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湖泊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要点
2021-03-25周海良曹迎庆
周海良 曹迎庆 张 响
(江苏省金坛、溧阳市长荡湖水产管理委员会管理处,江苏常州 213224)
1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
1.1 鱼种选择
1.1.1 鱼种质量 选择引进经过国家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按照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应用群体混合选择技术,分阶段(生长阶段)选育良种亲鱼繁育的苗种。选择个体强壮、遗传性状稳定、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的良种苗种。
1.1.2 鱼种规格 大水面鱼种放养一般要求选择个体强壮、规格整齐的鱼种。鲢、鳙、草鱼、青鱼的全长15.6 cm 以上,鲤、鲫、鳙、鲂等全长6.8 cm 以上。
2012 年,长荡湖开始放养大规格鱼种,在湖区放养后,经养殖试验对比,回捕率高,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佳,一般放养一龄规格鱼种个体长15 cm 以上。近年来,湖泊放养鱼种都在推广放养一龄大规格鱼种,可当年回捕商品成鱼,当年投入当年收益。但在放养大规格一龄鱼种时,还必须注意要求鱼种规格的同时要保证鱼种质量,要求鱼种健壮、肥满度好、无损伤、遗传性状良好。
1.2 放流鱼苗种类与搭配比例 适宜人工放养的大多数湖泊基本特点为水质较肥,浮游生物丰富,水草和底栖动物亦较多,以鲢、鳙鱼养殖为主,搭配青、草、鲤、鳊等其他鱼类。鲢、鳙鱼以浮游生物为食,能滤食大量腐屑和细菌,对饵料的利用效率很高,生长速度快,栖息于上层水体,容易捕捞,苗种也容易获得。在水体较大、水质肥度一般的湖泊,鳙鱼生长优于鲢鱼,因而鳙鱼的放养比例应提高;在水体较小、水质较肥的湖泊则相反。这主要是因为鳙鱼比鲢鱼更适应大面积深水体,性成熟较迟,性情更温和,口腔更大,滤水能力更强,而且大型浮游动物多栖息于较深水层,水深而大的水域大型浮游生物较多,而水质较肥的湖泊小型生物较多。
1.3 放养鱼苗的要点
1.3.1 放养鱼苗的时间 鱼种放养时间应灵活掌握好,一般提倡当年成鱼在10-12 月捕获后就开始放养鱼种,应在当年的春节前做好放养工作,这时水温低,在捕捞和运输过程中鱼种活动能力差,不易受伤,鱼种也能尽早适应环境,待春季水温回升后,即可大量摄食。湖泊放养鱼种一般从外地或附近的鱼种场采购,在运输途中会有一定损伤,不能立即放养,应先在湖区建立暂养鱼种的池塘,暂养7 d 并进行投喂,使其体质恢复后进行消毒放入湖中。
1.3.2 放养鱼苗的地点 放养地点必须选择湖区的中心区域,不宜在沿岸湖区入水口或出水口,因为鱼种刚放养湖中易逃。另外,还可选择湖区水质中自然饵料丰富的地域放养鱼种,保证刚投放的鱼种有丰富的饵料,保障各种鱼类的生长环境可靠。这样投放的鱼种,成活率高,回捕率也高。
1.3.3 放养鱼种密度 确定放养鱼种的密度是渔业生产的重要环节。鱼种放养密度过小,则单产低、效益差;密度过大、超出水体承受能力,会导致鱼种长期缺氧而患病或个体偏小。因此,应根据养殖面积以及鱼的种类确定合理的养殖密度。
1.4 遵循鱼类自然属性选择放流品种 (1)草鱼、鳊鱼、团头鲂都以水草为食,根据水草的状况可适当搭配放养,但要注意不能破坏湖泊中的生态环境,对草鱼的放养量要严格控制。水草资源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而且将导致生态环境发生变化,还会导致水质恶化,许多水生动物的栖息、繁殖、生存将受到影响[1]。特别是长江流域的草型湖泊,在利用水草资源的同时要对其加以保护,保证天然无公害养殖基地能长期养殖更多的无公害鱼类,满足市场需求。
(2)鲤、鲫的饵料较丰富,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并能获得较高产量,但捕捞困难。在自然繁殖不足的水体应考虑放养,但必须放养鲫鱼良种,如异育银鲫、方正鲫、白鲫、湘云鲫等[2]。
(3)青鱼以湖区的贝类量来确定搭配,适当放养,水生软体动物(贝类)与水生植物一样是保护湖区生态环境不可缺少的生物,因此在搭配放养青鱼时应预测好软体动物繁殖量与青鱼摄食量,始终保持湖区原有的软体动物量不能过度投放青鱼种[3]。
1.5 增殖放流鱼苗回捕率 2012 年,开始放养大规格鱼种,在湖区放养后,经养殖试验对比,回捕率高,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佳。
1.6 增殖放流的经验法则 根据人工放流的养成商品鱼的规格和肥满度判断,若某种商品鱼未达到应有的规格,肥满度轻差,说明这种鱼放养量太大,下一年应适当减少放养量;若商品超过了应达到的规格,肥满度较好则相反。此外,也可根据湖泊水质的恶化情况,调整放养的品种与数量,使湖泊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
1.7 对凶猛鱼类进行有效控制 大水面放养效果不理想的原
因之一就是凶猛鱼类危害。我国的凶猛鱼类都是以吞食方式摄食,因此保证放养鱼种达到一定规格能起到良好的防范作用,但同时也应对凶猛鱼类进行控制[4]。①鳜鱼、鲇鱼、乌鳢等底层型凶猛鱼类,对鲢鱼、鳙鱼等上层鱼类危害很小,种群数量不大,经济价值又较高,可以不予以人为控制,特别是鳜鱼这样的名贵鱼还应保护,增加资源量。②翘嘴红鲌和蒙古鲌等上层凶猛鱼类对鲢、鳙鱼的危害性极大,而且可以形成强大的种群,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严格控制或清除。③鳜鱼也是上层凶猛鱼,体型很大,捕食凶猛,较大的经济鱼类难以逃脱其攻击,应用微电捕鱼的方式进行彻底清除。
2 湖泊增殖放流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2.1 生态效益 2017 年,通过实施长荡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暨种质资源保护区管护项目,共向长荡湖投放花白鲢夏花1 290.6 万尾,冬片13 051.2 kg。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增殖放流的鲢鳙鱼累计从水体中固定了氮127.51 t、磷31.43 t、碳511.68 t。近年来,长荡湖坚持生态立湖,强化封湖禁渔、增殖放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扩建等渔业资源保护措施,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得到有效恢复,湖区水质已整体达到Ⅲ类标准。
2.2 经济效益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2018 年长荡湖渔业资源捕捞总量达700 t,其中鱼类、青虾、河蟹分别达到600 t、50 t、50 t。人工增殖放流是恢复湖泊渔业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进渔业资源再生的重要手段,可有力促进渔业资源增殖与渔民增收致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