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庙会的功能演变与发展现状研究
——以相山庙会为中心的考察
2021-03-26任唤麟
任唤麟
(1.淮北师范大学 大运河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安徽 淮北 235000;2.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安徽省淮北市居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辖相山、杜集、烈山区与濉溪县;历来庙会众多,民俗民间文化荟萃。庙会发展对其经济、文化与旅游具有重要意义。庙会是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形式,也是一种经济文化节会。庙会源于祭祀,在宗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场地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庙会最具吸引力的大多是各种民俗文化和民间工艺,它们一般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庙会的产生、演变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探讨庙会发展规律,增进对庙会的认知,有助于发展乡土文化产业,丰富群众生活,也有利于民俗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1]。现代大型庙会往往集宗教朝拜、商贸与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餐饮等为一体,成为节事活动的重要类型。
现有研究对庙会功能有所涉及。如较早的是李太松等对当代庙会宗教、文化与经济功能的分析[2],此后刘克祥探讨了近代农村庙会迷信、娱乐与贸易功能[3],曾亚玲等认为民国时期辽宁庙会具有宗教、娱乐与商贸功能[4],芦昌骏等认为清末民初山东庙会信仰功能弱化、文化娱乐功能增强、商贸功能成为主导[5],李小艳对明清佛山庙会文化娱乐与经贸功能作了研究等[6];而对庙会的旅游与休闲功能更多的是从民俗资源旅游开发角度加以分析。目前对庙会功能演变少有专门研究。庙会研究不仅应有规律或特征认识,如构成要素[7](P12)、空间结构等[8];还应有个案研究,如北京妙峰山庙会研究[9-10]、山东泰山庙会研究等[11-13]。个案研究对特定对象进行深入具体分析,通过广泛搜集资料,进行系统描述、分析、解释与推理。庙会因其文化的综合性,个案更有助于具体表现其形成条件、发展变化与地域特色。淮北市庙会在皖北具有代表性,有关淮北庙会发展尚无专门研究。本研究以相山庙会为考察中心,通过文献调查、电话访谈、问卷调查等,探讨淮北庙会功能演变与发展现状,借以认识庙会的经济文化意义。
一、淮北市庙会的功能演变
淮北虽然庙会众多,但除相山庙会(区位见下图1)外,其他庙会的来历多不见于史料记载,因而文脉不详。相山庙会是现存的淮北最大庙会,也是淮北文脉最久远的庙会之一,通过对以它为中心的考察可以分析淮北庙会的功能演变,其中旅游与休闲功能置于下文二(四)中讨论。
图1 淮北市庙会时空分布
(一)古代相山庙会的主要功能
相山庙位于淮北相山南麓。相山在殷商之前即为部落驻地,酋长“相土”在此围土筑城,谓之“相城”。春秋时期宋共公在此建宗庙,每年古历三月十八举行祭祖仪式,郡县及邻国使节携礼品参加,各地客商云集相城。后因齐楚相争,宋亡城毁,庙会(雏形)不兴。汉代沛郡(沛国)治(都)相城,废城再兴,庙会再盛[14](P877)。从春秋时期至汉代,淮北庙会主要有宗教功能、政治功能与商贸功能。如相山庙会,“宋共公在此建宗庙,每年古历三月十八举行祭祖仪式”。“建宗庙”与“祭祖”体现其宗教功能;“郡县及邻国使节携礼品参加”说明相山庙会也是一种外交活动,体现其政治功能;“客商云集”则体现其商贸功能。
西晋太康五年(284),在沛国令郭卿主持下,在相山南麓兴建相山庙,以供奉相山之神,祈求“兴云播雨,稼穑以丰”[15](P3-4)。神的姓氏不详,庙中刻有汉碑(明代时碑上文字已剥落不清)[16](P25)。唐朝永辉元年(650)重建相山庙。自西晋而至唐朝,相山庙的供奉发生了变化,由祭祖宗庙演变为祭神神庙,“以供奉相山之神”,并且是为了“兴云播雨,稼穑以丰”。祭祀目的显然与前述宗庙祭祖有所不同,是以保障民生为目的,但仍然是一种宗教性仪式活动。
