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中梅山地区雕花木模艺术保护与传承策略

2021-03-26武湘梅

湖南包装 2021年1期
关键词:雕花梅山民俗

武湘梅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雕花木模是民间制作糕点的工具,属于中国民间雕刻艺术的一个品类。在民间,用雕花木模来制作糕点和糯米粑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南宋时各式雕花木模糕点已达19种之多[1]。一代代的民间艺人在继承祖辈雕刻工艺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将实用和审美相结合,不仅形成了特定的饮食文化,还催生了丰富的雕花木模技艺,留下了珍贵且富有艺术价值的雕花木模。到清代,更是品类丰富,分布于乡间和城镇[2]。这些糕饼的印模极其精美又极富地域特色,寓意丰富,集精湛的雕工和民俗于一体,陪伴着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节日。

在湖南民间,这种雕花木模也伴随着丰富的民俗活动曾盛极一时。据1993年出版的《安化县志》中这样记载:将糯米洗净蒸熟,置石臼中捣碎,制成圆饼状的粑粑,也有用糯米和粘米磨粉,制成各式花纹的粑粑,类似外地年糕。过年过节食用,并以之馈送亲友……[3]时间进入2000年后,现代城市年轻人的婚丧嫁娶各个环节已很难寻找到雕花木模印粑粑。但据笔者最近几年的田野调查发现,在湖南当代较偏远的乡村中老年群体中,雕花印模粑粑还是有一定的市场。只不过有的地方老辈遗传下来的雕花木模纹样不够精美,非常简单;而有的地方如湘中梅山地区新化紫鹊界梯田一带过年打印模粑粑的风俗一直延续至今,当地农户家的雕花木模大多为清代祖辈遗传,其纹样精美、文化深厚,值得研究。

1 湘中梅山地区雕花木模艺术特色

湘中梅山地区,主要指湖南的安化和新化两县为核心的湖南中部雪峰山区这一大片的山体区域。由于这一带山区独特的地域特色和苗、瑶、汉、回等多民族混和居住特性,孕育了独特的文化、方言和宗教信仰,同时,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品性——蛮性。这种文化品性,在老百姓看来就是吃苦耐劳;而对官府来说,表现为民众的难以驯化和统治[4]。它有着独特而鲜明的地域特色,其影响下的梅山地区雕花木模艺术也特色鲜明。其艺术特色具体包括题材丰富、雕刻精美、气韵生动、造型饱满、民族融合5大特征。

1.1 题材丰富

梅山地区雕花木模雕刻技法以阴雕为主,常用的雕刻工具有:平凿、圆凿、V形凿、雕刀等。雕刻题材丰富多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类:一是吉祥喜庆类,如龙凤戏珠、喜上眉梢;二是飞禽走兽类,如鱼、鸡、蝴蝶等;三是花草瓜果类,如荷叶、各种花草、茎叶;四是吉祥文字,如福、寿、喜等;五是民族特色纹样。这几类题材都来源于老百姓日常劳作中所接触的大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草木关情,鱼鸟相亲。梅山地区的老百姓与大自然相依相拥、和谐相处的情怀可见一斑,散发着鲜明、浓郁的地域特色。

1.2 雕刻精美

依据丰富的题材内容,梅山地区老民间雕刻巧匠在给定的木模里大展身手。有的随手雕几片叶子;有的加上自己大胆的想象将两种以上的花进行组合嫁接;有的雕上鸳鸯、蝴蝶。由于印模适用的场合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尺寸。图1为笔者2019年5月前往位于安化县境内仙溪镇山口村的梅山文化博物馆时所看到的一个特大的雕花木模,其直径大约为30—40 cm,与梅山地区最小的3—4 cm木模形成巨大的反差。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的准新郎都要用这类特大雕花木模印制糯米粑粑,作为聘礼之一送到女方家。” 该木模中心是一个喜字,喜字的正中心为圆心,设置3个同心圆。紧挨着的第二个圆为龙凤戏珠图形,第三个圆为传统吉祥纹样。相比其他场合使用的木模,该木模显得尤其精美,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布局紧凑,向心力强。通过3个同心圆来强化这种感受。二是动静相宜。中间的喜字端庄大气,周围的龙凤戏珠活泼热烈,整个龙身翻腾,祥云环绕,龙发随风飘动,口吐龙舌,龙嘴冲着火珠大张;右边的凤纹,则没有繁复的装饰,造型简洁,只垂下飘动的凤尾,左脚踩祥云,右脚抬起,凤眼圆睁,朝向火珠,四周祥云环绕。龙凤之间是圆球形火珠,火焰炽烈,龙尾部则是翻腾的海水。最外圈的吉祥纹又以静的形式出现,围绕四周,将龙凤图形囊括其中。三是疏密有致。最中心的喜字笔画简炼,空白处较多;外围的龙凤图形则分布较密,其鳞片都有进行表现,与喜字的空白处形成疏密对比。

