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
——基于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大学生培养实践体系
2021-03-26孙长玥
孙长玥
(安徽建筑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230022)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要求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美育作为大学生人格培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重要性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受到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点关注。金昕指出“美育是人格养成的主要途径,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必由之路”[1]。程远强调了“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美育理论的传播与美育素养的养成,对扩充美育师资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彭成广着眼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认为“美育的教育方式、思想观念乃至具体内容都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契合性,能够在高校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3]。以上诸多学者都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与阐释,强调了美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笔者以“三全育人”理念倡导的“文化育人”长效机制作为切入点,从美学与人格育成之间的关联性出发,以发展心理学中关于青少年期认知发展状况方面的论述为理论基础,结合多角度信息渠道收集数据,分析梳理美育实践在大学生教育中的现状、重大意义、局限性及发展前景,并针对分析结果,从美育的特征、目标、方法等方面出发,旨在建立一套具有普适性、泛用性的、系统化的美育体系,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践行美、传承美等方面多管齐下,并结合实践成果的反馈对整套机制进行不断迭代,提高机制的普适性与泛用性,引导高校教育者与大学生互相配合、互相反馈促进,在美育视角下实现自我管理与自我提升,拓宽高校美育机制的发展思路,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方向。该体系设计完成后已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获得了较为良好的实践反馈,证实了该体系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
一、基于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大学生美育培养理论分析
(一)理论依据
根据黛安娜·帕拉拉、萨莉·奥尔兹、露丝·费尔德曼编著的《发展心理学》中对青少年期的认知发展的一系列论述与分析来看,在发展心理学的建构体系中,当独立个体进入青少年期(约10—20岁期间)之后,其在抽象思维能力领域便进入了通称为“形式运算”的全新层级。在这个时期,青少年们的思考方式将开始逐步脱离过去几个阶段中对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开始能够从抽象的语言与隐晦的比喻中获得信息,从文学艺术作品中汲取更加深层的象征含义。“他们能够思考事情可能是什么样的,而不单单考虑事情是什么样的。他们能够想象各种可能性,并形成和检验假设”[4](P458-459)。换言之,处于此阶段的个体开始具备对抽象的“美”的认知能力与认知需求,获得提升的抽象思维能力为他们提供了美学认知的硬件基础,而超脱时空局限与对事项可能性的思考则带来了对美学认知的渴求。这奠定了美育体系构建的基本动机,即满足青少年对美学认知领域的需求,培养并提升青少年的美学认知能力。
但与此同时,发展心理学也指出,处于此阶段的青少年在形式运算认知方面同样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成熟性,在美学认知领域主要体现在理想主义与批判性方面,即自我意识觉醒后对世界的理想化认知与提升的认知能力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之间产生了剧烈的冲突,造成其批判性的认知思考倾向,这构成了美育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即引导青少年在美学认知领域把握正确方向与深度,调和自我意识觉醒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
综上所述,青少年期的独立个体在此阶段具备强烈的美学认知需求,具备初步成熟的美学认知能力,但在美学认知方向与美学认知方法上仍然缺乏较为深层的理解,需要教育工作者们构建一套完整的美学认知培养实践体系,正确引导青少年的美学认知能力发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数据调研及问题研判
通过以上理论分析可以看出,青少年强烈的美学认知需求需要一套完善的美育体系加以正确培养与引导。基于此结论,研究者以某高校公共管理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艺术学院部分学生为调研群体,以美育方法与美育实践作为关注重点,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调研,在受访者充分了解问题用途的前提下,通过工作实践、数据收集、师生反馈等方式方法,收集了大量高校师生对当前美育工作开展情况与开展效果的评价或感想,初步分析得出当前美育实践在大学生教育中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美育仍处于辅助地位,未能得到根本性的重视,美育往往被作为教学补足或是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的一个环节,而非专门的核心研究主题;二是美育与实践脱节,缺乏将美育落地的有计划、有体系的美育主题实践活动,美育在教育实践中的比例仍需提升。
