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城市绿地气味景观提升研究

2021-03-26王晴艺金荷仙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城市绿地气味绿地

王晴艺,刘 斌,金荷仙

(1浙江农林大学,杭州311300;2汇绿园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800)

0 引言

健康城市的兴起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城市定义为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互相支持的城市”。良好的城市自然环境是健康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促进人群健康的推手。绿地,作为城市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极大满足城市人群健康需要。但在传统的城市绿地空间设计思路中,视觉景观一直占据绝对性地位,嗅觉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而人对环境的感知是多方位的,包括嗅觉、听觉等,并不局限于视觉[1]。

“气味景观”(smellscape)概念是在1985年由加拿大地理学家Porteous首次正式提出的,它是类似于视觉印象的非连续空间碎片和时间片段[2]。在之后的研究中,Sissel Tolaas、Kate McLean、Victoria Henshaw等多名学者以地图形式来描绘并记录气味景观,Henshaw还探索了气味在城镇设计和规划中的作用[3]。陈意微是目前国内对气味景观研究内容较为深入的学者之一,她综述了国内外气味景观的主要研究进展[2],并以大观园为例对中国传统园林中的香景进行解读[4]。此外,徐虹等[5]认为乡村气味景观感知显著地正向影响旅游者的地方记忆和情感;刘漫等[6]提出森林公园消极性气味景观会影响游人的体验,有必要构建芳香气味系统。气味景观可以作用于人体,而以植物挥发物为主的绿地气味景观不仅能够给城市的环境带来新生,还可以对人们的健康、情绪和记忆等起到积极影响[7]。目前,植物挥发物已被证明具有生态意义[8],在小范围(如以芳香疗法为媒介的花园)设计中的应用更验证了绿地气味景观对改善人体状态的积极作用[9]。因此,绿地气味景观设计对营造健康城市景观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的研究已逐步揭示了气味景观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然而在城市空间维度上的设计研究仍较为单薄,公众对气味景观的认知也比较缺乏。笔者以城市绿地气味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对气味景观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园林应用做出探讨,旨在为提升城市绿地气味景观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

1 城市气味景观的沉疴

作为长期被忽略的景观模式,绿地气味景观一直被边缘化,在城市建设中,也存在着许多与之相关的问题。

1.1 过于“丰富”的气味

人们生活的城市中充满着各种气味,主要包括令人愉快的气味、令人反感的气味和独特的气味[10]。然而,人对气味的感觉是非常私人的情感解读,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喜恶和接受程度有差别。比如,有人热爱油炸烧烤的浓郁肉香,有人却爱文火慢炖的丝丝甜香。但有些城市味道是大家所共同厌恶的,有诸如由水污染引起的水体发臭、交通出行发展引起的尾气排放、垃圾填埋焚烧引起的空气污染、建筑内的挥发性有机物等引起的病态建筑综合症(SBS),这些糟糕气味的存在会掩盖和模糊城市绿地的味道,从而分解植物挥发物营造的气味景观,进而影响到正常的绿地功效,加剧人与城市的矛盾。

1.2 公众认识的无形缺失

在城市空间中充斥着各种刺激性的或是难闻的味道,人们会在家中使用香熏或是在身上喷涂香水来达到嗅觉上的满足。当长期处在一个自然香气缺乏的环境中,人们就在无形中降低了对气味景观的要求,设计师们在城市绿地的设计中也不会对此投入过多的精力,而是更聚焦于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满足。在这种情况下,绿地会更偏爱于使用色彩鲜艳而不是气味宜人的植物,导致植物挥发物所具有恢复性的功能并未完全被发掘。

2 城市绿地气味景观提升对策

城市化带来了城镇迅速扩张和发展,也带了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气味污染;在关注社会经济的同时,也要关注城市发展的核心服务目标——人。人们在拥有自然、宜人和简单的气味场所更容易产生正面情绪[11],这也正是建设城市绿地气味景观的意义所在。

2.1 重构城市负面气味

减少或消除负面气味有助于充分发挥植物气味景观的功效,使其成为一个较为整体的环境。对此,可借鉴欧美等国早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行原始气味重构,在法律制度、监测管理、大众参与等层面齐头并进[12]。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该对城市空间做出合理安排,从规划和管理的源头上控制污染难闻气体的产生,或使其尽量远离公共场所,再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以最小化地影响城市气味景观。

2.2 关注植物挥发物对人体健康的不同效应

嗅觉感知是生理的和社会的双重构造[13]。气味可以影响人类的行为、情绪,甚至认知表现[14]。在当前健康城市体系的引导下,人们也更加意识到利用植物来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事实上,植物挥发物的功效已被学者注意到(表1[15])。这其中又以芳香植物的影响效果为最。早在2003年,金荷仙就已经通过问卷调查和人体生理指标测量来探究梅花和桂花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6]。在近几年的研究中,芳香植物及其挥发物被揭示具有多种功效,其一是提高空气质量的生态功能,例如杀菌抑菌、净化空气[17];其二是改善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保健功能,如调节情绪[18]、降低血压[19];其三是在芳香产业中的经济功能,如精油生产、护肤美容[20]。

