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研究进展
2021-03-25张兴申强
张兴 申强
1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机制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在生理状态下处于关闭状态,直径约为10~200 μm,当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CCC在各种生长因子、炎性因子和血管剪切应力的作用下由关闭变为开放状态,从无功能到有功能,直径也扩大到100~800 μm。这个过程需要10~14 d,包括血管新生、动脉生成[1]。血管新生形成的小血管存在于心内膜无平滑肌细胞,脆性高,无法承受正常灌注压;而动脉生成的小血管存在于心外膜,在平滑肌细胞的作用下构成动脉中膜,可以承受正常灌注压。
2 CCC的评估方法
CCC评估方法有定性和定量两种。定性方法主要有Rentrop分级和Werner CC分级,可以直接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评估,有一定局限性,受血压、造影注射力等因素的影响。Rentrop分级有较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获取方便,是应用最广泛的CCC评估方式。定量方法主要有冠状动脉内血流指数(CFI)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虽然CFI为CCC评估的金标准,但仅适用于完全闭塞患者,并且需要特定的测量器械,技术要求较高,应用较少。因微导管获取相对方便,经微导管测得的CFI与经特定器械测得的CFI有很好的相关性,可能成为一种有潜力的CCC评估的新方法[2]。
3 药物治疗
3.1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单核细胞在CCC的血管新生和动脉生成中起重要作用,而通过单核细胞相关机制促进CCC形成的主要研究集中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临床试验发现,皮下注射GM-CSF 2周后,CFI显著提高(从0.116增至0.159),但在治疗期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组17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3-4]。
由于动脉生成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许多共同机制,GM-CSF在促进动脉生成过程中也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即“剑齿现象”[5]。2019年一项临床试验将54例冠心病患者按2∶1随机分为聚乙二醇化G-CSF组和安慰剂组,6个月后聚乙二醇化G-CSF组CFI值从0.096增至0.126,而安慰剂组的CFI值从0.157减至0.122,随访期间聚乙二醇化G-CSF组患者仅在治疗前几天出现流感样症状,无其他不良反应[6]。为期10年的RIGENERA试验发现,G-CSF治疗与标准治疗相比,主要不良事件虽然无差异,但不良的左室重构减少(9%对48%,P<0.05)、平均预期寿命提高[(15±4)年对(12±4)年,P<0.05)。[7]
3.2 伊伐布雷定
2000年Patel等[8]发现,心动过缓与CCC形成有较好的相关性。伊伐布雷定可以选择性抑制窦房结内向离子通道,减慢心率,延长心脏舒张期,增加舒张期血流切应力,从而促进动脉生成,并且可以避免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拮抗剂的不良反应[9]。Gloekler等[10]将4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n=23)或伊伐布雷定组(n=23),治疗6个月后,安慰剂组CFI值从0.140降至0.109(P=0.12),伊伐布雷定组从0.107增至0.152(P<0.05)。Hohneck等[11]研究发现,伊伐布雷定可以降低心率增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降低动脉僵硬度,改善血流灌注。
然而,2017年一项纳入36 577例冠心病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12],伊伐布雷定并不能减少全因死亡率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视力模糊、心动过缓等),且几项大型临床试验(BEAUTIFUL、SIGNIFY试验)也得出相似结论。
4 康复治疗
4.1 运动锻炼
