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电工程动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研究

2021-03-25付春亮龚林华郭明

新型工业化 2021年12期
关键词:核电管控工程

付春亮,龚林华,郭明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205)

0 引言

我国核电工程目前进行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可以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风险控制到最小,损失降到最低,避免危害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另外,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核电工程耗费时间长,技术含量较高,如果没有做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很容易带来不必要的隐患。

1 核电工程安全风险

1.1 特点

核电工程的安全风险工作所有的危险来源几乎都是来自生产线,核电工程安全会涉及诸多内容,从前期施工准备工作到工程施工阶段,后续的结构组装以及性能调试阶段都会蕴含安全风险,而且最常见的核电工程,前期准备阶段就要持续接近一年,而后还要进行土方开挖,建造临时厂房。最常见的情况下,土建工程会持续五年之久,需要根据混凝土和钢结构的特点,建立完善的防护工程,接近三年的时间进行硬件设备组装和结构安装。而后,引进大型吊装设备对物料运输管道进行妥善安置,确保现场供应稳定后方可进行后续工作。这些风险具有普遍性,首先现场工作规模大,一旦涉及安全风险,影响极大,持续时间较长,甚至部分细微的安全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工作机组,危害性极大。其次,核电工程一旦涉及安全风险,会十分复杂,因为其内部蕴含的工艺技术非常多,许多接触到能力等方面的工程活动风险非常高,并且,核电工程在进行土方挖掘时,会频繁进行爆破工作和底层隧道开挖工作,如果硬件设备没有得到良好的操作或者施工工艺出现不完善的地方,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安全风险,轻则带来不必要的成本损耗,重则危害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最后,安全风险具有变化性,核电工程各个阶段都会产生不同的风险类型,针对当时的气候,气温和不同月份的客观因素都会使得存在的风险出现不定性的变化,这也是核电工程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主要难点。

1.2 现状

当前,核电工程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最主要的重点问题,就是要合理辨别风险等级,并对评估的对象进行区域划分,并且在相对应的时间开展评估工作。想要具体地开展评估工作,首先就要合理辨别危害,将工艺流程中某一特定的工作区域或工作内容划分为可以进行危险辨时的对象区域,针对不同活动开展风险识别,加强风险管控力度。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价,利用全新的经验归类法对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合理管控,采取定向保留的方法来对风险等级进行归类,制定完善的评估流程确保风险等级准确。最后,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识别出可能出现的危害和突发状况,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并按照工程相关情况制定完善的控制措施,依照培训流程和工作程序,对现如今的管理体系,进行阶梯性优化,确保完成阶段性工作后,可以对繁多复杂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直观的数据呈现清单。

1.3 问题

首先,施工活动在进行风险辨别时没有完善的工程评价体系,各个工作内容中,针对特定的功能模块没有完善的评定标准,对于不同的单元无法进行准确有效的识别工作。其次,在进行安全风险辨别时,各个施工活动和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初期的安全风险只是经过粗略计算,后面并没有相对完善的实地考察,很多数据参数出现偏差,最终导致施工计划难以正常开展。辨识结果针对性不强,很容易出现遗漏问题。再然后很多风险监督体系,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优化,因为核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是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很多物料的变化以及工作流程,经常会出现更改,如果没有相对完善的评价报告,就不能进行灵活性的工作内容调整,存在很多潜在风险。最后,风险辨识要现场进行实时管控和灵活指导,但绝大部分工作人员却只是流于表面,没有科学合理地进行评价报告,质量提升实用性始终不强,并且过于纸上谈兵的工作体系,也会使得实用性远远不足[1]。

2 体系建立

2.1 分解工作结构

针对核电工程而言,分解工作结构是当前管理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最主要的工作方法就是将核电工程中的不同工作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责任分化和工艺分解,分为不同的承包内容和工艺模块,从而清晰当前岗位工作的本质。而且核电工程根据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划分,可以确保将整体工程分为多项工作内容,每一项工作内容都是当前工程实体的写照,同时也是各个功能单元的映射,如果沿用以往的统筹管理方法,那么很多数据和参数无法得到详细数据,管理工作始终不具体。进行工艺分解后,针对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分层的管理体系,可以详细规划,以点带面,统筹控制,虽然会对工作单位带来一定的工作压力,但是风险辨别的准确度也会随之提升。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通常每一项工作内容在完成阶段性评定后,都要及时对下一项工作内容进行风险识别和预期评价,而后,对实际工作中该项工作内容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减少分解难度,提升工作效率。而且在工作过程中,有很多工作人员都是采用分解的方法,将作业等级进行合理评定,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意见。另外,绝大部分工作人员在进行结构分解时,都是通过完善的编码体系,对各种工作元素进行源代码敲定,规范地开展责任分解工作,以此提升工作效率,融合新型的信息化技术[2]。

