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artner: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智慧城市加速发展

2021-03-26文/

智能制造 2021年1期
关键词:成熟度基础设施区块

文/ 齐 健

观察 Observed

Gartner: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智慧城市加速发展

文/ 齐 健

2020年年中,Gartner根据过去一年中对智能应用、智慧城市相关的市场宏观环境考察,以及对技术、法律法规、政策和热点事件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更新并发布了最新的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最新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聚焦四大议题:标准化、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智慧城市运营商及新基建,以及他们对后续智慧城市建设和技术部署的影响。

智慧城市技术成熟度曲线的关注重点

其中,在智慧城市标准化建设方面,雄安新区和杭州市的智慧城市规划案例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亮点。在雄安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基于城市的基础设施与感知体系建设、智能化应用和信息安全发布了智能城市建设标准体系框架。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建设最初设定的目标是为了打造一个智能城市的样板,从而观察类似的模式是否可能在其他城市复制。但其实雄安本身建设模式的可复制性很低,因为其物理城市和数字版本城市是从零开始同时建设,而其他城市的物理城市建设早于数字版本,所以可参考意义不大。但此次标准框架发布的重点是基础设施感知体系,以及智慧化应用、信息安全等不同方面,因此更聚焦在数字版本的城市建设。在这个层面,雄安的模板对其他城市构建智慧城市的标准化方面有一定参考意义。

2019年,杭州发布了城市大脑与政务数据安全管理两项地方性标准规范。2020年,杭州司法局组织起草了《杭州城市大脑数字赋能城市治理促进条例(草案)》推动城市大脑相关立法工作。如今在国内,地方政府构建城市大脑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和方向,因此对于其他城市来说,以立法的方式来规范城市大脑,在推进城市大脑的建设工作中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为2020年对全球影响最大的突发公共事件,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对于智慧城市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在疫情期间,因为业务停滞,企业收入的减少必然会影响一些行业在高科技方面的支出。但是在智慧城市层面,政府领域反而因为抗疫的需求加速了新兴技术的使用,如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追踪类应用等,新冠疫情从某种程度上为新兴技术提供了一个特定的应用场景,为政府及整个智慧城市生态,以及新兴技术能够为智慧城市带来怎样的价值方面提供了一些现实性的用例。

“新冠疫情也是对过往智慧城市建设的一次摸底。以健康码为例,很多城市在推进健康码,但是不同城市的推进速度快慢不一。由此反映出,哪怕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应用程序,其对于城市本身的数字化水平、数据的打通都有一定的要求。”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相斌斌表示,新冠疫情从某种程度上对于现有的智慧城市的进展进行了梳理。此外,新冠疫情会从某种程度上改变智慧城市在下一阶段的优先级,如城市韧性、社区、市民服务和构建智慧城市生态等,这些层面可能会成为下一步的重点。

以深圳市的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智慧城市运营商,同样是影响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技术成熟度曲线”的重要因素。智慧城市运营商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另一种模式,即以公司化的形式参与智慧城市的运营,包括资本的筹措、规划、建设和运营等。当然,此模式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不能肯定未来一定会复制到全国各个城市,但目前来看,一些相对较成熟的、智慧城市构建较早、已从建设阶段向运营阶段发展的城市,如北京、上海都在关注类似的趋势。意味着当城市对于运营者的要求逐渐提高时,单由地方政府承担会有一定的欠缺。公司化的趋势会更容易提升民间资本的参与,也会通过规避政府在一些流程、组织架构方面的局限,加速不同模式的创新。

智慧城市对新基建落地的推动作用,使新基建成为另一个影响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相斌斌表示,“不是所有的新基建都会在城市发生,然而如5G、新能源、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从覆盖的角度考虑,一定会优先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发展。在一些偏工业型的城市中,工业互联网从某种程度上会成为整个智慧城市生态的一部分。当然,高铁、城市轨道是必不可少的,是实现城市之间以及城市内部流动的基础设施。”

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技术成熟度曲线”

Gartner“中国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中涵盖了25种智慧城市相关市场关注度较高的新兴技术,其中84%的技术正处于泡沫破裂低谷期,52%处在5年内不会实现普及应用并达到实质生产的高峰期。

相斌斌介绍说,Gartner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技术萌芽期,指一项技术从实验室研发到走向市场,进行一些小规模部署,从技术层面考虑是高度不成熟的阶段。当新兴技术出现后,经过一些小规模的概念验证,确定这种技术能够带来一定的收益时,也就是到达市场对于技术的关注度、期望值以及炒作度的峰值(并非部署的峰值),此时市场的关注度达到了高峰,但其中存在较高的炒作成分。

