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视域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03-25赵心愚

民族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社会存在的反映。铸牢这一共同体意识,事关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铸牢这一意识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发挥教育的作用,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应注意的内容主要为形势教育、基本国情教育与历史教育。发挥好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明确谁负责、谁来抓和如何落实,也需要建立开展这一教育的制度及采取必要的措施。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应融入政治理论课,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同时也需要多形式、多渠道展开。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教育

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1)02-0001-0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藏地方志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7ZDA15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心愚,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史。四川成都 61004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深化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在这次党的代表大会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断增写入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总纲”之中。[2]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讲话中又强调:“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明确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3]如何认识、理解习总书记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怎样落实、如何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战略任务,也是民族研究学术团体及每个民族工作者、民族研究者应担负的历史重任。

近几年来,学界已在理论上、实践上从不同角度展开相关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其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较多,如“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词语何时提出,何时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科学概念,如何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与本质属性等。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如何实现、怎样去铸牢这一意识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取得的成果也相对偏少。

本文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作几点思考,先分析意识及其确立、铸牢的途径,在此基础上论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育,进而讨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及当前开展相关教育应注意的主要内容;最后讨论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如何落实,并提出开展相关教育的建议。

一、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正式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科学概念并阐释其涵义。[4]这次会议后,“中华民族共同体”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话语体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意识”这三词组合而成。因此,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论概念的理解,本需要从构成这一复合词的三个词的词义中去认识,但目前“中华民族”“共同体”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概念的研究成果已较多,本文不作进一步讨论。需要指出的是,在几年来的相关研究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入探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意识”“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如何实现这一意识“铸牢”的讨论还不太多见,要完成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战略任务,显然有必要对这些概念作进一步的探讨。

意识与物质为哲学范畴,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存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并认为,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不仅反映客观存在,也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到人类社会历史中即为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5]在人类社会历史中,任何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共同体意识”,就是对“共同体”这一社会存在的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就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社会存在的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明确提出来的时间虽然并不长,但因“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社会存在实际上早已存在,因而这一共同体的意识也就早已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讲话中指出,“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3]总书记这一讲话中明确谈到的“共同体意识”,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在中华民族由自在阶段进入自觉阶段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开始出现,并在抵御外侮中逐漸增强。“共同体意识”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社会意识之一,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现象的总和,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意识形式即意识形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社会意识形式之一,即为人们常说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了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与政治制度及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事关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所以必须不断铸牢这一共同体意识。

意识一词的原意为精神活动,识,即了解、认识与认知。意识从开始出现到确立有一过程。意识的真正确立,就是铸牢。意识由开始出现到确立,有其自身的规律。毛泽东主席1963年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中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在文中毛主席明确说,“在我们的同志中,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文章最后指出:“因此,对我们的同志,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6]毛主席以上论述虽然是从认识论谈人的正确思想来源,并指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但最后明确强调了进行相关教育的必要性。正确的意识与思想、观念一样,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或自己头脑中固有的。正确的意识由产生至确立有一过程,应注意的是这一过程中教育也起着重要作用。德国哲学家、教育家卡尔·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中有句名言:“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人们常注意的是其强调教育方式与方法,但结合书中“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的主张分析,雅思贝尔斯实际上也强调了教育在思想、观念形成及意识由产生至确立过程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7]习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培养,即按照一定目的进行一定时间的教育与训练,使培养对象成长。总书记的这一讲话,实际上已指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要注意发挥教育的作用。

在已有的研究中,有学者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改变部分地区的相对落后状况,必须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必须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要让各民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等。[8]也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微观基础是“互嵌式社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按照党中央强调的那样,大力推动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建立。[9]还有的学者撰文探讨语言文化认同及跨民族友谊,认为增强语言文化认同、促进国内跨民族友谊有利于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铸牢这一共同体意识的积极路径。①这些看法与主张是在学习十九大报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等基础提出的,具有针对性,经济发展、互嵌式社区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也确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密切关系,也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但意识为精神活动,其确立也就是意识的铸牢有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从教育着手去铸牢,因而教育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关心教育,重视教育。《论语·卫灵公》载,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汉语“教育”一词,源于《孟子·尽心上》所言君子三乐之一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师说》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代韩愈明确讲教育首先是“传道”,即传为人之道,也就是忠孝观。用现在的话来讲,传道就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国家观等,师者首先要重视学生思想教育。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涉及诸多方面。2015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总则”第六条规定:“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从内容与目的任务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属于教育法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铸牢有一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在教育法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相关内容的教育才能完成。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当前应注意的主要内容

