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恋类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综述

2021-03-26宋小岩

关键词:亲密关系个体情绪

宋小岩

(中国人民大学 心理系,北京 100872)

一、引 言

约翰鲍尔比提出依恋理论,他认为婴儿与母亲或者母亲的替代者拥有温暖、亲密、可持续的照顾经历,能够使婴儿获得安全的依恋关系以及理想的心理功能。在面临威胁时,他们寻求可信赖的依恋对象的保护。鲍尔比的同事艾斯沃斯将依恋风格划分为安全型依恋(占人群的65%)和不安全型依恋(占人群的35%)。安全依恋在回避和焦虑这两个维度上得分均较低,个体具有积极的自我表征,倾向于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并对亲密关系有积极期待。不安全型依恋包括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反映个体在需要的时候,为同伴是否能够出现在他身边感到担忧。依恋回避反映的是个体对其他人不信任,个体保持行为的独立和与他人保持情感距离来避免被抛弃产生的失落。不安全依恋者对依恋对象的回避退缩或过度寻求的注意偏向,可能会导致个体情感表达障碍,从而影响与社会适应相关的自我效能感、自尊、焦虑和抑郁。

二、依恋模式的影响因素

依恋模式是由多重因素塑造的,依恋理论认为早期生活体验是依恋关系的基础;婴儿期缺乏照顾可以导致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即便成长为成年人后也会形成非安全型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非安全型依恋个体会发展出次级依恋策略,并形成机能失调的行为、情感和认知模式。Jones 和他的同事[1]在五年内对一些青少年和他们的妈妈进行多次评估。他们发现,母亲多次测试结果之间的稳定性大于青少年测试结果的稳定性。说明儿童期的依恋模式更有弹性,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对父母的依附行为并不明显,依恋的表现形式呈现为对偶像的崇拜[2]。

有人经历过支持性的养育,但是其成年之后依恋类型相对不安全;同样的,有很多人缺乏理想的养育经历,但他们成年后报告了高水平的安全感[3]。因此,早期照顾抚养经历究竟如何影响青年期以及成年期依恋类型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Weinfield等人对57 个从贫穷以及高危家庭选取的样本研究婴儿到成年早期的依恋类型。陌生情境实验和成人依恋访谈结果表明,在一些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如虐待、母亲抑郁等,有参与者的依恋类型从安全型转变成非安全型[4]。Chopik 等人研究了从青少年期到成年早期照顾者的养育质量对依恋类型发展的导向。被试3 岁时得到的高质量照顾,与14 岁到23 岁时期依恋回避程度的降低具有相关性。生命早期得到的照顾在几乎二十年之后依然影响着儿童的人格发展[5]。Dinero 等人对超过250 名青少年和他们父母的互动进行超过10 年的观察,并比较这些青少年成人之后自己报告的亲密关系依恋模式。研究发现,家庭在孩子15 岁时互动的温暖和敏感状态可以预测孩子成长到25 岁时在亲密关系中的安全感[6]。Fraley 等人对800 个样本进行研究,发现成人依恋类型的不同可以追溯到其照顾环境上的不同,如敏感性、母亲的抑郁、社交胜任力以及友谊的质量[7]。其研究同样提到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对被试是否对负性生活事件敏感有影响。

我国科研人员对国内大学生群体的依恋状况进行调研。李真等人利用问卷法研究北京地区在校大学生的依恋现状以及父母养育方式对依恋类型的影响,他们发现大学生的依恋分布不均衡,而且以不安全型依恋居多[8]。他们认为东方文化导致个体在人际亲密关系中倾向于采用回避策略。父母对孩子有温暖的情感表达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安全型依恋,而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拒绝则易导致大学生产生不安全型依恋。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严父慈母”,主张“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方式,父亲一般不被要求参与育儿过程。但研究发现父亲的教养态度对子女的价值感和自信有重要影响。父亲积极参与养育工作,在母亲与孩子关系紧张时,父亲可以做为缓冲来缓解母亲与孩子之间因教养产生的焦虑感。在母亲和孩子关系和谐时,父亲又可以起到“顶梁柱”的作用,并帮助子女树立榜样,形成良好的模范。

三、大学生依恋类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由上文论述可知,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决定他们对其他人的预期以及如何处事,内部工作模式会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把视线投向研究大学生的依恋类型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内容涵盖了依恋与情绪调节、自我认同感、人际关系调节、学业成就等方面的关系。这些研究为更好地掌握大学生依恋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以及大学生心理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指导[9]。

1.大学生依恋与情绪调节相关研究。研究表明,安全型依恋的个体较其他依恋类型的个体更少表现出情绪低落、低自尊等抑郁状态,而不安全型依恋个体则更容易陷入自责、内疚中,倾向于产生心情低落、焦虑等负性情绪。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遇到问题时能够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对关系满意度相对较高。而具有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日常人际交往、亲密关系中倾向于担心关系的稳固性、他人对自己态度的真实性等,容易接收到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廖文等人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三百多名大学生的成人依恋类型及情绪调节情况进行调查[10]。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大一新生的亲近依赖维度显著高于大四毕业生(<0.05)。随着四年大学生活的历练,学生逐渐熟悉离开家庭之后的独立生活,面对挑战时更少使用寻求帮助的应对方式,表现出更强的独立性。研究者认为安全感是成人依恋和抑郁的中介变量,亲近依赖与安全感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依恋焦虑与安全感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个体对他人亲近度越高,越少因担心不被喜爱而感到焦虑,越能感觉到较高安全感,他们倾向于相信自己不会在关系中受伤害。反之,如果个体因为担心自己在亲密关系中受伤害,而抗拒亲近他人,则容易对他人行为进行负面解读,容易表现出难过、自责等负性情绪,在应激事件面前易陷入抑郁情绪。