运动锻炼可通过增强冠状动脉血管切应力、改善内皮功能等方面促进动脉生成。早在1981年Scheel等[13]就发现运动对冠状动脉狭窄犬模型有促进CCC的作用,且运动锻炼促进CCC的前提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Zbinden等[14]首次证实了运动锻炼可以增加健康人的CCC,他们对1名没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业余长跑运动员进行3个阶段的有氧训练:低体能(2 h/周,作为基线);中体能(4 h/周,4个月);高体能(8 h/周,4个月)。中体能阶段CFI为0.23,高体能CFI为0.37,高体能阶段较中体能阶段CFI增加了60%,证明运动可诱发正常人心肌缺血、缺氧,也可以促进CCC。另有几项临床试验也证实了运动锻炼对CCC的积极影响[15-17]。Moblus-Winkler等[16]设计了运动锻炼对CCC影响的随机临床试验,60例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高强度运动组(20例)、中强度运动组(20例)、对照组(20例),4周后高强度运动组CFI增加了39.4%(从0.142±0.07到0.198±0.09,P<0.01),中强度运动组CFI增加了41.3%(从0.143±0.06到0.202±0.09,P<0.01),而对照组CFI变化不明显(从0.149±0.09到0.150±0.08)。Petrovic等[17]发表了一项普通肝素联合运动锻炼对“无选择”患者(因血运重建高昂的费用、众多的禁忌证等原因,无法接受血运重建的患者)CCC的影响,32例“无选择”患者接受2周的运动锻炼(2次/d,每周5 d),随机分为安慰剂组(0.9%生理盐水)和普通肝素组,肝素加运动组的侧支改善率为80%(12/15),而安慰剂组仅为12.5%(2/16)(P<0.01),结果显示肝素加运动较仅运动锻炼更有利于CCC形成。
关于运动锻炼促进CCC形成,仍有很多问题需解决,如合适的运动方式、强度、是否联合其他治疗方式等。
4.2 增强体外反搏治疗
增强体外反搏治疗(EECP)已成为冠心病二线治疗推荐[18-20]。EECP在心脏舒张期对下肢血管进行袖带加压,使舒张压升高,冠状动脉血流增加,在收缩期松开减压,使外周动脉迅速扩张,血流阻力下降,降低心脏后负荷,增加血流切应力、舒血管物质等触发动脉生成,促进CCC形成[21]。
Buschmann等[22]将23例冠心病患者按2∶1随机分为EECP组(n=16)和对照组(n=7),7周后EECP组CFI下降(从0.08到0.15,P<0.01),而对照组CFI(从0.15到0.14,P>0.05)无明显变化。Gloekler等[23]将20例冠心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EECP组(300 mmHg充气压力)与假EECP组(80 mmHg充气压力),4周后,EECP组CFI从0.125增至0.174,而假EECP组CFI从0.129减至0.111,也证实了EECP可以促进CCC的形成。
EECP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通过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发挥作用,但评估血流动力学需要进行有创操作,故寻找一种方便、经济的方法评估其有效性至关重要。EECP由于较高的充气压力,个体对治疗压力的耐受有差异,可导致皮肤破损、肌肉骨骼损伤等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的依从性。Picard等[24]发现了一项新的治疗策略,即个体剪切速率疗法,它基于不同治疗压力下动脉的多普勒血流参数,调整EECP的治疗压力,不仅降低了EECP治疗压力范围(从250~300 mmHg下降到160~220 mmHg),还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接受度。虽然个体剪切疗法为EECP的个性化治疗、无创评估提供了可行方案,但目前仅进行了一些单中心、小样本、短期研究。EECP起效慢、实施方案单一等问题尚需进一步改进。
5 乳内动脉结扎术治疗
冠状动脉循环除了冠状动脉之间的动脉吻合外,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动脉、乳内动脉(IMA)等将冠状动脉血管分支吻合到心脏。早在1932年Hudson等[25]通过向冠状动脉注入墨水,已经证实IMA可以通过其邻近分支(即心包-膈动脉)与冠状动脉直接相连,这种解剖特点为结扎IMA促进CCC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1959年,Battezzati等[26]对30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双侧IMA结扎,结果显示94.8%的患者症状改善,IMA中远端结扎可通过心包膈支分流回流到心脏,而因为梗阻形成局部高压状态会增加通向心脏的侧支血流灌注。2014年,一项临床试验对120例胸痛患者进行2次时长1 min的冠状动脉球囊闭塞,第一次同时进行远端IMA球囊阻塞,CFI为0.110±0.074,第二次不同时进行远端IMA球囊阻塞,CFI为0.096±0.072(P<0.01),表明同时阻塞IMA可以改善血流灌注[27]。2017年,Stoller等[28]对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永久性右IMA远端装置闭塞,6周后CFI从基线的0.071增加到0.132(P<0.01)。
以上研究表明,通过IMA结扎促进CCC形成有效、可行。虽然患者的CFI、血流储备分数、心绞痛症状都有所改善,但是通过此方式增加CCC是否能改善临床结局还不清楚。2019—2023年永久性IMA闭塞随机临床试验(NCT03710070)可能将会揭晓答案。
6 其他治疗
还有一些新兴的促进CCC形成的方式,如心肌激光血管重建术[29]、心脏冲击波疗法[30]、冠状静脉窦缩窄装置[31]等在冠心病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已经初见效果,可作为药物、血运重建的辅助治疗,但还缺乏大型临床试验证明。良好的CCC对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获益有益,促进CCC形成在未来必将成为一种有前途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