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药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2021-03-26禄保平王佳琦
焦 娇 禄保平 王佳琦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2.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郑州 450046
脾胃病是指因脾胃无法正常进行受纳、运化、升降等所导致的一类病证,其病机主要包括升降失调、湿浊困阻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进食生冷、辛辣、肥甘食物的机会增多,加之加班熬夜、嗜好烟酒等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导致脾胃病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中医重视病证结合,尤以辨证为主,在脾胃病的治疗上有明显优势。数千年来历代医家总结脾胃病的治疗经验,芳香药在治疗脾胃病的药物中占有较大比重,其地位不容忽视。古代诸多文献对其早有论述,近现代医家运用芳香药治疗脾胃病效果颇佳。本文重点对芳香药的特点、在脾胃病中的广泛运用以及使用规律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展望,以期能够推动芳香药的开发、研究以及运用。
1 芳香药的历史源流
早在奴隶社会,酒作为一种芳香药已被广泛应用,出现了治病的药酒和祭酒[1]。春秋中叶以前已有采集艾叶以治疗疾病的记载。而较《诗经》稍晚的《山海经》中载有100 余种药物,其中即有芳香药物应用的明确记载,如认为熏草“佩之可以已疠”,杜蘅“食之已瘿”等。
在长沙马王堆古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芳香类药物做成的熏囊,说明西汉时期已有佩带香囊以辟秽消毒的做法。《神农本草经》中共载药物365 味,芳香药占10%左右,包括目前常用的木香、石菖蒲、麝香等,书中较详细地记叙了其性味、主治、功用等。另西晋张华《博物志》中记载,汉武帝时已有外国进贡“返魂香”[2],说明汉时已有外来香药的输入。
隋唐时期,芳香药的品种明显增多。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新修本草》中不但新收载了诸多芳香药,而且把外来香药正式收入其中。尤其是唐代李珣所撰《海药本草》中芳香药有50 余种,多为外来药物。经过广大医药学家的长期实践,芳香药在临床各科得到广泛应用,如妇科方面《产育宝庆集》中的沉香桃胶散、当归没药丸等;儿科方面《小儿药证直诀》中的木香圆、豆范散等。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将植物性芳香药归入草部的芳草类(56 种)和香木类(35 种),首次对芳香药作了较为科学的系统归类,并对其性能和临床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明末贾所学所撰《药品化义》中所论162 种药物中,每种药物都标明了所属何气,其中具香气的药物有45 种,占总数的27.8%[3]。
清代温病学派的出现使芳香药的应用更加广泛,尤其是在湿病治疗中。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所载湿病案52 例,有7 例用到芳香药;王孟英《湿热病篇》中治疗邪在卫分和气分的处方则全部用到芳香药[3]。清代及民国初的一些本草书,如《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本草正义》等,对芳香药的药性均有不少阐述。
2 芳香药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2.1 宣散解表
中医表证多由六淫之邪侵入肌肤表层,病势较轻,故治疗宜用轻宣辛散之药,而芳香药物辛扬透达。《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认为“凡药香者,皆能疏散风邪,皆能治头面肌表之疾”。如薄荷“质轻宣扬,疏散风热,宣散透疹”;藁本及细辛“性味俱升,芳香透达,善达颠顶”。芳香类药物可与解表药配伍,如银翘散,重用金银花、连翘,联合运用薄荷、牛蒡子、淡竹叶以达到透邪目的。芳香药另一特点为开窍醒脑,实为升发宣散之延伸,《本草纲目》谓其“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如细辛、白芷宣通肺窍,苏合香归心、脾经,善通心窍等,且临床上神志昏迷之闭证,寒闭宜用温开药,方如苏合香丸;热闭宜用凉开之品,方如安宫牛黄丸等,都为芳香类方剂。