教育既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就应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认真研究并发挥好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要发挥好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首先应明确这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当前,这一教育应注意的内容主要为:

(一)形势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断已写入十九大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总纲”中。近年来,习总书记在全国性会议上及一些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内各种学术刊物上及新闻媒体上,近几年来也常见这方面内容;在高校、社科院所与党政部门中,这两年有关的研究基地也先后建立起来。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什么要多次强调并广泛宣传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什么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这需要了解其形势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国内外形势都出现了重大变化。在国际上,全球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在国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逆水行舟关键时期,前进路上不进则退。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中国面临的困难与风险将会越来越多,形势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正因为如此,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同志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1]。

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形势下“民族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五个并存”的阶段性特征凸显。在复杂多变的形势背景下,面对各种挑战,如何应对?怎样才能化危为机?习总书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认同、心理认同与文化认同,意识确立才能主动维护这一共同体利益,并为这一共同体命运奋斗。铸牢这一共同体意识,也就是要明确这一共同体的边界,增进这一共同体内部的政治认同、心理认同与与文化认同,增强这一共同体的凝聚力,将这一共同体的全部智慧与力量凝聚起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非常形象地讲,“深化民族团結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另一次讲话中总书记又强调,“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1]37。前已言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早已存在,在中华民族进入自觉阶段后就已开始出现,并在抵御外侮中逐渐增强。但并非所有国民都有这样的意识,而且远远谈不上已“铸牢”,随着环境改变或形势变化,有些人这一意识也有可能淡化。在当前的复杂形势下,习总书记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之基,是抓基础、抓根本之举。各族人民都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凝聚力得到了空前增强,才能从容面对各种挑战,化解各种危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通过形势教育,使各族人民尤其是青少年认清形势,并认识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标志着党把中华民族团结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更加关键的战略位置,是着力于历史长时段,是在充分认识风险的同时又敏锐把握新时代中华民族团结奋斗面临的历史机遇。通过形势教育,认识了形势背景与时代背景,才能真正理解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才能在头脑中真正确立这一意识,也才能明确历史责任。

(二)基本国情教育

在习总书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准确把握并立足于基本国情确定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为一个重要方面。习总书记讲,中国两千多年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这次会议强调,“全党要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又明确指出,要“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3][4]。

中国的基本国情涉及诸多方面,以前讲得较多的是地大物博、一穷二白、人口多底子薄等等。习总书记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角度强调中国的基本国情,在几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是首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正是通过对这一基本国情的分析与阐述,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了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和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实际上也讲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在另一次重要讲话中,习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讲,要把国情教育“摆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10]。因此,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中,基本国情教育应是一主要内容。

中国自秦代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中,众多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与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中华大地的地理生态特点有着密切关系。换言之,中华大地的地理生态特点是这一基本国情形成的基本原因、重要原因之一。这不是主张“地理环境决定论”,而是强调不能漠视客观存在的地理生态环境。中华大地按胡焕庸线从黑龙江璦珲至云南腾冲斜着划一直线,分为东西两大部。此线最初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后来发现与生态环境、文化文明及民族分布、互动等存在相当程度重合:线以东以南,主要为农耕民族分布,农耕文明为主流;线以西以北,主要为游牧民族分布,牧业文明为主流。从南北角度看,中华大地东部由南到北又可划出三个温度落差明显的地带,成为水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及游牧渔猎区,分布的民族又有不同。从西北至东南看,中华大地由西北向东南又呈现出海拔高度、地理生态不同的三大阶梯。在中华大地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里,东西两大部与南北三带、西北向东南三大阶梯分布的众多民族,经过不断汇聚辐射,在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格局中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依存,在流动迁徙中又交往交流交融,最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就是在中华大地宏观的地理生态环境中及自然条件下形成的。②

