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兴趣,提高小学生诗歌创作能力

2021-03-25吕燕玲

新课程·上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诗歌创作学习兴趣小学语文

吕燕玲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诗歌创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诗歌创作,激发学生诗歌创作兴趣显得非常关键。从学生创作兴趣培养的作用进行分析,分别从学生生活日常积累、创作方式、积极鼓励、创造良好氛围等方面分享激发学生诗歌创作兴趣的策略,有效提升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创作;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学生拥有浓厚兴趣,才能更好地参与学习,激发思维火花。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时机,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诗歌创作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对诗歌创作拥有了浓厚兴趣,才能积极地参与创作,写出优美的诗歌。为了提高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本文就学生的诗歌写作能力培养进行以下探讨。

一、培养学生诗歌创作兴趣的作用

在现代诗歌的学习和创作过程中,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诗歌创作的过程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的心灵更加美好,对生命拥有更强的责任感。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诗歌创作兴趣,就要了解现阶段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写作能力。通过诗歌创作,学生能更快速地掌握遣词造句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知识。同时,也对学生的诗歌鉴赏、赏析、创作能力等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更加重要的是,诗歌创作可以让学生情感得以宣泄,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诗歌创作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学会热爱生活,并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的内心世界充满爱。当然,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兴趣,从教育角度分析,也是学生德育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激发学生创作兴趣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环境氛围、艺术形象等各种教学元素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如此学生才可以认真地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只有学生内心充满爱,其创作的诗句才会表现更多的美。

二、有效提高学生诗歌创作能力的策略分析

(一)重视生活素材积累,激发学生诗歌创作兴趣

学生积累丰富素材是非常关键的。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诗歌写作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些内容都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如果学生缺乏素材积累,就很难写出优美的诗句,更难以激发诗歌创作兴趣,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观察社会的变化,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这样学生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才能合理运用。让学生亲近自然、走进社会,细细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领悟。这样学生在诗歌创作时,才可以将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感受到的内容真实地表达出来。

(二)引导学生学会诗歌创作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兴趣,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有效的方法,这样才能方便学生进行创作。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诗歌创作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要從小培养学生热爱诗歌,在学生心中种下诗歌的种子,并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

首先,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培养学生诗歌创作的意识。课本当中的诗歌都文字优美,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特征。这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的主要载体。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让学生保持良好心态,把握诗歌的情怀,以欣赏的态度去阅读诗歌、学习诗歌。学生通过诗歌的阅读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中体会所蕴含的丰富人文情怀,感受诗句中洋溢的传统文化魅力,了解诗人的修辞方式,让学生喜欢诗歌。

其次,引导学生尝试进行诗歌创作,让学生欣赏诗歌,感受诗歌中的语言之美、所表达的审美情趣、所营造的意境。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大胆模仿作者的描写方式,学会体会周围的环境,感受生活,体会心灵之美。小学生拥有一定的模仿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领悟诗歌的内容,掌握诗歌的语言形式。让学生仿照课文内容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让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荡漾在诗歌的海洋中。通过长期的诗歌赏析,让学生学会用心去观察,记下自己的发现,并大胆地进行想象。

最后,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离不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想象,学生可以让诗歌插上翅膀。诗歌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且充满了各种丰富想象。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把握各种教育契机,让学生大胆开口讲话,让每个学生可以展开想象与新鲜事物对话,在不知不觉中融入美丽的诗歌意境当中。想象可以让学生浮想联翩,也可以让学生陶醉,流连忘返。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可以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将更多的童趣挥洒于纸面,写出更有趣味性的诗句。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让学生有所触动,让他们大胆想象。通过想象,学生可以拥有更丰富的情感,如此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才能写出富有真情的诗句,学生才会有诗歌创作的兴趣。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大胆地将自己的童真表露在自己的作品当中,让每个学生都可以绽放诗意的花朵,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兴趣,提升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要让学生写出优美的诗篇,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阅读。学生拥有了一定的阅读量,才会写出有内涵的好作品。而教学氛围是学生阅读和诗歌创作的前提条件。教师应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更多地阅读,写出优美诗篇。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教师要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诗歌作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诗歌。在班级中建立“诗歌阅读角”,让学生积极地阅读各类诗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坚持诗歌阅读。通过学生的阅读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四)科学指导激发学生诗歌创作兴趣

学生要想独立完成诗歌创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诗歌创作的技巧和相应的方法。这样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得更加轻松,写出好的诗篇。无论是在教材中或者阅读材料中,学生都会遇到一些文字优美的诗歌,而这些诗歌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内涵,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因素,表现出了深远的意境和优美的场景。教师可以运用这些诗歌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对诗歌有进一步的理解,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分析诗歌。只有这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才会灵活运用,调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要注重学生修辞手法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凝炼句子。让学生掌握诗句表达的奥妙,如此学生才愿意钻研诗歌创作的方法,写出更加优美的诗篇。

(五)通过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诗歌创作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肯定,这样学生才会拥有创作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在批阅学生创作的诗歌时,教师要多写一些激励的话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日常的创作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将自己所创作的诗歌内容在班级展示出来,并及时进行表扬,让学生获得大家的认可,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为学生之后的诗歌创作提供动力。例如,学生在诗歌中运用了比喻句,可以将这个句子读出来,让其他学生都去体会,并对学生进行赞美,表明这个句子写得非常好,表现得非常完美。这样学生就会得到激励,会更加努力。而对于写得好的学生,可以将这些作品积累下来,在班级或学校进行展示,让学生拥有成就感,让学生感受到诗歌创作带给自己的快乐。

(六)鼓励学生发表诗歌,激发学生诗歌创作兴趣

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需要学生调动所有的经验知识。学生所有的作品都来之不易,其中包含着艰辛和汗水。因此,需要珍惜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夸赞、表扬或展示,会起到一定的鼓励作用,也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诗歌更多的传达出他们对精彩人生的渴望。对于学生的诗歌佳作,在学校范围内展示之后,可以让学生向全国一些作文刊物投稿,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诗歌创作积极性。

总而言之,要培养小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首先,要重视学生诗歌创作兴趣培养,明确学生诗歌创作兴趣培养的作用。探讨提高学生诗歌创作能力的相关策略,有效地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掌握诗歌创作的有效方法,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更多地表扬和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创作自信心,鼓励学生发表诗歌,激发学生的诗歌创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颜克宣.激发兴趣,提高小学生诗歌写作能力[J].教育科学,2017(11):54.

[2江曼.浅谈指导小学生创作儿童诗歌的体会[J].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6(2):105.

[3]高晓倩.小学生诗歌创作漫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9):128.

猜你喜欢

诗歌创作学习兴趣小学语文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独特性略析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