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寒区部队口腔卫勤人员的培训模式探讨
2021-03-26柳玉晓许顺雄刘同亭
柳玉晓,许顺雄,韩 玮,袁 静,魏 巍,许 林,刘同亭
随着我军新一轮军改的完成,战区划分和任务方向重新设定,现代合同作战和协同作战的思想使部队作战和训练不再局限于原有的防区,跨温区和寒区,平原和高原紧急转换部署逐步成为常态。我军高原地区多数属于寒区,原有的口腔卫勤保障方式方法需要与时俱进,从人员素质到组织结构均需要一个提升。为适应现代战争极端条件下对口腔卫勤保障的要求,基层卫勤人员能力建设必须兼顾“专业”与“全面”[1],不断加强培训,提高卫勤保障能力。本研究探讨了高原寒区部队口腔卫勤人员培训的新模式。
1 基层部队口腔卫勤人员现状及发展指向
长期以来,我军基层部队口腔卫勤人员,多数来自于部队院校毕业生分配和非口腔专业军医进修。院校本科以上毕业生一般分配到旅级以上单位卫生队或医院,在营以下单位缺乏口腔专业人员,其工作多由其他专业人员代为完成。也有的基层单位会选派士官赴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后作为专业人才使用。由于军队院校军人本科学员培养的数量不多,不能够满足基层需要。而少数高学历学员硕士和博士在分配到基层后,由于单位性质和遂行任务不同,很多长期得不到培训,能力跟不上时代发展,各方面无法与同时期分到大医院的同学相比,并且由于晋升渠道较窄,造成了其人心不稳、工作消极的情况。这部分人员在转业、复员和调离后,很难得到补充,因此,基层出现了“有设备、无医师”的现象[2]。另外,由于当前军队人员进修学习是按照上级编制的计划分配名额,“僧多粥少”,很多基层部队多年也很难分到名额。客观上造成基层口腔卫勤保障人员学历低,知识片面[3],动手能力差,加上设备或缺或坏,连基本的开髓、拔牙都不能开展,遇到伤病员只能转诊后送。为改善现状,提升保障能力,基层口腔卫勤人员必须加强培训,建立适应高原寒区部队口腔卫勤人员的培训模式有现实需要。
2 高原寒区部队口腔卫勤人员培训模式
各国军队均对基层军医的培训非常重视,模式不尽相同,比如美军的培训体系将军医的培训分为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以及继续教育3个部分[4];采用TCCC(the 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课程对基层医护兵、卫生士官、卫生员进行培训等[5]。但我国因国情不同,口腔军医基础教育培训内容、继续教育培训方式与外军有所不同。研究表明,多元化培训模式是有效的军事救治培训模式[6]。笔者根据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结合高原寒区部队特点,提出了“完善院校培养模式、导师制带教和指导、远程会议平台培训、模块专训”等多元化培训模式。
2.1 完善院校培养模式 经过编制体制改革,我军军医院校规模缩减,形成了军事特色鲜明的院校培养体系。各院校应该真正树立现代军医培养理念,紧紧围绕实战需求,把基层的需要作为优先发展项目,培养德才兼备、知识全面、一专多能的口腔卫勤人员,为能打胜仗奠定基础。
军医大学是我军口腔医学教育的主要基地,是军事口腔医学人才的摇篮。目前各军医大学的教学主要还是集中在学历教育上,在任职教育方面,对基层军医的培训大多采用专科进修和短期培训的模式,还不能完全满足基层军医的培训需求和培训质量[7]。适应新形势下基层卫勤保障需要,军医大学应发挥优势,完善培养模式。首先,保持学历教育不放松,着力培养有着先进学术水平和视野的口腔专业人才;第二,利用优势师资,设立专门的口腔士官培养机构[8],探索建立“区分层次、覆盖职业生涯”的士官教育培训体系,增加口腔士官的培养,对士官设立口腔专科教育课程,结合军事保障能力训练,增强对平战时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的培训,狠抓三基训练,提高士官专业素养。这部分士官毕业后,可直接分配到基层连队,在实践中磨练能力,确立“先训后晋、训晋结合、不训不晋、综合评价”的培训效能管理制度[9];第三,适应我国幅员辽阔,部队跨平原和高原,温区和寒区部署和转换的特点,研究和开展相应的培训教育。由于高原寒区恶劣的气候条件,往往对温区紧急转换部署的部队造成意想不到的困难,因而应对口腔生长干部学员和士官加强高原、高寒等特殊环境的救治培训。
2.2 导师制带教 基层口腔军医(士官)一般比较年轻,囿于学历层次比较低,临床经验欠缺,在部队跨温区和寒区,平原和高原转换部署时,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没遇到过或不会处理的疾病。针对这个成长过程必然面对的问题,可以发挥上级医院平台的作用,建立导师制,通过基层口腔军医(士官)与战区总医院或中心医院有丰富经验医师的结对,建立导师带教机制。一个导师可以带教一个或多个基层军医(士官)。基层军医(士官)不脱产,进行远程指导或定期面对面指导。
