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感官刺激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1-03-26周淑玲师新娟张绡琦

医学综述 2021年5期
关键词:病患者阿尔茨海默条目

周淑玲,师新娟,张绡琦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 a.神经内科,b.心血管外科,西安 710032)

阿尔茨海默病是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以记忆力严重损伤、认知功能异常衰退甚至生活自理能力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80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病率可高达40%[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有研究预测至2050年每80个人中就会有1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2]。由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症状复杂,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且现有治疗药物可能会加快患者认知功能减退速度,增加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等,探寻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3-4]。有研究显示,多感官刺激疗法能为患者提供丰富的多种感官环境,加大患者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刺激,改善异常的精神行为症状及心理状态,被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5-6]。然而,目前我国在多感官刺激疗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特别是与其他疗法的比较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多感官刺激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收治的8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诊断标准[5],且处于病程的第一阶段(发病1~3年);患者能进行简单交流且无听力障碍,并接受量表测评;激越行为量表[6]评估过程中出现至少1项躁动行为。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机体疾病(器质性精神病)或精神疾病(情感性精神病)导致脑功能异常;对多感官刺激无法耐受;患有或曾经患有焦虑、抑郁、躁郁、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有自杀或暴力倾向;无法配合完成全程治疗和评估;入选前3个月内有可影响本研究的相关治疗史。上述患者按照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多感官刺激小组的建立 多感官刺激小组由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丰富的2名神经科主治医师和2名神经科主管护师以及3名神经科护师组成,根据多感官刺激课程内容[7-8]及相关文献[9-10]设计多感官刺激方案,并深入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

1.2.2多感官刺激方案的实施 由高科技产品与自然环境共同设置包含芳香设备、彩色壁纸、植物、水柱、聚光变色灯、光纤喷束、幻彩镜球、动感彩轮等设备且能够营造瀑布流动、海洋、动物世界、天空、蔬菜果园等场景的主题空间,每3例患者为1组进入主题空间,由多感官刺激小组成员控制空间内的场景变换,引导患者进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及味觉刺激项目,并共同参与小组活动或游戏,加强成员沟通,每次40 min,每周2次,连续治疗16周。每次多感官刺激结束后,多感官刺激小组成员对患者活动及互动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患者更为感兴趣的场景模式及小组活动方式,以激发患者参与激情,提高参与度。

1.2.3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行多感官刺激治疗,方法同1.2.2。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痴呆康复训练:通过指导患者反复重复指定数字、按顺序展示物品加强患者瞬时记忆力;通过象棋、数字排序等益智游戏加强患者推理能力;通过读书或读报,训练患者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每次2 h,每日2次,连续治疗16周。

表1 两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神经精神量表(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 questionnaire,NPI-Q)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变化情况。

NPI-Q评分标准[11]:共包含精神病症状、情感症状、行为症状3个维度,焦虑、抑郁、情感淡漠、易激惹、欣快、幻觉、妄想、脱抑制、激越、异常运动、睡眠异常及食欲障碍12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发生率、症状频度0~4分与严重程度0~3分,两者乘积为该条目得分,总分为0~12分,所有条目得分之和为NPI-Q,最终得分0~144分,分值越高表示精神行为症状越重。

HAMD评分标准[12]:采用HAMD-17评估患者抑郁情况,共包含焦虑/躯体化症状、体重、认识障碍、睡眠障碍、日夜节律变化、阻滞、绝望感7个维度中的17个条目,每个条目有0~4分或0~2分两种评分等级,总得分在7分以下为无抑郁,7~l6分为轻度抑郁,17~23分为中度抑郁,24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HAMA评分标准[13]:采用HAMA-14评估患者焦虑情况,包含焦虑心境、紧张、认知功能、抑郁心境、感觉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生殖泌尿神经系统正在、职务神经系统症状、会谈时行为表现、害怕、失眠、躯体性焦虑14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0~4分5个评分等级,总分在7分以下为无焦虑,7~13分为可能有焦虑,14~20分为轻度焦虑,21~28分为中度焦虑,2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NPI-Q评分比较 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感淡漠、易激惹、欣快、幻觉、妄想、脱抑制、激越、异常运动、睡眠异常及食欲障碍评分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考虑测量时间,两组间各指标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16周后,两组焦虑、抑郁、情感淡漠、易激惹、幻觉、脱抑制、妄想、激越、异常运动、睡眠异常及食欲障碍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欣快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升高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治疗前后NPI-Q评分比较 (分,

