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文本 贯通史事

2021-03-26范江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本教材教师

范江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由国家教材委员会组织统一编写、统一审定、统一使用,体现了国家意志,其权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仅是基层教师开展教学的资源,更是进行教学的依据。教师需充分领会教材内容,高效开展教学活动,以贯彻国家的意图。如何才能达成该目标呢?笔者认为深入分析统编教材文本,挖掘文字背后所要传达的思想,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就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的中国近现代史内容为例,简要交流笔者在这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一、解读的对象

按照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教师总是基于对各部分文本的解读,然后才逐步形成对教材整体的认识。统编教材是一个有机整体,当然也可以分解为多个部分、多个层次。教材文本由单元、课、目等部分组成,每一课中除了正文,还有“本课导入”“学习聚焦”“思考点”“探究与拓展”等辅助栏目。这些都是教师理解教材时需要解读的对象。

1.关注标题

标题是作者对编写内容的概括,往往是重要的史事或编者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教材文本解读宜从各级标题开始,解析其内涵,分析其相互关系。

(1)单元—课—目

单元、课、目的标题,三者从总到分,通观单元内部各级标题,能形成对该单元的整体认识。以第五单元为例,单元、课、目三级标题如图1所示。

从单元标题可知,这个单元讲述的是晚清时期国家内忧外患、饱经磨难,为了挽救危局,救亡圖存运动兴起。据此教师还可进一步追问:此时国家有何内忧?又面临哪些外患?哪些阶层进行了救亡图存斗争?分别有什么举措?研读课、目标题,大致能够解答上述疑问。外患表现在两次鸦片战争、边疆危机和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为了探索国家出路,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领导洋务运动。随着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维新派掀起戊戌变法运动,农民发动义和团运动。

(2)课—课

单元内部的几课,尤其是前后课题之间存在密切的逻辑关系,这一点在上文已有所体现,此处不再重复。不同的单元的课之间可能也有联系,也能相互启发。例如,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与发展,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若只是讲到这个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和理论创新的价值并未充分揭示。如果参考《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将中国的成就放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程中去考查,其伟大意义能体现得更为充分。而且这一课正文最后一段对此有直接、清晰的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①

(3)目—目

《中外历史纲要(上)》的每课多由3~4目组成,它们共同支持课题,彼此的逻辑关系也需要教师破解出来。如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4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各种挑战,因此采取了多种措施巩固人民政权。完成此项任务后,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这些成就为外交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站起来的中国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呼应了课标题,应是此课的重心之所在。

2.聚焦正文

正文是一课的主体,当然是教师进行文本解读中最应该关注的部分。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拥有使用其他版本教材的经验,解读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时,关注重点宜放在其变化之处。

统编教材吸收了不少学术成果,教材编写者对此这样解释:“要吸纳学术界公认的、比较成熟稳定的成果,或是以往教材强调不够甚至是没有写入、现在学界公认非常重要的、必须体现的学术成果。”②因此,统编教材出现了较多新的表述。如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教材叙述道,“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③以往的高中历史教材多侧重于叙述太平天国运动对清王朝的打击,以及分析农民阶级为何不能救中国,谈到其引发权力结构的变化应属首次。类似的情形还有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八国联军侵华时的“东南互保”,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废除不平等条约,等等。

3.重视辅栏

统编教材设有多个辅助栏目,这些栏目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真正理解教材文本内涵很有帮助。下面就以“学习聚焦”“思考点”为例,谈谈笔者的实践。

“学习聚焦”概括了一目的主要内容,语言精练、信息丰富,细致分析其表述能获得不少启发。第19课“辛亥革命”第2目的“学习聚焦”这样说:“武昌起义成功,中华民国建立,但革命成果最终落入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手中。”④这里用了“落入”这个中性词,而不是具有贬义的“窃取”,如何解释?正文中交代得很清楚,袁世凯获得了列强的支持,掌握了北洋新军的武力,还玩弄了一些政治手腕,“南下攻陷汉口、汉阳,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又利用革命党人急于完成统一的愿望,诱使其展开和议”。①多种压力下,孙中山被迫让步,但也表明革命党人一定程度上认可了袁世凯掌握政权。相对而言,教材单元导言用了“夺取”一词,似更能体现正文文本的内涵。