(三)美育体系方案构建
美育体系的建立需要理论指导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美育的核心主体始终是“人”,而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辩证思维角度而言,人的价值的突出特征是人在对象化劳动中的创造性。这就意味着美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作为“精神食粮”的辅助层面,更要上升到激发创造能力、激发探索能力、激发实践积极性的主动助推层面。教育工作者的美育教学思路也应当要从传统的“授之以鱼”转化为更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授之以渔”。基于此思路,结合美学认知的一般规律性,建立“五维视图法”综合美育机制,即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践行美、传承美作为美育的五个切入点,将大学生美育所要达成的目标能力化解为以上五个维度,通过团学活动、教学活动、主题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美育水平。
图1 “五维视图法”综合美育机制示意图
在本体系中,五大坐标分别代表了大学生在美育教育中所应获得的能力的五个不同的侧重点。
“发现美”的主旨是在寻常生活中的不起眼之处发掘美的踪影。此维度的美育工作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物之客体内提取美学内涵的能力。
“欣赏美”的主旨是以独到眼光品味美的内在。此维度的美育工作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基于自身独立思考与探索精神而进行深层次的美学认知的能力,亦即认知与把握客体内在意象与结构的逻辑思维能力。
“创造美”的主旨是为普罗大众带来美的价值。此项美育工作的工作核心在于为普罗大众带来美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最终的表现形式均以艺术作品创作为主,但其与“欣赏美”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欣赏美”培养的是学生将现存客观客体的美学内涵进行解构与表达的能力,其表达成果往往相对限定于某一特定客体主题;“创造美”则是要培养学生基于自身对多重客体的综合思考与全景视图视角,基于抽象的情感或思维,创造更具有广泛普适性及认知度的美学客体,亦即本项美育工作目标所阐述的“为普罗大众带来美的价值”,其面向的对象不局限于某类群体或主题,最终表达成果也不应局限于某一特定客体。
“践行美”的主旨是将蕴含在不同形式的客体之中的美进行互相转译。此项美育工作的本质在于将蕴含在不同形式的客体之中的美进行互相转译,其包含有双重含义:一是必须要在实践中探索美学实现路径;二是必须要将分属于不同领域的美学内涵以转译与再表达的形式进行传播。这两点也是其区别于“欣赏美”与“创作美”的特征所在——其更关注的是培养持续的、长久的实践能力与横跨多个知识域的美学探索能力。
“传承美”的主旨则是对传统文化的优质内容的继承与发扬。结合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人物来看,此项美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要使学生们不忘优良传统,传承并弘扬优秀的精神财富,强化爱国主义情怀,最终要培育一批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发展所需的重要生力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注入新鲜血液。
该体系一是将传统美育工作中的诸多评价维度收敛在五大集合之内,形成五大评价主题与若干所辖子项指标,更有利于高校美育工作者明确教育目标与教育形式,圈定教育主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美育工作开展的复杂度与难度。二是五大维度评价共同构成了图形化美育能力视图,美育工作者够更直观地发现优势区与短板区所在,有利于对症下药,扬长补短,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在美育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与自我价值实现带来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二、基于“五维视图法”的大学生美育培养实践反馈
基于构建完成的美育体系方案,结合自身工作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基于“五维视图法”的美育实践活动,获得了较为良好的反馈。
(一)发现美——以网上课堂最美学习笔记评选活动为例
此项美育实践活动的目标在于建设优良学风,提升学习氛围,发挥优秀学子的榜样作用,鼓励广大同学将日常学习过程与美育相结合,同步提高美学认知积极性与专业知识学习积极性,同时鼓励同学们强化自我管理意识,有计划地开展各类课程的预习和复习工作。
此次美育实践活动一方面使同学们理解了从不同视角去理解生活与学习中的事物的重要性,从美学的角度深刻体会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身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对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有着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根据事后反馈意见来看,多数同学对本次活动有着较高的评价,并对分享自己的学习笔记这一行为有着较高的自我实现感。
(二)欣赏美——以读书月阅读感悟绘画活动为例
本次活动鼓励广大同学用画笔将自己在书卷中所见的诸般景色描绘在方寸山水之间,意在使参与者们在培养良好读书习惯的同时对文学作品的表层意象进行解构与重组,把握作者的深层表达与思想内涵,深入探索文学作品的底层结构与美学视图,从而汲取优秀作品中蕴含的精神力量,提升自我精神境界。