2.2 燥化湿邪
湿为阴邪,性重浊黏滞趋下,治疗湿邪宜“燥之”“化之”。芳香药物轻扬、流利,主升发宣散,且大多性偏温燥,故《中药学》教材中言其为“辛温香燥”之品[4]。芳香药因其宣散升发之功,可达表入里,驱散侵袭人体肌肉及筋骨之湿邪。如川芎、苍术、羌活等皆有祛湿除痹痛的作用。另一方面,脾为仓禀之官,喜燥而恶湿,而“香能醒脾”,芳香药有醒脾祛湿的重要功能。临床上亦多运用芳香类方剂治疗湿邪困阻中焦的病证,如湿热壅盛、胸痞腹胀、小便黄赤者,常用甘露消毒丹;寒湿遏滞气机,症见恶寒发热、胸膈痞闷、肠鸣泄泻者,常用藿香正气散等。
2.3 行气解郁
芳香辛行,走窜周身,因此芳香药可以疏调气机。芳香药物与脾、胃、心关系最为密切,与肺、肝、肾亦有紧密联系。“香”气不仅入脾,祛湿行气;亦能入肝,调达肝气而解郁[5]。《神农本草经疏》将此类具有行气作用的芳香药载为降气药,多归于肺、肝、脾经。归属肝经的芳香类药物最善疏肝解郁,调畅气机,如柴胡“疏肝解郁”,郁金“行气解郁”等,均善治肝气不畅致情绪郁闷。临床治疗肝气郁结所致乳房胀痛、郁闷不乐等,多选用疏肝解郁行气之品,如沉香四磨汤等。
2.4 温经止痛
芳香药物多属温热之品,能温通经络,散寒止痛,善治寒邪凝滞、血瘀不通所引起的痛证。因芳香透达,可助散寒之力;其味辛香,能行能散,可助行气止痛,如高良姜、吴茱萸、小茴香等药物均有此效。临床上亦多用芳香类方剂治疗寒入肝经之痛证,使肝脉调和,如天台乌药散等。芳香药中的麝香具有较强的开通走窜之性,可破瘀通络,故王清任的通窍活血汤以其与桃仁、川芎等配伍,治疗瘀血所致的顽固性头痛,效果甚佳。
2.5 芳香药的给药方法
芳香疗法除内服药物外,也包括多种外用方法。早在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即有熏疗等记载。中医常将芳香药物做成香囊、香膏、香丸、香枕等,使用简便。明清时期,芳香药物已逐渐明确为辟秽防疫之品[6],且多外用。目前在临床上也常见到这种方法的应用,如以苍术、石菖蒲、甘松等药物,研碎装入香囊,用于预防小儿呼吸道感染[7]。
3 脾胃病治疗中大量使用芳香药的原因
3.1 脾胃病的特点
3.1.1 脾胃润燥失宜 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而《温病条辨·湿》提出:“脾主湿土之质,为受湿之区,故中焦湿证最多。”且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若湿浊困阻于脾,气机运行不畅,更致湿浊停聚,从而产生痰凝、气滞、血瘀等病理产物[8]。由此可知,湿邪是脾胃病的主要病理因素。由于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喜食肥甘辛辣,工作压力大,饮酒过度等,导致胃肠病多由湿热而来[9]。因此,湿邪困脾即为脾胃病一大特点。
3.1.2 脾胃升降失常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升清降浊。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胃升降有司有利于维持脏腑气机的正常功能。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言:“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10]若脾气不升,“清气在下,则生飧泄”,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故而发生脘腹痞满、四肢倦怠、大便溏泄等。因此,脾胃病另一大特点即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
3.2 芳香药与脾胃病的关系
《本草求真》中指出:“凡药色黄,味甘气香,性属土者,皆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可见芳香药与脾胃关系密切相关。而湿邪所致脾胃病,或因湿浊困脾使脾胃失其正常运化,或因湿浊痰瘀致使脾胃气机阻滞。《神农本草经疏》中所列“脾虚十二证”中有八证都使用芳香药物治疗。“土爱暖而喜芳香”,可投其所喜,助其运化,以健胃悦脾[11]。芳香药物对脾胃湿邪有两大作用,一方面即直接燥化湿邪,另一方面则为间接燥化湿邪,通过增强脾化湿的功能,醒脾以断其生痰湿之源[5]。
脾胃病另一主要病机特点即气机升降失常,而芳香药有疏调气机的作用。故可用于治疗气机阻滞引起的疾病。《本草求真》中亦记载:“气塞宜通,在心与肺,则有宜于薰香、安息香;在脾,则有宜于川芎、香附。”可见调畅气机多用芳香药。故芳香药物与脾胃病的治疗密不可分。
