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题材有了新尝试(娱评)
2021-03-25孙佳山
孙佳山
近些年来,我国体育题材影视作品持续涌现,并呈现出相对丰富的形态特征,不过有关乒乓球类的影视作品依然较少。与篮球、足球、排球等更多被影视化呈现的大球
项目相比,乒乓球项目速度更快、球小、移动范围小的特征,加大了影视化呈现的难度。“采访国家队、省队,采访教练、球员,然后去看世乒赛以及所有的细节,最后才开始动笔……”作为体育题材剧集《荣耀乒乓》的监制,五百坦言,这个剧本在开拍之前孵化了3年。该剧与其说聚焦我国“国球”,更像是一部展现运动少年成长故事的青春剧:徐坦(白敬亭饰)性格腼腆,虽然从小体弱但却志将热爱的乒乓事业做到极致;于克南(许魏洲饰)桀骜不驯,立志要打出一片天。两人起初因个性差异时有矛盾,但在一起训练、受罚后开始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如图)。
可以说,《荣耀乒乓》是我国体育题材的新尝试——运动与青春元素结合,这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到现阶段的“中国经验”。除了去年女排题材电影《夺冠》和还未公映的网球名将李娜自传电影,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体育题材影视作品特别是商业类型电影,与好莱坞和日韩成熟的商业类型相比,差距不小。在2016年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成为现象级作品之前的一年,林超贤执导、彭于晏主演的《破风》颇受关注,当年还代表我国香港出征奥斯卡。不过从总体来看,当时我国的体育题材影视作品并没有达到《摔跤吧!爸爸》的“出圈”程度。再往前追溯,真正能让人们耳熟能详、具有较大社会性影响力的,恐怕还是1958年的《女篮五号》。
影视化呈现无法与体育成就相匹配,一直是我国此类题材的一大难处。如今,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粉丝文化的辐射范围,既包括影视领域,也涵盖体育领域。这两个领域有机结合的文化产品,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媒介杠杆效应,得以充分释放,这是近些年来我国体育题材影视剧集开始逐渐增多的重要现实基础。乒乓球作为中国最具全民性的体育项目,影视化也能带动新一代受众关注这一“常胜之师”。正如《荣耀乒乓》总编剧李嘉所说,“体育片的魅力,正在于它是人生的某种抽象表现。现实中,人的目标很难用奖杯、奖牌这样具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但在体育竞技中,竞争就可以变得非常直接。”
当然,正在发展中的粉丝文化、粉丝经济仍有些不成熟的环节和链条亟待规范和整治。从长远来看,我们还是应以包容的态度,在包括体育题材影视剧在内的诸多领域不断深入探索,推出更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全面提升我国文化工业的整体水平。▲
(作者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