西南地区多山地、高原,这一地区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特点也就更为突出,由于不少山地为立体地形、立体气候,使民族分布又多呈立体格局。如在云南文山,有苗族住山头,瑶族住箐头,壮族住水头,汉族住街头之说;在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洪水的故事”中称藏族住上头(北边),纳西住中间,白族住下头(南边)。在西南地区不少民族的民间故事里,还多将本民族与毗邻而居的其他民族称作一母所生的几兄弟。如,纳西族传说故事中,毗邻而居的藏族是老大,纳西族为老二,白族是老三,三兄弟皆为磋热莉恩与翠海苞波夫妇所生。[11]有趣的是,在四川纳西族神话故事《措则勒厄》里,一母所生三兄弟中,藏族是老大,汉族为老二,纳西族则成了老幺;而在四川神话故事中,苗族与汉族也是两兄弟,苗族是老大。[12]西南地区民族杂居加立体分布的格局,因自然条件、地理生态环境等的不同,民族之间必然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依存,在历史发展中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在这样的地理生态环境及分布格局中,毗邻而居的民族加深了解与信任,消除隔阂与成见,彼此心理沟通,亲如一家。

各民族杂居与立体分布的情况在藏彝走廊里也普遍存在。如涼山州冕宁县庙顶,地处雅砻江畔。当地藏、汉、彝三个民族杂居。庙顶藏族经济主要来源为农业,但一年之中农业劳动时间并不多,习惯在高山上放牧。他们从祖上传下来的办法是将江边的土地租给汉族农民耕种,再收租粮,这比自己种更合算。租佃关系主要为两种:一是“安押头”,即写租约交押金;一为“打青生”,即不交押金,出租者出地与种子给佃户种,收获时双方到场监收。除此之外,庙顶藏族养的水牛、黄牛多寄养在矮山地方租其地的汉族佃户家,有“寄养”与“寄草”两种方式:寄养方式汉族佃户可获得一些牲口,寄草方式汉族佃户只可使用畜力和获得肥料。③20世纪80年代,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组织考察已有这方面的调查材料,十多年前笔者去调查也了解到这样的情况,而且听说当地汉、彝之间也曾出现过土地租佃关系。由于立体分布,居住地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以及传统不同,此地藏汉彝民族交往交流与相互影响、相互依存非常明显,已形成谁也离不开谁的、相互了解与信任的共生关系。这种情况虽然20世纪80年代才有调查材料形成,但可肯定是多少年来就是这样。这种实际情况,可称为杂居区一个乡村地方的微观的“基本国情”,已成一种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环境。在藏彝走廊内,民族杂居区如中宁蒗、盐源、木里、汉源、石棉等地这样的乡村很多。可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微观基础在藏彝走廊地理生态环境下早已存在,这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当前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应注意用地理生态环境下全国尤其西南地区、藏彝走廊各民族互动、依存的生动事例及微观基础早已存在的事实,加强基本国情的教育。各族人民尤其是青少年认识了地理生态环境下宏观、微观的基本国情,才能真正理解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必然性,也才能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在加强基本国情教育的基础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才能在各族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头脑中真正铸牢。

(三)历史教育

习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教育。在一次讲话中习总书记讲,“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13]。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以中国历史为基础,指出各民族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几次重要讲话中习总书记说,学习研究历史,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④。习总书记的讲话讲明一个道理,了解今天的中国需要从了解中国的历史开始,只有通过学习历史才能满怀信心地去开创明天。所以,习总书记强调国情教育时也要求把历史文化教育“摆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因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中,历史教育也应是一主要内容。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一部中国史,正如习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所讲的那样,“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虽有旋涡,也有波澜,甚至还出现过逆流,但经过持续不断的辐射汇聚,中华大地上最终形成为一个自觉的实体——中华民族。中国是一个有史学传统的文明古国,前人留下来的史志典籍汗牛充栋。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著纪传体史书《史记》,成为二十四史之首。需要指出的是,在记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历史的同时,司马迁开创了为周围民族撰写传记的传统,如《史记》中就有系统记载西南地区各民族的“西南夷列传”。这一传统千百年来在中国一直得到延续,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各民族之间相互往来、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与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资料。分析二十四史中的相关记载可看到,各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及相互间的冲突与争夺,并不能阻断中华大地上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灾难与战争造成的人口流动与民族迁徙,事实上使各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加深。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中,我们应认真研究,充分挖掘利用这些历史资料。