宋朝元丰年间赐额“显通”。宋朝宣和五年(1123),封庙神为“崇惠侯”。金朝阜昌二年(1131)封庙神为“显济王”。元朝仍称庙神为“显济王”,至正十年(1350)重修殿宇,宿州学正张霖撰有记文。明朝洪武初,庙号仍称“显济王”,每年春秋有丁祭(祭祀孔子),后本州派遣官员至祭。此时相山庙会已成为常例。至清代,庙神显济王受远近崇奉,庙会规模扩大,除正庙外,还有行庙。“行庙在北门内,春秋二仲上戊日(即农历二月、八月上旬逢戊日),官属致祭,牲用少牢”[17](P17-18)。乾隆二十四年(1759),礼部侍郎裘日修、安徽巡抚高晋奏请重修相山庙,御赐相山庙“惠我南黎”匾额,官民奉神越发虔诚,随拜者数万。由宗庙而神庙,由神庙而皇权加持,赐额,封庙神为侯为王,官属致祭,其宗教、政治与商贸的功能未变。皇权加持与官属致祭使相山庙会宗教与政治功能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
(二)近现代相山庙会的主要功能
民国时期,淮北境内有庙会80余处,一般每处每年举办庙会1次,少数地方每年举办庙会2~3次。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农历三月十八日的相山庙会。会日,北起相山,南至濉溪县城的9公里地段,赶会者不下5万人次。其次,正月十五城隍庙会、农历二月初二土地庙会、农历二月十九马桥老猫洞庙会等,在民国时期也是较大的庙会,赶会人数均在1万人次以上[18](P128)。民国时期相山庙维修过1次,但终因城废,庙会不再兴盛。至新中国成立前,此地只剩下一个普通村落“相山孜”[19](P54)。民国时期的相山庙会,其政治功能早已弱化,演变为群众性活动;因政治功能弱化而使其宗教功能作用被削弱,其商贸与文化交流功能得到发展。但因由城而乡、由乡而村的社会历史环境变迁,相山庙会不再兴盛,其功能作用便失去了原有影响力。
新中国成立后庙会被改造,革除了烧香、拜佛、还愿等活动。1978年以后,淮北较大的庙会均已成为跨省跨地区的物资交流大会,以商贸功能为主。会期,商品沿街摆开,绵延数里,琳琅满目,数万人云集。至20世纪90年代,淮北较大的庙会有相山庙会、高岳庙会、草庙古会、杜集古会、坡里古会、渠沟古会、烈山古会、李桥草寺会等。相山庙会先后被改为骡马大会与物资交流大会。1976年,相山庙被辟为淮北市博物馆,庙会活动停止。
20世纪80年代,相山庙对外开放,庙会活动又开展起来,但仍是以商贸功能为主的物资交流大会(表1)。如1985年,参加庙会的有8省市26个县市的客商,有来自山东、上海、新疆等地的各种工农物资,日赶会人数达32万人次,会期成交额248.8万元。1993年润三月两次相山庙会,先后有18个省市64个县市的3000多个单位与客商前来赶会,两次庙会总人数达230万人次,其中三月十八日为赶会高峰日,达50万人次,会期成交额达830万元[19](P55)。
表1 1983—1993年相山庙会交易情况
1996年始,相山庙会停办物资交流大会,并一直延续至今。20世纪90年代的相山庙会,内容不仅有物资交流、商品交易,而且有丰富的戏剧、杂技等文化艺术活动,庙会的文化功能增强。庙会期间,人如潮水,货棚满城,戏曲连台,笙歌热舞,整个相城都沉浸在节日气氛之中[20](P12-13)。因此,现代相山庙会已演变为一种节会,其宗教功能已弱化,以商贸与文化功能为主,成为商品交易与民俗民间文化展示的盛会。
二、淮北市庙会发展现状
(一)现存庙会概况
淮北现存较大的庙会(1万人次以上)有15处(图1),多为民间自发组织,一般具有敬香祈福、踏青会友、娱乐休闲、购物餐饮等传统内容,也有时尚歌舞、品牌营销、时政宣讲等现代内容。庙会已由政府主导的、有组织的、以商贸功能为主的物资交流大会演变为民间自发组织的、以娱乐休闲与旅游购物为主、融多种文化元素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活动。现存庙会中民俗文化与乡土物产丰富(表2),民俗表演与民间手工业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土产物资也是其重要吸引物。
