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路径探析
2021-03-26倪娜陈颖臧慧秦蕊
倪娜,陈颖,臧慧,秦蕊
(蚌埠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必要性分析
1.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前途命运。医学生是祖国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保卫人民健康的重任[1]。进入20 世纪以来,人类疾病谱较之以前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疾病诸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和精神类疾病等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发病人群也呈现年轻化趋势。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在十九大报告当中被明确提出,国家对医疗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就决定了社会对医生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医生除了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硬指标)之外,还需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素养、良好的服务意识、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软指标)。而软指标是硬指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在诸多软指标当中,健康的心理状态又是基础的基础,如何缔造良好的心理状态对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2];反之,不良心理状态将影响医生自身的生活甚至工作,如果任此趋势发展,必将不利于医疗队伍的建设。部分学者以医生和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主题展开调研,结果表明:医生和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均不容乐观[3]。有关文献表明:部分医生和医学生存在焦虑、抑郁、神经质和强迫思维等问题,在工作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受到种种困扰。然而,医学生相较于医生而言,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者如果可以抓住这一阶段对他们进行合理引导,将会大大降低未来医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对未来医学事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近年来,伴随着抑郁症、焦虑症等多种心理健康问题在医学生当中的出现,各大医学院校十分重视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程之一,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当代大学生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中,这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家《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体现。当前各高校主要围绕新生适应教育、人际交往教育、学习心理教育、挫折应对教育、情绪调节教育、恋爱心理教育和人格优化教育等方面展开。许多医学生表示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有效地管理了情绪、养成了乐观的态度,提高了人际沟通和交往的能力,塑造了健全的人格。可以说,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对于培养具备高尚医德和优秀医术的医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4]。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益于促进医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如何降低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这是各大医学院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中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医学院校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直以西方心理学理论为主要教学内容,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西方心理学理论有其产生的特定背景,是在西方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理论体系,受众主要是西方国家的人民[5]。文化之所以能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是因为它具有情感和意识认同的共同基础,根据当下我国的心理学教育工作的发展要求,急需更具本土化的心理学理论来支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可列为课程改革的重要选择方向之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类教育课程和各个教育环节当中。例如文化知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艺术体育教育,并将其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各领域。同时在各大高校中,应积极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历史上的瑰宝[6],来自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累,具有源远流长、历史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博大精深、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7]。如诚信为本、以诚待人的诚信观,重义轻利、以德为先的价值观,孝悌忠信、敬兄信友的伦常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交往观[8],为调节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解决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塑造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而当前医学院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故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有机地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当中,是能够有效激发医学生对于学习心理健康相关内容的兴趣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困境分析
1.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方思潮不断影响着医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部分医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部分95 后、00 后的医学生不太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到“传统文化”时他们想到的更多是戏曲、汉服、诗词等艺术表现形式,对其所蕴含的具有育人功能的价值观念了解甚少。而事实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最宝贵的正是未被医学生重视的价值观部分,这就使得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到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变得尤为紧迫与必要。
2.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升。首先,作为文化传承的引导者,人民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教师本人如果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必然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树立对“传统文化”的全面认知。然而,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个别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授课教师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这会导致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相融合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其次,教育者本人需坚持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身教胜于言教”。如果教师本人能很好地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就可以感化学生,进而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状态,但由于教育者自身就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认知,所以在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中势必会遇到种种挫折。再次,教育者本人的创新能力是重要核心。鉴于目前缺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成熟课程体系,这就需要教育者本人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突破难关,寻找解决路径。
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相融合是一个新命题。首先,当前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以西方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相融合是一个新命题,国内外的报导多从宏观角度论述其积极意义,而对于具体该如何实施缺乏相关论述。这就需要教育者发挥自主能动性,积极探索出一条合理的路径。其次,目前,高校教学离不开新媒体资源,然而,可供参考的关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课有机融合的新媒体资源种类繁多,质量高低不一,这就需要教育者认真甄别和筛选出可供大家参考的学习资料。再次,当下舆论存在恶搞、戏说传统文化的现象,许多教师和医学生不能很好地对不良信息进行甄别,导致部分医学生的价值观念存在偏差。
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路径探析
