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综合性大学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探究*

2021-03-25孟上九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孟上九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必然选择,是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工程,更是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关键环节”[1]。地方性综合大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应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相统一的目标指向,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内在的德性与修养”[2]。

一、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原则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书和育人相结合的原则

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树立“育德于教”的教学理念,注重把价值引领贯穿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在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课堂讲授中,梳理“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探索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潜移默化地把思政元素嵌入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教与学中,形成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隐性德育与显性智育融会贯通、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着力培养具有责任担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坚持因材施教,合理渗透的原则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科学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与教学形式,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全方位的育人课程体系,在丰富学科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契合专业教学的思政案例,巧妙地嵌入育人的思政要素;尊重学生主体性,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赋予知识以“灵魂”,使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即是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过程,又是锤炼心志、涵养品行的过程,让专业课育人变得自然而有情怀,让学生对正确的价值观产生共鸣,形成强劲的育人合力,使思政教育更有力度,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

(三)坚持团队协作,共同促进的原则

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教学团队通过课程建设研讨和集体备课活动,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分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不断提升团队教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的能力;聘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指导和帮助团队课教师深挖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团队教师之间的集思广益、“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充分论证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实施路径,保障“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

二、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目标

(一)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主渠道,根据专业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重要的“课程思政”内容有机渗入到专业课程教学方案整体设计中,寻找合适的传授专业知识、训练实践技能与加深德育理论知识、强化德育素养教育相融的结合点,使专业课成为学生体验和实践“课程思政”的实验基地,学有所感,学有所悟,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和德育素养全面发展。

(二)端正学生的行为规范

在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中,依托各教学环节形式、各模块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德育教育,不断注入新内容、新思想,关注新形势,通过推进习近平讲话进课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脉、深化法治理念认知、实践职业规范等类型丰富的有效举措的实施,形成厚重的德育底蕴,以坚定理想信念、立牢精神信仰、夯实道德基础、增强全面发展于一体,凸显“课程思政”教育对学生所产生的内化为追求精神、外化为行动自觉的影响实效,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三)强化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在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团队每2周进行1次集体备课,共同疏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课程思政”元素;每2周进行1次“课程思政”建设研讨,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分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通过团队教师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从而保障“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

三、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环节

(一)科学设计基本教学文件

1.撰写教学大纲

全面贯彻OBE的教育理念,结合专业课程的性质,撰写体现“课程思政”教学思路的课程教学大纲。大纲中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阐述选用教材、参考书、阅读资料等教学用书中的“课程思政”资源、确定教学进程中“课程思政”的融入点、梳理每章节中“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及契合课程特点、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充分体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专业发展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衔接的课程育人目标。

2.编写授课方案

授课方案中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要围绕教学大纲中提出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在方案中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设想、开展思政教育的思路、体现思政教学内容的具体案例、思政教学环节设计及时间分配,并说明每节课“课程思政”拟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呈现的主要特色、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积极探索运用TBL(基于团队的教学方法)、PBL(基于问题或项目的教学方法)等教育教学方法,推行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思政效果。

3.制定授课计划

在课程团队深入研讨的基础上,授课计划书的制定要结合“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深入思考和优化设计。在教学改革环节,在专业课程总目标的指引下,探索专业课程所蕴含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思政元素,找准与专业课程教学融合定位关联点;在教学研究活动环节,提出共同开展课题研讨的项目、关注高校思政教育动态信息、创新与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等内容;在第二课堂环节,科学设计能够体现“课程思政理念”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开拓视野、积累经验;在作业布置和辅导答疑安排上,体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巩固。

(二)在教学中实施全程“课程思政”

1.在课堂教学中提出“课程思政”的讨论问题

在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成长特点、针对学生思想关切的问题、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思政”课堂讨论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内容,向学生讲好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成绩、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史,从而为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时间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案例支持。

2.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重点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把学生分成若干读书小组,每组成员分别承担读书、读学术论文、写读书报告作业、制作汇报课件、进行读书汇报等工作。由组长负责,组员共同配合的读书活动使学生间形成团队合作、彼此协同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团队精神。同时,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结合课堂上理论教学的专业内容,疏理出读书过程中所体会的“课程思政”的内容。

3.围绕“课程思政”内容对学生进行答疑和质疑

辅导答疑是师生共同探讨专业课程相关理论问题的过程,在辅导答疑过程中,师生间、生生间可针对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专业理论问题进行答疑,同时,也针对“课程思政”内容进行答疑和质疑。

(三)总结教学实践的经验与研究成果

1.形成典型教学案例

依托专业课程的某一章或某一节,阐述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理念和目标、教学思路与方法、教学评价与考核、教学特色与创新、改革的特色与创新点、教学效果等,分析存在的实际困难和不足,提出今后改进举措。

2.开展教学反思

在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完成整个教学活动之后,课程团队针对整体建设情况,系统总结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做法、存在的问题、后续教学的改革措施,并形成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总结报告。

3.开展教学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团队针对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短期难以解决的重要问题,做好深入研究准备,开展课题研究的论证,作为今后教学研究的方向和主要任务,并积极形成关于“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成果。

四、强化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实效的措施

(一)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需多样化

在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有效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关键问题之一是要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对问题的认知水平,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需把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及TBL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综合运用,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的内容融入专业知识的课堂教学中。

2.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需深化

在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关于“课程思政”理论的内涵解读还不够深刻、对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的疏理还不充分、对教学方法的运用还不够合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还不够凸显等问题。

3.学生参与“课程思政”教学的积极性需常态化

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还不是很适应,还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涉及相关“课程思政”内容研讨的参与积极性不是很高,且参与的学生覆盖面没有达到全员“课程思政”的目标。

(二)强化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实效的措施

1.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论的研讨

针对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积极利用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的机会,加大对“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等相关理论问题的研讨,并凝练教学研究方向、申报教学研究课题、撰写教学研究论文,以达到教研促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2.拓展“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实践的交流

立足于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课堂教学,通过深入到课堂听课、看课及评课,互相之间交流心得体会;立足于学院其他“课程思政”试点课程建设成效,通过经验交流的方式,互相之间取长补短;以及通过观看学校教学平台展示的“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各环节,从而不断提升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

3.强化学生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

学生参与“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任课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真正了解学生所面临的思想困惑,聚焦问题,将理论讲授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精准定位、精心设计、精准施教,才会把“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提升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3]等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得以实现。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4]。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地方高校应坚持与时俱进,正确把握专业课程的育人原则,紧紧围绕专业课教学的育人目标,从深化“课程思政”教学理论研讨、拓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交流、强化学生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意识等方面入手,全面形成全方位、全程、全员开展“课程思政”的良好氛围,全力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