淮北庙会展现淮北民俗民风,有效地将人与自然、现实与历史、宗教与世俗、休闲娱乐与旅游融合在一起,在经济发达、物资丰裕的今天,依然年年延续;庙会已经成为淮北的一个民俗文化符号[21]。现在的淮北“古庙会旅游节”由原相山庙会演变而来,已成为淮北及其周边地区较为知名的旅游节庆品牌。古庙会旅游节期间,古庙上香、文艺表演、商贸交流、旅游观光等活动吸引着市内及周边众多游客。近年来,相山古庙会旅游节每年吸引市内及周边约30万人次参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
(二)民俗文化与乡土物产
淮北现存庙会民俗文化丰富,包括民俗表演、传统休闲娱乐、民间手工业等(表2)。民俗表演中,淮北花鼓戏与淮北梆子戏几乎是离不开的节目。淮北花鼓戏是在皖北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剧种;它的原始形式是民间小型歌舞,劳动者在农闲季节里借以自娱,其舞姿是根据民歌内容、模仿生产生活中的动作编成;因吸收了民间小调、劳动号子、农谚、歇后语等而具有浓厚乡土气息,深受群众喜爱。淮北梆子戏唱腔高昂、粗犷、奔放、感染力强,有曲牌200多种;伴奏中有枣木梆相击作声,借以增强声调之节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庙会中还有大鼓、琴书、坠子等民俗表演艺术,以及虎头鞋、草编、面人等民间手工业品,它们往往成为庙会中的亮点,但其中一些因少有经济效益而濒临失传,因此面临保护与发展问题。
乡土物产是庙会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表2),如棒棒茶、酱培包瓜、培乳肉、老城辣汤、啥汤等,在庙会中时有出现,成为商贸活动的重要内容。但现在的年轻人不愿花时间与精力学习乡土物产生产技艺,它们也面临着保护与发展问题。
表2 淮北现存庙会中的民俗文化与乡土物产
(三)现存庙会时空分布
1.时间分布
通过对淮北所属区县及其乡镇、街道办事处等文化机构逐一进行电话访谈,本研究对淮北现存庙会做了普查。由普查可知,淮北现存赶会人数在1万人次以上的较大型庙会有15处,每年按逢会日期累计开展活动20次。它们是整个庙会的主体,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庙会的时空分布。依普查数据将15处庙会及其逢会日期标注于图,有图1。从庙会活动开展时间(一般为逢会日及其前后日)看,淮北庙会主要集中在农历二月中下旬、三月、四月上旬,即主要集中在仲春季节。这是“夜晨断霜,梨花怒放”的季节,也是农闲季节。经过长冬后大地回暖,人们正好做户外活动,因而庙会较多。农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即秋冬季节,淮北也有庙会,但较少,因为人们秋季忙于农事,冬季寒冷不便户外活动。
2.空间分布
由图1可知,从空间分布看,淮北现存较大型庙会主要分布在以淮北市(含濉溪县城)建成区为中心,以朔里镇、小城村、马桥镇为顶点的三角形区域,三角形边长约为23~25公里。上述15处庙会的20次活动中有11处庙会的15次活动在这一三角形区域,赶会人数最多的相山庙会与总和会期最长的朔里庙会也在这一区域。可见,淮北庙会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一定的集中性。建成区人口与经济密度较大,商业繁荣,交通便利,有助于庙会活动开展;另方面,庙会文化是一种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源于农耕文明与乡村社会土壤,保持乡土文化特色是庙会得以延续的条件。因此,这个三角形区域的庙会又主要集中分布于建成区周围的城乡接合部。或者说,城市发展带动了庙会的发展,远离建成区的一些乡镇尽管在历史时期曾存在过大型的庙会,但随着与建成区(中心城区)发展差距加大,其经济文化吸引力相对减弱,庙会或规模缩小,或归于沉寂。
(四)相山庙会旅游发展