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理论课教学中。第一,将传统文化经典正能量价值观融入医学生学习心理和意志品质教育。医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以自主学习模式为主,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和网络娱乐的巨大诱惑,一些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和方向,究其原因是意志力薄弱、缺乏自律精神。经典文化《荀子·劝学》中说:“不积
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告诫世人,坚持和积累的重要性。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应想办法克服而不是放弃,要培养坚韧不拔的勇气和信心。在《荀子·非十二子》里指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说明了学习知识不仅需要天赋,还要有虚心的态度。除此之外,学习的意义还在于灵活运用,能切合实际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才算是真正地从学习中获得了益处。这些思想对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加强自律、自省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第二,将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正能量价值观融入医学生的挫折应对和心理困境教育。医学生在校时间多则五年少则四年,在校期间难免会在学习、生活、交友和恋爱等方面遇到困惑和挫折,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是医学生在校期间需要磨练的能力,这对于塑造良好心理至关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注重挫折教育,历史上有许多经典故事和榜样人物在积极应对挫折方面为人称道,例如,勾践“卧薪尝胆”,终成大业;文王被拘,撰有《周易》;仲尼落魄遭难,作出《春秋》;屈原逐放,终赋《离骚》;左丘失明,著写《国语》;孙子膑足,兵法修列。透过这些榜样人物的经历可以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即人生道路上难免有挫折,但是挫折孕育着成功,只要从容面对挫折,睿智把握挫折,就可以将挫折变为成功的转折。同样,经典传统文化《论语》中就很好地给出了面对挫折智者该有的态度,即是“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告诉医学生面对困难,要做到不忧、不惑、不惧,要做仁者、智者和勇者,而不是懦夫,才能够有转败为胜的可能。这些思想有利于培养医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和乐于解决问题的态度,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9]。
第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正能量价值观融入医学生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教育。人际交往困扰和自我意识认同偏差是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10]。部分95 后、00 后医学生反映自己在与同学和朋友相处中存在各种问题,苦于不知如何解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礼记·中庸》中有云“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孟子·离娄上》指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此即儒家一直倡导的道德修养方法,指为人处世时自己要首先端正自己,而不是先把精力放在要求别人上,强调人要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先做好自己,再要求别人。另外,人际交往当中非常重要的处事原则之一是要学会换位思考。此即《论语》 中经典名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爱己之心爱人,以责人之心责己。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材中融入传统文化人际交往教育可以帮助医学生正确对待交际挫折,在生活中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医学生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正能量价值观融入医学生的人格优化和幸福人生教育。人格教育对青年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近年来,个别学校教育普遍重智育、轻德育,这就导致一些青年医学生在人格修养方面存在缺陷。调查显示,许多青年医学生缺乏人生幸福感,自私、冷漠、虚荣和孤僻等标签在他们身上时有体现,本质上是因为缺乏仁爱教育。《论语·颜渊》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樊迟请教孔子什么叫做“仁”?孔子答爱人的品质叫做“仁”。孔子提倡仁爱,爱一切人,利一切物。子云:“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人人若能够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在爱人的过程中提升自我人格水平,懂感恩,知荣辱,那么许多人格问题、心理疾病都不药而解,幸福感也会随之提升。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材中融入传统文化的仁爱教育,可以帮助青年医学生塑造健康阳光的好心态,养成好品质,继而懂得体谅,学会感恩,提高心理健康水平[11-12]。
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教学中。为培养医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应当注重并推崇实践教学。在进行任何理论教育的同时,必辅以实践教学。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方向是否合理的唯一标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践教学对于塑造医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大有裨益。在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大纲中,专门设置有实践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实践教学途径,积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践教学中。目前实践课包括三种主要模式:团体辅导模式、大规模体验式教学模式以及分组体验教学模式。实践课因学生的体验感强故而深受学生喜爱,若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联系医学行业背景、使用当下易于为医学生所接受的方式开展双向互动模式的活动,将大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育成效。
第一,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互动研讨环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中,互动讨论为重要环节,高校可以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的案例讨论、专题报告和小组研讨当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感悟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价值观。例如,“如何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含有的深刻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在当下具有不可替代、历久弥新的价值?”“如何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在研讨过程当中,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大大加深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体验。
第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践环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大高校可以在实践教学环节里组织大量实地考察活动。例如,组织医学生走进当地传统文化实践基地参观考察,可以选择当地或者附近的革命历史陈列馆、当地著名的博物馆和历史文化圣地等传统文化元素富集的实践基地,通过实地观察、走访,医学生们对传统文化原有的印象由抽象变为具体,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印象。
第三,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社会调研环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在实践课的作业中布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会调研活动,可以选择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契合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调研。例如,“论大医精诚精神与医生情绪智力的关系”、“论诚信观的树立在提高医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重要意义”和“医德在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等主题,既符合“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又与当下医疗行业热点息息相关,同时又与解决医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紧密相连,让医学生在调研的过程中锻炼了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扩展医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医学生在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理解,进而增强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调节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第四,积极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资源丰富实践课教学。当下,随着网络科技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网上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极大丰富,像《孔子》、《上下五千年》、《中华德育故事》以及《经典咏流传》等经典节目,通过古典与现代的碰撞与交融,重新演绎出属于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以及文化自信;像《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本草中国》等一系列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纪录片,将真实可见的文化载体和网络媒体相结合,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语言,从各个领域解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易于学生接受,更能引发学生兴趣,对中华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促进作用,进而提升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实践课要积极创新育人模式,让医学生不仅仅是在书本上、课堂上了解传统文化,更要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智慧运用到生活当中去,只有做到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塑造出良好的人格。
