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不良生活事件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
2021-03-26杨梦兰综述张跃兵审校
杨梦兰 综述 张跃兵 审校
(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济宁 272013;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济宁 272051)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指在没有自杀意图的情况下,故意、直接、反复地伤害自己身体且不被社会所认可的行为[1]。NSSI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自杀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青春期是个体高度易患精神疾病和不良行为的时期,尤其在青少年早期和中期,NSSI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而在青少年晚期则呈现下降趋势[2]。NSSI可能是青少年缓解负性情绪的某种策略,学业问题、与父母和同伴的冲突、早期创伤性经历(忽视、虐待、欺凌)等不良生活事件均可增加NSSI的发生[3]。进一步了解不良事件对NSSI的影响,有助于今后更有效地预防和干预该人群的自杀危险。
1 NSSI国内外流行病学现状
NSSI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青少年最为常见,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国内外均较为关注该问题。最近对11个欧洲国家的调查显示,青少年NSSI平均患病率为27.6%,其中19.7%报告为偶发性自伤行为,7.8%报告为重复性自伤行为,各国终生患病率从17.1%到38.6%不等[4]。在对巴西505名12~17岁的青少年研究中,发现NSSI的检出率为6.53%[5]。徐慧琼等[6]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绍兴、贵阳、沈阳、郑州、南昌、深圳6个城市的2274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检出率分别是7.9%、17.7%和5.0%,提示中学生NSSI与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呈正相关。马颖等[7]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中国黑龙江、湖北、安徽、广东、云南5个省的15538名初中和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NSSI的检出率为28.7%。由此可见近年来NSSI问题日益突出,上述研究主要基于普通人群的调查。有研究表明,NSSI还与多种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关,如抑郁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等发生率可能更高,对高风险人群还需要深入的研究。
2 不良生活事件与NSSI的关系
不良生活事件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以及早期创伤性经历(受虐待、忽视、欺凌等),其中,学业压力与人际关系问题得分最高[8]。大多数青少年会将NSSI作为一种压力调节方法,期望它能缓解不良生活事件带来的负面情绪[9]。累积不良生活事件越多,NSSI的发病率越高,不良生活事件可以作为NSSI的前瞻预测因素,也可以作为自杀的风险因素[10-11]。早期识别NSSI的危险因素对有效预防和减少NSSI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1 学业压力事件与NSSI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业压力、升学考试是青少年重要的压力来源之一。学业压力过大对于情绪调节异常的青少年,会使他们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可能成为触发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严重时甚至会选择自杀[12-13]。当前研究通常是把学习压力作为一种慢性不良生活事件,青少年在校园环境中面临长期的、持续的压力,可能导致部分心理脆弱的青少年把自我伤害行为作为一种应对策略。然而,学业失败和重大考试失利(如中考、高考)等急性应激事件对青少年NSSI的影响尚未得到广泛的研究。Mansoor等[14]报道抑郁与学业压力呈正相关,随着压力的增大,患有抑郁障碍的青少年数量也随之增加,而获得家庭的情感支持、对学业成绩满意则与压力呈负相关。面对学业压力事件,个体消极的应对以及不良的家庭支持系统可能增加NSSI的发生。因此,我们应该多维度干预青少年的健康信念和行为,培养孩子积极的应对方式,乐观的生活态度;父母多给予孩子尊重、肯定和支持,减少惩罚和指责;老师在沟通中着重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强调进步和长处,让孩子在压力中仍充满积极的希望。
2.2 人际关系事件与NSSI
人际关系是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体现了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青少年树立健全的人格。个人特征、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都会对青少年人际关系产生影响,严重时甚至会选择自杀[15]。青少年人际关系紧张易产生抑郁情绪和不适感,与NSSI的发生相关,其中,女性同伴关系不良更容易导致NSSI的发生[16],可能与女性青春期期间人际关系更为敏感有关。而高频率的NSSI又进一步恶化其人际关系,导致抑郁症状[17]。在青春期早期,NSSI与青少年经历家庭相关不良生活事件联系密切,伴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后期的同伴人际关系紧张对NSSI影响更为突出。青少年可能倾向于用自伤行为来表达痛苦或寻求帮助,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又增加自伤或自杀风险。NSSI行为可能是逃避不愉快的人际互动的一种策略,又是人际关系中负强化的发展[18]。人际关系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支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会降低其他不良生活事件对青少年造成的伤害。因此,在青少年时期,要重视培养青少年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父母需减少过度保护和溺爱。
