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联军党建工作叙论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2021-03-26薛俊强
薛俊强,高 妍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东北抗日联军(以下简称“东北抗联”)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创建的一支抗日武装人民军队,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东北抗联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不朽的成绩,与党建工作密不可分。当前学术界集中于“抗联精神”的研究,而对于东北抗联党的建设工作缺乏系统的梳理,本文力求对东北抗联的党建工作进行系统性研究,推动中国共产党区域性党的建设研究,同时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借鉴。
一、东北抗联的形成与发展概况
东北抗联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过程。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人民不甘心受到日寇的蹂躏与奴役,开始武装起来进行反抗。为应对日本侵华战争,东北抗日武装先后成立了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为适应反日统一战线的需要,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指示下,东北人民革命军更名为东北抗日联军,继续进行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于1945年完成抗日斗争的神圣历史使命。
(一)东北抗联的“前身”
东北抗联的建立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东北抗联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揭穿了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卖国行为,提出收复失地、坚决抗日的正确主张,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反抗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强烈号召和有力宣传下,东北地区人民积极投入到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东北义勇军是最早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战斗的武装力量,其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进行了有效斗争,先后创建吉林自卫军、吉林救国军,在松花江下游和吉东地区武装抗日。中央满洲省委参照中央的有关指示,提出建立东北抗日游击队的方针,此后南满、东满、吉东、北满地区的抗日游击队先后创立。东北反日游击队的创立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给广大群众极大的鼓舞。东北反日游击队“在政治上,它贯彻中国共产党武装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纲领,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在组织上,它完全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队员骨干开始时多数是党团员,他们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组织纪律性强,并能团结其他抗日武装和广大群众并肩战斗;在军事上,具有旺盛的战斗力”[1]112。同时,东北反日游击队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人数一般较少,力量薄弱,并且分布不平衡,在行动上受到一些‘左’的影响”[1]113。由于当时中国共产党缺乏创建和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以及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使得东北反日游击队在实践中频频受挫。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进一步侵略和东北反日游击队的节节败退,“1933年1月17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和在苏联的共产党人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发出了《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愿在三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宣言》(简称《一·一七宣言》),1月26日又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给满洲省委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以下简称《一·二六指示信》)。这两个文件对当时的政治形势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党在东北地区的战斗任务、策略方针和中心工作,提出了建立东北反日统一战线的方针,有力地推动了东北地区抗日发展”[1]123。中共满洲省委和各地党组织根据《一·二六指示信》,先后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在各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从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到东北反日游击队,再到东北人民革命军,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领导武装斗争的道路,为后期党指挥枪提供了经验。
(二)东北抗联的建立与发展
