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公共阅读空间打造成全民阅读事业的重要支撑点
2021-03-26杨松
杨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此提出,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等要求。中宣部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通过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全民阅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活动更加丰富多样,氛围更加浓厚,成效更加凸显,优质阅读内容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法治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民综合阅读率显著提升。
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由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建设“书香社会”目标的提出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在我国许多城市产生了一种被称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新型阅读场所。在温州称为“城市书房”,在江阴称为“三味书咖”,在张家港称为“驿站”。在北京西城区,第一家公共阅读空间是2014年创办的“砖读空间”,此后又陆续发展了30多家各具特色的公共阅读空间,有的称为“书吧”“書斋”,也有的称为“驿站”。2015年,北京西城区文委将他们统称为“特色阅读空间”或“公共阅读空间”。西城区公共阅读空间是“在推进‘书香西城建设过程中,通过实践和探索,一步一步打造出来的全新的公共文化产品”。2016年9月,北京西城区文委制定了《北京西城区特色阅读空间考核指标体系》,首次对辖区内二十多家公共阅读空间进行了绩效考核。《北京市西城区“十三五”时期“书香西城”发展规划》中也明确使用了“公共阅读空间”概念。从目前可考的文字资料看,北京西城区在国内最早明确提出并系统性地使用“城市公共阅读空间”这一概念。
笔者认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是指社会组织在政府支持下,在一定的空间范围或区域内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向社会(区)公众提供公共阅读、流通借阅、艺术赏析等文献资源和数字资源公共文化服务以及开展阅读推广、艺术交流、教育培训等公共文化活动的新型场所。它是在政府的支持下,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由社会力量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它既是一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也是一种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它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它提供或者综合性的,或者专题性的图书阅读服务;它既提供公共阅读,也举办各类公共文化推广活动。
公共阅读空间的基本属性和发展定位
公共阅读空间主要有四个基本属性。一是公共性。公共阅读空间首要的是其公共性特征,这种公共性首先体现在服务对象是广大的公众上,面向公众开放、为公众提供基本的阅读服务;其次体现在服务的内容上,即主要提供“公共阅读”。有文化学者将其归纳为“是一种与公民常识有关的阅读”,提倡公共阅读的意义在于唤醒现代人们的公民意识,引起人们对政治、社会等公共议题的高度关注及自我审视。阅读文献大多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科学、法律、儿童、居家、生活等类型的图书,满足公众对自我修养、文化艺术追求、人文精神等基本文化生活的需求。二是公益性。公共阅读空间一般是免费开放,基本上实行零门槛。即使部分项目收费,也是成本价收费或低收费。公益性是公共阅读空间显著特性。三是开放性。公共阅读空间一般实行长时开放,一般实行每周七天开放,每天开放时长都在8小时以上;甚至有的实行24小时免费开放,如北京燕翅楼书吧、三联韬奋书店等。四是现代性。公共阅读空间充满现代化气息,从经营理念到建筑设计、环境布设、管理控制等处处体现现代思维、现代科技。它大量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无线网络、二维码扫描下载、自助借还、手机终端远程控制等现代科技与公共阅读深度融合,打造为一种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公共阅读空间的建筑设计和空间布局一般来说强调艺术氛围,形式新颖,格调高雅,环境优雅,满足现代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时尚需求。
公共阅读空间的发展定位。考察北京和全国其他地方公共阅读空间发展的情况,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态,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它们的发展定位要体现自己的鲜明特征,要寻求自身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服务管理、城市形象以及组织自我设计中的定位。
第一,“节点和支撑”——公共阅读空间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中的定位。公共阅读空间是整个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中的关键节点,它以贴近社区、贴近居民的区位优势,解决的是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它是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厦的基础环节。
第二,“体验和参与”——公共阅读空间在运营、服务和管理中的定位。公共阅读空间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其中最重要的区别是它突出和强调读者、公众的体验和参与。在公共阅读空间里,读者不仅可以得到优质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可以同管理者或其他读者进行阅读分享和交流,获得阅读体验和参与的愉悦感。尤其在一些阅读主题特色鲜明的公共阅读空间,如诗歌朗诵会、戏剧剧本观摩会、国学经典读书会上,总是聚集着阅读兴趣相同、长期交往的一群读者。体验和参与感是他们在公共阅读空间中最大的获得感。
第三,“融入和提升”——公共阅读空间在城市形象中的定位。从目前北京和其他地方公共阅读空间发展看,都较好地做到了与城市形象的融入和提升,有的成为城市地标式的建筑,有的成为社区的公共文明传播中心,为城市增添了新的风情亮点和美景。比如,北京“砖读空间”经过改造,将古旧文物建筑打造成集图书馆、博物馆和书店书吧为一体的公共阅读空间,极大地改善了城市形象。
第四,“社群化架构”——公共阅读空间在完善自我组织设计中的定位。在城市公共阅读空间里,读者的职业情况各异,来自不同行业,可能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但却对阅读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彼此关心、互动、遵守共同相处的规则,形成一个阅读者社群,也可称为阅读“共性人群”;另外,这种社群化的趋势还体现在公共阅读空间组织自身层面,公共
阅读空间组织除了跟政府打交道,维护和管理好“共性人群”外,还要同街道、社区、出版社及社会上各种民间组织产生广泛的联系,自身组织也处在裂变、发展和重构过程中,也会有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到公共阅读空间中来。
“十四五”时期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运行机制
当前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正处于快速扩张时期,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运行机制。
多元参与机制。要推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从供给侧改善公共阅读空间的投入机制,变单一投入为多元投入,变单一主体为多元主体。政府要竭力履行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的主体责任,但更要开放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投资建设和管理。
购买服务机制。政府购买服务是当前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重要机制和手段,而当前购买服务主要采取以奖代补政策。但要注意把握好这一政策的基点,如,要遵循以奖代补的原则要求,要科学测算以奖代补的依据,要确保以奖代补资金的正确用途等,切实发挥财政资金補贴激励作用。
合同管理机制。在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过程中,政府和社会组织都要遵循合同管理方式。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筹建开始,政府要同社会组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经营管理合同。按照PPP合同管理要求,政府要向具备公共阅读空间运营资质的社会组织授予特许经营权,划分双方的责、权、利,明确特许权经营期限,努力实现双赢。
孵化校正机制。当前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过程中,项目的甄选和识别成为关键一步。好的项目并不是天成、自成或一步到位的,需要进行引导、培育、孵化和试验。有一些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具备较强的公益意识和公益热忱,但缺乏经济实力;而有些社会资本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却缺乏对公共文化服务特点和规律的科学认识,单纯营利思想比较重。对这些问题或倾向要进行政策引导。对暂不具备条件的项目要进行培育、孵化和试验。即使是已经纳入公共阅读空间的项目也要建立校正机制,防止阅读空间发展出现方向性错误。
“互联网+”机制。现代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普遍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借阅。互联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带来的在线阅读、可视化阅读等阅读方式的变革对传统阅读方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公共阅读空间同样面临实体书店发展的困境和瓶颈,面临互联网技术革命的变化冲击。面对这种冲击,城市公共阅读空间要借助互联网技术,运用“互联网+”机制,拓展和延伸公共阅读服务范围,提供数字资源服务,并适当地融入咖啡馆、茶楼、简餐、复印等多种服务业态。
作者系北京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