2.3 早期创伤经历与NSSI
2.3.1欺凌与NSSI 欺凌是青少年常见的不良生活事件之一。欺凌分为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又可分为欺凌他人、被欺凌和欺凌-被欺凌[19]。欺凌主要出现在青春期早期,男孩更容易成为欺凌者以及欺凌-被欺凌者,女孩更容易被欺凌[20],每种欺凌行为均可以引起NSSI行为,欺凌-被欺凌者会引起更高水平的NSSI风险,而且年龄越小与NSSI行为关联性越大[21]。一项研究显示16.7%的青少年遭遇过传统欺凌行为,9.0%的青少年遭遇过网络欺凌行为,被欺凌与青少年自杀意念、NSSI存在相关性[22]。传统欺凌行为与自我伤害行为密切相关,而父母和同伴的支持以及亲社会行为可以作为保护因素,降低NSSI风险[23]。遭受网络欺凌的青少年易出现焦虑、抑郁和社交恐惧等情绪问题导致NSSI,而父母支持、个人适应能力提升可以作为保护因素减少NSSI的发生[24-25]。这与一般压力理论(GST)[26]相符,该理论的模型是:压力源产生负性情绪,负性情绪引发危险行为,欺凌作为压力源,引起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体验,继而发生NSSI。为了减少欺凌带来的NSSI行为,需要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实施安全教育,培养青少年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升青少年的压力调节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营造安全学校环境与网络环境等[27]。
2.3.2虐待、忽视与NSSI 虐待和忽视是常见的早期创伤经历,也是常见的不良生活事件。儿童虐待包括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视[28]。忽视及躯体虐待是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且NSSI与躯体虐待种类呈正相关[29]。儿童期受虐待和忽视会对其造成心理创伤,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大大增加青少年时期NSSI行为[30]。遭受性虐待的男性发生NSSI的风险大于女性[31]。儿童期经历虐待,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在被恐吓和恐惧中往往不能及时求助,其心理痛苦轨迹在青春期显著增加,社会支持与心理痛苦呈负相关,成为预防NSSI的突出保护因素[32]。在有虐待史的家庭中,父母长期忽视会使孩子的情绪失调,儿童可能无法恰当地表达这些情绪或发展适应性情绪调节技能,倾向于使用快速、冲动的NSSI策略。与成人相比,青少年尤其是有虐待经历的青少年,他们的情绪调节策略可能存在缺陷,需要来自父母和朋友的支持以及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以减少NSSI、自杀的危险。
3 NSSI的干预措施
不良生活事件的发生,可能会给青少年带来无助感、内疚感、孤独感,使青少年经历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当无法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时,就会引发NSSI行为。NSSI行为主要包括切割皮肤、拉扯头发、撞击头部、烧灼及其他自伤行为,其中以割伤皮肤作为主要的伤害手段[33]。培养青少年安全意识,早期防范不良事件有助于降低NSSI发生;经历不良事件后,个体积极的应对处置及良好的支持系统有助于减少青少年NSSI。青少年NSSI发生前后往往伴随着明显的负性情绪,其中抑郁、焦虑、恐惧等更为突出,通过提高其情绪表达和管理能力,降低不良情绪将有助于减少NSSI。总之,青少年时期处于向成人的过渡时期,生理和心理机制尚未发展成熟,更容易受负面情绪的影响,从而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因此,需多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预防和治疗计划。青少年需要形成正确的认知,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家庭、学校环境,温馨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学校环境是青少年有力的保护因素,朋友与老师的支持可以增强青少年的心理弹性,提高痛苦耐受能力,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对发生NSSI行为的青少年,通过运用辨证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帮助其掌握正念技巧、承受痛苦技巧、情绪调节技巧和人际效能技巧,改善认知和行为方式等,进而降低自伤及其他危险行为的发生。
4 小结与展望
NSSI的发生与青少年个体、家庭、社会环境以及生物学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而不良生活事件可以作为NSSI的诱发因素。青少年遇到不良生活事件,如学业压力过大、人际交往问题、欺凌或虐待等,可产生焦虑、抑郁、紧张等负性情绪,而为了改善负性情绪可能采取NSSI行为,NSSI就成为情绪调节异常的某种应对策略,或概念化为脆弱个体对环境压力的反应。但是过去的研究多数在某些特定环境下探讨不良生活事件与NSSI的关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发生的急性应激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伤行为之间的联系还鲜为人知。NSSI 的发生多与个体内部功能有关[34],尤其是与情绪调节有关的功能,NSSI通过逃避、回避、替换或直接改变这些状态来调节痛苦感受或情绪,可能会进一步演变成自杀。因此,需进一步探索不良生活事件对青少年自伤行为发生的年龄、频率及严重程度的影响,尤其关注对罹患精神疾病的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影响,并探索家庭、学校和医疗机构的早期识别和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NSSI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