除二十四史中有丰富的资料外,西南地区、藏彝走廊地方史志中也有许多历史资料,如在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曾关注过的岷江流域就有不少。如《华阳国志》卷三《蜀志》“汶山郡”条载,当地“土地刚卤,不宜五谷,惟种麦。而多冰寒,盛夏凝冻不释,故夷人冬则避寒入蜀,庸赁自食,夏则避暑反落,岁以为常,故蜀人谓之作五百石子也”⑤。此条材料中“作五百石子”语有错讹。“作五”应为“作氐”,指庸赁自食的氐人,“作氐”即劳作之氐;“百石子”,在不同版本或唐宋著作引文中又作“百石氐”或“白石氐”。有学者认为,应作“百石氐”,指赁如此氐人,一冬得值亦获百石之多;也有学者认为本应为“白石氐”,指蜀人谓奉白石为神之氐。如是,此语中所谓的氐实际上也包括有羌。分析这一记载,《华阳国志》之前“夷人冬则避寒入蜀,庸赁自食”的情况应早已存在。《华阳国志》之后,这一情况也多见记载,一直至民国时期仍然如此。⑥这方面的记载,反映出今阿坝州一带的藏(嘉绒)与羌人千百年来向成都平原季节性流动,藏彝走廊东南缘尤其是岷江流域的藏(嘉绒)、羌与成都平原汉族之间,由于立体分布,居住地气候条件不同,经济上形成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即使遇到冲突与战争,流域内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仍然存在。岷江流域各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历史及形成的共生关系,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在西藏地区,清代西藏地方志记载中也可看到汉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历史资料。如《西藏志》“市肆”目记,“至市中货物商贾”,“其布疋、绸缎、绫锦,皆贩自内地”。《西域遗闻》“风俗”目记,“哈达,绫绢为之,长者丈余,短者盈尺,来自成都之市”。“贩自内地”的货物实际上应还有不少。又《西藏志》“物产”目记,“近汉人自内地带菜种,有白菜、莴苣、菠菜、苋菜、韭菜、萝卜、桐蒿、四季豆、苦豆”。⑦从以上所记可知,清代西藏地区与内地贸易除传统的茶叶外,货物已显著增多,蔬菜品种也增加不少。目前研究清代西藏与内地关系,因政治、军事与宗教方面材料较多故这些方面讨论较多,但仅从以上材料看,在统一国家内18世纪中叶西藏地区汉藏之间经济贸易关系已非常密切,藏族人民生活中常见的哈达亦“来自成都之市”,就是一有力的证明。再如,《鹽井乡土志》“盐田”目记,“西岸盐质微红,故滇边谓之桃花盐,较白盐尤易运销,以助茶色也。”⑧志中产盐者记为“土人”,实际上主要为当地的藏族与纳西族,但运销者与食用此盐者就有滇川藏毗邻的澜沧江、金沙江流域及滇西北、藏彝走廊南端诸多民族,各民族因盐已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西域遗闻》“风俗”目记,“里塘以外,皆南邻滇省丽江、鹤庆两府,彼地民夷每以茶、烟、布帛、铜器赴巴塘之檫练安、天柱、大柱、大户、松桥、麦顶各寨及西藏所属之檫瓦岗、左工、喳峪、扎玉、蓝墩、江卡、乍丫、黄莲庄各处,贸易普氌、褐、酥油、黄莲、牛羊皮等物。春融前往,秋末始回。”其往返道路两条,一条出“翁书关至巴塘里塘等”,另一条出“奔子栏阿墩子渡金沙、澜沧二江,以至西藏”。⑨分析这条材料,清乾隆年间地处藏彝走廊南端的滇川藏毗邻地区各族贸易往来增多,贸易参与者也呈季节行流动,这一带的纳西族、白族、汉族等与藏族相互依存,各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藏彝走廊南端的澜沧江、金沙江流域与滇川藏毗邻地区,已形成一传统的贸易区域,各民族在这一区域内形成共生关系,这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讲话时曾强调,“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14]。在相关的宣传教育中,要注意充分挖掘利用千百年来史志记载的丰富历史资料与西南地区、藏彝走廊各民族互动、依存的生动事例。各族人民尤其是青少年了解、认识了祖国各地民族间历史上形成的共生关系,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必然性。有了这样的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才能在各族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头脑中铸牢。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建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两个一百年”的伟业,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习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提出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并将其写入十九大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总纲”中的重要原因。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要发挥好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明确谁负责、谁来抓和如何落实,也需要建立开展并落实这一教育的制度及采取必要的措施。

