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腔艺术进小学校园初探

2021-03-25岳建樑

新课程·上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学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岳建樑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不断深入。现阶段,我国政府部门正在积极努力地促进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融合,有效将非物质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当中,在提升教育教学成效的同时,还可以有效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秦腔艺术属于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有效将秦腔艺术融入小学校园当中,对小学教育以及秦腔艺术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就秦腔艺术进小学校园做了简要的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度,并在此基础上推进秦腔艺术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秦腔艺术;戏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学校园;教育

一、秦腔艺术进小学校园的阻碍性问题分析

现阶段,我國诸多小学教师纷纷投入对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研究中,其最终目的就在于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保证学生能够肩负起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诸多教师从秦腔艺术进校园的角度对学生艺术核心素养培养工作进行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发现,秦腔艺术进小学校园计划的实施现状并不乐观,其中存在诸多较为显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那么必然会导致秦腔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成效无法彰显出来,而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没有将秦腔艺术融入校园文化体系当中,诸多教师并不重视校园文化与秦腔艺术的深度融合工作,由于没有必要的校园文化基础作为支持,学生很难直观感知到秦腔艺术氛围,进而无法加深对秦腔艺术的印象。其次,没有找准秦腔艺术进小学校园的切入点,诸多教师只是将其当做一种扩展性知识告知给学生,所阐述的内容也并不全,学生很难对该种艺术学习产生重视。最后,对于秦腔艺术信息的宣传力度较低,很少有教师组织宣传秦腔艺术信息活动,从而导致教育管理者及其他教师都缺乏对秦腔艺术的认知。

二、秦腔艺术进校园的有效实现路径分析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秦腔艺术有效融入小学教育的保证,因此,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必须要准确有效地认知到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对促进秦腔艺术在小学校园中融入的重要性,并在这种意识的引导下提升对良好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工作的重视度。首先,小学教师必须要定期举办一些戏曲艺术文化活动,并有意识地将秦腔艺术设置为校园文化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学习并表演秦腔戏曲节目,从而保证学生有效感知学校对弘扬秦腔艺术的重视度。其次,小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在一些广播当中引导学生讲述关于秦腔艺术的信息,使学生能够通过广播了解关于秦腔艺术的各项信息,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将弘扬我国秦腔艺术设置为主题进行国旗下的讲话,从而保证秦腔艺术能够有效融入校园文化体系。

(二)找准秦腔艺术进小学校园的切入点

找准秦腔艺术进小学校园的切入点是保证秦腔艺术有效融入小学校园的关键环节,只有保证切入点的准确性,才能保证每一位小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了解秦腔艺术,进而保证小学教育事业以及秦腔艺术都可以获得持续有效的发展。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各项语文教学活动期间可以有效引入关于秦腔艺术的故事,使学生在阅读秦腔艺术故事的过程当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对于秦腔艺术的认知度。其次,从本质上来讲,秦腔艺术属于一种音乐艺术,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对学生展开音乐知识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将秦腔艺术作为一种扩展性知识教授给学生,使学生有效了解秦腔艺术的特点以及其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最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可以将秦腔艺术的发展史有意识地告知每一位学生,并告知学生现阶段我国正在倡导学生肩负起弘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使小学生能够树立弘扬并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

(三)强化对秦腔艺术进校园的宣传力度

从现实的角度分析,秦腔艺术进校园活动信息的宣传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秦腔艺术能否有效进入小学,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基于这一情况,小学的各科教师必须要重视秦腔艺术进校园的宣传力度。首先,小学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关注秦腔艺术的各项信息,同时还要关注秦腔艺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然后有效将这些信息传输给学生,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对秦腔艺术信息的关注度以及重视度。其次,小学各科教师必须要主动宣传秦腔艺术,在教学期间要将秦腔艺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并有意识地以秦腔艺术知识为例举出与科目教学内容相关的事例来达到宣传秦腔艺术的目的。最后,小学领导者必须要与社会媒体部门建立起坚实的合作关系,充分借助当地媒体机构的信息宣传渠道,对秦腔艺术进小学校园的核心主旨、方法、切入点、工作要点等信息进行有效的宣传,从而为秦腔艺术进小学校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每一位小学教师以及小学教育机构的领导者都能关注秦腔艺术的发展,并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每一位小学生肩负起弘扬并传承秦腔艺术的重大使命。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阶段,传统的教育教学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小学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政府部门又在积极努力地倡导小学教育要肩负起传承弘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使命。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的领导者必须要将工作重心放到秦腔艺术进校园的研究上,结合秦腔艺术的特点以及小学教育的发展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融入措施,以此保证秦腔艺术能够在小学教育当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保证小学教育以及秦腔艺术同时获得持续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愚.领悟传统走向现代:记中国首届秦腔艺术节清唱一等奖获得者李锦航[J].中国戏剧,2018(6).

[2]叶涛.建议建立秦腔艺术博物馆:对秦腔发展前景的构想[J].当代戏剧,2017(1).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2553。

猜你喜欢

小学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小学可持续性校园景观环境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