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人见地”“见时见空”
2021-03-26陈玮刘桂奇
陈玮 刘桂奇
摘 要 “人地互动”与“时空交织”是高考时空观念素养考查的重要内容。中学教学中只见“人”“时”,不见“地”“空”,即“见人不见地”“见时不见空”的现象时常出现。“人”“地”“时”“空”分离对学生时空观念培养非常不利。基于人地时空观视角,结合2020年高考全国I卷文综历史第26题的命题立意,对这种教学现状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省思,尝试提出“见人见地”“见时见空”等在教学观念与实践上的改进方法,以期更好地落实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人地时空观,高考历史题,“见人见地”“见时见空”
中图分类号 G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457-6241(2021)05-0030-06
一、素养考查——时空观念之“人地互动”“时空交织”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既体现学科本质,又与其他四方面素养联系紧密,有着基础性地位,是高考素养考查的重要方面。2020年高考全国I卷文综历史第26题以宋代广泛推广稻和麦为情境,考查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等主干知识,评估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和历史解释能力。
在命题立意上,“人地互动”与“时空交织”为此题的素养考查主旨。据题干而知,宋代农业在政令、技术、高产农作物等因素推动下出现了空间分布与发展的革命性变化。彼时,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度逐渐形成,土地利用率从100%发展到200%。人类对自然的能动和改造作用得以充分体现,但同时人类活动也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从全国推广情况来看,因受到土壤、技术、产量制约,稻麦轮作制度自宋元以降并未在广大南方地区持续下去,在北方则因气候问题也无法普遍实现。在亚热带地理条件的支撑下,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只在江南地区持续,江南因此赢得了经济重心的地位,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随之扩大。由此可见,此题在解题方法上既要分析人地互动影响,又要注意地域点上的静态分布与动态差异演变。
正如学者赵世瑜所说,历史研究应在人地关系演变和空间差异变化中得出较为正确与多样的历史解释。“人类所有的行为都经历从生成到演变的时间过程,这才是历史学工作的主要内容……不同空间或区域的历史过程会尽可能地揭示出历史演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提示我们给出多样而复杂的历史解释。”①高中历史教学也应重视以人地互动关系演变和空间差异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人地时空观。它不仅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而且也是时空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历史教学与研究更加深刻,“将空间与时间,主体与客体有机结合,注重人地关系的探讨,从而使研究具有较强的整合力和透视力”。②
人地时空观包括人地互动观与尽全时空观。③人地互动观念中的“人”指的是人类,“地”指的是地理环境。人地互动观念认为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影响着地理环境的变化,二者处于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这一观念尤其强调地理空间和环境对人类历史活动及其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作用,以及人类活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改造作用,是唯物史观的体现。
尽全时空观是指任何事物都是由具体的时空组成的,对历史客体的认识应该由地域性客体和时间性客体两部分组成。要全面、客观、准确地认知客体,既要尽可能地占有历史时间信息符号,也要尽可能全面地占有所有的历史地域信息符号。④“因为万事万物无时不在发生变化,而空间不均衡性又是一种绝对的存在,所以既重视时间的视角,也不忽略空间的视角,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认识清楚事物的真实面貌”。⑤显然,尽全时空观是有助于历史理解和解释的。
二、人地时空观下之教学现状及原因——“见人不见地”“见时不见空”
基于人地时空观的视角,亦可反观教学问题,教学中只见“人”“时”,不见“地”“空”,或者只以个别“地”“空”作为点缀,或将“人”“时”“地”“空”无序地放在一起等现象时常出现。较为突出的就是“人”“地”“时”“空”分离情况,即“见人不见地”“见时不见空”。
以宋代农业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为例,教学内容设置上存在见“人”不见“地”,或以“小地”见“大人”情况。旧教材4个版本的知识点较零散。人教版必修2提到耕作制度上的一年两熟、稻麦复种;灌溉工具提及高转筒车;虽然明确提到宋朝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到江浙地区,但人口数量、农业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的逻辑关系不清晰。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大多就宋代农业发展知识点进行归纳并强化记忆,“见人不见地”,多数学生能够记住这一类的事实性知识,但这些知识因没有被理解而最终变成惰性知识,不能得到迁移运用。以26题为例,部分学生无法将题干中出现的宋真宗引进和推广高产水稻、宋仁宗在华南推广麦类农作物种植等具体史实与所学的宋代作物一年两熟等知识联系起来,因而无法得出土地利用率提高的结论。这真实反映了教学中“人”“地”分离产生的后果,不利于学生时空观念及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
