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服务创新与实践研究

2021-03-26何琳

新阅读 2021年3期
关键词:阅读服务未成年人实践研究

何琳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公共图书馆肩负着传播文化知识的重任,对于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未成年人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的阅读服务,是关爱未成年人发展的重要表现,“少年强则国强”,因此加强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服务创新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未成年人的思想文化水平。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未成年人 阅读服务 实践研究

自从国家倡导“全民阅读”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爱阅读,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并且人们还身体力行鼓励并号召身边的人参与到“全民阅读”的活动中来。大多数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从小便对未成年人贯彻“终身学习”和“终身阅读”的观念,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将对其未来发展大有助益。本文主要围绕未成年人阅读内容、阅读种类、阅读计划以及数字化阅读发展的趋势展开现状分析,探究公共图书馆应如何针对未成年人阅读服务进行创新服务的策略,怎样为他们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和环境,让其爱上阅读,以此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未成年人阅读的现状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未成年人的学业压力与日俱增,使他们的阅读时间变得紧张,阅读倾向于单一化发展的趋势。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都尚未成熟,自主能力差,理解和认知能力有限,通常都是家长为其安排计划。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如果对未成年人的培养不能与时俱进,那么他们将在信息的获取上陷入被动,而未成年人想要获得主动权,通过阅读的方式来了解社会和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是最佳途径。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开阔视野,认识世界,提升思想认知和精神文化层次。而未成年人的阅读习惯,缺少科学的阅读计划,非常容易使他们的阅读失去条理和层次。阅读是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如果不对未成年人的阅读计划进行合理地设置,将十分不利于培养阅读兴趣,消减他们的阅读热情和积极性。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服务创新与实践研究策略

打造专属于未成年人的阅读环境,创新阅读内容。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服务创新首要任务就是打造专属于他们的阅读环境,只有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下,浓厚的阅读氛围中才能保证读者静下心来阅读,因此公共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对于阅读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未成年人是精力最为充沛,最具活力的,也是最难控制和约束的,只有其发自内心地想要阅读,才能真正将书籍资料的内容深深牢记。让未成年人专心阅读学习,集中精神,提升自我,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公共图书馆如果完全按照成年人的阅读需求提供阅读服务,而忽视未成年人阅读需求的特殊性,将会严重限制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影响公共图书馆的综合服务水平。阅读习惯的养成要从孩子抓起,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对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大有助益,所以公共图书馆在阅读环境的设计上要考虑到未成年人的个性特征。公共图书馆是面向大众开放的,不光要适合大众心理,还要独具特色,注重创新,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书籍的阅读中。有趣、舒适、设计感强的阅读环境有助于提升人们的阅读兴趣。图书馆在资源上应保证馆藏文献资料的多样化,创新阅读内容,使其更加贴合未成年人的喜好,激发阅读兴趣。还要对图书馆的资源进行合理分区,依照年龄将书籍类别进行划分,上至天文地理,宇宙星球,下至生活百态,衣食住行都要涉猎,学贯中西,与时俱进,保证阅读的多样性,提升他们的思想觉悟、精神认知。在阅览室还可以配备丰富的数字资源,比如电子书、网络阅览设备,在创新的基础上丰富阅读的形式,提升阅读体验。公共图书馆也可以通过电子书制作、3D打印软件等创新型技术,在锻炼未成年人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主动获取知识的乐趣,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数字网络阅读资源,助力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

开展“传统+创新”型阅读专项主题活动,搭建“真人阅读”平台。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服务想要在实践中寻求创新的有效途径就是开展创新型的阅读专项活动,想要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和创新能力,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切记不可急于求成。未成年人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此时是培养阅读兴趣的最佳时机,而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此同时更要注重他们的身心发展,所以要对未成年人进行正确的阅读引导。公共图书馆可以开展关爱未成年人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朗诵”“小小读者阅读经验分享”“少儿眼中的大世界”“小书虫国学堂”等创新型阅读专项主题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让他们积极主动学习传统文化,阅读并理解优秀国学经典,提升阅读兴趣,增加其文化涵养。公共图书馆为未成年人提供展示的平台,锻炼了未成年人的表达能力和表现力,使其内外兼修。[2]通过组织开展“小小讀者阅读经验分享”的活动,让他们懂得阅读分享的快乐,在阅读经验分享的过程中,将自己对阅读的理解讲述、表达出来,分享给更多的同龄人,这样既能提升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又可以给更多的同龄人作为参考和借鉴,引导他们采取正确的阅读方式方法,体验阅读的乐趣。“少儿眼中的大世界”“小书虫国学堂”可以将慕课嵌入到阅读活动中,再利用“摇一摇”功能为未成年人定制专属的阅读资源。除此之外,公共图书馆还可以建立专属于未成年人的自媒体社交平台获取阅读数据,借助信息级联效应壮大公共图书馆未成年阅读服务的受众群,通过“传统+创新”型的阅读专项主题活动,提升未成年人的阅读体验。

运用媒介融合技术给未成年人搭建专属的“真人阅读”平台。首先需要借助媒介融合技术深入研究“真人图书”的主要功能与价值,创建延展阅读空间,建立交流感知通道,营造真人阅读场景。“真人阅读”可以通过情绪感知、场景感知,对于未成年人的阅读需求、问题进行全面且系统的分析,为他们筛选出最契合需求的“真人图书”。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读者之间、“真人图书”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虚拟空间,“真人阅读”还可以在开放慕课技术的基础上,给他们提供包含阅读资源导航、阅读资源推介与线下学习的全新阅读服务体验。“真人阅读”平台的搭建在实现了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同时增加了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加强公共图书馆与学校的互动合作。公共图书馆为了更好地为未成年人提供阅读服务,实现阅读服务的创新,可以与当地学校、幼儿园互动合作,建立校园分馆。公共图书馆可将自身的服务理念与学校学科教育教学相结合,向学校提供资源服务和建设与阅读相关的活动,让图书馆的服务不但能“请进来”还能“走出去”。在合作中,良好的沟通是前提,图书馆投入服务资源落实到位是“图书馆进校园”重要举措。在“图书馆进校园”实践活动落实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以往未成年人借阅图书的经验、教师的推荐,以及学生的建议,将学生感兴趣的书籍送入校园,并为全体学生提供免费借阅的机会,让大家都可以公平地享有图书借阅权,并懂得爱护书籍,珍惜阅读的机会。公共图书馆还可以通过提供图书馆藏资源及提供专业指导协助学校建立图书借阅室、书籍阅览室,让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阅读。受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的影响,未成年人普遍会对“别人”阅读的书籍更感兴趣,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可以有效激发阅读兴趣,增加其阅读量。公共图书馆通过协同办学实现了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的创新。

结语

总而言之,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服务创新是提升服务水平、落实“全民阅读”的不二选择。公共图书馆只有立足发展实际,通过打造未成年人专属的阅读环境,对阅读内容进行创新,开展“传统+创新”型的阅读活动,搭建“真人阅读”平台,与当地学校进行互动合作的形式,实现了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的创新与实践,促进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朱亚萍.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服务实践与探索研究[J]. 时代报告, 2019(10):100-101.

[2] 杨秀兰.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服务实践与探索——以贵阳市图书馆为例[J]. 贵图学苑, 2018(4):40-42.

猜你喜欢

阅读服务未成年人实践研究
新媒体时代图书馆阅读服务
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网络竞争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创新模式分析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