在此之后会发展至泡沫破裂低谷期。换而言之,很多新兴技术经历了概念验证后,会在不同程度上发现规模化部署中存在的挑战。这些挑战可能来自于不成熟的技术、不成熟的生态;或是新兴技术和企业原有的架构集成方面存在的挑战,如企业开放程度低、无法实现集成;或者企业内部的自有问题,如技术路线选择、自治架构、文化甚至投资回收率等方面。这使得在经历了小部分人群的部署后,这项技术并未达到预期,所以出现了“挤泡沫”。但在经过低谷期后,这项技术会逐渐进入真正能够实现规模化部署,带来规模化生产效益的时期。

在智慧城市领域,曲线上绝大部分的点还处于泡沫期之前,这代表着构建智慧城市所需的一些技术是高度不成熟的,尤其是一些新兴技术。相斌斌表示,“这不难理解,首先,曲线是动态的,Gartner每年都会对上面的点进行调整,而一些相对成熟的技术已经可以实现规模化部署,就会被移出曲线图,所以曲线上永远保留着一些较新的、市场关注度较高的新兴技术,导致总体的成熟度水平较低。”

另外,曲线图中有超过一半的技术在未来的五年内大概率不会达到普及性应用,所以如果想要实现智慧城市的构建,或者希望新兴技术在智慧城市的普及过程中产生可量化的收益,仍然需要时间。

相比2019年的技术成熟度曲线,2020年新增了“孪生市民(Citizen Twin)”和“政府区块链(Blockchainin Government)”两个技术点,并将“智能交通管理(Intelligent Traffic Management)”更名为“智能网联基础设施(Intelligent Connected Infrastructure)”,对“隐私(Privacy)”和“数据向善(Data for Good)”两项技术的规模化部署时间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调整了“网络安全(Cybersecurity)”“数字孪生政府(Digital Twins of Government)”“5G”和“政务云(Government Cloud)”四项技术在曲线上的位置。

孪生市民(CitizenTwin)和政府区块链(Blockchainin Government)

“孪生市民(Citizen Twin)”是继2018年Gartner在“中国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技术成熟度曲线”中增加了“数字孪生政府”之后增加的重点新兴技术。在此之前,在数字孪生建设方面,绝大多数的关注度都集中在如何为城市基础架构和政府业务流程创建数字孪生。由于新冠疫情的产生,2020年出现了一些“孪生市民”的现实生活的应用场景,如健康码。事实上,数字孪生版本的市民此前已有,如基于金融和社会行为数据的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但这个数字市民并非完整的孪生市民概念。随着在新冠疫情期间健康码的应用,健康、轨迹、位置甚至生物识别的信息都逐渐被纳入体系当中。虽然目前为止,仍然不是完整的孪生市民概念,但与基于征信系统的体系相比,引入更加丰富的的维度。未来孪生市民会出现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更多个性化、情境化市民服务的产生。但前提是基于关于数字孪生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隐私保护和安全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相斌斌认为:“在法律法规完善前,规模化的应用只会局限在一些特定的、和社会普惠更相关的领域中,而非商业的领域中。”

政府区块链(Blockchainin Government)的概念近年在市场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区块链并非新概念,近年来很多人通过数字货币炒作获利,使区块链概念在全球反复流行,但对于区块链赋能企业应用的研究,却存在需求不明确、规模化部署困难以及可替代性等阻碍。

Gartner认为,针对政府行业的区块链领域,未来有三大重点关注领域:第一是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应用,如在教育、就业、养老、精准脱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全、公益以及社会救助等领域的应用。这些领域大多面向公共服务,因此应首先得到落实。第二是区块链底层技术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结合,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层面,比如智慧交通、能源电力。区块链的应用可以提升整个智慧城市生态之间数据的流动,从而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精准化。第三是数据共享层面。数据共享由两个层面构成,一是城市之间的数据流动,如在信息、资金、人才和征信等方面实现更大规模的互联互通,从而保障数据在城市之间进行高效有序的流动;另一层面处于城市内跨部门,以及跨政府及其他行业。如在整个智慧城市生态之内,在政府和工业、政府和金融之间,或者更大的范畴之内进行数据的交换和利用,将实现更好的市民服务体验,并引发技术创新。

智能网联基础设施(IntelligentConnectedInfrastructure)

智能网联基础设施(Intelligent Connected Infrastructure)此前被称为智能交通管理(Intelligent Traffic Management)。相斌斌介绍说,“命名调整的原因是,2019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过往的智能交通强调的重点非常不同。纲要强调大力发展智能交通互联网,包括智能汽车、自助驾驶和车路协同等。所以,原有在智能交通管理层面上的政府职能被拓展到了交通生态的概念上。”以此为基础,Gartner将其命名调整为“智能网联基础设施”,从而强调政府在构建交通基础设施时考虑未来交通生态发展的必要性,因为未来的交通路网和基础设施必然会与路面移动元素实现交互,所以应突出生态的概念。