另外,在教学中将东晋与南宋“江南”的地理范围、“江南”与“南方”地理概念等同的现象较突出,即“见时不见空”。始于东晋时期江南开发的区域范围与南宋时期的江南地理范围显然不一致,后者区域范围更大,更加向南走。两段时期空间的不一致在教学中时常被忽视。宋代江南经济发展水平又经常性地代表了之后南方的发展水平,显然这是对空间差异发展的一种错误认知。
形成上述教学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源头,与历史学研究长期以来注重“时”“人”结合而对“时”“空”结合较为忽略的传统有关。这种史学研究传统自然会投射到中学历史教育的实施,体现于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教学观的形成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教材编写强调人类活动的结果而未充分注意到地理环境、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受教材导向作用的牵引,教师因担心过多强调地理环境,会使学生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便会有意识地弱化地理环境的影响或者强化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这是产生“人”“地”分离教学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以王朝叙事的历史框架中,忽视空间不一致、用个别空间代替整体空间等错误的教学方法则是造成“时”“空”分离的具体原因。
其实,“人”“地”互动并不是强调地理环境的决定作用,而是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地理环境的物质基础性作用之间的耦合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司马迁曾在《史记·天官书》中研究天、地、人相互影响的重要意义。①在西方历史上,希罗多德、孟德斯鸠、黑格尔都曾探讨过地理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希罗多德认为,“地理提供了历史和文化的自然背景和舞台场景,历史事实和它联系在一起才有意义”。②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重点讨论了气候对人的生理、气质、宗教信仰、婚姻形态、法律以及政治制度的影响。地理环境决定论就此形成。③传统观念下,黑格尔的地理环境理论也一直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西方这些学者过于强调地理环境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尤其是孟德斯鸠认为气候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与之不同,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人地时空观,强调辩证地理解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演进,既要看到人地互动耦合关系的历史进程,又要看到这种耦合关系的时空差异性表现。
近些年来,受历史地理学等学科的影响,历史学研究越来越注重加入地理空间因素,注重“时”“空”“地”“人”关系,这也下沉到了课程标准及教材编写中。新版部编教材分别以两个子目在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进程、各阶段的表现、产生的影响上进行阐述,知识系统、线索清晰。并通过地图展示、“学习聚焦”“思考点”等栏目进行深化,还特别提到了宋代农业发展与人口增长问题。④北宋末年的人口数量已超过1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人口的增长直接反映出农业发展和社会经济繁荣。在人口、农业、南移逻辑关系问题上,部编教材认为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是判定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一项关键指标,另一项则是两宋政府在财政上对南方的依赖。这两项指标反映了史学界的基本看法。⑤
三、人地时空观下教学之改进——“见人见地”“见时见空”
面对史学研究新变化与高考新要求,教师应动态把握历史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既提高相关学科理论上的修养,亦从这些研究成果中获得示范性启示。近年来,黑格尔地理环境论得到重新解读,其中的合理成分得以借鉴,⑥学者们借用他首次提到的“地理基础”概念来明确地理环境是历史发展的基础,为历史的发展提供可能和背景,而不是决定因素,从而与地理环境决定论划清界限。
在教学内容上,从人地互动演变过程着手,即“见人见地”,应理清历史史实之间的内在逻辑,将零散的历史知识整合为具有联系性、整体性的历史知识,使惰性知识转变为可迁移运用的反省类知识。