4 芳香药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4.1 芳香化湿——藿香、佩兰、砂仁
《本草正义》中言:“藿香芳香……温煦,能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藿香善化湿浊,理气祛湿,尤其对于夏季暑湿伤表者颇有疗效。佩兰与藿香在化湿和中功用上十分相似,两者常相须为用。佩兰尤擅治疗脾经湿热,常用来治脾瘅症。砂仁被前人誉为“醒脾调胃要药”。毛德西教授善将藿香、佩兰、砂仁合用,称为“芳香三味”,临床上常用于中焦湿浊不化之胃炎,症见胃脘痞闷、口中乏味或口气秽浊、肢体疲倦、脉缓、舌白润腻等,效果显著[12]。徐景藩教授治疗脾胃病善于运用芳香药物,如夏季运用藿香化湿解表,醒脾和胃,而冬春时节外感寒湿,亦可运用。如因脾胃虚寒而湿邪中阻所致的呕吐,常用藿香、佩兰配伍,既可化解湿浊,又可燥湿和中[13]。
4.2 疏肝健脾——柴胡、佛手、玫瑰花
肝以曲直通达为主,条达肝气的药物大多具有芳香、清芬、流动、性温的特点[14]。而肝木过旺则会出现“木亢乘土”,使脾失健运;肝失调达则气机不畅,导致肝木郁滞。因此,运用芳香药物扶土抑木,调畅肝气以健运脾气,故能宣能泄,代表药物如柴胡、佛手、玫瑰花等。单兆伟教授十分重视肝主疏泄调节脾胃气机的作用,选方用药主张轻清灵动,喜用佛手花、玫瑰花等理气而不伤阴之品,在运用佛手、玫瑰花的同时,常配合醋柴胡、枳壳等以疏肝解郁,白术、薏苡仁等以健脾[15]。危北海教授常用芳香药物如苍术、木香等疏肝理气健脾,配伍茯苓、枳实、柴胡等治疗属于肝木克土之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颇佳[16]。
4.3 行气止呕——砂仁、豆蔻、丁香
芳香药除运脾化湿功用外,部分药物兼有行气、温中止呕等功效,可用于湿滞胃脘痞满,呕吐、腹痛腹泻等。如厚朴、砂仁、豆蔻均能行气消胀,治疗气滞型脾胃病;而丁香、砂仁、豆蔻等均有温中止呕的作用,主治脾胃虚寒。毛德西教授临床上善用砂仁、豆蔻、公丁香三味药治疗中焦寒湿所致的胃痛、呃逆连连、恶心呕吐者,认为砂仁与白豆蔻均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作用,但白蔻仁更善于燥湿行气;公丁香为温中降逆药,治疗胃寒所致呕吐、呃逆、嗳气尤为见效,此三味合用颇有良效[12]。
4.4 暖脾助阳——肉桂、高良姜、乌药
肾阳温煦周身,为脾胃提供运化的能量,入肾的芳香药物性多温通。如肉桂、乌药均入肾、脾经,温化助阳,为治疗脾肾阳虚的常用药,肉桂可将虚阳归元,常用于脾胃病上热下寒证的治疗。高良姜味辛,性热,入脾、胃经,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导致胃痛、呕吐等病证。李振华教授治疗脾胃病中偏阳虚寒湿或脾胃虚寒者,常用辛热类芳香药物温补脾阳以助运化,如肉桂、高良姜等,并配伍乌药、附子、干姜等药物收到良效[17]。
4.5 芳香药现代药理机制
目前的研究中,芳香药物的芳香化湿作用机制多从水液代谢的角度阐述。研究表明,平胃散可以调节机体水、电解质的平衡,可以明显改善离子失衡及水肿现象[18-19]。水通道蛋白是一种可以明显增加水的通透性,参与水液的分泌和吸收的整合蛋白[20-21]。藿香正气液通过提升湿阻模型大鼠结肠黏膜水通道蛋白4 表达,使机体对体内水液加强吸收从而达到化湿作用[22]。
药物方面,芳香药主要靠其挥发油刺激嗅觉等途径促进胃肠蠕动,达到增强食欲、促进消化的作用。如藿香具有保护胃肠道、抗病原微生物、通便等方面的作用,其水提物可以增加胃酸分泌,而挥发油又可以减少胃酸分泌,对消化功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23];苍术促进胃肠运动,苍术挥发油中有抗乙酰胆碱引起肠痉挛的成分,而苍术醇有促进肠胃运动的作用,对胃平滑肌也有微弱收缩作用[24];砂仁挥发油能促进胃动素的分泌释放,可以迅速缓解腹胀及食欲不振等症状[25]。另外有研究证实砂仁挥发油中含有可以止泻镇痛的成分[26]。
5 小结
芳香药在脾胃病中的应用历史悠久,历代医家临床实践中均有所体现。芳香药在脾胃病中的应用与其自身功效特点、药理机制及脾胃病的特点密切相关,给药方法多种多样,且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极受医家青睐。我们应当重视并尽早将疗效优良的芳香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认真地继承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