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视角下河北海洋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2021-03-25许朋展武琳娜尚宁宁陈梦竹

科技资讯 2021年3期
关键词:全域旅游产业融合旅游

许朋展 武琳娜 尚宁宁 陈梦竹

摘  要:海洋体育旅游是一个全新的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领域。该文从全域旅游视角下,应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对河北海洋体育与旅游融合的发展进行研究,阐述与分析出河北海洋体育旅游的优势和劣势。在海洋体育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上,从洋体育项目开发、海洋体育赛事、海洋民俗体育、海洋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方面的路径进行阐述。

关键词:全域旅游  海洋体育  旅游  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1(c)-0096-04

Abstract: Ocean sports tourism is a new research field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sports and tourism industr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tourism, this paper appli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Hebei ocean sports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expounds and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ebei ocean sports tourism. In terms of the integration of ocean sports and tourism industr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aths of ocean sports development, ocean sports events, ocean folk sports, ocean sports culture, and sports tourism talent train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ocean sports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Key Words: Global tourism; Marine sports; Tourism; Industrial convergence

当下全域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都是绿色、健康的新兴产业,体育与旅游相关产业的融合,不仅能够激发体育产业的活力,也能够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找寻新的契机。河北省拥有着丰富海洋资源环境和优越的体育人文环境,为大力发展海洋体育旅游奠定了基础。该文是海洋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一次新的尝试,同时应用管理学、经济学、体育学、旅游学等多学科理论,以旅游和海洋体育的双向视角切入,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将产业融合发展,致力于推动河北海洋体育旅游发展。

1  相关概念的概述

1.1 全域旅游的内涵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区域内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生态环境、旅游服务、政策法等进行全方面、全区域、全系统的优化和提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那么全域旅游的实质是全民、全景、全时、全业、全域发展旅游产业,整个地域整体规划旅游开发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各个行业积极融入旅游产业当中,政府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提升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利用区域的吸引要素,为旅游者提供全空间、全过程的旅游产品,全面满足旅游者的体验。其目的就是全面提升区域旅游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2 海洋体育

海洋体育的概念定义至今没有确切的定义,在概括大多学者的基础上大致可与定义为:海洋体育是利用海洋环境和资源,满足大众健身、休闲、娱乐需要,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海洋文化体育活动。根据活动场所可以分为海上海洋体育、海中海洋体育、滩涂海洋体育等,根据内容目的可以分为海洋民俗体育、海洋休闲体育、海洋竞技体育等。

2  河北海洋体育旅游发展优势

2.1 政策优势

《中共河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中提出,加快打造高质量沿海经济带,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努力”的重要指示要求,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滨海旅游等产业。支持秦皇岛黄金海岸、唐山曹妃甸区、沧州渤海新区加快发展。《河北省旅游高质量发展规划(2018—2025年)》中提出,以全域旅游和质量强旅理念为引领,在全省构建“一圈、两翼、五带、多点”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其中在“五带”中提出大力发展渤海滨海旅游带。建议和公告的提出为河北海洋体育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增加强有劲的动力。

2.2 区域优势

河北沿海地区处于环渤海中心区域,河北省海岸线长487 km,其中浅海和潮间带海域面积7 623.5 km2,海岸域面积3.57 km2。渤海是中國内海,环渤海的省份有辽宁、河北、天津、山东,辽宁海洋产业重点是辽东湾,重点发展的是大连,山东省发展海洋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重点似乎在黄海,天津在海洋发展上重点发展的是港口和海洋物流,在海洋体育旅游上涉及面不大,并且天津滨海海岸里程较短,天然海洋资源缺乏,在这种形势下河北发展海洋体育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在多方位、多领域、多层次进行深度协调发展,那么在体育、旅游等领域的协同发展必定也会对河北海洋体育旅游发展起到助推的作用。

2.3 自然环境与旅游资源优势

河北沿海区域有着丰富的海洋体育旅游资源,沿海可供开发利用的滩涂和盐碱荒地3 000 km2,海洋生物多样,山青水秀,碧水金沙,自然环境优美,拥有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不可多得的优质的自然环境。

秦皇岛有健康之城、休闲之城、康养之都、滨海旅游圣地之美誉。有旅游胜地北戴河、南戴河、黄金海岸,历史人文旅游老龙头和山海关等,唐山有乐亭月坨岛、菩提岛、金沙岛3个海岛与陆地海滨隔海相望,海滨沙软潮平,海岛森林茂密,鸟语花香,犹如人间仙境。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海洋体育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提供了发展基础。

3  河北海洋体育旅游发展劣势

3.1 自然海岸环境的破坏

河北的海洋体育旅游发展主要是在海洋进行的,渤海发展海洋体育的主要的场所和资源。渤海海域面积只有7.7 km2,平均深度也只有18 m。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港口的建设、临港产业区、房地产的开发等沿海城市进行了大量的填海造路项目,致使自然的海岸线逐渐消失或完全消失。例如,唐山曹妃甸区按照国家规划填海造路达到310 km2,这个数据相当于黄河自然流沙填海的10年的相当量,人工填海项目的开发会使自然海岸线逐渐消失,这样的窘况必定会对海洋体育旅游的发展带来威胁。