人口、技术、农业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存在这样的逻辑:南迁人口在南宋增多,在不断扩大的南迁区域中推广和革新农业生产技术与制度,促进农业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历经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北宋末年“靖康之难”的三次北方人口南迁,南方人口数量超过北方,但人口指标并不能表示经济重心南移一定会完成。南移的北方人口大多是旱地农民,最初并不善于水田耕作,而历史上江南的水乡地理环境一直主要种植水稻。教学应在地理因素的制约中更深刻理解北方人口南迁区域的变化。在继续向南移动的过程中复栽、水稻秧播、稻麦复种等技术、一年两熟等制度对提高两宋粮食产量,促进手工业、商業、对外贸易发展,加快经济重心南移都具有重要意义。如学者韩茂莉所论述:“经唐宋两代,经济重心南移进程中前期以广度开发为主,后期以深度开发为主。广度开发侧重于空间拓展,深度开发则在技术投入,稻麦复种是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技术支撑之一,稻麦复种制不仅将广度、深度结合起来,且通过水稻、小麦两种作物各自的环境选择奠定了一年两熟制度的基本空间,并以此为依托决定了经济重心的地域所在地和时间进程。”①讨论经济重心南移的关键问题应放在核心生产技术与粮食产量上,而非仅在人口数量。中国古代作为农业社会,粮食产量直接影响着人口的增长、从地区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基于这一点可尝试对部编教材进行补充与深化。因此,不能过高估计人口迁移的作用。大量北方人口南迁未从根本上改变南方稻作农业这一主导性经济生活特征。一般来说,迁移人口适应环境改变自己的经济生活方式,而不是环境适应移民。
在课堂教学上,建议明确指向“见人见地”的人地时空观,按照时间、地理、人等要素,建构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推动学生理解变迁、发展的意义,把握“人地互动”思维意识与方法。结合经济重心南移过程选取以下材料。
材料1:历史自然地理与第四纪地理学的研究成果显示,人类历史早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典型的水乡泽国……早在史前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就出现了栽培稻,并成为世界水稻起源地之一,至汉代“饭稻羹鱼”成为江南一带代表性的经济生活方式。②
问题1:依据材料1,简述自然气候如何影响了汉代江南一带的经济生活。
材料2:不同族群对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经济形态的差异,使经济带与经济区域呈现出犬牙交错的复杂局面。以秦岭-淮河线为界,其北属暖风带气候,被称为“旱作农耕经济带”;其南属亚热带或热带湿润气候,被称为“稻作农业经济带”。③南宋时期旱作农业区域逐步在汉水、淮河流域扩大。④
材料3:据记载,南北朝时期南下移民主要居住在宁、镇、常地区以及江淮之间。⑤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元丰初年位于太湖平原的苏、湖、常、秀四州平均人口密度为104人/平方公里。宋中期苏州人均耕地仅3.5亩。⑥
材料4:唐代北方移民携带的复栽技术,促使江南地区由火耕水耨转变为土地连作,土地利用率从原来的50%提升到100%。宋代北方移民南下,在向南方扩展冬小麦种植范围的同时,发展了稻麦轮作,将农作物种植制度从原来的一年一熟制变为一年两熟制。⑦
问题2:依据材料2、3、4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时期旱作农业区域逐步在汉水、淮河流域有何表现,并尝试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推动力为何。
材料5:为满足土布生产的需要,农家极大地增加了棉花的种植比重。在近代松、太地区,“大率种木棉者十之七,种稻者十之二,豆菽杂粮十之一”,即所谓“棉七稻三”……这种种植惯例除了粮食自给的需要外,一是为了棉田积蓄肥力,二是为了通过水灌的方式给棉田除草。这也说明稻作真正成了棉作的附属……农家把大量的稻田、麦田改成棉田,同样单位的棉田所需的劳动日大为增加,原本过剩的劳动力与相对短缺的自然资源的配置更加优化,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劳动力的价值随之增加,其价格因之猛涨。①
问题3:根据材料5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江南部分地区近代农家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如此构思设计主要是通过材料1至5,比较江南地区在汉之前、南宋与近代的经济变化,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江南地区经济在人地互动关系演变中得到了持续发展,进而在一般意义上把握农业文明下“人地互动”关系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
借助材料1,学生可以看出汉之前江南经济发展主要受自然条件制约,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其代表性的经济生活方式是“饭稻羹鱼”等。借助材料2至4,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概括旱作农业区扩大的表现,并分析阐释影响这种变化的诸多因素。“扩大的表现”主要为北方移民为南方带来的复栽技术,以水稻为主变为稻麦轮作的种植,一年两熟制度的形成,种植面积的扩大等。与汉相比,此时受自然条件影响减弱。诸多因素首先是氣候变化的影响,其次是两宋政权的交替与分裂动荡的政治局面。这里要注意的是政治因素的作用不能逾越自然的限制。再次为南迁区域的变化,复栽、稻麦轮作业等技术因素。从一般性认识上,影响因素可首先归纳为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和地貌因素;其次为政治因素的变动;再次为人口分布及其流动;生产技术的推广与革新等。材料5从古代江南关注到近代江南,意图培养学生用长期的、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结合材料5解读近代江南农业的变化,可以看出近代江南地区稻作成为棉作的附属等变化。与南宋相比,这是重大改变。在这一变化影响下,江南农田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家庭副业成为农家收入重要来源;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当地商品经济发展得到推广,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近代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倾销起到一定抵制作用。此时,传统农业文明下人地关系呈现出由人利用土地进行简单生产和获取的单一维度到对利用土地为工业文明提供原料的多维度的倾向,人地关系由相称向紧张发展。
