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21-03-25文贵春

商业文化 2021年2期
关键词:管理学案例学科

文贵春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高职管理学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在高职教育阶段开设管理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纵观新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学教学实际,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讲解轻应用的状况,教材编排上颁布更替中却未能实现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上依照传统缺乏创新,管理学课程实训教学缺乏有效落实,课程考核方式也较为单一。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当前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不利于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培养。基于此,以提升高职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高职管理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是新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学教学必须攻克的重点课题。

高职管理学教学问题剖析

在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背景下,高职各个学科教学都得到了较好的改革,在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教学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很多学科教学还存在较大的问题,特别对于具有综合性交叉学科特点的管理学来说,其教学认知、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以及实训教学的落实情况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存在重课程教学轻综合应用的教学理念

“管理”一词可以说与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关联,它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高职管理学教学中,由于教师对课程教学认知的偏差,导致学生缺乏对管理的感性认识,缺乏管理的科学和系统的理解。高职管理学教学一般设置64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一般为40课时,实践教学为24课时,教学内容包含基础知识、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管理思想的演变、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四大职能等,管理学理论课时多而实践课时少的设置特点往往会造成任课教师的认知误区,将理论教学作为管理学的主要教学内容,陷入教学目标误区。忽视了管理课程开设的核心目的,教学未能将教学内容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效结合,并通过实际演练和实践应用来实现课程目标,形成了重课程教学轻综合应用的教学认知偏差问题。

较为单一的教学手段增加了学生模拟实践的难度

虽然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的课程教学手段得到了改进和发展,但就管理学学科教学来说,传统板书+PPT课件仍然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采取的主要教学手段,而PPT课件的制作水平和层次也参差不齐。多数由WORD文档的文字简单复制,可以说未能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真正效用,只起到了一种文字的投影功能。教师课堂教学中未能有效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教学中存在“照本宣科”的问题比较严重,磨灭了管理学学科的灵活性;在案例教学方面,教师主要通过案例的堆砌,没能有效体现出管理理论在實践中的应用。对于涉及面广、知识量大、综合性强的管理学课程而言,较为单一的教学手段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实践的暗度也非常大。部分教师在高职管理学教学过程中也尝试进行实践教学的探讨,但在教学中进行实际落实却非常困难。如在管理教学中关于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课程教学实践方面,理论体系非常完备,案例教学也可以非常充分,但具体的课程实践模拟却非常困难,无法在客观的环境总真实模拟复杂的人际情况。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堂参与度低

在教师为主导和主体的传统教学下,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没有形成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而管理学学科设计的知识量大,所要理解的概念多,涉及的理论也较为复杂,且这些理论性的知识都较为抽象,若不能结合实践环节通过实践应用加强学生的感知和体验,学生很难进行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在教师主导的传统管理学课堂教学模式下,“一言堂”和“灌输式”教学让学生知识学习很被动,学生对管理理论感知不强,无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管理学教学、管理教育无法促使学生成为良好的管理者,任何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都来自广泛的实践,需要在实践中进行管理启蒙。但当前高职管理学无论从教学班级设置还是教学模式设置,都不利于学生课堂的积极参与,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管理理论学习和实践感知的积极性难以提升。

单一性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全面考评学生的能力

在新经济背景下,高职教育改革进程中高职课程考核方式也进行了革新,体现出高职学科教学应用性特点。很多高职院校采取的方式是将期末考试成绩分层三块,包括管理学学科期末试卷成绩和平时的考勤结果、平时作业考核。在各项所占比例方面各个学校要求不一,一般情况下,职院校都会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重点评价部分,一般占比例为百分之七十左右;而将平时考勤成绩和作业成绩的比例设为百分之三十左右。这种模式重点还是考核学生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点的记忆,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管理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无法考评出学生的管理能力。

基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转变教学理念,优化管理学课程资源配置

首先,要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在课程资源配置上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角色,将管理学教学老师由过去的知识讲授者向高职管理学课程开发者转变,在教师的培训和自我学习过程中,提升其课程资源鉴别能力和组织、开发能力,实现课程资源效力的全面发挥。其次,要充分借助和利用互联网资源,打破单一性教材的课程资源局限,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合理穿插教学案例、教学视频资源,将管理学抽象的理论知识点通过案例、视频的实际应用体现出来,提升教学效果;再者,根据高职学生特点,进行教学取向创新,对一些不适合的教学资源,要合理舍弃,以确保管理学教学的实效性。

丰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组织活动的革新

针对管理学学科教学组织活动革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积极推行集体备课制度,以学科为依据,将不同专业管理学教学老师组织起来,通过集体研究、讨论,共同制定教学方案,实现教学方案的优化;其二,遵循大纲要求,优化管理学教学案例,创建高职管理学学习习题集和试题库,补充管理学的问题分析方面的习题,对案例的解决方案予以补充;其三,适当组织管理学教学相关活动,如开展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开设案例分析观摩课、开展多媒体集体学习听课活动、举办教学讨论会等,通过多种教学活动组织,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实现教学经验取长补短,促进管理学教学水平提升。

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促进学生问题分析能力提升

教师在管理学学科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升课堂参与度。多用设问、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分析过程就是其对这一问题设计理论知识点的认知和思考的过程;通过案例解析过程,引导学生对案例问题进行分析,鼓励学生撰写案例分析心得和体会,针对特定的问题形成惯性思考模式,将自己的思考体会以总结报告的形式呈现,形成自我主观见解。管理即决策,通过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过程形成科学的合理的决策就是有效的管理。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因此,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强化案例教学,将纷繁复杂的管理情境通过分文别类地案例呈现出来,给学生解析,充分发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摸索出规律,通过现象进行本质探索,找到问题解决的科学途径,增强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

加强实践环节考核力度,促进学生学科应用能力提升

学科考核的模式、考核结果实际是一个学科教学改革效果重要的检验方式。就管理学学科来说,当其教学侧重于实践改革之后,单纯的理论考评模式已经不能体现出其教学效果,无法满足改革后的课程考核需求。因此,增加管理學实践环节考核内容、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的考试势在必行。而实践环节的具体考核模式、考核内容、考核形式需因地制宜,结合学校实际和实训内容状况,在考核主体上尽量实现多样化,改变单一的教师主体形式,实现授课老师评价、学生互评和企业评价结合的形式,尽可能实现考核过程更加客观公正,内容更加全面。

结 语

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管理学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课。通过管理学学习,形成学生完整的管理学学科系统的认知,培养学生科学的管理思维;且在管理学学习中,可以逐渐促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为未来的岗位管理奠定基础。新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不利于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高职管理学教学中,应通过优化管理学课程资源配置、进行教学组织活动的革新、促进学生问题分析能力提升、通过模拟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训实习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等,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

猜你喜欢

管理学案例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从管理学角度看军事指挥体制改革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