2019年3月,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各级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15]习总书记虽然是针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的,但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同样是如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要抓好相关教育,关键在党。

首先,需要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主体责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涉及诸多方面,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这一教育要落实好,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负起领导责任与政治责任。要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真正形成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在开展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党委、政府以及党政相关部门,要把这一教育纳入重要议程,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而且对调动各方面开展这一教育的积极性也作出妥善安排并建立相关制度,采取有效措施。

第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对象是全国各族人民,但重点是青少年。要重视和加强面对全体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通过各种形式、渠道,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让相关知识家喻户晓。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以及街道、社区要建立相关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对当地街道、社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作出具体安排,并采取措施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营造氛围,抓好落实。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在学校要负起主体责任,带头抓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带头参加这一教育中的相关活动,带头联系承担这一教育任务的教师,带头深入到青少年学生中去。学校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研究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制度,并采取措施保证这一教育在校内开展好,使青年学生在校期间真正受到相关教育。

第三,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应融入政治理论课,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高校如何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目前对此有不同看法,已有一些学者呼吁在高校开设这一教育的相关课程,使这一教育真正进课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前这一教育应以融入政治理论课为主,可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进行,增加相关的讲座、讨论与社会调查,使之成为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形势、基本国情与中国历史、中华民族共同体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等内容,要及时编进相关教材,确保这一教育进教材、进课堂。

第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需要多形式、多渠道,教育内容与方法也要不断丰富和改进。除抓好课堂教育主渠道外,高校还应在这一教育中抓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浸润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既需要漫灌式的灌输,又需要滴灌式的浸润,文化涵育是这一教育重要方式。学校要依托校园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也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了解、认识国情。在信息技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还应注意发挥网络在这一教育中的作用。坚持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这一教育,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使青年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注释:

①胡艳霞《增强语言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管健《跨民族友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路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

②此段内容参考了何兹全、张国安《魏晋南北朝史》所附“胡焕庸线与不同的经济形态及分区”图及说明(人民出版社,2013年);陈连开《中华民族研究初探》第265-268页(知识出版社,1994年)。

③陈明芳、王志良、刘世旭《冕宁县和爱公社庙顶地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雅砻江下游考察报告》,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印,1983年。

④《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67页,外文出版社,2014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49页,外文出版社,2017年。

⑤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第188、18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刘琳《华阳国志校注》,第299页,巴蜀书社,1984年。

⑥陈克绳乾隆《保县志》卷八《边防志》“杂、梭诸番男妇,于三冬进口赴蜀西各郡县佣工,谓之下坝做活路,不独威茂熟番然也”;刘琳《华阳国志校注》注称,民国时这一带的藏、羌民冬天赴成都平原,“多帮人打井”,第299页,巴蜀书社,1984年。

⑦本文中的《西藏志》引文,均引自国家图书馆藏乾隆五十七年和宁刻本。

⑧《盐井乡土志》,《中国地方志集成·西藏府县志辑》,巴蜀书社,1995年。此志本名《巴塘盐井乡土志》,去“巴塘”二字是吴丰培先生的建议。

⑨本文中的陈克绳《西域遗闻》引文,均引自1936年禹贡学会铅印本。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

[4]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EB/OL].(2014-09-30)[2020-10-13].http://cpc.people.com.cn/n/2014/0930/c64094-25763749.html.

[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6]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7]卡尔·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1991:65.

[8]马福运.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州学刊,2019(7).

[9]麻国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结构视角[N].光明日报,2020-04-10.

[10]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全文)[EB/OL].(2014-12-20)[2020-10-12].http://www.gov.cn/xinwen/2014-12/20/content_2794531.htm.

[11]李霖灿.么些研究论文集[M].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1984:351.

[12]侯光,何祥録.四川神话选[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178-181,170、171.

[13]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694.

[14]习近平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EB/OL].(2017-02-13)[2020-10-10].http://cpc.people.con.cn/xuexi/ni/2017/0213/c385476-29075643.htm/.

[15]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2019-03-19)[2020-10-12].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0982234.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帕措”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探析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合互嵌格局与多元一体交融
略论孔子对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的影响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