此外,课堂教学还应明确指向“见时见空”,注意人地互动关系下的空间差异发展。按照空间的整体与多样要素,构建历史时空的整体性与多样性,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空间定位观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总的特点,对历史的发展与变化进行客观多样的解释与评述,培养学生“见时见空”的思维素养,改善较薄弱的尽全时空观教学。结合经济重心南移之后的空间差异发展,选取以下材料:
材料6:南宋偏安的压力促成了东南沿海的发展,使后者渐成中国最发达区域,次第由中部到西部,发展水平渐低,这一格局在明清时期已与今日无差。②
材料7:在元朝尽管全国经济重心已经南移,但就南方而言,不同地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经济最发达、并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的是长江下游地区。浙东、福建、两湖地区经济虽有明显发展,但发达程度与长江下游有一定距离。两广仅广州地区附近因外贸而繁荣,大部分地区仍比较荒僻。四川在唐宋属于经济先进地区,但宋元之际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元气长期难以恢复。南方全面发展则是明朝中叶以后的事情了。③
材料8:到了明清以迄于近代,则主要是南方经济因素不断向北推进,形成长江流域的稻作经济因素不断影响黄河流域,而黄河流域的经济因素则不断影响北方草原地带的态势,经济带变动的方向正与此之前千余年间的变动方向恰恰相反。①
问题4:根据材料6、7、8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至明清的经济格局历经了怎样的演进历程?
如此设计构思,意在改善学生对空间差异发展的认知,引导学生要充分重视历史的连续性与空间的差异性,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唐宋之际的江南一隅几乎代表了当时整个中国南方发展水平,似乎今天中国的经济格局也就此奠定,这类结论存在着以个别空间点代替全部空间进行推论,以个别定性文字进行全方位归纳推理的逻辑问题,有着以点代面的不足,更有着孤证不立的危险倾向。在唐宋时期,江南地区不能代表整个南方,南方各地区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明中叶以后南方才得以全面发展。今天的经济格局框架也是自明中叶以后才形成的,并非在唐宋时期。宋至明清的经济格局演进历程为:宋代南北经济差异扩大,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北方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元代南北经济差异继续扩大,北方经济因经历战乱早,遭受破坏严重,南方经历战乱晚,破坏较轻,南方经济发展不均衡。明清由南北经济差异逐渐演变为东西向的延伸,形成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三个基本格局的东西差异的面貌。
在高考备考上,进行人地时空观的试题情境训练也是提高学生把握时空观念素养的重要途径。两道试题情境设计如下:
选择题1:唐朝粮食的基本亩产量在1石左右(合今每亩51.1公斤),高者2石。宋朝多在一石以上,长江流域达到2~3石,甚至有高至六七石者。如果除去高产杂粮种植的因素,明清两朝的粮食生产也基本没有逾越这一水平。②这一变化说明宋代
A.南方已全面推行稻麦轮作制度
B.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C.农业生产工具已得到普遍革新
D.传统农业臻于成熟
本题答案为D。材料情境设计了“长江流域达到2~3石,甚至有高至六七石者”的情境,旨在使学生注意长江流域不能代表整个南方经济的发展,长江流域与南方在空间位置上不能等同。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全面占有所有地域信息符号,对所有的定性文字尽全地计量推理。
选择题2:据天宝年间全国户口的统计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占到54.5%,其中仅河南、河北两道户数即占全国的37.1%。人口密度最集中的地方是都畿道(今河南洛阳地区),其次是河北道,分别是每平方公里58.7%和56.76%。③这反映了当时
A.人口增长趋势显著
B.江南经济得到发展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地方行政机构完善
本题答案为B。试图通过唐代南北户数比例的对比,观察比较正确的计量结论,这一时期经济重心尚未南移,但江南经济已得到发展。
“见人见地”“见时见空”的人地时空观是时空观念养成的诸多实施方法之一。如此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准确、多样地理解与解释历史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进行多种方式探索,推进对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深化。
【作者简介】陈玮,中学高级教师,广东仲元中学历史教师。
刘桂奇,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政法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学、中国近代史。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