1.3 气韵生动

与梅山地区的安化县雕花木模相比较,新化紫鹊界一带的雕花木模图形在题材上则以花草动物为主。雕花木匠简单几刀就将动物或植物雕刻得栩栩如生。这类木模的纹样气韵生动,充满了浓郁的田园气息,如图2喜上眉梢纹模所示。据当地的村民回忆,用该木模印制的粑粑主要用于新郞新娘结婚后的第一年,带着粑粑去岳母娘家拜年。雕花木模正中仅刻一只喜鹊和一枝非常简炼的梅花,梅花的茎叶呈S形布局,律动优美。喜鹊则用几笔勾勒出,抬头向前方,停落在枝头休息。图3喜鹊纹模,这个雕花木模仅刻一只正在飞翔的喜鹊,动态雕刻非常生动而有活力。图4虾纹模,木模正中雕刻一只非常简炼的虾,正在水中游动,旁边还有两三根水草。整体来看,湘中梅山地区雕花木模艺术风格都呈现出简炼而气韵生动的特点。

1.4 造型饱满

纵观笔者已收集到的新化紫鹊界一带的雕花木模图形,不难发现还有个显著的艺术特色,那就是造型饱满、线条流畅圆润。如图5所示,该雕花木模仅以茎和叶为题材,主体图形是一片叶子,叶脉清晰,下面穿插正反两枝茎叶,形成优美的S形,叶片蜷曲,呈饱满状往外扩张的曲线,圆润而流畅。从构图上来看,主次分明,层次清晰,不失为一个艺术性很强的雕花木模。图6梅花纹模,以两枝穿插的梅花为主体图形,花瓣和叶片的造型都很饱满,显得端庄大气。

1.5 民族融合

历史上的湘中梅山地区是一个以苗为主,汉、瑶、回、土家等多民族居住之地,从而出现了多民族的融合与交流,也表现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华民族悠久的祈福文化也在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向梅山地区渗透。雕花木模中的龙凤吉祥纹图、福、寿、喜纹图(见图7)等充分说明了这种文化融合的结果。

2 湘中梅山地区雕花木模艺术传承价值

雕花木模印粑粑在湖南民间广泛应用于春节、婚礼、百日宴、敬神等民俗活动。著名工艺美术家潘鲁生[5]曾指出:要充分认识传统生活中集会、节气与岁律相结合的传统节日作为民间文化等生成土壤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还原和培育传统节日里丰富的民俗、民艺内容,在都市生活的假期空间里充实传统工艺等活动内容。而在历史上的梅山地区,这种民俗尤胜。雕花木模艺术作为这些民俗活动的物质产品,其在当代的传承价值凸显。