1935年2月,中共上海中央局遭到了破坏,中共满洲省委与中共中央失去了联系,此后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直接领导东北地区的党组织。1935年6月3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原则,写了《给东北负责同志的秘密信》(以下简称《六三指示信》),在该信件中讨论了关于扩大游击运动与联合一切反日武装力量共同抗日的问题。《六三指示信》促进了东北反日统一战线的发展和抗日联军的形成,但该信件中对于东北游击运动的实际情况未能充分掌握,提出的一些主张不切合实际。1936年2月10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八一宣言》制定了《为建立全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决议草案》,该草案强调组织东北联军总司令部在政治上、军事上的重大意义,同时为适应反日统一战线的需要决定统一全东北抗日军队的名称,将东北人民革命军改为“东北抗日联军”。“同年2月20日,以杨靖宇、王德泰、赵尚志、李延禄、周保中、谢文东和汤原游击队、海伦游击队的名义发表了《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该宣言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二、三、六各军与反日联合军第四、五军以及各反日游击队改组建制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二、三、四、五、六军,以及抗日联军游击队。”[1]244-245至此,东北抗日联军正式成立。随后,东北抗联第一、二军和第一路军编成,建立中共南满省委,在辽南、长白山区进行抗日活动。抗联第三、六军编成,建立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在松花江下游进行抗日游击战争。抗联第四、五军编成,建立中共吉东省委,在吉东地区开展游击战。抗联第七军在虎绕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抗联第八军是由土龙山民组织起来的队伍,在勃利、依兰和方正一带活动。抗联第九军是由李华堂所率领的旧吉林军、自卫军的残余部队编成。抗联第十军是由一个先进的山林队改编而成,在舒兰一带活动。抗联第十一军也是由山林队改编而成,在桦川、依兰、方正、汤原一带活动。“在以上的十一个军中,其中一至七的七个军,是直接在中国共产党满洲支部组织下,于群众中建创起来的,其领导干部,大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员,而第八、九两军是在抗日统一战线联合中组成的。第十、十一两军也是最后才联合到一起。所以他们在各军极力扶助之下,才能够有系统地,团结地,坚持得很久。”[2]21东北抗日联军的形成,推动了抗日游击战争迎来新高潮。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致使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东北抗联配合全国抗战,积极进行抗日游击战争,打破了敌人的“围歼”计划,抗联各部实行分区作战,在深山密林中进行艰苦斗争。在日军的残酷镇压下,东北抗联从3万人锐减到不足2 000人。为了保存军队力量,中共吉东、北满省委代表联席召开会议,提出对抗联部队进行缩编,一小部分继续留在东北地区进行游击活动,大部分进入苏联进行整训。在苏联整训期间,建立了抗联南北野营,“东北党委会集中精力领导抗日联军基干部队人员进行整顿学习,努力提高干部的党性观念和政治军事素质,以求适应可能到来的新形势”[3]440。1942年建立抗联教导旅。1942年9月13日,抗日联军教导旅召开了全体中共党员大会,正式成立中共东北党组织特别支部局。1945年,东北抗联部队重返东北战场,配合苏军和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抗日活动。同年,中共东北党组织与党中央迅速取得联系,中共东北委员会移交组织关系。1945年11月3日,党中央决定建成东北人民自治军,从此东北抗联完成了抗日战争的使命。
追溯东北抗联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作为东北抗联的直接领导者,对东北抗联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让东北抗联有别于其他旧式军队,成为自觉的抗日武装力量,在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斗争中坚持到抗战胜利。因此,只有具体研究东北抗联党建工作,才能深入了解东北抗联在抗日战争中区别于其他武装力量的优势之处,才能挖掘东北抗联党建工作的可取之处,并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借鉴。
二、东北抗联党建工作的基本内容
在抗日战争时期,东北共产党在党中央支持下的东北抗联中不断探索党建工作。东北抗联的党建工作有两个特点,一是东北共产党的发展还不成熟,二是东北共产党的党建工作是在抗日战争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展开的。因此,东北抗联的党建工作具有探索性和不成熟性。虽然在战争的背景下党建工作条件艰苦,但东北共产党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尝试。下面对东北抗联党建工作内容进行具体梳理。
(一)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坚守人民立场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建工作的根本。东北抗联的政治建设体现在抗联坚持党的领导和东北抗联在党的建设中坚守人民立场两个方面。
1.坚持党的领导
东北抗联坚持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抗战中,东北党组织积极与党中央保持联系。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整个社会都处于动荡之中,东北共产党难以随时与党中央沟通交流,有时会出现暂时失去联系的状况。在《周保中给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中共中央代表团的信——东北党组织的现状及北满党存在的问题》中写道:“一年半以来,东北党——吉东党的统治,得不到任何党的文件、刊物、消息传达,得不到上级党的教育,差不多像瞎子、像聋子。尤其是国际生活、政治变迁、中国红军的材料,一无所有。很费苦力苦心的无法得到,只在敌人一切反宣传中去摸索一、二。共产党员的政治生活太贫乏了。很多工作感到困难,特别是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及进行宣传异常困难。”[4]251在这篇文章中,周保中明确指出在抗日战争的特殊历史环境下,地方党组织与党中央取得联系十分困难,党的建设任务异常艰巨。但党员同志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对过去的工作及时反思,想方设法恢复与中央的联系,以便接受党中央的领导。在《东北抗联训练处党临时委员会关于建立东北党及抗日联军统一领导机关之意见书》中,“对过去血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认为三八年以后,虽然克服了各种不正确倾向,使东北党走向了统一道路,但是为了更方便开展工作,更有力地打击敌人,东北游击队训练处的党的临时委员会提出希望建立东北党及军队之统一领导机关”[3]211。随后在1942年根据实际情况对党组织进行了改组和集中领导,恢复了与中央的联系。由此可见,在抗日战争的特殊背景下,由于不可抗力的因素,地方党组织与党中央难以保持沟通畅通,但地方党组织的党员敏锐地发现了存在的问题,积极与党中央取得了联系,方便继续接受党中央的领导。
二是东北抗联坚持党指挥枪。东北抗联与中国共产党联系密切,它是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其中东北抗联第一军、东北抗联第二军、东北抗联第三军、东北抗联第六军和东北抗联第七军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建立的;东北抗联第四军和东北抗联第五军中中国共产党党员逐步加入到东北抗日义勇军中,随后建立的党组织,慢慢过渡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东北抗联第八军、东北抗联第九军、东北抗联第十军、东北抗联第十一军中有一部分东北抗日义勇军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编入到东北抗联之后,建立起新的党组织”[5]。综上所述,虽然东北抗联各路军的发展状况并不完全一样,但是都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东北共产党是东北抗联的主心骨,是东北抗联英勇战斗的力量之源。