“思考点”则是针对课或目的核心内容提出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这对教师当然同样有帮助。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思考点”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教材正文提供了答案:中国战场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协助盟军作战;中国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参与领导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二、解读的方法

若要准确、全面地解读教材文本意涵,教师的史学积累至关重要。有些教材课文在笔者看来平淡无奇,经专家们分析后才发现原来其中蕴含着如此丰富的言外之意。练成“火眼金睛”非一日之功,史学素养也难以骤然提升。笔者认为除了反复阅读、仔细体悟,还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着手:

1.把握历史大势

《中外历史纲要》关注的不是历史细节,而是历史大势,这一点教材主编说得很清楚:“从编写体例上给予学生对历史发展大趋势的直观认识。”那么,它要体现怎样的大势呢?在中国近现代史部分,要着力呈现的是“以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专制独裁统治的救亡图存为主线,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反映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②教师熟悉、领会了这些观点,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教材内容的取舍就有了依据,不至于发生太大的偏差。

2.对比不同文本

文本解读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既有单一文本的品读,也有多个文本互相对照的“对比式解读”。上文中提到的案例多属于前者,这里谈一谈后者。

(1)统编教材不同版本的对比

在统编教材文本编写和修改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版本,将这些不成熟的版本与最后的定稿进行对比,发现它们的差异,揣摩修改的缘由,常会颇有收获。如正式教材第109页中有这样一句话:“以徐锡麟、秋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党人前仆后继,给清政府以沉重的打击。”对照电子版本,增加了“以徐锡麟、秋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旁边还附上了秋瑾的生卒年月和照片。结合该页中林觉民《与妻书》节选,编者的意图可能是以几个典型人物的事迹,凸显“一大批”革命党人为国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以培育家国情怀。

(2)统编教材与“老教材”的对比

初次使用统编教材的教师,很自然地会将这套教材与自己执教过的“老教材”进行比较。教师们需要再往前走一步,从自发地比较到自觉地对读。这种模式对发现统编教材之“新”很有帮助。《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5页“中国参加一战”,第117页“新文化运动中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第137页“重庆大轰炸、‘慰安妇制度”……笔者就是以统编教材与“老教材”对比的方式发现了这些新内容。

(3)统编初高中教材的对读

统编初高中教材存在一定的联系,“我们在编写高中历史教材时,是参考了统编初中历史教材的,尽可能注意到对历史内容的基本提法上不矛盾、不冲突”。③两相比较,统编初高中教材特点鲜明。初中教材浅显活泼、叙述细致,高中教材内容丰富、叙述简要。在高中教材中遇到比较难以理解的部分时,翻阅一下初中教材,或许能从中找到部分解释。在编写者已经尽可能保持与初中教材一致的情况下,同一史事在高中教材中与初中教材表述不一样的地方,尤需要予以关注。

3.寻求专家点拨

专家们对教材理解透彻,若得到他们的指引定会事半功倍。在当今信息社会的条件下,若真有心求教,获得帮助并不难。教材编写者、特级教师、教研员都是教师们可以求助的对象。以教材编写者为例,他们看似遥远,其实皆可望且可及。在“国培”活动中,大家不都听过他们的讲座吗?张海鹏、徐蓝、李帆等教材编者还撰写了一些关于统编教材的文章,这是解读教材文本最有价值的辅助资料。比如通过阅读张海鹏的文章,笔者获得了关于中国共产党是抗日的中流砥柱的权威解释:“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出者、坚持者,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①再如,笔者在与市教研员的交流中注意到统编教材关于全民族抗战的表述细节;经一位特级教师提醒关注到统编教材电子版本和正式出版版本的差异。

三、成果的应用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单课内容偏多,若要顺利完成教学进度,并且为核心素养培育留下足够的空间,理应做“减法”;但解读教材文本,挖掘出其蕴含的信息,岂不是做“加法”?本来就紧张的课时岂不是更不够用?

