隙处交织穿插不同粗细的竹篾,形成不同规则的几何图案(图3)。
图2 穿丝法
图3 穿篾法
1.1.2 立体形态编织方式
立体形态的编织方式主要用于竹编制品功能的完善以及艺术表现,通过立体化的竹编装饰,形成具有美观性、实用性的竹编形态。在竹编艺术的表现中经常采取以下方式:(1)弹花。利用扁平的竹篾插到竹编制品的表面,然后利用竹篾弹性,将其弯曲成型后固定到竹编制品表面,使其形成立体浮雕般的装饰,并与竹编制品表面保持明显层次感。(2)插筋。利用规则的竹篾插入竹编制品侧面的中部以及两端,增强竹编制品的强度,并使其更加美观。
1.1.3 自由编织
自由编织依旧遵照挑压法的基础原则,但利用不规则的编织手法,使竹编形成不规则、乱序的表面,可以充分发挥编织者的自主创造性,因为竹篾的竖直、交错,形成一种无序与有序交融的美感。
1.2 竹编工艺的特性
竹子拥有良好的韧性和弹性,同时,竹纤维拥有一定的强度,使其在加工成竹篾、竹丝之后,依然可以在编织过后保持韧性和弹性。竹编制品利用其特性,使用挑、压、弹、绕、插等手法,创造出具有固定感和立体感的交叉编织品,利用竹子的特性完成造型,运用实用的几何立体结构,不同于绳编、草编等柔性材料的编织,形成了具有良好空间层次感的艺术表达方式。
竹编工艺采用的编织技法是拥有平面、立体艺术美感的核心。通过改变竹篾交织方式,使竹编工艺可以形成多种几何图案,通过人字、十字、六边等编织方式,一挑一平交织其中,能够形成具有立体感的平面图案,例如四川竹画、竹席等。此外,在平面上进行立体编织,使平面几何体横向发展和堆叠,形成圆柱体、长方体等结构,并利用挑压排列法编织定型,使其具有一定强度,呈现出良好的立体美感,如花瓶、瓷胎等。
2 竹编工艺在面料设计中的艺术再现
2.1 正反针表现
在现代面料设计过程中,采用竹编工艺的面料也较为常见。最常见的有十字编织法,通过挑、压的形式,使柔性面料表面形成完整的面料肌理。正反针的交汇,通过压一挑一或者压一挑二的排列,使编织物呈现十字形的花纹。为了避免十字尖角的产生,可以在正反针单元之间,横向穿插一个正针间隔。
2.2 移针表现
移针编制是在编织过程中采用挑压手法,使织物形成一圈状,将相邻织针相同方向或者相反方向进行相互位移,形成人形的斜向交叉,利用不同颜色的组合形成斜向的菱形、三角形等几何体。同时,利用不同颜色的上下交叉反衬,使得面料立体感较强,拥有现代化的时尚感,加强面料的显示效果。
2.3 局部编织表现
局部编织在编织时,先暂停一部分面料的编织,使用另一部分织针进行编织,然后在面料表面展现堆积、立体、扭转等效果,形成浮雕状的面料式样,呈现更好的立体效果,与竹编工艺中弹花、插筋手法相同。
2.4 卷边凸条局部编织
在竹编工艺中,通过在产品的表面穿插不同颜色的竹篾进行扭曲装饰,凸显立体装饰效果。在进行面料编织时,利用空针起针,采用第一行、第二行针数为奇偶差异并进行循环。此后,进行后针床编织平纹,为了使后针床拥有较好的艺术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按照相应的花纹进行后针床编织,在循环两针后,转换前针床编织,形成前后不同的折线合并。由于空针起针会在面料表面形成卷边的凸条,达到面料需要表现的艺术效果,使得反针编织的路数越多,凸条的立体效果越明显。
2.5 纱线装饰局部编织
利用一针床编织进行组织,然后使用另外一个针床进行持圈挂线,采用圈线结合的方式,形成网状穿插效果。为了保证穿插的层次效果,可以利用反针与起针的错综相行,在面料表面形成网状的错位穿插。
3 竹编工艺在面料设计中的创新
3.1 竹编肌理的面料创新
随着纺织印花工艺的技术更新,竹编肌理元素在面料设计中被广泛应用。竹编工艺的规律性以及良好的对称感,使其具有明晰的美学比例。同时,整齐的竹编肌理和具有良好规则的编织,使带有竹编肌理元素的面料形成具有立体感、现代而不失传统、鲜明又具有韵味的美学感受[1]。同时,利用无规律的自由竹编肌理,能使面料形成杂乱却具有一定规则的平面图像。因此,在面料设计过程中,可以使用竹编肌理,通过影印、拓展的方式,将竹编工艺产品的表面肌理转化成面料设计的平面图样,并使用现代纺织印花技术,将竹编肌理拓展、绘制到面料中,使竹编肌理能够有效融入面料中,并通过计算机软件的绘制化整为零,融合竹编肌理,丰富面料团细节。例如利用竹编工艺产品,在肌理表面涂上油墨,然后将其拓印到平面纸上,将竹编肌理转化成平面图案,而后通过计算机进行绘制和编辑,通过色彩的衬托来提升面料的美感。
同时,利用较为通透的竹编工艺产品,使用影印的方法,利用光和影的对比,加上不同角度灯光下竹编工艺品产生的虚影和实影,将竹编肌理图案转化成具有层次感、空间感的面料图案,通过数码印花的方式制成面料。此方法因为灯光数量、光线角度的不同,使竹编工艺产品影子呈现的图案大不相同,为面料的设计带来更多的光影灵感。
3.2 竹编工艺的面料编织创新
在设计面料时,可以通过裁减、针织、缝制等手段形成三维立体的面料装饰,而竹编工艺可以直接利用编织技法,使面料拥有三维立体感的装饰内容,在面料设计创新中获得良好的灵感。
3.2.1 自由编织法的创新
自由编织法与其他竹编工艺不同,虽然遵循了挑和压的编织规律,但是并没有确定的肌理规则和图案表现,使竹篾形成随意、乱序的编织图案。现代设计讲究随性、自然的美感发挥。在面料设计中,借鉴自由编织法,可以使面料风格具有明显的手工质感,同时,无序的编织肌理使面料能够更好地发挥随性的风格。但是,此类面料多由手工编织,面料肌理重演难度较高,在进行大规模生产时,会面临生产力较低的问题。但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艺术和审美价值,可以同时满足现代、个性化风格的需求。
3.2.2 弹花编织法的创新
弹花编织法充分利用竹子的韧性,将竹篾进行扭转,在竹工艺产品表面形成花瓣等装饰要素,使竹工艺产品获得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的美学要素。在面料中使用弹花编织法,能够提升面料的艺术质感[2],再通过纱线、缕空等方式,衬托和凸显弹花编织内容,根据面料设计和使用来调整大小,最终达到面料需要表达的艺术效果。此外,利用其他竹编工艺进行混合编织,使其拥有更加丰富的装饰和使用效果。
4 结语
竹编工艺历史悠久,与草、木等材料的编织有很多相似之处,面料编织同样会使用与竹编工艺手法类似的技术进行编织。竹编工艺产品作为我国传统美学、情感的承载体,有独特的自然和文化底蕴。通过在面料设计中的跨界融合,将竹编工艺手法应用到面料编织中,使竹编工艺的精髓融入面料设计中,并将竹编工艺产品的生活气息通过影印、拓印等方式融合现代文化要素,最后利用对竹编工艺手法的应用创新,在面料设计编织中获得全新的灵感来源,也为传承、弘扬我国传统艺术提供一条良好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