2.坚守人民立场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党中央对东北做出重要指示,让东北地区的共产党人进行伟大的民族抗日战争,从此中国共产党便肩负起抗日救国的历史使命。东北抗联时刻坚守人民立场,因为他们是为人民而战,为中华民族而战。东北抗联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在抗战初期,虽然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人数很少,影响力也比较弱,但是东北共产党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与东北人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相比于其他松散且战斗目标不明确的组织,共产党的战斗目标回应了东北人民的迫切需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和追求。1933年之后,东北地区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成为了东北抗日游击运动的主力。因为这支队伍意志最坚定、最有纪律、作战最英勇,所以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广大农民不仅坚决拥护党的政策和主张,而且向东北抗联进行赞助和支援,一大批人民群众也加入到了东北抗联中。“伪满政府中一部分军政人员、知识分子、青年对抗日联军同情感增大,伪满军整团整营的起义,投奔抗联。”[3]4341938年以后,虽然地方党及游击队遭到了重创,但东北地区党组织对满洲的政治和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指出党和游击队是把人民发动起来的动力。“我们党及军队为东北人民的真正解放而奋斗已有十年,我们已经拿了共产主义者的鲜血浸透了人民的心。人民对我们是爱戴的,敬仰的,他们的生命早已完全委托了我们,他们在深水之中伸出手来向我们求救。”[3]212人民把生命托付给了中国共产党,党也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1940年至1945年,东北抗联大部分力量到苏联进行整训。1945年,东北抗联教导旅配合苏军返回东北战场,由于党在东北人民心中印象很好,所以“八一五”日本投降后,东北抗日联军指挥员与广大人民见面时,受到了拥护和支持。由此可见,党的目标是救国为民,坚守人民立场,东北抗联在党的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抗战为了人民,同时人民也拥护中国共产党、信任东北抗联的战士,最终形成了党领导下的军民鱼水情。
(二)党的思想建设:加强理论学习,改造非无产阶级思想
党的思想建设是党保持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马列主义的理论学习,东北抗联才能掌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准确把握斗争的发展形势,实现抗战胜利。
东北地区党的思想建设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吉林东部的安宁、穆棱、延边地区就有红色游击队,游击队的领导者根据苏联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的军队建制进行东北地区游击队的建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游击队中……注意思想教育;提倡阶级友爱,忠实勇敢,自我牺牲,使武力和群众相结合。”[2]22随着党组织规模的完善与扩大,党对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越来越规范化,把马列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国的抗战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周保中在《东北抗日游击运动和东北抗日联军》一文中指出:“战士的政治教育以阶级思想为基础,启发仇视民族敌人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为内容。新战士入伍,首先要进行政治教育,用示范和诱导的方法促使其自觉自动。”[3]446-447在苏联期间,东北抗联教导旅除了进行军事训练外,还进行了政治教育。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时事学习、整顿三风,另外学习一些毛泽东同志的讲话和斯大林的演说。通过加强理论学习,灌输马克思主义思想,改造非无产阶级思想,保持党的纯洁性。
(三)党的组织建设:发展壮大党组织,培养党员干部
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保证。东北抗联在艰苦奋斗的抗战十四年中,始终坚持党的组织建设,积极建立东北地区各级党组织,增加党员数量。同时特别重视党员干部的培养,建立军政学校,各军队的军长对党员干部的培养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
1.建立东北地区各级党组织,增加党员数量
东北抗联的党组织建设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虽然在抗战的过程中遭到过重创,但始终在发展和壮大党组织,增加党员数量。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前,党中央就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了党组织,虽然党员人数不多,但已具雏形,为九一八事变后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的党组织建设奠定了基础。“东北地区从1923年初就开始有党的活动,党中央曾经派陈为人、李震瀛等人先后到哈尔滨、奉天、大连等城市开展工作,建立党团组织。到1927年秋,东北各地建立了北满地委、大连地委、奉天支部等40多个基层组织。1927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和北方局的指示,在哈尔滨成立中共满洲临时省委,统一管理辽、吉、黑三省。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在满洲省委领导下的基层组织有奉天市委、大连市委、辽西特委、南满特委、东满特委、北满特委等,共有中共党员2 000多人。”[1]20虽然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基层组织,但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组织还很弱小,党员数量少且政治影响力比较弱。虽然党员不多,但是具有一定的组织性,这些党员们分散在各个乡村中,坚持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1931年春,党中央到东北地区巡视工作时就察觉到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企图,并把这一情况汇报给了党中央。因此,党中央对九一八事变的到来有一定预期。
