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现状与发展

2021-03-27陆国军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5期
关键词:中职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陆国军

摘要:2020年1月20日,教育部发布了《中职课程标准》。《中职课程标准》确定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明确了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要求,提出以“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这4个方面来定义中职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对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如何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充分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并予以落实是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对中职信息技术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新颁布的《中职课程标准》加以整理评述,为后续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思路提供参考及方向。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职;信息技术;对策

一、中职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应体现职业教育的培养

由于《中职课程标准》在2020年1月才正式颁布,在此之前的学者根据对世界各国及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的研究对中职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探索。在前期探索中,学者们发现中职的计算机课程对学生的培养尚且较为浅薄,提出中职信息技术课程应增加培养“计算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增强与社会生活的关联。刘恩凤在对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与职业核心素养对比后得出,中职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信息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数字化实践力和计算思维”[3]。《中职课程标准》颁布后,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及“信息社会责任”,在名称上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一致,但在具体释义上,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最大的差别就是在前三个核心点上都提到了“生产生活”“职业岗位”“职业技能”等与中职学校学生培养密切相关的字眼。所以将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与实践联系起来,以应用为导向,在实践中学习成为了研究的热点[4]。可见中职信息术学科核心素养更加要求应用性和实用性,不仅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更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对于如何培养适于中职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学者认为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需以项目教学为依托,就业为导向,构建数字化学习空间,开展信息技术主题教,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置考核部分[5]。也有学者认为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按照企业的要求,还需要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及不断创新[6]。也有学者从学习者的角度去挖掘了如何帮助学习者如何转变角色来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可见学者们的关注点在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要把最符合现代工作岗位的先进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思维,由此达到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在《中职课程标准》中对课程实施的四点要求也以“立德树人”“立足岗位”“注重实践”“自主学习与创新”,故现阶段的理论研究方向多样化,体现了对中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中职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不足

1.对核心素养的内在逻辑研究不够。对核心素养的内涵研究虽然与《中职课程标准》大体一致,但对每个核心素养的内涵并无细致深入的研究,对核心点的逻辑关系,每个核心点的培养策略研究尚未出现。这使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未形成较好的理论依据。

2.现有研究视野不够广阔。现阶段研究未能体现《中职课程标准》中能够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及终身学习需要的要求。信息技術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课程促进本专业学生的发展亦该是本课程培养需要注重的一大方向,研究时应具备跨学科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重视课程建设,忽视教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现阶段的教学教育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科知识掌握程度、核心素养认识程度都提出的巨大挑战,师资的缺失是现阶段教学改革的重要阻碍之一。如何培养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亦是现阶段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4.研究“教”的多,研究“学”的少。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不仅仅是教师授课就能实现的,比起“教法”,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法”,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是未来培养核心素养的趋势和目标,学生主体地位才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5.理论研究较多,教学实践较少。《中职课程标准》中讲中职信息技术课程分为了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大块18个子模块,现有的研究均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及“程序设计入门”两个子模块上,其他模块的课程内容少有涉及。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也未有具体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案,如何开展校企合作,如何结合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研究较少。

三、解决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不足的对策方法

1.从理论发展入手,以更高更广的眼光去看待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发掘其内涵及培养目标、培养路径。把握“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及“信息社会责任”这四个核心点统一的相互关系,为教学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2.从教学实践入手,打造具有典型性的教学金课案例,探究能够激起学生积极性的真实案例,研究面向职业岗位的课程设置和技能标准,全面客观的个性化评价、反馈体系,从实践中吸取经验。

3.从师资培养入手,结合我国中职教育的实际,找到现有教学中可以运用借鉴的地方,探索出符合本地区、本校的师资培训之路。拓展信息技术教师的跨学科视野,将信息技术学科素养打造成为学生职业生涯服务的利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作为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教学效果应该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与关注。为此,中职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布置多样性的教学内容等手段,在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翠红.核心素养框架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国际比较及政策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9):84-88.

[2] 洪成.中职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9(09):78.

[3] 刘恩凤.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信息技术微课程开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4] 马开颜.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0):9-12.

[5] 孙智勇.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J].现代信息科技,2019,3(07):170-171+174.

[6] 王健.培育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打造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职业人才——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施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7):19-23.

猜你喜欢

中职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