(1)传承雕花木模,可以恢复传统礼仪,凝聚乡民情感。

图1 龙凤吉祥纹模

图2 喜上眉梢纹模

图3 喜鹊纹模

图4 虾纹模

图5 芭蕉叶纹模

图6 梅花纹模

当今,城市化快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都到城里务工、安家,农村只留下老人和小孩。原有的传统村、组已经严重空心化,传统的村落正在消失。有专家[6]认为, “在一些传统村落,可以自发恢复一些地方性民俗礼节活动,自愿举行宗亲祭祀活动,鼓励恢复本地优秀的乡约民规。” 这些措施的确可以有效增强人们之间联系的纽带,融洽人们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梅山地区老百姓在过年、子女嫁娶环节用雕花木模打粑粑风俗由来已久。当地人历来注重缔结婚姻的各个阶段的礼仪,尤其是在聘的这一环节,作为婚礼前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男方往往以金钱财帛、猎枪、雁、鹅、酒具、糯米粑粑作为聘礼[7]。因此,家家户户逢喜事便拿出家传的老雕花木模打印粑粑。这一民俗活动的整个过程,需要多人协助才能完成,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团坐在一起,说说笑笑,气氛融洽。在这种民俗活动中,既能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喜庆气氛,同时又增进了人们的感情,协调了关系。更重要的是,在物质生活极大提高的今天,它能有效凸显地方民族特色,凝聚乡民情感,恢复传统礼仪,成为对抗人际关系冷漠的有效手段。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遗存,人们在制作、消费、享受这种印模粑粑的同时,也会产生身份的认同。

(2)积极促成当地食品包装地域性设计风格形成,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包装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元素和图案。

湘中梅山地区的雕花木模艺术图形精美、造型饱满、气韵生动,同时又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这种寓意丰富的图形设计一方面可以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包装设计:新化和安化当地有特色的食品包装设计就可以借鉴喜上眉梢纹、龙凤吉祥纹、福禄寿喜纹等纹样,这样既可以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也可以吸引更多有品位的消费者,从而拓展市场,赢得商机。产品带动包装,包装推动产品。经过一个长时段的市场推广,富有地域风情的特色包装设计风格就有可能形成。

图7 福禄寿喜纹模

图8 民族花纹模

图9 旗帜纹模

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平面设计趋同性愈来愈严重。如何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借鉴传统元素并运用到当代设计中来,形成既适应现代设计语境又有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这是中国当代设计师应尽的职责和理应担当的神圣使命。近年来,中国现代大都市节庆期间,各种民俗活动和各式美丽的灯展相继复兴,显示了中华古老的民俗传统文化在当代环境中的勃勃生机。这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能把散落在全世界的华人团结凝聚起来。在复兴传统文化的这一大背景下,可以有效吸纳湘中梅山地区富有地方特色的雕花木模纹样,将其融入到复兴中华文化的洪流中去。用雕花木模打粑粑本是江南地区古已有之的传统习俗,只不过已沉睡多年,可以将其激活,让其成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也可以将其涵纳的文化价值加以凝练和提升。不仅可以将这些纹样缀饰在糕点及其包装上,从而充分提升其产品附加值,同时,也可以将这些纹样提取将其设计为一些精美的饰品,或者将其融入到一些有特色的服饰产品中,毕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富有特色的民族设计才有可能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保护和抢救湘中梅山地区雕花木模有助于吸纳富有民族特色的设计元素,从而为富有中国特色的灿烂辉煌的设计产业添砖加瓦。

3 湘中梅山地区雕花木模艺术保护与传承现状

3.1 静态保护

目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采取静态保护与动态传承的方式。静态保护主要是采用记录、收集、保存的方式开展。位于安化县境内仙溪镇山口村的梅山文化博物馆,是梅山文化集中展示馆。在该馆内的一个展厅,陈列了一些民间收集上来的梅山地区雕花木模,木模纹样精美、富有特色,这得益于梅山地区的文化工作者,他们已经意识到运用博物馆保存的方式是对梅山地区雕花木模艺术进行静态保护与传承的最好方式之一。然而,从整体陈列环境来看,雕花木模和一些梅山地区的农具陈列在一起,显得较为粗糙。这大大降低了雕花木模的精致美感。由于展厅陈列设计效果一般,雕花木模陈列在展柜里,无法让到访者产生丰富的联想,进而对这个源自民俗活动中的艺术品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3.2 活态传承

在梅山地区民俗活动中产生的雕花木模艺术离不开 “活的传承人” ,而它滋养的温床则是活生生的富有活力的各式民俗节日。因此,只有鼓励民众自发恢复一些传统民俗节日,才能使梅山地区的雕花木模艺术以活态的形式传承下去。在这里, “活态的形式指的是以一种动态的而非静态的非物质文化传承方式” ,这种传承方式依附于热闹的民俗活动。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活态传承方式进行传承时,它就具备了在当代发展的有利条件,就能够快速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从而保证它的发展空间。目前,在娄底新化紫鹊界梯田一带的农村,逢年过节仍有家家户户拿出雕花木模印粑粑的习俗,这便是活态传承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4 湘中梅山地区雕花木模艺术传承中的瓶颈