1933-1935年,随着东北抗联人数规模的增长,在1935年统一了抗日联军建制,使抗日联军内部规范化。《最后的抗联》一书中指出:“在军队中,军政治委员代表党。如果军和师没有政治委员,则以党委为领导中心,军事指挥员与政治部主任采取平行制。党委员的决议是最后决定。游击部队党组受到当地同级或上级地方党的领导。支部建在连上。支部以下设立小组。团是总支部。军师有党委会。有政治委员的部队用民主选举产生党委书记,否则由上级党指定。小组长、支部和总支部书记由选举产生。连内设有士兵委员会。”[2]231940年开始,东北抗联相继到苏联进行整训,教导旅中设中国共产党组织,成立旅的中共党委员会,委员有周保中、崔石泉、王效明、卢东升、冯仲云、李兆麟、金策等人,崔石泉任书记,营设营党委员会。1945年8月苏军对日宣战,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军开展进攻,在此过程中,东北党委会积极筹备重建东北各地党组织。同年9月,东北抗联配合党中央派来的干部,在各地协助苏军肃清日伪残余,并开始建立党的组织基础,如长春市委,吉林市委,延边党委,牡丹江市委,安宁、穆棱、林口各地的党组织。在哈尔滨及黑嫩地区,也着手建立党组织。由此可见,党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由于战争形势的紧迫遭到过重创,但是共产党人始终保护、发展和壮大党组织,并根据所处的环境不断地进行调整。
2.加强党员干部培养
东北抗联经历了十四年的艰苦斗争,虽然战况激烈,但未停止进行党员干部的培养。在战争中情况十分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党员干部思想鱼龙混杂。有些党员对战争发展局势不甚了解,有些党员意志不够坚定,有些党员不能很好地处理与群众的关系问题,因此,加强党员干部的培养十分必要。
加强党员干部培养,第一,要统一党员干部思想,坚持党中央的领导。党是人民革命军的生命线和取得斗争胜利的重要保证。为对党员干部进行统一教育,抗联各军在艰苦的斗争中,坚持设立军事政治学校,提高党员干部理论素养,自觉维护党中央。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十分重视党员干部的培养,他在《东北抗日游击运动和东北抗日联军》一文中,强调东北抗联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训练。“即使在不固定的游击区和不间断的战斗环境中,也曾在北满汤旺河、伊春河深山里建立军事政治学校。一、二军在东南满地区设立随营学校,并在密营中设立了军队和地方组合的军政学校。而五军很早就建立了教导队、教导团和研究班。……对干部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及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理论的教育。”[3]446-447第二,培养党员干部时,既要在内容上让党员干部信服,又要注意表达方式。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一军军长兼政委的杨靖宇同志经常“教育干部、战士要尊重群众、关心群众,讲军民关系如同鱼水关系,他要求每个干部、每个战士都要以革命军人的模范行动来影响群众,使群众信任人民革命军”[6]。在表达方式上,杨靖宇经常对干部战士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思想工作。他以身作则、文明礼貌,对其他干部战士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当个别干部或战士遇到问题时,杨靖宇耐心细致地进行说服,在组织抗联战士们讨论问题的时候,不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四)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遵守党纪,对党忠诚
党的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命题。只有纪律严明,党组织才能具有持续的战斗力。只有党的作风正派,党才能在党员和人民心中保持威望。东北抗联党组织十分重视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在抗战初期,队伍长期处于游击队的散漫、无纪律的状态,随着军事秩序、内务方面不断走向正规军化,逐渐消灭了散漫的状态。
东北抗联各路军不仅学习党纪军纪,而且对于违反党纪军纪的党员给予相应处罚。周保中在《东北抗日游击运动和东北抗日联军》一文中写道:“抗日联军军事纪律和群众纪律主要是依靠教育和启发群众自觉,反对打骂和侮辱;依靠党团员做模范,上级做下级的模范;依靠批评和自我批评。一九三三年以后,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即为抗日联军所奉行。在抗日联军的部队里造成了一种遵守作战、学习和工作规则、互相帮助的良好风尚。”[3]446-447在《赵毅民〔敏〕给张黎同志的信》中,赵毅敏指出一些被捕同志被释放后,“将他们所看到所知道的情形告诉了省委,省委便决定永久开除了这些叛徒的党籍。他们的罪名是:被捕后失掉共产党员的态度,叛变了党,背叛革命,供出同志、供出机关,带日本宪兵捕人,等等”[4]219。有关东北抗联的史料中,关于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的例子还有许多,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在党规党纪宣传过程中,东北抗联创造性地把各项纪律做成诗体韵文进行宣传。1945年东北抗联教导旅准备返回东北时,周保中编写了政治备忘录、组织备忘录和行为备忘录三个备忘录,保障抗联指战员们不忘革命宗旨,严格遵守纪律。
东北抗联党的建设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除了党组织规模的扩大外,党内各项组织机构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在抗战的复杂环境下,东北党组织经受住了考验,不断成长,带领东北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三、东北抗联党建工作的意义及其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启示
东北抗联的党建工作虽然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在十四年艰苦斗争中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思想保障,对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对陈仁锡《无梦园初集》马集三《东粤李老师集序》:“庖代若尔久,于揆席可知也。”这一典例的分析可知,用典者是想用“庖”作诗句中的主语,所以用典者便从典源中选取了“庖代”这样的语符代表字来组构典面。而通过对 《淮南子·主术》:“不正本而反自脩,则人主逾劳,人臣逾逸,是犹代庖宰剥牲而为大匠斲也。”这一典例的分析,用典者是想用“庖”作诗文语句的宾语,所以便从典源择取了 “代庖”这样的语符代表字来组构典面。
