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中灌浆施工控制措施
2021-03-27韩强
韩强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灌浆施工技术在水电工程 中应用广泛,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意外事件。因此,施工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关键词:灌浆施工技术;水利工程;防渗处理
引言
水利工程是我国应用于防汛、农业灌溉等方面重要的工程项目,不仅极大促进了我国农业发展,同时水利工程在水力发电、水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基础建设的重要工程。水利工程中防渗漏技术十分关键,在防渗漏处理中灌浆施工技术关系着防渗漏处理的质量,因此,加强水利工程防渗漏处理中灌浆施工技术分析对于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水利工程产生渗漏的原因
1.1自然因素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水利工程中的安全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但是仍然会出现渗漏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地震、滑坡等多种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利工程在对大坝进行填充时,由于地震而导致根基出现问题。除此之外,在比较恶劣的天气影响下,洪水和泥石流都会对水利工程产生影响,进而引发渗透问题。
1.2人为因素
水利工程产生渗透的主要人为因素是图纸设计存在问题,施工后工程基础不牢固,出现泄露问题。同时,如果施工人员为了满足个人的利益,在施工过程中没有采用国家规定的建筑材料,通过不合格建筑材料的替换来谋取个人利益,加上部分技术人员不具备专业素养,不承担自己的责任,也会导致水利工程整体质量不过关,增加产生渗漏的可能,而且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2水利水电工程中灌浆施工控制措施
2.1防渗帷幕灌浆技术
这种灌浆技术适用于地质中含有较多岩石颗粒的地质环境,在具体施工中需要注意两点问题:一方面施工人员需要合理设置帷幕的深度和位置,确保帷幕与堤坝紧紧固定,以发挥帷幕的防渗效果;另一方面在进行灌浆时需要注意帷幕表面孔眼,根据数量可分为双排孔和多排孔。防渗帷幕灌浆技术就是将提前混合好的泥浆注入这些孔眼中,泥浆主要原料是黏土和水泥,由于灌浆所需泥浆量较大因此需要根据施工需要提前准备好原料,保障灌浆施工的顺利进行。灌浆完成后两周之后还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一般采取抽检的方式,抽检比例要高于10%,一旦发现存在灌浆孔密封质量问题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帷幕防渗效果。在实际防渗灌浆技术中,防渗帷幕灌浆技术存在较多不足,通常情况下不会单独采用这种方式进行防渗处理,而是作为补充性施工技术配合其他防渗技术共同进行。
2.2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相比其他灌浆技术而言,高压喷射灌浆技术防渗效果更好、操作更便捷,因此,目前我国水利工程防渗处理灌浆施工技术中主要以这种技术为主。其施工原理是利用压缩空气产生的强烈的冲击力将混合好的浆液喷射到水利工程堤坝结构中,针对堤坝软质岩浆可能存在的渗漏情况进行有效填补,通过高压喷射浆液会和堤坝中的土层混合到一起形成耐水性较好的固体。在灌浆施工完成后静置一段时间,然后对坝体进行检查,确保坝体软质岩浆以及出现裂缝的位置都被浆液灌满,保障坝体的防渗效果。长期防渗处理灌浆施工实践证明,这种灌浆技术操作十分简单,而且效率较高,还可以有效控制施工成本,适用于很多水利工程防渗处理。需要注意的是,高压喷射灌浆技术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能够熟练操作施工设备,并且需要具备适宜的施工环境,在体积较大的构筑物中防渗效果较差。
2.3坝体劈裂灌浆技术
坝体劈裂灌浆技术是将坝体依据轴线劈开,在劈开的裂缝中灌入浆液,其原理是应用应力分布技术,在灌浆压力下以泥浆为载体,对堤坝劈裂进行有效控制,将所有与浆脉相通的缝隙、裂缝、空洞等利用浆液的流动性全部填充,最终形成密实的防渗固结体,达到防渗效果。在进行堤坝劈裂灌浆施工时,首先需要施工人员对堤坝进行勘察,找到渗漏位置进行标记,然后针对渗漏位置反复灌浆,形成多层防渗漏层,增强防渗能力,施工完成一段时间后,还需要对灌浆位置进行检查,查看黏土幕墙质量,确保没有质量问题。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好灌浆压力的控制,由于堤坝本身有应力作用,如果灌浆压力控制不好有可能损坏堤坝结构,甚至引发危险,控制好灌浆压力对坝体压密和回弹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待施工完成一段时间后坝体会达到良好的防渗效果。坝体劈裂灌浆技术主要应用于水利工程中坝体治理问题,针对有问题的坝体进行治理加固。
2.4灌浆观测处理
灌浆检测的目的是全面控制灌浆质量,以便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本工程中,主要内容有:①裂缝处理。由于受到泥浆的压力,存在裂缝延伸、扩张的可能性,对此,在灌浆时需要尽量增大浆液浓度,并使用慢灌的方法处理。若无法排出裂缝中的水,需要采取挖沟引水的方式。灌浆结束语后则立即实施回填工作,并夯实裂缝表面。②冒浆处理。如果遇到路顶和路坡冒浆的情况,必须马上停止灌浆,再挖开冒浆出口,用黏性土料夯实。如果洞口发生冒浆,则要及时压砂堵住洞口,然后对冒浆口实施灌浆。③串浆处理。在第一序孔灌浆施工时,确保不会对大堤的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经常性地分析和检查相邻孔情况,防止同步注浆时发生串浆问题,之后进行逐一灌浆处理。对于泥皮程度高的孔洞,可采用大浓度泥浆处理,在检查无渗漏部位后进行正式灌浆。灌浆作业完成后,若浆液仍进入压力表管或通口管,则补设测压管或者浸润线管。
2.5循环式灌浆技术
当水利工程建设时出现泥浆扩散和裂缝填充的问题时,循环填充能够很好地解決这些问题,而且比传统的纯压力填充技术效果更加明显。在实际的灌浆工作时,如果处于破碎岩层施工中,纯压力灌浆非常容易造成碎片进入回采线,使管道堵塞,影响整个工程的进行,如果无法抽出注入管,还会造成材料的浪费。
2.6无塞灌浆技术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无塞灌浆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其施工特点是从上到下灌输浆液,等到浆液凝固后封闭孔口。整个灌浆过程中通过插入电钻杆填充水泥壁之间的孔,每次填充工作完成后再次组装电钻杆,从而进行下一次的水泥灌浆,反复利用,直到所有的钻孔填充完成。而且无塞灌浆技术不需要冷凝,也不会对不同孔之间造成影响,可以防止水泥堵塞造成的泄露问题。
2.7灌浆中特殊情况处理
(1)在实施灌浆作业时,若发生串浆现象,当串浆孔为正在钻进的钻孔时,需要马上停止钻进,并向漏浆位置以上部位安设灌浆塞,堵塞严密,在灌浆孔中依照施工技术要求正常进行灌浆,待灌浆结束后串浆孔间恢复正常钻进。(2)灌浆过程中影响浇筑的因素很多,在出现问题时,如浇筑不均匀,尽快采取措施重新灌浆。当扰动时间很长(超过30min)时,用压力水冲洗提升管,重新开始灌溉。
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建筑工程,利用灌浆技术可以更好地完成施工,解决问题,缩短工期,但是这也对施工人员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灌浆技术,并考虑到施工场地等多种因素,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质量,不断优化灌浆技术工艺。
参考文献:
[1]李波.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的灌浆施工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21,7(10):145-146.
[2]赵本玉.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的灌浆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21(08):58-59.
[3]吴军.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的灌浆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0):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