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助力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探析

2021-03-26冯君庞博刘芳

关键词:学生党员工作者党员

冯君,庞博,刘芳

(锦州医科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2)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抓手,将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及实践活动开展到新媒体平台,有利于以更具新意和技术含量的方式提高党员教育的整体水平[1]。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是各项工作的基础,党建工作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发挥情况关系着各项工作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面对新时代,身处新环境,高校党建工作者应该树立新理念、展现新作为,不断探索新时代党建工作的规律和方法,积极应用新媒体引导高校大学生党员端正入党动机,扎实推进党员教育工作。新媒体作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如何站在战略的高度全面审视它的服务力、吸引力和专业性,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提供独特的视角,已经成为推动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改革创新面临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新媒体与高校党建工作的关联性及互融互通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探讨[2],苏萍、林金贵等研究了新媒体党建重要性的认识;李雪进行了新媒体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优势分析;刘佳、周海波等发现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不足及面临的挑战;张运菊、孙洁等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党建工作的建议与对策。本文从理论上全方位认真研究新媒体助力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媒体推动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发展的新举措和新途径,以期为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一、新媒体助力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将新媒体引入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既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也符合当前学生党员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方式与方法。以新媒体为创新手段,通过教育平台打造等方式提高学生党建工作在理论学习和信息传递上的成效[3]。

1.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深化组织开展工作。新媒体是网络党建研究的未来方向,指明了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方向。新媒体具有跨时空性,发送和接受信息受制约因素少,几乎不受任何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这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高度。在媒体融合时代发展驱使下,高校党建工作者可以积极借助、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让高校大学生利用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实现党员教育移动化、便利化,从而提高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

2.拓宽党员教育渠道,打造终身教育平台。新媒体可以丰富党建的理论建设成果,提高党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高校党建工作者可以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结合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的不同特点,不断丰富和充实理论学习的内容,通过更新党建中的组织管理模式、活动开展形式、教育实施途径,形成开放式、交互式、广泛式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努力打造终身学习型党建教育平台[4]。

3.增强党建工作的时效性,完善高校党建工作。新媒体是实体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益补充,巧用新媒体是加快高校党建工作现代高效化与网络信息化建设进程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党建工作内容全面时效性与形式灵活针对性的主要途径。新媒体可以使高校大学生第一时间接触到最新的理论和政策,而且图文并茂、绘声绘色,更能激发受教育者的求知欲,也更加完善了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体系。

二、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运用困境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和价值判断带来新的改变,高校党建工作者在信息监管方式、新旧工作方法融合及工作新思路的开发等方面都存在种种困难。

1.复杂的信息来源冲击工作内容。随着新媒体的日益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的传播途径和媒介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信息传播的环境变得相当复杂[5]。新媒体时代,信息呈现出源头多渠道、意见表达多样性等新特征,不良信息筛选难度增大,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容易造成大学生党员价值观的偏离,直接影响大学生党员的先锋示范和价值导向作用,冲击高校党建工作内容,为高校党建工作者带来新的工作难题。

2.新媒体发展与党建工作方法不相适应。在新媒体融合背景下,人与人之间主要处于一种虚拟状态的交流互动,欠缺真实感,不容易被掌控,教育效果难以保证。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相对容易控制,话语权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但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及大学生党员的行为模式及心理特点;新媒体时代,工作视角独特,工作内容新颖,工作方式快捷,但信息真实性和党员思想真实性掌握难度极大。如何做到既发挥出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势,又展示好现代媒体的吸引力和时代感,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这两种教育模式如何互联互通、凸显叠加优势值得我们深思。

3.高校党建工作者难以适应新媒体工作思路。一方面,高校党建工作者没有认真研判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对新媒体认识不充分,只是简单地把传统的党建工作思路搬到新媒体中,并没有采取新媒体的话语体系,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使得党建工作效果不佳;另一方面,高校党建工作者媒介素养培训并未全面开展,一部分人缺失与大时代相匹配的格局和视野,缺乏强烈的改革创新、主动应变的精神,缺少数据分析及资源整合等相关技能。