(一)东北抗联党建工作的历史意义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东北抗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东北抗联精神价值的探究,而对于东北抗联党建工作的具体内容的考察并不多。加之东北抗联史十分复杂,历史记载也并不全面,许多惊心动魄的抗战瞬间以及党的建设的具体情况未能完全展现,这对于准确评价东北抗联的党建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中的地位增添了难度。根据已掌握的材料,可把东北抗联党建工作的意义归结为以下三点。
1.铸造了军队之魂
在东北抗日战场上,不仅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伍,还有许多其他的抗日组织,例如山林队、大刀会、红枪会等,这些组织十分散漫混乱,没有坚强的领导者和明确的抗日纲领,在抗战中经常出现叛逃现象,因此这些抗日力量未能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其自身也迅速被瓦解。与此不同的是,东北抗联却形成了一支有领导、有组织、有纪律的抗日武装力量。东北抗联之所以能形成自觉的抗战武装力量,并最终实现抗日战争的胜利,究其根本是因为东北抗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东北抗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进行党建工作、铸造军队之魂,为东北地区抗日战争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东北抗联的党建工作是在战争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当时以杨靖宇、周保中为首的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党内制度的完善并加强党内教育,为抗战注入力量。
2.扩大了党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力
九一八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组织还非常小,党员数量少,政治影响力也比较弱。1933年,东北军民自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高潮低落后,加之日寇在东北地区的统治还不稳定,东北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才蓬勃发展起来。1935年至1937年的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几乎完全是处于东北抗联的组织下。从1933年到1937年,东北三省的抗日武装力量增长至20多万。在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斗争中,东北抗联与东北人民形成了浓厚的军民鱼水情,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力。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对东北地区进行了激烈的争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东北地区党的建设,为东北解放区的军事斗争、土地改革和剿匪斗争提供了思想保证。
3.丰富了党的建设的内容与形式
东北抗联中的党建工作只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长河中的一个支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东北抗联时期的党建工作是在其前期党建工作发展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并为后来的党建工作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在分析东北抗联党建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中的意义时,要结合当时所处的抗战特殊历史环境进行分析,切忌脱离历史背景对东北抗联党建工作进行夸大或贬低。东北抗联在进行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的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进行了探索,为东北地区党的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东北抗联虽然是在1933年才发展起来的,但东北抗联始终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坚守人民立场。在思想建设中促使党员加强理论学习,改造非无产阶级思想;在组织建设中,采取各种宣传方式吸收接纳新党员,不断壮大党员队伍,通过开办军政学校加强党员干部培养;严明赏罚,贯彻落实,不断改进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巩固党的组织,使东北地区党组织建设趋于成熟,这对之后的党建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二)东北抗联党建工作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启示
回顾东北抗联艰苦斗争的十四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其发展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正如列宁在驳斥孟什维克者的无政府主义时提到的,“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7]。严密的组织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正是中国共产党勇于肩负起救国为民的历史使命,才让中华民族在抗击日本侵略者时有了战斗方向和主心骨。正是中国共产党在危难时刻也始终坚持党的建设,才支撑东北抗联不抛弃、不放弃,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相继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纲领,即共产党和无产阶级在实现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最近的目标和长远目标相结合[8]。当前,我们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新的任务,即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深化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并朝着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奋斗。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开拓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辉煌。