3.培育具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教师是学生重要的引路人。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直接关乎学生的教学效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需要培养一支具备文化素养、专业化、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第一,教师要主动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师本人需要不断加深自身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教师应当不断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积极主动加强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才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灵活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当中,继而进一步提升心理教育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学能力。
第二,高校要加大对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训力度。高校要提高对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视程度,可以通过聘请传统文化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就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同时开展一系列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营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氛围,以增强教师运用传统文化实践育人的能力。
第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纳入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考核指标体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考核结果纳入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考核指标体系,以促进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高校可以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将其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以进一步提高教师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培养高校教师运用传统文化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
第四,加大力度推进传统医德教育。中国的传统医德教育包含了对职业道德的坚守、对医德的信奉、对生命的敬仰,重在培养既具有医术又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医生。其以仁爱观、义利观、诚信观为主要的教育组成部分,为培养具有“执着信念、优良品德、丰富知识、过硬本领”的未来医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医学生群体而言,心理健康课除了要重视常规课程,还要在医德教育方面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塑造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
1.引导医学生树立“勤俭节约,温厚简朴”的生活观。近年来,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部分医学生在生活中存在铺张浪费、盲目追求高消费甚至借钱满足消费欲望的行为。部分学生存在虚荣心理、攀比心理和浮夸作风。因个人消费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中屡见不鲜,究其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勤劳节俭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无论在国家、社会还是个人层面都应该是人们的精神追求。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光盘行动的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政策,是勤俭节约在不同层面的体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国因俭而强大,因奢而落败,这一朝代更迭规律,在中国古代史中尤为明显。“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任何一个方面都离不开勤俭节约。《弟子规》中多有古言教导人们应当衣着干净整洁,不应追求华而不实的穿着打扮。《朱子治家格言》里有云:“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即无论是于人或于己均不可奢靡铺张,招待宾客不应张 设戏;更不可养成穷奢极欲的不良观念。“勿营华屋,勿谋良田”指出房屋也应当简朴无华,不可挥金如土。这些经典告诫大家虚荣和攀比的价值观不可取。纵览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勤俭节约一直被视作个人优秀的道德品质;伴随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更迭,历经无数名士雅人的传承和歌颂,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青年医学生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并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引导医学生树立“以诚为本,正心诚意”的诚信观。当今社会,医疗行业中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和现象,有违“以诚为本”的信条。“过度检查”、“滥用药物”等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患者对医护群体的信任危机,重要原因是违反了“以诚为本”的诚信原则,使人变得急功近利,物质至上。“诚信”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十分重视的一种可贵品质。在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形成正确的诚信观具有重要意义。“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古往今来,许多恪守诚信的榜样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历久弥新,广为传颂。比如“曾子杀彘”,“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明初文学家宋濂守信好学,终成一代名家;晏殊诚实守信赢得皇帝信任,受到重用;战国改革家商鞅立木为信,赢得民心,推广变法,使得当时的秦国富裕强大。这些故事的主人公“以诚待人”的品质,不仅赢得了人们的称赞,更获得世人尊敬。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事之道,如果医生能够做到以诚心对待患者,那么必定会取信于患者。
3.引导医学生树立“见利思义,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义者,是儒家思想者们心中追求的至高无上的道义;利者,“人之用曰利”,后世多指物质利益。古人在义利观上主张的是以义制利、先义后利,强调用道德理性和精神品格对利益欲望进行引导和控制。对于医学生而言,形成“见利思义,重义轻利”的正确义利观,对个人、社会、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义”,是“人之正路”,是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平等、公正等理念相承接,为国人的道德追求。“利”,是指“利益”。中华优秀传统著作《论语》中记载了许多关于个人义利观的至理真言。比如“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它们都表明了一个道理:求利的前提必须是合乎道义的。未来走上医生岗位的医学生若能在大学期间形成正确的义利观,一方面有助于他们确定正确理想方向、形成良好价值观念、提升道德素质修养;另一方面,在未来面对行业不正之风时,可以正确辨别,主动抵制;此外,还能为医学生养成始终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关怀意识起到重要作用。
4.引导医学生树立“以仁存心,仁者爱人”的仁爱观。“仁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核心的思想理念,以“孝”为起点,由爱亲人到爱大众,再到爱万物。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文化均是以“仁”为核心,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更是蕴藏在众多优秀文化载体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炎黄子孙。在《千金要方》中,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出了“大医”的标准,强调学医者不仅需要熟知医学知识,还要学习“五经”、“三史”,培养自己的人文价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其中的《大医精诚》篇是中国医德历史上的著名文献。《大医精诚》描述医者应有的大医精神即首先必须要有大发慈悲怜悯的心,以救万众的疾病为责任和使命。并且众生平等,生命至上,不可区别对待;医生应当以仁爱仁心行医,以救人救病为责,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在《正蒙中正》中,张载说:“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如果医生能够爱病人如己,忧病人所忧,以“大医精神”来指导自己的工作,那么医生必定会受到百姓的尊重和爱戴。
大学期间是学生形成个人价值观念的重要阶段,如果医生在医学生阶段就能够树立“勤俭节约,温厚简朴”的生活观、“以诚为本,正心诚意”的诚信观、“见利思义,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和“以仁存心,仁者爱人”的仁爱观,对其塑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缓解当前我国紧张的医患关系,促进祖国未来医卫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