4.1 民俗节日的淡化

城镇化进程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农村的空心化。农村是老人和小孩的留守地。年轻人都已选择外出到大城市打工、定居。一方面大城市的生活方式改变了这部分年轻人的娱乐方式;另一方面民俗节日失去了农村这片广阔的滋养温床,正在渐渐淡化。民俗节日一旦消失,也将是雕花木模艺术切断活水源头的那一天。这个现象也是目前梅山地区雕花木模艺术传承中面临的主要瓶颈之一。

4.2 民间雕花木模图形缺乏创新

梅山地区现有的民间雕花木模图形大多是清代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物。这其中不乏很多优秀的图形,如前文所述一些具有气韵生动,充满田园气息的作品,但也有些图形过于概念化或者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而失去了当今年轻群体市场,如图8、9所示。时至今日,要想在当代环境中发展和传承,就要考虑到客户群体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客户群体是从农村走出去、在大城市打工的群体,他们的审美观念、需求就是传承时应该考虑的问题。如何对民间雕花木模图形进行设计创新,以符合当代梅山地区农村环境和年轻人的审美观念,是目前梅山地区雕花木模艺术传承中面临的另一个瓶颈。

5 湘中梅山地区雕花木模艺术保护与传承对策

5.1 静态传承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

梅山文化园的工作人员对梅山地区的雕花木模进行了收集整理。将乡亲们遗弃的旧物搜集起来,建立博物馆进行专门陈列,分片、分区、分类进行展示介绍。但是把雕花木模和一些农具陈列在一起,不利于全面展现雕花木模的内涵和特色。雕花木模墙上只罗列了一些简单的说明文字。建议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专家介入指导,结合最新的数字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全息投影,在整个空间进行投射[8]。充分运用技术手段立体呈现梅山地区雕花木模依附的民俗活动场景,利用全息投影技术营造浓郁的民俗活动氛围,从而打造梅山文化的特殊魅力。

5.2 加大开发适用市场的图形力度

为了适用市场,需要与时俱进生产适合大众消费的产品。一方面,坚持还原地道的老款式。这主要针对五六十岁人群。另一方面,做好传统图案的创新设计工作。和艺术设计工作者联系,开发出既有当地特色又有现代审美需求的图形,比如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发出他们喜爱的图形,制作成雕花木模。同时,结合产品创新,用雕花木模印制受青少年喜欢的糕点。

5.3 制定政策支持动态传承

动态传承是非常有效的传承手段之一。它往往依附于民俗活动,而农村才是滋养民俗活动的广大温床。因此,只有在当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前提下,通过制定政策支持动态传承。而政府对民俗艺术传承的支持,则最终体现和落实到一套设计合理、行之有效的制度系统的构建上[9-10]。

5.4 积极运用到当地特色食品包装设计

湘中梅山地区历来出产丰富的土特产,如安化的黑茶、新化的白溪香干等。这些食品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安化的黑茶已经走向了全世界。如果将这些特产的包装与其他地区的茶叶包装比较,仍然能发现,其设计上的驱同性较严重。如何让这些特产呈现出有地域特色设计风格,需要设计师们从当地的风土人情中挖掘传统元素,进行现代嫁接,转化到当地的特色食品包装设计中去。

6 结语

湘中梅山地区的当地政府要提高对梅山地区雕花木模艺术传承的紧迫感,要引导民众适当恢复当地特色民俗活动。例如,可以选定紫鹊界梯田一带的农村,结合紫鹊界梯田旅游——打造特色民俗旅游文化节,借助当地旅游资源提升当地印粑粑民俗活动知名度,使其成规模。其次要深入民间加大寻访老雕花艺人和老雕花木模的收集力度。再次,当地政府要出台一些政策对民俗活动进行保护和规划,从而为雕花木模艺术的动态传承提供有力支持。最后,要利用数字技术对雕花木模图形进行整理归档,提炼转化并运用到当地特色食品包装设计中去,促成当地食品包装设计地域性风格形成,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雕花梅山民俗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树干雕花
梅山民歌的地域文化简析*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梅山
漫画民俗
纸杯变身雕花椅
苏州的雕花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