三、新媒体助力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路径

高校要立足新媒体大背景下,树立工作新理念,构建工作新格局,拓展工作新载体,建设工作新队伍,使网络空间成为党建工作新的实践舞台,促进高校党建工作进一步发展。

1.依据新媒体及时性优势,个性化党建信息推送。新媒体可以实现信息的即时传播,可以使信息的传播更生动形象,内容更深刻全面,使得党建工作的时效性得以保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一是提高学习方式的灵活有效化。新媒体可以提供更广泛、更便捷、更直接的交流沟通渠道,让学生党员直观形象与快速全面地了解最新党建资讯,加快和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成为党建工作的助听器。二是提高沟通管理的动态有效性。党建工作者可以通过手机、微信朋友圈等了解学生日常行为活动,结合党员浏览网页情况等数据信息掌握学生党员思想状况;相关领导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掌握最新党建工作进度与最终成果,知晓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工作的建议或党建信息的看法;党支部之间利用新媒体可以直接进行线上交流与互动,实现基层党组织内部不同部门或岗位信息的传播性与共享性,为提高党建工作均衡性与协调性发展奠定了基础[6]。三是提高党建资源的全面开放性。高校党建工作者可以通过新媒体获取任何地区高校先进党支部的最新成果与成功经验,从根本上打破时空与地域对学生党员学习的束缚性,实现党建工作环境从封闭性到开放性的转变,扩大优秀党建资源宣传面及有效度,实现了党建宣传范围的扩大与外延,助推党建工作长远目标的实现。

2.依据新媒体交互性优势,精细化党建过程管理。高校学生党建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要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单线传播模式,紧紧抓住学生在新媒体时代的心理需求,有目的、有根据、有引导、有互动地开展党建工作。新媒体可以实现信息的交互传递,促进使用者之间的无障碍交流沟通,创新高校大学生党建活动形式。一是开办网上党校。一方面,网上党校可以丰富教育形式,保证学习时间,是党员理论学习和交流思想的好场所。网上党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党建经验的交流,使其成为新时代青年自我武装的新课堂,实现党建工作的远程开放;另一方面,网上党校是在外实习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最佳载体。在外实习学生党员存在地点分散、流动性大等管理难题,利用网上党校可以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交流,共享网络学习资料和网上课程,充分发挥学生党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7]。二是搭建立体化党建活动平台。立体化党建活动平台可以加强党组织、党员和群众之间的互联互通,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创造性,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推动发展。此活动平台可以有效融合线上学习与线下活动,让学生党员根据其实际需求学习相关党建内容,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而为实现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养的持续提升奠定基础。线上主要以推送文章和视频的形式呈现,扩充了解信息的渠道;线下活动重点突出红色气息,定期举办红歌比赛和党建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

3.依据新媒体共享性优势,科学化党建决策评估。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员可以在各种新媒体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信息在非线性传播方式下可以不断被讨论、丰富、再传播,这样才能使党建工作科学发展成为可能,进而成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传播和教育的无形助力。一是优化测评方式。高校党建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微信小程序来完成党员党建知识小测试或者投票评选优秀党员等活动,党建工作微信小程序的生命力在于其既具有政治属性,又能寓教于乐,在低成本、高效率完成工作的同时还保证了党建工作的公开、公正性。二是强化专项培训。在新媒体技术及网络文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要想快速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和环境,就必须要全面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者的新媒体素质,加强高校党建工作者相关基本业务和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新媒体时代信息安全意识,着力打造信息化、媒介化的党建工作队伍,让他们熟练掌握信息化技术,具备一定的新媒体信息敏锐度和识别力,真正担负起新媒体党建创新的时代重任[8]。三是完善考核体系。新媒体时代,应进一步完善高校党建工作者考核机制,从而实现其职业素养与工作能力的共同提升。高校应建立健全考评激励机制,提高考核评价机制的科学合理性,将新媒体使用频率及次数、咨询信息点击量和评论回复量纳入考核体系,将新媒体工作方法及成效作为评优重要依据,加快现代信息化党建队伍的建设速度。

总之,以高新技术为背景的新媒体对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日常生活的改变已经越来越深入,高校党建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这一发展趋势,在运用新媒体工作中努力把握规律性、提高预见性、注重实效性,增强党建教育效果,改进党建教育手段,创新党建工作形式,丰富党建工作内容,拓展党建教育渠道,推进党建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工作者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关爱工作者之歌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