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课三磨”助力区域教师专业化成长

2021-03-25张永红李勇惠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1年1期

张永红 李勇惠

【关键词】参与式培训;一课三磨;教师专业化成长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当前教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教育局以“建设引领省会教育事业发展的现代化教育强区”为目标,加快基础教育发展步伐,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全区教育发展规划。长安区教育局教研室在听课调研中发现,区域内主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成熟期教师与新入职教师之间,学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课堂教学实效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长安区教育局教研室把区域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整体提升作为区域教师队伍建设的突破口和发力点。

教研室立足区域现状,发挥自身科研优势,尝试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在小学各学科进行了“三跟进、两提高”的实践与研究。通过“一课三磨”,即“三备、三上、三磨”的“三跟进”,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益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两提高”,探索出一条适应区域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培养之路。

一、建立一个磨课团队

和谐的学习团队能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研训环境,创造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从而更有利于教师个人的成长与提高。

1. 组建团队,夯实基础。

教研室在全区构建了“一横一纵,横纵结合”的参与式磨课研修网络。“一横”是依托“集团化办学”“学区管理制改革”把全区小学共分为7个学区、11个集团校的磨课团队,为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搭建起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平台。“一纵”是指以学科为单位,由区教研员、骨干教师、校学科组长组成专家指导团队,进行专业引领。“一横一纵”的研修网络形成合力,为参与式“一课三磨”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2. 梯队管理,明确发展。

教研室根据区域教师队伍构成情况,将磨课团队教师划分为“入职期教师”“成长期教师”“成熟期教师”三个梯队。“入职期教师”为新入职三年内的教师,通过“一课三磨”的培养模式,使他们尽快掌握教学基本规律和方法,熟悉教材体系,缩短“适应期”。“成长期教师”重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使其熟练运用教学技能,胜任学科教学。“成熟期教师”有教学研究方向,有个人教学风格和特色,培养其成为学科骨干教师。每位磨课团队的成员自我认格,明确个人发展方向。

二、探索一个磨课模式

“一课三磨”是教师参与式、跟进式的深度教研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人人都是全程的参与者,团队联手,共同进步。“一课三磨”分为“一课(选课)、三备、三上、三磨”的基本过程。参与式培训是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一种学习方式,“一课三磨”是基于参与式培训的实践与探索。“参与”意味着每个人都具有自给自足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享有平等的学习和表达。我们不仅重视教师培训的结果,更重视教师参与研训的全过程。通过三次磨课,旨在实践中思考,思考中前行,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两大飞跃。

“一课”是指供教师研讨的课例,在选课上要突出磨课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课例内容根据教师的需求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理念实施课例,侧重学科核心素养、学科课程标准理念的解读与实施。二是教材教法研究课例,侧重教材编写意图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又可分为单元主题研究、课例片段研究、不同课型研究等。三是专业技能课例,侧重教师的课堂执教技能的训练。四是问题诊断课例,研课团队针对平时教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困惑,寻求答案和解决的办法。

“三磨”就是在磨课团队共同选定课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课例反复推敲,不断深入跟进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梯队的教师的任务目标各有侧重。

1. 一备、一上、一磨。

一备,由“入职期教师”备课。一上,由“入职期教师”上课展示。一磨,课后团队进行第一次磨课研讨。磨课侧重“三对照”:对照教材看是否正确理解教材意图,对照教学目标看定位是否准确,对照教学环节看是否符合学科教学规律。

2. 二备、二上、二磨。

在一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和二次上课,二备、二上由“成长期教师”承担,重点解决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落实的问题。课后,团队开展二次磨课研讨,也进行“三对照”:对照一磨的成果看二上是否改进和落实,对照课堂学习效果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对照《课程标准》看课程理念渗透了多少。

3.三备、三上、三磨。

通过前两次的磨课研讨,基本上形成了一节完整、标准的教学方案。三备和三上是由“成熟期教师”或骨干教师承担,强调课堂的高效和教学特色。在第三次磨课中也提出了“三对照”的研讨要求:对照学科核心理念看落实是否到位,对照课堂观察看教学是否高效,对照教学方法试着提炼教学特色。

三、用好一个磨课平台

区域学科优质课评比是区域常规的教学竞赛,也为展示团队研修成果和个人风采提供了平台。优质课评比中的磨课讲课环节均由参赛教师完成,优中选优的赛制和短时间的“一课三磨”,使参赛教师迅速成长。

一是利用平台引领深度磨课。通过优质课评比,引领磨课内容从规范日常课堂教学转向关注核心素养、学生研究、教学策略等前沿理念,并将问题转化为实施方案,从而提升参与式培训的品质。

二是利用平台展示磨课成果。每一节参赛课都彰显磨课的智慧和参与式培训的成果。通过参赛教师“现场展示”,课后团队“说磨课成果”,集团磨课团队之间相互观摩,“以赛代训”促进磨课成果的形成与推广。

四、收获与思考

“一课三磨”的过程有效促进了区域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思想以及专业智慧的提升,有效提高了区域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品位。在“一课三磨”助力区域教师专业成长实施的过程中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1. 营造良好成长环境是前提。

区域教师专业化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长安区教育局通过优秀教师表彰、区域学科骨干教师评选、建立名师工作室等工作有效激发了区域教师成长的动力。区域教师间“比、学、赶、超”,风清气正,有效助力了“一课三磨”的活动。长安区教育局教研室申报的课题“区域中小學教师参与式培训的实践与研究”被立项为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从而达到“以科研指导研训,促进全区教师发展”的效果。

2. 培养教师研究意识是基础。

磨课不能停留在“就课论课”层面,要达到“一课三磨”的深度教研需要每位教师树立问题意识。我们应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团队的磨课中解决问题,更鼓励教师将研课中的问题转化成“小课题”,逐步向研究型教师迈进。

3.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关键。

在“一课三磨”的过程中,要充分给予教师自主权,团队成员自主参与课例主题的制订,参与备课上课,参与成果的发布与转化。教研室还组织教学沙龙、与名师对话、长安教师访名校等活动,丰富和拓展了磨课的形式,极大调动了教师成长的内驱力。

4. 做好日常磨课管理是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参与式培训过程中的“自主”不等于“自流”。教研管理部门要做好“一课三磨”工作的规划,定期深入磨课团队中进行专业引领。每个学期末要做总结、评价工作,利用召开现场会、磨课团队间的教学沙龙等形式巩固研修成果,从而使“一课三磨”的工作做稳、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