智能网联基础设施集合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数据分析、自助驾驶和通信等多方面技术,相斌斌说:“目前,这些技术的发展状况良莠不齐,因此我们决定将智能网联基础设施的相关技术调回至较为不成熟的位置点。另外,因为它强调生态的力量,所以未来的标准,包括协同、数据交换或许都会成为决定智能网联基础设施未来发展速度的关键因素。”

隐私(Privacy)和数据向善(DataforGood)

在最新的技术成熟度曲线中,Gartner对“隐私(Privacy)”和“数据向善(Data for Good)”两项规模化部署的时间点进行了调整,都从原来的5~10年调整为2~5年。首先,在隐私方面。近年来国内的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都在加速推进。工业领域的企业、协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都在落实数据开放,很多政府部门已经开始了数据互通和数据交换中心的构建。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应用的需求都会加速,无论在中央政府层面还是行业机构层面,都会持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相斌斌表示,“我们结合了一些海外实践经验,认为隐私安全是很多未来应用要考虑的因素,是落实很多应用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另外一个调整叫数据向善(Data for Good),Gartner对于数据向善的定义是:超越组织边界,利用数据以及数据产生的洞察去改善社会,数据向善最终将以公益性为目的改善社会。相斌斌介绍说“此前的参与者对于自身的定位以及如何参与没有明确目标。但在新冠疫情期间,对于溯源、健康码和防疫地理空间分析等不同的应用需求的爆炸性的增长,快速帮助人们在不同层面意识到了自己应在数据向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如数据的提供商、技术工具的提供商,或是服务的界面,新冠疫情让人们对自己的模式进行了探索。因此,后续数据向善的实践具有更大潜力,如面向更多社会问题,流行病学的预防、控制,以及绿色出行、食品安全等多方面的公众服务。”

网络安全(Cybersecurity)、数字孪生政府(DigitalTwinsofGovernment)、5G和政务云(GovernmentCloud)

在曲线位置上调整较多的点包括:网络安全(Cybersecurity)、数字孪生政府(Digital Twins of Government)、5G和政务云(Government Cloud)。

首先,在网络安全方面。随着国内网络安全法进一步细化普及,对于企业以及在政府层面构建安全和风险管理机制很有助益,因为这从很高层面界定了应被考量的不同方面。但由于中国企业在安全和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方面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Gartner认为网络安全的成熟时间点会超过十年。另一个原因是安全通常和新兴技术相辅相成,其概念是没有终点的。如早期IT安全、网络安全,在移动技术得到发展时,这些传统的企业防火墙不足以防范移动应用带来的安全隐患,于是有了移动安全的概念。之后出现了云安全、人工智能安全和物联网安全等,当物联网和智慧城市、工业等的关键行业基础设施相结合时,又产生信息物理安全(Cyber Physical Security)。安全的概念是高度动态、时时演进的,其演进的时间点会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处于相对不成熟的水平。

其次是数字孪生政府的相关技术。自2019年开始,贵阳、上海以及其他一些城市在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中,逐步引入了数字孪生概念,虽然构建出的并非完整的三层级数字孪生政府的架构,但也初具雏形,人们对于这些概念及其应用场景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加速了数字孪生政府概念的普及,而这一概念的普及还有赖于数据上的拉通,包括数据标准、数据归属、部门之间如何集成以及部门的协调配合,其中涉及很多非技术因素,可能会影响最终技术的实施。

5G技术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自2019年发牌以来,中国在基站的覆盖率和终端出货方面逐步领先于其他国家,其部署速度极快。但就智慧城市而言,通信技术本身高度依赖于标准,也就是所构建网络的承载力、功能和特性都由标准来界定。绝大部分目前构建的5G网络都基于R15版本,其所支撑的能力和特性是构建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技术,所以仍要考虑是否真正将5G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网络和基础设施来构建。当然,这是单从技术角度而非战略角度分析。相斌斌表示,“目前,有很多地方政府出于战略考虑,会把5G作为核心组成部分进行发展。我们认为5G未来终会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构成,但前提是,城市和供应商在其目标和时间点上达成一致。首先应该关注版本的发布,另外要关注版本发布后,终端、网络基础设施以及整个生态和应用是否准备就绪。事实上,构建智慧城市不单需要网络的连接,更需要基于网络连接可操作的一些应用,这取决于整个生态的完备程度。”

猜你喜欢

成熟度基础设施区块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产品制造成熟度在型号批生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整机产品成熟度模型研究与建立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不同成熟度野生水茄果实的种子萌发差异研究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刚好够吃6天的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