3.2 沿海省市带来的竞争

近几年,沿海省市都在通过各种措施来加强发展海洋经济,培育自己的特色经济,那么海洋体育也是沿海省市发展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例如,国务院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省在结合国务院的要求和该省的实际,制定了《浙江省海洋体育发展规划》。该规划的制定目标就是抓住产业转变机遇和产业结构发的调整这一机遇来大力发展海洋体育和相关体育,通过海洋体育与文化、旅游来带动海洋体育健康和绿色发展。

同时,《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发展规划,这些规划都成为沿海省市发展海洋体育所关注的经济领域,因此河北在海洋体育旅游中存在与其他沿海地域的竞争。

4  海洋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路径

4.1 开发海洋体育赛事推动全域旅游

赛事的开发和旅游是有耦合的发展联系,赛事能够拉动旅游发展潜在动力,同时旅游也能够促进赛事的全方位的提高。赛事是带动大众旅游有着独特的优势,一人参赛,多人旅游,一项比赛多日,多日停留。海洋体育赛事是一种以体验式的旅游方式,比传统的景点旅游、人文自然旅游有更强劲的优势。河北海洋体育赛事有赛事发展基础,海洋赛事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近年来秦皇岛等地域举办了一系列的海洋体育赛事,先后承办全国青少年帆船锦标赛、全国帆船俱乐部联赛和国际帆板大奖赛等系列的国内外知名度的赛事,这些赛事的举办直接促进海洋体育旅游的发展。

在海洋体育赛事与旅游融合发展中要考虑两者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河北省各沿海地域的海洋文化和节庆活动,烘托“海洋体育赛事+旅游”创新融合模式,打造地域赛事品牌,实现多元化海洋体育赛事,形成旅游内容依托赛事,赛事带动旅游的工作思路。在河北海洋体育赛事开发中不仅要打造水域上的赛事活动。在海洋体育赛事上特别要处理好技体育与大众全民健身的关系,要做好“竞技+大众”的双面发展,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旅游者参与其中。

4.2 海洋民俗体育与旅游业融合

海洋民俗体育是海洋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又是海洋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挖掘河北的海洋民俗体育文化内涵是海洋体育与全域旅游的重要一环。在开发海洋民俗体育旅游时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要科学合理地开发海洋民俗体育的旅游价值与海洋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摸索出适合河北海洋民俗体育旅游的产品类型,做好海洋民俗体育旅游的产品设计,把重点放在开发多种类型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在动态上着眼于增强旅游结构的 “海洋、参与、体验”为特色的整体功能来着手海洋民俗体育的开发;在静态上以升级现有的体育游乐园、活动中心等,在其基础上完善各种配套海洋民俗体育设施,增设当地海洋民俗文化展馆,成为旅游观光、文化教育多为一体的功能设施。这样不仅可以让海洋民俗体育和旅游产业更好地融合,同时也为传承和弘扬海洋民俗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4.3 海洋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海洋体育文化是源于人类在海洋上的日常生产劳作中,对海洋的认识和利用上,人民大众创造出来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体育文化活动。体育海洋文化不仅仅在体现民族文化上的价值,同样也在经济价值上得到彰显。那么,海洋体育文化与海洋旅游的融合发展是最好的体现。

在融合方面上大力塑造区域海洋体育文化品牌,着力打造品牌意识推出区域特色性文化品牌重点栽培。海洋体育旅游品牌是树立不仅会对旅游产业带来发展,而且也对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更重要的是对民族文化自信得到了有力的体现。创造性地开发海洋体育文化旅游产品,在开发海洋体育旅游产品时要注意开发、挖掘时尚的现代海洋休闲体育文化,扶持传统的海洋民俗体育文化开拓海洋体育文化的发展空间,做到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发展。鼓励和规范发展海洋文化旅游产品。积极引进、创新、营造,引导发展海洋主题演艺产品,进行海洋体育文化相关活动和产品开发。

4.4 完善海洋体育与旅游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经济与产业发展重要的重要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海洋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必定是体育人才和旅游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海洋体育旅游人才现今培养缺口较大,不能够满足体育旅游发展的需要,全国仅有首都体育学院和上海体育学院两所高等体育院校在2019年开设了体育旅游专业,截至目前还未有体育旅游专业高校毕业生,那么海洋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显得更加缺乏。综上所述,在海洋体育旅游人才培养培养方面,不仅要依靠专业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还要加大相关人才的转型,在其他相关体育专业和旅游专业人才进行适当的转型和培训,能够尽快为海洋体育旅游服务。高校在人才培养海洋体育旅游人才要目标定位恰当、针对性强、精准度高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产、学、研的功能为海洋体育旅游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孙艳秋,安丽娜.海洋体育文化社会学分析及发展路径研究[J].体育文化導刊,2017(5):202-205.

[2] 刘传海.我国海洋体育旅游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9(10):92-97.

[3] 许朋展,李立波,王玉扩,等.秦皇岛海洋体育产业发展SWOT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95-196.

[4] 李海州,俞跃辉.舟山海洋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策略[N].舟山日报,2020-09-12(2).

[5] 张维珂,刘国忠.海洋经济视域下青岛西海岸海洋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78-82.

[6] 《中国海洋文化》编委会.中国海洋文化(河北卷)[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全域旅游产业融合旅游
旅游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旅游经济
基于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的旅游专业群建设思考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