其实这样的担忧大可不必。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当然要深刻,只有充分理解整个体系,处理教材才可能精准。而在构建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过程时,不需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解读文本、理解教材只是教学的第一步,如何使用文本解读的成果是更为关键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以文本解读成果,尤其是统编教材中新的表述为切入点,贯通史实,凝练内容主旨,构建教学设计。下面就以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为例,谈谈具体的实施过程。

1.解读教材文本

根据标题,本课讲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还要揭示三者之间的关系。政治、经济、文化其实加起来也就是社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本课是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不过借助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来反映而已。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呈现怎样的整体风貌呢?“学习聚焦”提供了一些启发。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似乎是一片黑暗;但是也要看到两次复辟都失败了。资本主义发展成果显著,但是透过“学思之窗”的材料也可以看出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还比较低。移风易俗的整体发展方向是进步的,但是影响力在当时来说也很有限。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但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当时尊孔的倒行逆施的刺激而爆发。所以民国初年的社会呈现出一种新旧并存、矛盾胶着状态。

教材4个目的标题也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值得细思。“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从护国运动到护国战争,教材想传递的信息是什么?护国战争到底为什么而“战”?为什么而“争”?是不是为民国而“战”为共和而“争”呢?“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割”的是什么?“据”的又是什么呢?“割”的是地盘,“据”的是后台吗?“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什么是“气”?什么是“象”?“气象”是不是既有表层,也有深层之意?教材提到“建立共和政体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大事,民众日常生活中也出现了种种新气象”,②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新气象,到底是“气”还是“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开”什么?“展”什么?是为明智而“开”,为民主而“展”吗?

本课中若干新的提法亦值得注意。“本课导入”中提道:“中华民国建立后,未能在较短的时间里重建社会秩序,很快便陷入种种混乱中。”①张海鹏也讲道:“辛亥革命未能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尽快建立社会秩序,很快便陷入种种混乱中。”②未能在较短的时间里重建社会秩序,这是一个比较中性的说法,并不是一片黑暗。关于袁世凯复辟帝制,教材中写道:参议院“表示一律‘赞成君主立宪”,③袁世凯当的是一个君主立宪制下的皇帝?“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也使这场运动(新文化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刻。”④这些内容进一步拓展了新文化运动的范围。

2.构建教学思路

依据上述教材文本解读,继而进行分析,笔者在贯通的基础上构建了教学设计:

【主要内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制复辟、军阀割据、政局动荡,但共和政体也得以维持;民族工业在特殊的内外环境中迎来了发展;社会习俗风尚进步与保守并存。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反对封建礼教,推动思想文化革新。中国社会在新旧并存、矛盾冲突中曲折前行。

【教学目标】基于图片、文字等史料,知道民国初年经济和文化新气象的表现,解释其原因;基于地图知道北洋军阀割据状况,知道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了维护民主共和進行的斗争,感悟其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从政治、经济与文化等角度认识北洋军阀时期的社会,把握其阶段特征。

重点:北洋军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时代特点。

难点:中国社会在新旧并存、矛盾冲突中曲折向前发展。

限于篇幅,教学设计的具体过程在此处不再赘述。以上述教学设计,笔者进行了课堂教学,顺利完成了本课内容,教学目标中列出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也落到了实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材文本解读的主体是教师,每位教师的知识储备、价值观念、人生经历等都各不相同,对同一个文本的解读当然会产生差异。教材文本解读是一种解释行为,本就存在多种可能性,渗入解读者的主观性在所难免。即便同一位教师,不同阶段对教材理解也可能会出现变化。教师所要注意的是解读应当证据充分,解释需要逻辑自洽。在这样的基础上,不同的文本解读不正可以孕育独特而新颖的教学设计吗?

猜你喜欢

文本教材教师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教材精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秋天在哪里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