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5G业务的乡镇SPN规划及组网架构

2021-03-27农嘉莹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5期
关键词:切片基站架构

农嘉莹

摘要:我国在5G技术发展和研究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中SPN建设属于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需要对其组网操作提高关注度。但是从5G场景建设过程可以看出,实际建网操作存在很多新的问题。相关企业和部门应开展针对性研究,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为后续网络规模的扩大创造有利条件。对此,文章重点就面向5G业务的乡镇SPN规划及组网架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字:5G技术;SPN规划;组网架构;研究

引言

目前中国大中型城市的市区、县城均已部署切片分组网(slicing packet network,SPN)系统用于承载5G业务。面向未来“5G+垂直”行业多种新场景的差异化发展需求,对承载网提出了多维度挑战。SPN系统具备FlexE切片、SR等新功能,并在落地组网和业务开通方面具备新的特点。

15G网络对传送网的影响

5G在大带宽、灵活连接、网络分片、低时延和高精度时间同步等方面对传输网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单站带宽:5G基站均值带宽为3Gbit/s,峰值带宽为7Gbit/s。(2)网络承载:5G的高容量、低时延、高可靠、高灵活、低功耗、大连接、差异化和高移动等关键需求对承载网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3)建站模式改变:5G网络CU/DU合设至集中机房,5G前传全面采用C-RAN集中—拉远的建设模式,对管线资源消耗进一步增大。(4)建设密度的提高:根据5G目标网规划,5G站址密度相对4G大幅度提高,带来对传输管线冗余和合理有效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SPN关键技术及网络特点

5G网络本身承载着很多变化和要求,其中SPN作为一种全新的传输网技术内容,分别在物理层、链路层和转发控制层采用创新技术,能够满足5G网络的承载需求。

2.1SPN关键技术

SPN主要是继承PTN功能特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强化和创新。SPN采用创新以太分片组网技术和面向传送的分段路由技术,并融合光层DWDM技术的层网络技术体制,可实现基于以太网多层技术融合,SPN的网络架构主要包含5部分内容:第一,切片传送层STL。制作过程中主要采用高性价比25GE、50GE和200GE等以太网接口,能对彩光DWDM提供有效支持,也是对切片物理层的编码过程,能够强化大带宽传送能力。第二,切片通道层SCL。该通道层能够为业务切片提供端到端的通道化组网,并呈现具体网络切片硬隔离等功能,强化整个通道层的检测和故障恢复能力。第三,切片分组层SPL。它主要是对业务进行识别和分流操作,是实际保障处理的基本过程,在保证其灵活连接的同时,实现对IP、以太等业务的寻址转发,强化整个系统的分组交换能力。第四,时钟同步模块。该模块在应用时能够为网络提供精度和时间同步能力,降低节点时间和频率误差。第五,统一管控模块。借助标准化组网模型和网络接口,能够实现SPN承载网的统一管理,其是后续操作有序开展的基本前提。

2.2SPN技术特点

SPN应用过程中,通过SDN架构设计形式,呈现大宽带、网络分片以及高精度时间同步等功能,为后续5G网络技术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具体如下:第一,高效大带宽承载。它主要是以高效以太网应用为主,通过FlexE和DWDM相结合的形式应用新的光层技术。该项技术不但可以实现单纤大带宽的承载能力,还能帮助人们灵活应用带宽,满足低成本、大带宽的基本应用要求。第二,路由化灵活连接。该项操作主要是以SR技术应用为基础,赋予网络更强的交互功能,在内部转发节点时并不需要感知实际业务状态,维护拓扑信息即可,进一步强化了网络扩展性,同时也可以适当引入双向隧道功能和端到端保护功能,保证各项业务的灵活连接。第三,SDN的统一管控。实际管控操作执行过程中主要是以南向和北向接口为基准,做到多域的统一管理和集中化调度,使承载网和核心网之间端到端业务编排处于协同状态。

