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教材 给课堂添光彩
2021-03-25梁佩玲
摘要: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再好的教材都有需要改进、调整、补充、重组的地方。我们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进行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从而对教材进行灵知处理,为学生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本文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灵活处理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调整;改造;补充;重组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任何一部教材不管编排得多么好,理念有多么先进,都不可以完全适应每个老师、每个班级,所以再好的教材都有需要改进、调整、补充、重组的地方。2:因此,我们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进行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从而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为学生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
一、调整教材——促进建构
教材展示:人教版六年级下册P42页内容:
我的處理:在教学中我会先引导学生学习例3,掌握解比例的计算方法后再学习例2用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的理由:这样灵活将例题编排顺序调整,让学生先掌握解比例计算方法,再运用解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顺应学生的思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我的反思:有效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已有知识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就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用迁移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同时,我们还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考虑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对一些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使教材内容更加适应学生,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建构的顺顺利利。
二、改造教材——促进统一
教材展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方程》例题:
教材运用“等式性质”的原理来解决所有类型的方程。在教学中我发现孩子对教材的这种方法更难理解与掌握。
我的处理:第一课时,我让学生熟练掌握用“等式性质”来解决简单的一步方程,并掌握验算方法。第二课时,我让学生做20-x=9的方程,学生大部份出现如下错解
20-X=9
解:20-x+20=9+20
X=29
学生经检验后又发现是错的,这时问题突显,我顺势利导,引导学生学习用一至四年级已经掌握的“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如下:
20-X=9
解: x=20-9
X=11
并尝试把整个单元的解方程的例题我让学生都用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来解决。
我的理由:这样处理,对于孩子解方程更易掌握、更准确,也让孩子从书本中那种用“等式性质”的方法解方程很快转到用“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并很好理解实际上两种方法是“异曲同工”的,而且这种用“四则运算之间关系”来解方程的方法也和六年级教材中的例题呈现的方法相同的。
三、补充教材——促进丰富
教材展示:
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例题中,在课题下面呈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跟整数是一样”这一句话。
我的处理:我让学生学习完书本例题,掌握小数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后,补充了形如:3.84×8.4+17.9这样的例题教学。
我的理由:教材只在简便运算例题中出现这样一句提醒语,但结合知识结构及掌握知识点,小数混合运算也该是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而且学生还轻易把不能简算的脱式计算题乱用简算,我这样处理就很好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我的反思:数学教材是通用的共性的,同是又具有简约化的特点。有的课时内容由于篇幅的限制,不可能提供详尽的学习材料,也不能呈现完整的教学过程,更不可能“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它存在着许多学生“看不见”的空洞和留白,当然也就很难反映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备课时,教师应反复研究教材,适当增补教学内容,把这些深藏不露的空白之处挖出来,使教材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切合学生实际,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更趋合理。
四、重组教材——促进和谐
教材展示: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倒数的认识》例题后安排了以下的练习:
我的处理:我会重新改为以下的练习: 先观察每组数据的特点,再求出它们的倒数,并把你们的发现写下来。
我的理由: 教材编排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求倒数的方法,形成技能,但没有重视学生数学思维层面的培养。而我设计的表格对原有习题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和整数、小数倒数特点的认识。这样重组,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操作方便。学生容易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互动交流,达成共识。
我的反思:习题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载体,在实践中,有些教师比较重视例题的教学,但忽视了对教材习题的研究,有时仅仅把教材的习题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缺少对习题的取舍以及与其他教学过程的融合,使得习题功能弱化。因此,我们在结合学生实际和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部分习题及知识块进行重新组合,活化教材的认知体系,使课堂教学“低耗高效”,使课堂教学更和谐。
归根结底,“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叶圣陶语)2:而教师要想用好教材,就离不开两个基本条件:其一,坚持以你的学生为本,做到眼里放着学生,心里装着学生,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认知现状,尊重学生的心灵需求;其二,培养对教材的敏感度,平时能不厌其烦地阅读我们手中的教材,能好学深思地阅读他人经典的课例,能兴趣盎然地阅读教材以外的书籍。只有基于真实鲜活的学生,练就扎实的数学功底,我们的“活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无限活力的“活用”!
肇庆鼎湖逸夫小学小学 梁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