朱桓等人调查了大学生依恋类型与手机成瘾的关系[11],他们发现在东方文化的背景下,依恋焦虑与依恋回避的个体更容易过度压抑情绪表达,这一点可以预测手机成瘾的行为。他们认为压抑情绪表达会造成不安全型依恋个体在社会中的孤立和缺乏社会支持,在面对应激事件时,不安全型依恋者很难良好利用社会支持,他们产生烦躁、忧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这样的心理状况无法通过同伴关系、亲密关系缓解,会驱动他们付诸行动,通过手机、网络途径寻求放松,转移注意,形成手机成瘾的表现。研究者认为,提高安全依恋水平,可以改善个体情绪调节能力,从而减少通过过度使用手机的方式缓解负性情绪。

2.大学生依恋类型与自我认同相关研究。自我同一性与自我发展、人格发展有密切关系,它体现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整合感。在个体寻求自我发展的过程中,自我同一性能回答自我发展的重大问题,如理想、职业、价值观等,使得个体明确“我是谁”,“我能成为怎样的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指出青春期(12~18 岁)的核心冲突是自我同一性确定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随着现代教育期的延长,同一性确定需要更长时间,延缓至青年期,明确自我同一性成为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发展挑战之一。同一性发展的四种情况是同一性获得、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扩散。王树青等人对多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他们认为亲子依恋质量对自我同一性形成有直接影响。此外,亲子依恋质量还可以通过影响分离—个体化对同一性发展产生间接影响[12]。具有良好质量的亲子依恋可以帮助父母与子女形成亲密的情感链接,形成心理发展的安全基地。这样的安全基地可以促使大学生顺利完成与父母或重要他人的分离—个体化,自我表征不一致的情况出现较少,有助于形成自我同一性,这样,大学生能够对自己未来发展的目标、信仰、价值观做出较高水平的确定与承诺。

3.大学生依恋与人际关系相关研究。赵晶等人调查了大学生的依恋类型与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关系[13],人际交往效能感是指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活动之前,个体对自己能够在哪种水平上完成该活动的判断。结果表明,个体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都会导致较差的人际交往效能感。安全型依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水平更高,他们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更自信,面对挑战时,更愿意付出努力解决问题。而冷漠型依恋个体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而其他人则无法信赖,倾向于在人际交往中仅仅依靠自己,与其他人保持距离。恐惧型依恋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没有价值,而他人也无法信赖,所以在社交活动中,他们的焦虑感更严重,只有采用回避退缩的方式,人际交往效能最低。

窦芬等人研究了自我认同感和人际关系在自我依恋与情绪调节之间的中介作用[14]。与赵晶等人的研究相似,窦芬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安全的亲子依恋可以促进自我同一性发展。除此之外,宿舍人际关系作为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一种重要关系,与自我认同感存在显著相关。宿舍人际关系可以做为单独中介,由同伴依恋对情绪调节产生影响。而且自我认同感和宿舍人际关系可以产生链式中介作用使同伴依恋对情绪调节产生影响。同伴关系疏远,容易让人感觉被孤立,怀疑自己,从而自卑、情绪低落,易在应激事件面前呈现抑郁状态。

4.大学生依恋与学业成就相关研究。肖晴等人对辽宁地区的大学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15],依恋类型与大学生的学业成就也有影响。他们的研究认为良好的亲子依恋与对学校生活的适应情况呈正相关,可以预测能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并合格完成学业。母亲的养育为孩子提供了依恋基础与情感基调,而父亲的依恋质量则塑造着孩子对生命的看法,关系到人格形成。青少年从父母处获得持续不断的支持,可以促进个体顺利完成分离—个体化,更快速地适应大学阶段独立学习生活的挑战,获得探索世界的勇气,并与他人建立新的情感联系。从不安全型依恋注意偏向的形成机制研究中可以探得一些依恋类型对学业成就的影响证据[16],依恋风格影响工作记忆加工认知过程以及注意资源的分配。依恋焦虑型个体对依恋信息的敏感,导致大量注意资源被占用,而依恋回避个体则需占用大量注意资源来抑制依恋信息带来的刺激。在注意资源有限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两种不安全型依恋个体的工作记忆功能都会受损。这表明依恋类型对认知功能及学业成就会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早期抚养经历的质量,如母婴依恋质量、负性生活事件等,可以影响个体的依恋类型,这种影响可以由婴儿期延续至青少年期及成年期。依恋类型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情绪调节、自我认同、人际关系、学业成就有影响。因此,依恋的研究可以为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指导方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亲密关系个体情绪
亲密,别陷入相处误区
亲密关系不会真的无疾而终
聪明的人善于经营亲密关系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暴力 亲密关系中的致命毒瘤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