表1 植物挥发物主要成分及其功能作用

有学者发现,植物挥发物能够从心理和生理方面改善人体的健康状态,并通过改变城市环境来间接影响人体健康[21]。虽然许多植物的挥发物对人有正面的积极效应,但有些植物却会引发人的不良情绪[22],因此在挑选城市绿地的植物时,需要关注到植物挥发物的不同健康效应。在具体的研究手段中,学者们已经从心电图、血压计扩展到脑电图(EEG)、近红外光谱(NIRS)、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23]。在如今科技不断革新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情况下,未来关于植物对人体健康干预的量化研究会更为精确和细化,这些将为城市绿地气味景观建设提供更明确的指导。

2.3 发挥“多感”的联合作用

人们同时调动人体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来感受气味景观。在建设绿地气味景观时也要注意到这个关键点,即从多方位的感官体验出发,提升气味景观效果以及人群的舒适度[24]。如选用色彩鲜艳或者对比鲜明的芳香植物种植,以产生视觉冲击吸引游客的注意;注意绿地周围的声音情况,减少工地噪音等对绿地的影响,考虑结合风声、雨声、鸟鸣声等属于自然的声音,重视游客在绿地中全方位的体验感。

2.4 营造城市气味文化记忆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气味景观也被称为香景观。香景是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中“虚景”的一个重要部分,而虚景妙处之一就在于其蕴含的人文情感。如宋朝诗人林逋闻到梅花的清淡的味道后,联想到自己和梅花相似的高雅情操;《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在嗅到荷花的清香后,抒发了自己对美好品德的憧憬,植物气味也是影响人类情感的推手之一。

人们对气味有特定的情感和记忆。作为人类感情和城市环境联系的纽带,植物的气味能够激发人们不同的情感,提升人们在城市绿地中的归属感,从人文层面上增强人与城市的联系。在选择规划植物配植时,要注意植物蕴含的文化意义,使绿地的气味景观成为一张合格的城市名片,提高城市的记忆度。

3 植物挥发物在不同城市绿地中的应用要点

3.1 社区公园绿地

社区公园是城市居民最常接触的城市公园之一,服务时间长,往来人群数量多,年龄跨度大,在设计中可以重点考虑提高空气质量,并利用一些芳香植物能够改善睡眠、降低血压的保健功效,将其与释氧、杀菌率高的常绿植物混植[25],营造可赏可嗅的社区公园景观。在植物的选择上,能够抑制微生物增长及具有杀菌消毒功效的植物是首选,如香樟、桂花等,其次要避免易致敏植物(表2)的应用并注意控制香气浓度。

表2 园林中常见的易致敏植物

3.2 校园附属绿地

学生以校园为主要生活环境,校园绿地是学生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重要的是自我状态情绪的调节。在植物的布置上,可以考虑不同区块的功能划分,如在运动场地边上种植可以激发活力的柠檬、水仙;在教室、图书馆等学习区域的周边种植能够缓解疲劳、激活大脑的侧柏、菊花、香蜂花;在休息区域可以种植放松身心、安神助眠的含笑花、红豆杉、天竺葵。另外,在植物意义上也要注意贴近校园文化环境,在植物选择上可以征求教职工及学生的意见,以迎合主要使用者的喜好。

3.3 医疗机构附属绿地

医院外部绿化环境可以调节病患和医务人员的情绪,对人体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相比健康人群,身体有疾不易行走的人群或者有视觉障碍的人群,无法直接看到或者触碰到植物,植物挥发物可以以另一种形式作用于身体。在植物选择上,要减少或者停用悬铃木属、蒿属、禾本科等易致敏植物科属的植物选择,可以考虑应用蜡梅、含笑等香气清新,且能够使人体心情愉悦的芳香植物。

4 结语

气味不仅是一种化学物质,更是一种记忆的象征和文明的体现。与其说当代健康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绿地气味景观设计是一种实践创新,不如说是一种大众理念的革新,是人们出于自身需求,将目光投向城市多元设计的重要一步。笔者通过分析现代城市在气味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提升气味景观的策略,并提炼出植物在不同城市绿地中的应用要点。以健康为导向的城市绿地气味景观设计即是在基于植物保健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绿地的地理位置减少消极气味的影响,并注重人体的多重感官体验和情感需求。

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已关注到气味的城市,如法国香水小镇格拉斯,因为当地的气候适合花卉的种植,使得香水产业发展迅猛,整个小镇沉浸在甜香的沐浴中,这不失为一种特殊又有趣的城市精神。而大多数城市的绿地气味景观设计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对于具体的设计思路和植物选择也比较迷茫,所以目前需要通过更多研究来确定植物挥发物的效用,以及它们在园林中应用的可能性和普适性,以尽快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让大众注意到气味对人体和城市健康的重要性,认可气味景观的价值,也给当代城市景观设计带来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城市绿地气味绿地
可进入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的研究
好的画,通常都有气味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编制城市绿地养护规范和标准应注意的事项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城市绿地功能与作用的重新认识
透水性铺装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初探
气味来破案
杭州市区春季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的研究
走进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