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抗挫折教育
2021-03-25陈黎明
陈黎明
摘 要:学生因为过重的学业压力等,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定的挫折,部分学生因为无法承受挫折,而走向了极端的道路。因此教师需要注重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这也正是目前教育所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一项课题。基于此,文章首先讨论了在中学道德与法治中积极推进挫折教育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与挫折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然后介绍了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挫折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初中;挫折教育
一、 引言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会发现每一个班级都会有一些心理相对比较脆弱的学生,这些学生一旦遇到重大打击,很难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甚至会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因此,教师需要对中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有效地完成中学生抗挫折教育的要求。
二、 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积极推进抗挫折教育的意义
挫折很有可能会让人产生忧愁以及焦虑等消极的心理,但是挫折同时也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增长人的才干,使人充满智慧,并且拥有向前的动力。在这个意义上,挫折及磨难也是人类非常宝贵的财富,人类文明就是在不断的挫折当中诞生的。所以,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挫折教育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与抗挫折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
目前,中国道德与法治教材当中,有很多内容和抗挫折教育都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教材中设计了挫折和坚强主题,比如七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中的第九课《守护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九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初中生更加正确了解生活中的挫折,并且坚强地面对人生,拥有积极的人生情感。不仅如此,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一些内容,也可以帮助学生减少遇到挫折的机会,并且增加对挫折的认知。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的第二课《学习伴成长》《享受学习》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地教会学生掌握初中学习的一些新的特点和学习的方法,减少初中学生因为学习行动过于盲目,而出现挫折的机会。教材中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三课《发现自己》、教材中七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挫折,让学生主动调节情绪,并且学会做情绪的主人,尽量改善在遇到挫折时候的不良反应。学生要主动地远离一些不健康的极有可能会产生危害的事物,学会如何自我保护,从而远离伤害和减少挫折。同时,也可以通过教材《友谊的天空》《师长情谊》等课教会学生如何和周围的人正确地沟通,从而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学生需要学会和人正确地交往合作,掌握人际交流的原则以及艺术,懂得在社会当中维护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通过学习知识,避免有可能产生的挫折,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从而自觉面对责任,即使遇到了挫折也要坚持的奋勇向前。
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抗挫折教育的方法
(一)结合学生和社会实际进行教学
教师需要加强挫折教育,并且培养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那么学生就必须要接受正确三观的教导。在之前道德与法治课本当中,往往会将一些教育内容描述得过于尽善尽美,让儿童的心目中只有美好的现实,却忽略了社会上的风云变幻,很多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在影响学生的时候,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解决。而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让学生从小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不但要看到社会的光明一面,同时要了解社会的黑暗面,要明白,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挫折也是成长的一部分,同时要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挫折,不但要能够知道困难给人们会带来伤害,同时也要了解困难能够磨炼人的意志,让人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人可以在战胜挫折的过程当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从而吃一堑长一智。
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法的方式,将抗挫折教育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耐挫力。首先,教师要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了解挫折情境,然后创造有意识有目的的挫折情境,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仔细观察日常生活,学习当中遇到挫折,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典型的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共同进行体验。比如教师在教育学生面对挫折的时候,可以创造以下几方面情景:某一位学生的学习一直很努力,但是成绩却一直都不尽如人意,或是某一个学生的家庭非常贫困,因此而自卑,以及某一些学生并不尊重他人,导致被人厌恶。这些情景在班上通过角色扮演的是形式呈现出来,让其他学生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些困难,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让班级凝聚力提高,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二)利用榜样的力量进行耐挫折教育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讲述一些能够激励学生的励志故事,从而使学生对挫折进行深刻的思考,正确地面对困境以及挫折,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正面给学生进行引导,利用榜样故事来感染学生,帮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对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学生往往会愿意效仿某些伟人或是名人。有一些青少年甚至将某一些人的形象当作自己模仿对象,在榜样力量的感染之下,学生可以加深对挫折方面的认知,并且激起自己上进的热情,转换成为自我发展的动力。
比如,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习《增强生命的韧性》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讲一讲尼克的故事,尼克是生在澳洲的,天生就失去了四肢,但是不可思议的就是这位天生伤残的人,可以骑马,打鼓,甚至会游泳和足球等。他拥有了两个大学的学位,也是一个企业的总监,甚至获得了杰出澳洲青年奖的荣誉。介绍了这个故事之后,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这位意志力坚强的名人的演讲视频。这位天生伤残的人士完成游泳等运动的画面,让学生会感到深深的震撼。这位名人在视频中说,每当他想要倒下来的时候,就会告诉他自己即使失败了100次也要站起来。之后,这位名人用行动展示了倒下之后,利用头部力量以及残缺的身躯站起来的样子,这种不屈的身影让很多学生都感到了深深的折服。在课堂总结的过程当中,学生将会积极发言,有些学生说永远不能认为自己不行,不能够成功,也不要失去信心。有些学生认为这位身残志坚的人是顽强不屈,对比起来,四肢健全的人,如果遇到一點挫折就放弃了,是非常令人羞愧的事情。有些学生说即使尝试了100次,甚至1万次才能够成功,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够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