35G混合场景下SPN组网策略

在实际分组化传输方案演进中,可以借助SPN开展组网操作,实现与4GPTN的同时运营。该项技术自身具备比较明显的特点,可以为后续5G承载网建设创造良好条件,稳步实现有效演进和升级操作。

3.1SPN组网架构

在新建SPN组网架构内容中能够看出,主要涉及“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方式,之后与SR、FlexE等技术结合在一起,满足5G承载需求,借助SDN做到统一管控。实际组网架构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核心层网络的构建主要采用200GE/400GE组网,汇聚层网络借助50GE/100GE进行组网,确保5G业务中的超大带宽要求得到合理满足。

图1SPN组网架构模型

3.2SPN的演进策略

面向5G的SPN承载平面,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能够与现有的PTN、OTN等网络实现共存,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也要与承载基站业务、专线业务等结合在一起,实现综合承载与演进。首先,在实际SPN组网初期,可以根据SPN组网平面内容确定5G基站的具体业务内容,其中包括之前4G和集团专线等业务内容,建立起新老网络共存的基本过渡期。在上述工作的帮助下,之前的PTN+OTN网络得到了扩容,实际电信业务也逐步朝着SPN平面转移。其次,在SPN成熟商用期间,涉及到的内容有无线基站业务、专线业务以及家宽业务等,还能实现软件硬件解耦、为网络分片执行有效支持等。另外,骨干网也会朝着扁平化和大带宽方向发展,城域网会朝着一张网综合承载方向演进,是一张网络架构实现的根本所在。

3.3综合业务接入区

首先,相关部门应该与市政发展规划内容结合在一起,对业务发展潜力巨大的乡镇等部署综合业务接入区,为后续乡镇5G全覆盖创造有利条件。除此之外,通过对综合业务接入区的有效整治和一级光交“弱覆盖”区域光交环补建,人们可以在规划期间消除光交“弱覆盖”现象。面对5G基站建设的实际需求,应按照实际优化综合业务内容接入光缆,这是对一级光交环扩容改造的基本过程。也可以根据光模块一级eCPRI接口成熟度,明确5G前传以裸光纤为主。相比之下,5G前传的光纤网与3G和4G时代十分接近,资源储备量极为丰富。根据实际前传网络纤芯需求容量的测算,除了与既有光纤网络架构相参照外,实际瓶颈在于主干光缆纤芯容量无法满足AAU上行需求。当实际无线AAU与二级光交后,如果区域内纤芯需求较高,将会以C-RAN集中机房或者汇聚机房为主,根据具体需求确保对主干纤芯的扩容操作。最后,需要尽可能提升主干和次主干道路的资源储备力度,为后续业务承载创造良好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实际SPN建设过程中能夠看出,基于解决网络组网中潜在的瓶颈和问题,需要以用户体验分析为主,使整个SPN组网操作变得更加顺畅。此外,需要明确NSA和SA之间不同标准下的接入场景,尤其是在5G连续覆盖和基站同/异址建设时,要将不同网络之间的关联性呈现出来,在实际建网过程中逐步完善整体网络架构。

参考文献:

[1]董鹏程,周健,刘松,吴冰冰.电联竞合背景下2.1G NR重耕组网策略研究[J].电子世界,2022(02):72-73.

[2]朱文安,逯向军,姜斌,武斌.700M基站传输承载方案探讨[J].广东通信技术,2021,41(11):39-42.

[3]支姝婷,黄亮.遵义移动新建SPN承载5G后的传输网流量探讨[J].宁夏工程技术,2021,20(03):271-275.

猜你喜欢

切片基站架构
基于NETMAX的基站网络优化
基于云控平台雾计算架构的网联汽车路径控制
新局势下5G网络切片技术的强化思考
5G网络切片技术增强研究
广东宣布2020年将新建4.8万个5G基站
5G基站辐射对人体有害?
5G辐射比4G小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浅析5G网络切片安全
VIE:从何而来,去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