2.2 针对基本单元制定控制措施

核电行业在进行电力建设中,工程师最常见的风险评价方法,就是通过对工作模块中的各个基本单元进行详细调查,而后进行定向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来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精准把控。这种工作模式完成后将完成的施工作业分解为不同的工艺流程,从每一个工艺流程和加工手段中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判断当前安全隐患是否会带来不必要的成本损耗或严重的安全事故,经过风险评价和确定,风险等级达到某一等级后需要采用一定手段来保障安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该项工作模式评价和等级评定,都要根据矩阵分析法对当前隐患可能存在的严重后果,演变为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以及等级进行合理的定制,具体的矩阵表详见表1 。并采取直观的例如颜色等方法进行合理标识,针对性地进行工程措施改良管理体系优化,加强培训力度提升防护水平,建立完善的应急防护体系,确保控制稳定。这种方法对于核电企业来说是最为直观的风险展示,等级越高,就意味着其需要倾注更多的注意力,重大风险会影响到公司的发展,不同的等级都要进行详细归类[3]。

表1 风险矩阵表

2.3 探讨进度

在整个工程进度管理和责任分化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工作结构绘制相关完善的进度展示图,并将二者进行工艺结合,降低工作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损耗。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必须要结合现如今的工作进度和实际的工作计划进行风险识别,即便工作确定风险等级后,也要根据严重情况,建立完善的解决方案汇总到同一个工艺流程中,确保整个工作能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保障安全稳定。但因为工作过程中相关数据清单都是以表格的形式进行传递的,这样的效率很低,而且在紧急情况下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工作单位必须要在作业过程中,根据时间轴进行图像绘制,实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进行判断,隐患排除并将活动情况和评定体系进行有效连接,在工艺流程开展过程中,能够实时地进行风险查找和等级确定,确保在需要的第一时间能够找出相关数据,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意见[4]。

2.4 优化动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当前,核电工程动态安全风险管控机制需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进行事先预测,并直观地引进信息化技术,实现更高的应用价值。详细来说,首先在工程开展初期,要运用全周期安全风险辨识方法,对当前工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精确掌握整个施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隐患风险和突发状况,并根据风险评级所得到的结果来进行风险分布情况检测,对整个施工建设初期的人力物力投入进行合理规划,优先保障安全性。其次,着手提升工作效率,避免不合理的资源浪费,实现稳定的过程风险管控。然后,要定期进行整体安全管理,策划通过风险管控系统对阶段性的安全风险特征和潜在的隐患数量进行详细信息整合,根据所获得的详细信息,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建立监督检查计划贯彻落实培训体系并开展应急演练,培养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将策划工作落实到实处,而非流于表面。再然后在日常施工过程中,动态风险管控,要具有前瞻性,定期对未来阶段内的施工风险情况进行预测,做好预防措施和管控制度,将被动减少损失转化为主动化解风险。然后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力信息共享,网络利用,全新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和数据共享,及时向各个部门传递风险辨识情况和相关的应对措施,要求基层管理人员严格学术工作人员贯彻落实防范体系,未雨绸缪。接着,施工单位要调整工期,对设备进行调停,利用风险管控系统所得来的数据,落实相关措施,同步跟进管理手段,针对工期情况,进行晚上的隐患排查,合理调整资源配置,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最后,要引进全新的评价工具,对每个作业进行风险最小化,利用全新的技术手段和绘图方法,直观地为工作人员表达风险,等级制定完善的价曲线,实现精准化管控[5]。

3 结语

综上所述,核电工程安全风险工作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使得企业风险管控工作压力极大,工作人员必须要合理利用工作结构分解法,将责任分化并结合全新的图形图像技术,构建完善的安全风险分布图,确保稳定。

猜你喜欢

核电管控工程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2020年核电活动安排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核电链接
子午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