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室建设方案探索

2021-03-25沈亦宽戈秀龙李廷

新型工业化 2021年12期
关键词:城轨实训室轨道交通

沈亦宽,戈秀龙,李廷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0)

0 引言

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长三角地区轨道交通发展也迈入了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岗位需求,相关人才的培养也成为了当务之急。

1 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

1.1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需求量大

2021年对相关地铁运营企业进行调研,基本结论如下: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城轨运营类人才缺口量巨大。根据国际城轨人才配备标准,一公里城轨线路的建设,至少需60名城轨运营管理及技术人员;每开通一条地铁线路,需1000余专业人员。至2015年城轨从业人员21.7万人,到2021年。人才总体规模达到40万人。由于城轨行业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大量人才需求,各大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以满足不同的岗位需求,实训室的建设尤为重要。

1.2 相关专业学生缺乏实践经验

我国城轨运营管理专业院校大多采用“课堂理论教学、实训技能演练、轨道企业顶岗实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尽管培育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对相关的工作流程及作业不熟悉,仍然需要相关轨道企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培训才能满足工作及岗位需求,这对我国城轨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1.3 学生技能鉴定需要实训设备支撑

根据国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即1+X证书标准)及高等职业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实训条件及设备环境是考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2 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室建设逻辑

实训室一般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建设”的方针进行建设,并根据城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实施进度,首先需要满足课程实时实训的要求,最终模拟地铁车站真实场景布局,实现各系统整体联动,机电、运营、车务等设备实现交叉融合,最大化设备利用率,提升设备的投资价值,从而起到优良的教学效果。

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室分类大体如图1所示,多设备、多实训室联动以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训系统,更好地使站务、信号、车务、机电检修等培训工作与地铁未来发展相适应,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为城市轨道交通培训教学搭建一个以教育教学智慧管理云平台、CBTC 调度网络、ICSC 全监控为底层构建、与实际操作环境相同,与轨道交通站厅、站台、区间隧道、车辆设备进行联动的教科研一体化平台。

图1 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室分类

3 相关高校实训室建设

近十余年来轨道交通在国内得到大力发展,全国新设轨道交通专业的院校达200余所,这些院校基本都建设了与轨道专业匹配的专业实训室从同类院校实训室结果来看,有许多值得参考的地方,但也存在问题。

3.1 实训设备不足,无法完全满足1+X考核试点要求

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培训学院出具的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方案为例,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考的是城轨中级,考核项目分别是手摇道岔、站台门操作和AFC设备。而受到建设场地面积和资金的限制,部分院校并未购置满足对应设备,或者出现设备数量少,多名学生共用一台设备的情况。这些情况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实训效果[3]。

3.2 实训室文化氛围不够,无法模拟真实地铁场景

以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为例,其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票务发售、回收以及设备维检修的专业技能,以及非正常情况下的票务组织、客运组织等综合能力,在收费区真实地铁场景下有包含进站闸机和出站闸机,而一些院校则因设备占地和投入资金受限,只建设了一道闸机,这显然无法完全模拟完整的进出站流程。

3.3 实训设备布局缺乏逻辑

实验室设计和规划是否合理,对于设备和仪器的布置有一定的依据。例如某所院校为了真实模拟地铁场景,设计建造了站台、车控室、售票区等,却错误地将车控室窗口正对轨行区和站台,而真实地铁车控室所正对的是售票区,这样设计会导致学生对地铁场景有错误的认知和理解,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3.4 缺乏专业管理人员

从目前各大高职院校的建设情况来看,部分学校对轨道交通实训室的实验员配备严重不足,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是由于轨道交通这一行业的专业性造成的,较多实验员专业不对口;第二是很多院校目前都在飞速发展,对招聘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实验员日常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更希望实训室管理人员能带学生竞赛,进一步提升对院校的贡献率。基于上述这两方面的原因,多数院校在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室的团队建设和管理人员配置等方面并不能赶上轨道交通实训室的建设进程,实训室缺乏专业的实训室管理团队[4]。