庙会具有旅游(休闲)的功能,广义上说,有庙会就有庙会旅游(休闲)。本研究以相山庙会为对象,对赶会游客的客源地、庙会信息获取途径、旅游目的、主要“看点”及餐饮购物等方面的评价进行问卷调查。狭义上相山庙会空间主要为相山公园及其邻近街区,广义上则包括北起相山、南至濉溪县城的9公里地段。鉴于此,问卷调查于三月十八庙会日在濉溪城区与相山公园两处同时进行,分别发放问卷260份与265份,分别获得有效问卷255份与253份,共计有效问卷508份。对问卷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得出信度与效度分别为0.874与0.712,问卷信度与效度质量良好。
1.统计结果
1)基本情况。受访游客中男性占54.2%,女性占45.8%;青年占57.1%,中年占29.1%,少年占6.9%,老年占6.9%。受访游客以男性与青年为主体。51.23%来自濉溪县,29.06%来自淮北市市辖区,17.73%来自周边的宿州、商丘、阜阳、亳州、蚌埠、六安等市,只有1.98%来自其他省市。总计80.29%的受访游客来自本市,淮北是相山庙会的主要客源地。
2)庙会消息获取途径与赶会目的。有关庙会活动的消息,受访游客中71.15%的人是通过亲朋好友口耳相传获得,16.35%通过电视、网络、自媒体、宣传广告、报纸等获得,19.71%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受访游客中50.96%的人赶庙会是为了看热闹,29.81%是为了购物,26.44%是为了看风景,15.87%是为了进香许愿,14.42%是为了看民俗表演,1.92%是为了探访亲友,18.27%是出于其他目的。
3)庙会看点及游客期望。受访游客中33.51%的人认为庙会看点是人多、热闹,20.54%认为没有看点,20.54%认为看点在各种商品,10.27%认为看点在相山庙进香许愿,6.49%认为看点在相山风景,5.95%认为看点在各种表演与游乐场,2.70%认为看点在其他。13.45%的人对庙会活动项目没有什么期望,32.77%希望有更多传统民俗表演,16.81%希望有更新奇的娱乐项目,7.56%希望有更多动物表演与儿童游乐场,8.40%希望有更多地方特色商品,4.20%希望有宗教仪式表演,3.36%希望节日气氛更浓厚,13.44%希望有其他活动项目。
4)庙会商品价格与美食小吃评价。受访游客中55.05%的人认为庙会商品价格和平常差不多,27.78%认为庙会商品价格比平常高,17.17%认为庙会商品价格比平常低。48.44%的人认为庙会美食小吃味道一般,21.78%不喜爱庙会美食小吃,15.56%比较喜爱,14.22%很喜爱。
5)庙会环境改善与重游情况。52.88%的受访游客认为卫生需要改进,51.44%认为庙会交通需要改善,13.46%认为治安有待改进,11.06%认为当地人接人待物需要改进,5.88%希望有更多休息场所,10.58%希望其他方面得到改善。46.15%的受访游客每年都来相山庙会,31.25%视情况而定,16.35%是第一次赶庙会,8.17%还会去赶淮北其他庙会。
2.结果分析
大部分游客来自本市(80.29%)及周边邻近市县,说明像相山庙会这样大型的节事活动,辐射范围仍然有限。与此相关联,庙会消息主要靠人际传播而不是其他媒介,其传播范围、速度与效率有限。赶会以看热闹、看风景、看表演等休闲娱乐为主,购物与进香许愿等为次,说明庙会以休闲娱乐功能为主。尽管需求各异,但多数游客认为庙会看点仅仅是人多、热闹,或者根本没有看点;多数人希望有更多传统民俗表演,有更新奇的娱乐项目。这说明游客休闲娱乐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应增加传统民俗表演与现代文化娱乐节目。有相当部分的人对庙会活动项目没什么期望,对庙会现状习以为常。这更说明传统庙会应增添新内容,树立新形象,以增强吸引力。
庙会商品价格总体基本稳定,有部分商品价格比平常高,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庙会美食小吃味道一般,有相当部分的人不喜爱庙会美食小吃。淮北美食小吃享有一定的美誉度,但由于游客主要来自本市及其周边,他们对这些美食小吃司空见惯。庙会没有“出乡”,美食小吃也就没有“出乡”,因而难以获得较高知名度。庙会环境,尤其是交通、卫生、治安及接人待物,需要改善。从近几年相山庙会实际情况看,交通不畅,卫生欠佳,游客找不到厕所,或厕所拥挤,已经严重影响了游客容量与美誉度。尽管受访者中46.15%的人每年都赶相山庙会,但赶会人数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只是需要改善庙会环境,增加新看点。本市其他庙会相对于相山庙会缺少特色,同时也存在相山庙会的一些问题,所以赶相山庙会的人,很少会去赶本市其他庙会。