2.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军队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从古至今没有一支军队是超阶级的军队,军队始终是为政治服务的。东北抗联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武装力量,党的基因决定着东北抗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没有任何私利,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上。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对东北抗联进行直接领导,所以,东北抗联的宗旨也是救亡图存、为民服务。当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作为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确保人民军队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新时代,把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提升为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其有助于确保党指挥枪,确保军队始终忠实于党和人民,永葆人民军队宗旨与本色。在理论提升的同时,还需要在实践中贯彻执行。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首先要政治建军,加强军队中党的政治建设,统一党的意志,从而坚定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能力,实现政治目标。2019年11月,中央军委印发实施《关于加强军队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该意见强调要纯正政治生态、深化政治整训、肃清军队腐败,让军队牢牢地掌握在党的手中。这是新时代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具体体现。
3.党员干部坚守政治底色,持续学习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选拔党员干部,政治标准是第一位。政治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个终身课题。东北抗联在党建工作中十分重视党员干部的培养,一方面是进行技术训练,另一方面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党员干部的培养就是要技术和政治上兼具,而政治合格是首要的,如果党员干部政治上不合格,就算再有才能也不能用。只有抓好“关键少数”,党员干部坚守政治底色,才能始终自觉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贡献。
提高政治能力的方法就是进行持续性的学习。党员干部需要研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东北抗联在艰苦的抗战环境中仍然想尽办法创办军事政治学校,学习毛泽东等同志的文章,提高理论水平。当今世界正处于和平发展时期,物质条件明显优于抗战年代,党员干部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学习研究。只有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中国革命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史,才能溯本清源,知道中国共产党从何而来、去往何处,知道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强大的实践能力,而且也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这些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有所体悟。党员干部不仅要学习马列经典,夯实基础,还要学习当代马克思主义,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党员干部要利用空余时间积极学习理论知识,把握当前形势,一以贯之坚持党的领导。
4.从严治党,正风肃纪
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着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党的纪律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统一、具有凝聚力的重要保障。东北抗联各路军在党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关注党的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以杨靖宇、周保中为代表的军长以身作则,为各位党员起到了示范作用。对于叛党的人开除党籍。对于党内存在的不良作风,党员同志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归正,对于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作风问题进行预防。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始终,只有加强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才能保证党的健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纪律和作风建设上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9]东北抗联的党建工作为新时代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当前中国共产党要始终高度重视纪律作风建设,围绕党新时期、新阶段的历史任务不断推进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同时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教育工作。互联网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让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教育既严肃又活泼、情理交融。
东北抗联的抗战历程至今仍历历在目,抗战时期东北共产党的党的建设工作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抗战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当代党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共产党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领导者,将继续鼓足干劲,不断完善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以及作风建设,党内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带领中华人民开拓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