因此,对苏州技师学院、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建设进行了调研。几所高校基本建设了城市轨道交通票务实训室、行车组织实训室、车站控制实训室、OCC调度中心实训室、车站安检实训室、屏蔽门等,其中苏州技师学院城轨实训室一期如图2所示。由调研情况可知,其中OCC调度中心、城轨仿真B型车、城轨轨旁实训系统均为实训室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OCC调度中心在日常教学使用中频率较高。每次实训课程约至少同时容纳20名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其造价约为80万。占地面积约为50个平方。约8米长的城轨B型车仿真车体。日常使用中可解决众多实训难题。如应急大客流处理等。3米城轨轨旁实训系统。其中包括转辙机,单开道岔、信号机等设备,该套设备为城轨站务1+X等级技能考试中的重要设备。其使用频率极高,次数多。

图2 苏州技师学院城轨实训室1期布局

4 相关建议

4.1 满足可开课程和1+X考核

实训室的建设本着建成集“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环境和“产学研”专业综合性实训基地的理念,从功能演示、单项技能实训教学和综合实训教学三个层面,为城轨核心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根据教育部“1+X”城市轨道交通站务、机电标准要求。实训基地采用理实一体的设计方案,即考虑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考虑学生实际动手练习的环境和条件,通过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可使学生既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也能熟悉运营相关设备或系统正常情况下操作,并理解故障情况下的处理方式。

4.2 实训室布局设计应满足教学的要求

在教学互动区能满足虚拟仿真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要求,满足老师与学生互动式教学的需要,以达到提高学生实训效率及效果、节约实训耗材的目的。

学生的终端操作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近,有利于行动导向的教学的实施,在这样的虚拟实训环境中学,生的职业意识得到了提高,能够更快地融入轨道企业的运营与管理中去。以OCC调度中心实训室为例,应当能实现如表1所示功能。

表1 OCC仿真调度中心室应实现的功能

而在文化氛围营造方面,可以通过VR触屏文化反馈系统,通过易显示标识的触摸,以虚拟显示的方式将受到空间和时间限制的隐含专业知识展现给学生,比如城轨车站标识、城轨发展史、著名人物贡献、设备演变过程等。既能营造良好的岗位工作环境,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巩固专业思想,也可以良好地解决建设资金受限等问题。

4.3 加强校际合作、校企合作

城市轨道交通的设施设备有价格较为昂贵、占地面积大、需要周期性维护等特点。除了一些以交通为王牌专业的院校会投入大量资金和建设用地建设外,多数院校并不能负担起高额的资金和大面积的建设用地。因此,院校之间可以进行校校合作,共享城市轨道交通实训设备。相互之间深度交流合作。一方面可以减少重复投资,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实训室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基于未来城轨专业人才需求量将会出现加速增长的态势,将企业的设备资源与高校的师资相结合能进一步培养出有深厚理论基础的实践技能型人才。譬如,学校在建设OCC中心实训室时,由于仿真OCC与企业的调度中心OCC很有可能采用的不同的系统。可以由校方和企业共同构建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成后既可满足学校轨道及相关专业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的需求,也可以作为社会培训的场所。

4.4 大力开展师资培训

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学生的实训演练需要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实训教师队伍。因此,相关院校可以采取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专业紧缺人才、加强培养中青年优秀教师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此同时,可以在寒暑假安排教师参与企业举办的师资培训,鼓励优秀教师积极参与实训室的建设,把教师送去相关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多措并举,既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也加深了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和交流[5]。

5 结语

职业教育是培养能力的实践教育。随着社会分工变化,技能的传承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须在实践中培养磨炼。随着城轨行业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纯理论化的教学并不能满足轨道企业的岗位需求,因此,要进一步加快城轨专业实训教学的步伐,转变教学理念,建设好实训室已经成为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

猜你喜欢

城轨实训室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漫说城轨
漫说城轨
漫说城轨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漫说城轨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