2.2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比较 治疗前后 HAMD和及HAMA评分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考虑测量时间,两组间各指标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AMD和HAMA评分的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治疗16周后,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更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治疗前后HAMD和HAMA评分比较 (分,

3 讨 论

阿尔茨海默病为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冷漠、焦虑、抑郁、夜间行为紊乱等精神行为与认知功能受损症状,且以脑细胞结构损坏、血管淀粉样变性、广泛性对称性皮质萎缩、白质变性等为主要病理表现[14]。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占老年痴呆发病率的60%~80%,而全球每年可新增460万老年痴呆患者,且以中国及其周围南亚国家患病人数增长最多[15]。目前,临床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主要以抗精神病类药物及运动疗法、音乐疗法等非药物治疗为主。然而,2012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及欧洲药品管理局的报告指出,抗精神病类药物可增加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全因死亡风险,并提倡老年痴呆患者应以非药物治疗为首选。

美国国家老化研究院与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指出,90%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会出现精神行为症状,其中10%~25%在发病早期出现抑郁症状,抑郁的发病率高达69.5%,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且抑郁症与阿尔茨海默病具有类似的大脑结构改变,抑郁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常见前驱症状,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远高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自然发病率[16-17]。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6周后研究组患者NPI-Q评分中的焦虑、抑郁、情感淡漠、易激惹、幻觉、脱抑制、妄想、激越、异常运动、睡眠异常及食欲障碍评分以及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明显降低,而欣快评分明显升高。可见,多感官刺激疗法可明显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行为和心理状态。多感官刺激疗法中的芳香疗法可通过香气挥发刺激嗅觉,唤醒患者情绪体验,从心理上促使机体做出相应的认知及行为反应;被吸入人体的芳香分子刺激嗅觉细胞,并通过嗅觉神经系统传递到海马或大脑边缘系统,达到调节自主神经及内分泌系统而产生放松及愉悦身心的目的。刘艳玲和李奴英[18]的研究显示,芳香精油可增加血液中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等表达水平,通过改变神经元细胞间的化学交流达到抗焦虑及抑郁的目的;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增加乙酰胆碱的水平调节神经传递功能,从而改善大脑的神经变性及其引起的认知衰退、躁动等症状。音乐疗法可通过音乐刺激降低患者皮质醇的分泌、增加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分泌,从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及学习记忆能力[19]。触摸疗法可同时在生理和情感上使患者产生感触,避免患者产生紧张情绪,提升对外界刺激的灵敏度,从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激越、紧张等症状[20]。多感官刺激疗法中的主题场景通过高科技产品与自然环境给予患者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及味觉的多重刺激,除具有芳香疗法、音乐疗法和触摸疗法的功效外,还可通过视听训练将临床科学技术与健脑游戏相结合,达到提升脑功能、改善认知障碍、缓解不良情绪的目的[21]。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认知、情绪、活动能力等方面的进行性衰退使其难以参与智力活动,而多感官刺激疗法是以灯光、真实触感、音乐、香气为媒介为患者提供多感官刺激,不具有智力要求,适合不同程度的痴呆患者。另外,有研究证实,多感官刺激疗法中的丰富场景还可增加神经母细胞的增殖和新生神经元的产生,增加树突分枝及树突棘密度,从而促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结构的重塑[22]。

综上所述,多感官刺激疗法可通过灯光、真实触感、音乐、香气为媒介给予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及味觉的多重刺激以提升脑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行为和心理状态,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病患者阿尔茨海默条目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下)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上)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绿茶或能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睡眠不当会增加阿尔茨海默风险
浅谈老年咳喘病的临床护理
不服不行的搜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