战区总医院和中心医院应当增强为部队服务意识,提升认识,把提高卫勤保障能力、减少部队牙源性非战斗力减员作为工作的中心,以积极的态度,严谨务实的精神,投入到带教基层军医(士官)中来。导师应该具备的资质如下:(1)思想政治过硬,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高涨的带教热情;(2)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高年资医师或高级职称医师;(3)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特别是高寒条件下口腔疾病的处置经验。
导师制的实行,有利于培养基层军医(士官)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专业技能,提高工作热情。为达到培养效果,这个机制需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有明确的培训内容和考核机制。设计如下:(1)学员实时向导师请教,导师尽可能予以解答。(2)每周学员和导师例行沟通1次,集中解决疑难问题。(3)每月导师进行1次远程讲座,主要是讲解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加强高原寒区部队多发病和特发病的诊治培训。(4)每3个月对学员考核1次,按比例计入年度考核成绩。(5)每年对学员进行1次年度考核,成绩纳入学员和导师的年终考评。(6)每两年为1个培训周期。如果人员没变动,带教关系自动延续2年。
另一方面,基层军医(士官)每年评价一次带教导师,内容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4个方面[10],计入带教导师的年终考核成绩。
2.3 利用远程会议平台培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远程会议模式被广泛应用。新冠疫情期间,诸多APP平台在职业教育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远程会议平台在基层口腔卫勤人员培训上也可发挥作用。军队卫勤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高原寒区部队实际情况和年度训练计划,针对口腔卫勤人员制定年度授课计划,选派院校或者战区总医院、中心医院的专家,利用远程会议平台,就热点的专题,进行讲座,让广大基层口腔军医(士官)不出门也能学到最实用的知识。在使用远程会议平台时,讲师可以把不涉密的培训内容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共享于微信群内,充分调动学员与老师的直接互动,实现以病例和问题为主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11]。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内容讲解、学习任务提出、随堂解决问题、考核学习效果和总结评价5个环节[12]完成教学。根据学员学习的不足和共性问题,教师对学员进行课后训练,共同讨论学习,在相互交流与探讨的过程中提高能力。远程会议平台的利用,可以激发基层口腔军医(士官)学习兴趣,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诊疗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13]。
2.4 模块专训 高原寒区口腔疾病以急慢性牙髓炎,口腔颌面部创伤,间隙感染,颌面部冻伤,智齿冠周炎,复发性口腔溃疡高发为特点[14-15]。针对基层口腔军医(士官),可以通过开展模块专训的办法提高能力。可以将基本病种及处置分为以下几个模块:龋病和牙髓炎的诊治;牙外伤的处理;颌面部软组织创伤的处理;颌面部感染的处理;颌面部冻伤的处理;常见口腔黏膜病的诊治;口腔科常用药物。(1)龋病和牙髓炎的诊治。内容包括龋病发病原因、分类和治疗;急、慢性牙髓炎的诊治;窝洞充填技术等。(2)颌面部创伤的处理。内容包括牙外伤的处理;残根残冠的保存治疗;清创缝合术;破伤风的预防等。(3)颌面部感染的处理。内容包括颌面部感染的病因;根尖周炎的危害与诊治;间隙感染的诊治;脓肿切开引流术;智齿冠周炎的处置等。(4)颌面部冻伤的处置。包括复温和保温技术[16],抗感染,抗休克治疗技术等[17]。(5)常见口腔黏膜病的诊治。内容包括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与诊治,重症溃疡的诊治等。(7)口腔科常用药物。内容包括常用抗生素和止疼药物的应用;麻醉药品的应用等。具体实施办法:一是短期专训。战区总医院和中心医院定期开办短训班,每次针对某一专题进行模块专训,基层口腔军医(士官)根据情况参加,每次熟练掌握1项技能,通过积累提高水平;二是战区总医院和中心医院进行常态化巡诊,每次到基层举行1个专项模块讲座和现场示教,提高基层军医(士官)的临床水平。
3 总结
加强基层口腔卫勤人员的培训,是适应高原寒区部队口腔卫勤保障需要的必由之路。结合我军现状,通过完善院校培养模式,采用导师制带教和指导,应用远程平台培训、模块专训等培训手段,对口腔卫勤人员实行连续培养和全程培养,必将有效提高高原寒区基层口腔卫勤人员的专业素养,增强其完成各项任务的信心,有利于提高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