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种植过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概述

2021-03-27李翠翠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5期
关键词:林业种植

李翠翠

摘要:林业种植能够增加我国绿化面积,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也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林业种植时应当采用合理的幼林抚育技术,解决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高幼林成活率。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林业种植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首先论述幼林抚育价值,然后分析林业种植过程中的幼林抚育原则,最后探讨林业种植过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促使抚育技术可以得到有效应用,充分发挥出其本身的作用,也为林业从业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林业种植;幼林抚育技术;抚育原则

前言:幼林抚育是林业种植中的一环,在进行幼林抚育时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那么将直接影响到苗木的生长,甚至还会降低幼林成活率,增加了林业种植的成本。幼林抚育工作最为重要的目的是对幼龄林的生长进行干预,为其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保障幼林的正常生长。若是种植时没有采用适合的技术,能直接影响幼林的生长,当幼林中的苗木出现了死亡,则需要继续投入人力和财力,补充死亡的苗木。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采用适合的幼林抚育技术,下面笔者就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幼林抚育价值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都是粗放型模式,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了十分严重的破坏,出现了水土流失等问题,对人类未来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所以人们开始逐渐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林业种植工作可以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缓解,如对土壤进行改良等等,可以促使生态环境不断朝向较好的方向发展。从林业种植的具体情况来看,幼林在初期因为其自身的根系不发达,通常难以吸收土壤中所蕴含的水分与养分,幼林在抵抗病虫害上能力也有所不足,导致幼林成活率相对较低。另外,苗木处于幼林时期并不粗壮,当遇到十分恶劣的天气时,容易出现断苗的现象,并且野生动物也可以非常容易的摧毁苗木[1]。如果想要解决上述问题,那么则应当加强对人工幼林抚育工作,最大程度确保幼林能够获得充足养分,降低外界因素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促使幼林拥有较高的成活率,而这还能够降低林业种植成本,确保林业种植质量。

二、林业种植过程中的幼林抚育原则

在幼林抚育过程中,应当坚持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抚育幼林时要始终坚持科学性原则,避免出现投机取巧行为,采取科学的方法与措施对林木进行保护,以便为物种多样化提供有效支撑。(2)因地制宜原则。在不同区域中,不论是土壤还是水源都存在不同,因此应当遵守因地制宜原则,以便可以有效展开幼林抚育工作,并根据林地具体情况展开林业种植,切勿直接硬套其他地区成功经验,但也不要全盘否则否决,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确保抚育工作的科学性,而且还能够保障林业资源拥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并且当地生态环境也能够朝向一个较为理想的方向发展。(3)以生态林培育为基础。当对生态环境进行改良时,加强生态林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让物种变得更加丰富多样,而且还能够对生态进行调节,所以应当重视生态林区的建设,有效提升树木使用率,促使生态环境能够得以良好改善[2]。对于生态公益林,当进行幼林抚育工作时应当制定更为规范的设计,如此便能为林业经济发展打下基础,促使生态环境获得更加良好的发展。

三、林业种植过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

(一)肥水管理

幼林根系通常是十分脆弱的,因此无法吸收充足的水分与养分,此时则要求土壤中蕴含丰富的养分与水分,以便促使林木能够获得良好的生长。针对于此种工作来说,通常是利用灌溉和施肥两种方法,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如此才能够促使作业成效得到明显提升[3]。然而,需要人们注意的在于,进行施肥作业前应当先进行开沟作业,之后将肥料可均匀撒在沟内,当相关工作完成以后便能够有效展开灌溉作业。综合利用施肥与灌溉方法以后,可以有效提升苗木吸收效果,同时能够降低因为阳光暴晒而导致的危害。另外,还可以在雨后进行沟肥作业,之后再对其进行覆盖。

(二)间作技术

此项技术对于促进幼林生长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利用间作技术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土地利用率。从间作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来看,主要是将经济作物或是药用作物科学应用在幼林中。在种植幼林前应当考虑植物搭配、营养结构等方面因素,例如根据树种在营养上的需求,合理选择适合的作物,若是树种在氮肥上的要求相对较高,尽量选择氮肥需求量低的作物,避免作物和林木抢夺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以便实现双丰收。

(三)松土除草技术

在林区中如果存在过多的杂草,那么便会抢夺土壤中的养分,从影响到林木的生长。另外,当土地变得过于密实以后,还会影响到土壤本身的透气性,不利于苗木的呼吸,极易导致出现根系溃烂的现象。所以,对幼林进行抚育时,应当对杂草进行有效处理,并做好松土方面的工作,通过上述操作可以为幼林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还能够对草皮进行培育[4]。另外,还能够对土壤自身的松软度进行调节,确保幼林可以保持正常呼吸,从而更好的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与水分。一般情况下,在林木高峰期到来之前,应当做好除草与松土工作,最理想的时间为上半年的五月、六月与八月、九月。在进行相关工作时,应当格外注意以下方面:首先,若是没有必要应当尽量留下草的根本,在土壤表层形成适当草皮,能够有效实现锁水,让土壤保持充足水分,而且草皮还能够起到保护幼林根部的作用。其次,除掉的杂草可以埋入到泥土中,利用该方法可以使得杂草在腐烂以后转变为林木所需要的养分,对于提升土壤养分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幼木的生长。最后,松土时应当尽量把握好土壤自身的软硬度,若是土壤太过柔软,还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致使树木出现严重倾斜[5]。

(四)割灌与人工修枝技术

如果想要避免因为杂草灌木出现和幼林抢夺生长要素的情况,那么就应当对幼木展开劈除培育工作,利用此种方式能够为幼林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首先,在进行割灌时,应当满足以下条件:首先,幼林在松土除草上难以展开;其次,林分基本郁闭的幼林。当进行人工修枝工作时,主要分为:(1)绿修,主要是剪除活枝;(2)干修,剪除下部枯枝。当进行相关工作时,应当采用更为科学的方法,同时选择十分适合的时间,在作业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树皮出现撕裂现象,确保伤口可以更为容易的愈合,一般整枝强度和冠高两者间的比例应为1:2,应当注意的是尽量避免出现过度整枝的情况,如此则导致幼林面积出现缩减现象,不利于幼林的健康生长。

总结:总之,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生态环境建设成为了林业部门重点工作内容,林业种植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在林业种植过程中,是否拥有良好的种植质量取决于所采用的友林抚育技术,所以需要对幼林抚育技术展开深入分析,确保该技术能够得到合理应用,从而提升幼苗的成活率。文章主要是从肥水管理、间作技术、松土除草技术、割灌与人工修枝技术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合理应用相应的技术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从而获得理想的生態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永. 林业种植过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 2021.

[2] 王春华. 林业种植过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分析[J]. 新农业, 2021(20):1.

[3] 马祥东. 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要点概述[J].  2019.

[4] 李景伟. 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要点的探讨[J]. 农民致富之友, 2020(1):1.

[5] 王爱景. 浅谈林业工程中的幼林抚育原则及其要点[J]. 信息周刊, 2020(5):1.

猜你喜欢

林业种植
林业种植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
林业种植问题及对策分析
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分析
试析林业种植中针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有效路径
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林业种植发展与幼林抚育技术
简析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
试析林业种植中针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有效路径
病虫害防治策略在林业种植中的运用
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