三、结语
淮北庙会源于宗教,相沿习久而成为包含民俗、商贸、休闲娱乐、社交聚会等的文化综合体。多元文化综合使庙会具有了更广泛的吸引力,而成为乡土文化中的重要吸引物,其中民俗文化是其最具魅力的部分。庙会久远的文脉及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反映其具有较强的文化生命力。庙会商贸、文化与旅游功能使其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是实现地方“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庙会发展对保护与发展民俗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满足人们对乡土文化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从功能角度研究庙会将会带来更深层次的发现与启示[22]。淮北古代庙会首先是具有宗教与政治功能,其次是商贸功能逐渐得到发展。淮北近现代庙会宗教功能已弱化,政治功能趋于消失,商贸与文化功能增强。相山庙会一度成为物资交流大会,其文化功能也一度被削弱。从现状看,淮北庙会仍然以商贸与文化功能为主,宗教功能次之。有庙会就有庙会旅游与休闲,旅游与休闲功能一直伴随着庙会的发展。古代早期庙会旅游与休闲在研究中少被关注,而现代庙会旅游与休闲受到重视。近年来,旅游与休闲功能成为相山庙会的最主要功能,相山庙会对促进淮北旅游与休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时间维度来说,淮北现有庙会主要集中在仲春季节,即大地回暖的农闲季节,所服从的是传统乡村社会生产与生活节奏。这与新的历史条件下“双休”日与法定节假日并不吻合,将服从双休日与法定节假日的群体排除在外,因而存在局限性。从空间维度来说,淮北现有庙会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或城镇的城乡接合部。庙会的空间集中已成为一种趋势,因为有更多商业机会、更稠密的人群而又能保持着与乡村社会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庙会活动开展。以上两个维度是加强庙会建设与管理必须考虑的因素,以便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鉴于此,应协调庙会时间与双休日、法定节假日,使之有更多交集,让服从双休日与法定节假日的群体有更多机会赶会;另方面,应将赶会人数不足、逐渐失去吸引力的庙会,向庙会集中的城乡接合部“迁移”,以实现资源整合,形成“规模效应”。
从旅游与休闲维度来说,庙会活动内容丰富,具有多种功能,能满足多种需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目前庙会基本是一种习俗活动,缺乏规划与管理,带有自发性与盲目性,庙会的旅游与休闲发展还有诸多方面需要完善。应借助各种媒介,加强宣传推介与品牌营销,扩大影响与客源范围,将特色乡土文化推介出去;增加有吸引力的传统民俗表演与现代文化娱乐节目以增加看点;进一步改善要素环境,尤其应改善厕所条件。针对拥挤不畅问题,应加强空间规划与管理,将庙会空间进行功能分区,如分为宗教区、商贸区、娱乐区、餐饮区、交通与卫生设施设备区等,确保庙会活动有序开展与游客有序流动。
庙会对促进传统文化现代化及乡土文化与旅游(休闲)的融合,都具有积极意义。庙会不能只是对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应积极吸纳现代文化融会其中,并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增强管理意识、规划意识,一方面确保庙会正向功能作用,抵制低俗表演、封建迷信等文化糟粕,打击“坑蒙拐骗赌”等违法行为;另方面应将庙会纳入区域规划,真正把庙会当作文化资源看待,当作文化品牌经营,突破地域局限性,实现庙会与区域发展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