此次美育实践活动将阅读与绘画进行了高度结合,通过绘画的形式加强了对书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的把握与吸收,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境界,传达了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活动效果来看,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具备了较高水平的“欣赏美”的能力,其作品将不可触摸的抽象感情赋予人性化的具象特征,使主体不可感的感情变得可以感受到,透露出强烈的个人风格与清晰的独立思考的印记,同时在艺术创作自身的专业性与表达力上亦有较为优秀的水准。但多数学生仍然在此方面需要进一步强化自身能力,提升“欣赏美”的坐标数值。
(三)创造美——以魅力女生节暨手工艺品大赛为例
该项美育实践活动依托于学生们对前线抗疫工作人员的感激和敬佩这一情感,不限定创作形式,目的在于鼓励同学释放情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创作美好事物的能力,创造美学价值与自我实现价值兼备的艺术作品。本次活动获得了十分热烈的反馈,同学们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创作成果,其中包括唐三彩技艺瓷白底雕塑彩绘、羊毛毡绘、彩纸拼贴、毛线刺绣、传统工艺绳编、剪纸、黏土雕塑等多种多样的创作手法。从这一点来看,这一美育实践活动较为圆满地达成了培养“创造美”的能力的实践探索。
(四)践行美——以读书月阅读感悟绘画活动为例
跨领域美学内涵转译这一美育领域自身有着信息来源范围广、信息总量大、信息更新速度快的特点,这对美育的实施者与参与者双方的接受新信息的能力与较为广博的、不局限于某个领域的美学认知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既是美育工作者希望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培养起来的能力,同时也是美育工作者自身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以阅读与绘画的美学转译为例,二者的信息输入与输出载体大不相同,前者以文字为信息载体,通过不同的行文逻辑结构与修辞技法传达美学信息;后者则主要以具体的画面为信息载体,通过对色彩的逻辑化组合与应用来表达深层的美学信息。但二者之间存在着隐含的内在共通点,都要依靠抽象思维能力对作品内部潜藏于底层的逻辑结构进行解析与欣赏,将蕴含在不同形式的客体之中的美进行互相转译。
基于以上分析,作者组织开展了读书月阅读感悟绘画实践活动,该项美育实践活动分为励志及雅韵两大主题,要求参与者以文字书籍作为信息输入载体,以绘画作品作为信息输出载体,将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美学思考转换为符合美术领域的表现形式,实行符合“践行美”跨领域转译特征的美育实践活动。从活动效果来看,参与者们基于自身的美育能力与抽象逻辑分析能力,将阅读与绘画进行了结合,从文字书籍中汲取灵感,创作了大量优良的绘画作品,有效锻炼了美育实践能力与横跨多个知识域的美学探索能力。
(五)传承美——以五四青年节主题微团课大赛为例
美育的核心离不开育人,离不开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青年这一长远目标。在基于以上分析开展的五四青年节主题微团课大赛之中,同学们通过自己录制微视频与制作PPT进行演讲的形式,从“学生”化身为“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堂别开生面的团课,多角度地展现共青团的相关知识和五四运动的深层内涵等内容,以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互联网+”形式共同表达了自己对五四精神的认识与感悟。
从活动成效来看,本次美育实践创新了团课的教学形式,让同学们在团课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深团员们对党、对团的认识,促进了团员青年们对自身“五四精神传承者”这一身份定位的深刻认知,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并弘扬五四精神,同时也增强了团员青年的荣誉感,深化了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归属感。就总体而言,本次活动达成了“传承美”的实践目标。
除以上五项案例之外,研究者还基于“五维视图”开展了多项美育实践活动,如“云上毕业季”毕业设计作品云展示活动、“云上毕业季”电子相册云记忆活动、“中国情·经典诵”主题诵读活动、“我在那一角落遇见青春”五四精神主题书签创作活动、“我与团旗合张影”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扫描趣颜密码,解锁心灵宝藏”表情包设计大赛、“大朋友们的小礼物”疫情防控知识普及主题儿童绘本创作大赛、“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主题艺术作品云展览、“砥砺强国志,战疫红旗飘”主题云团日活动、“笔戈绘甲赠英雄”系列主题创作活动、“云课堂·慎思笃行树学风,薪火相传正能量”最美学习计划表活动、“今日我们都是收信人”主题交流活动、“多维美育”主题实践月活动等,均取得了较为热烈的反响与良好的成效。以上活动形式均可作为高校美育工作者们运用“五维视图法”机制开展美育工作实践的参考范例。
三、结语
从已完成一系列基于“五维视图法”的美育实践活动获得的成效来看,该美育体系方案具有一定范围内的普适性和实用性,具备客观意义上的可行性与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与此同时,基于客观原因,本研究仍然存在一些可以进一步完善的环节,如多项计划中的线下美育实践活动因疫情防控原因取消,导致对“五维视图法”综合美育机制这一全新机制的迭代程度低于预期目标,需要继续坚持在该领域的探索、研究与实践,与广大高校美育工作者共同在美育主题教学活动规划、高校美育课程体系建设及“互联网+”综合性美育实践等美育工作的蓝海中开辟一条新的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