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和能力提升的途径探析*
2021-03-25翁若平
朱 波,翁若平
(莆田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全体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和能力,不断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不断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大批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思政课教师的素养和能力直接决定了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断深化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和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的研究,对于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
习近平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每名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情态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教师对学生的教育首要的就是教师品格、教师素养对学生的熏陶和影响。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依靠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精、育人水平高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标准,从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等六个素养方面来大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这“六个基本素养”是对每一名思政课教师的全面的要求,构成了思政课教师的应该具备的综合素养。我们要按照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六个基本素养”的要求,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的教育和培训,做到制度化和经常化,切实提升每一名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
第一,思政课教师政治性要强。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只有信仰坚定的思政课教师才能培养出更多信仰坚定的学生;思政课教师还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堂堂正正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如此思政课教师才能真正打动学生、说服学生,才能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信念。
第二,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心里要始终装着党、国家和民族,始终要清楚自己的前途命运是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国家好、民族好我们每个人才会生活得更好,如果没有党、没有国家、没有民族,个人的美好前途根本无从谈起。思政教师一定要时刻牢记为党的执政、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不断努力奋斗的使命,用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担当情怀激励影响学生树立家国情怀。
第三, 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思政课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要时刻关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时刻关注国家和世界大事,从时代和实践中汲取养分,不断丰富思政课教师的思想,开拓视野和增长见识。
第四, 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注意思维方法的学习和训练,在教学工作中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引导教育学生,教育学生要树立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等科学的思维方法,还要教育学生人类正在走向生态文明新的发展阶段,生态意识和生态理念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教育学生还要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维,以适应未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思政课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思维和方法来分析、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问题,关键时刻要有自己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不人云亦云,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正确的立场。
第五, 思政课教师自律要严。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地遵守宪法、法律及各项规章制度,以此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思政课教师自律要严就是在执行教书育人的规章制度或掌握标准时认真,不降低对自己的要求,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做到言行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用思政课教师严以律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和自律意识,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第六,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王向明认为“思政课教师的‘人格’构成主要是指教师的政治人格、道德人格、情感人格和智能人格,并由此塑造出教师整体的人格形象。”[2]从根本目的上来看,思政课教师做到人格要正就是要用教师正确的政治人格、道德人格、情感人格和智能人格来影响和教育学生,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格。
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思想理论水平
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坚持教育学生,首先自己要先受教育,只有教师掌握了强大的思想理论,用强大的思想力量来感召学生、引导学生,我们才能赢得学生,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思政课教师要静得下心, 经得住外界的各种诱惑,坐得住冷板凳,淡泊名利,克服浮躁心理, 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才能在思政课教学中真正做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的有机统一。
第一,要在学懂上下功夫。思政课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每名思政课教师都要全面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要立足前沿系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还要认真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和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系统全面把握其中的原理和精髓,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思政课教师要有沉下心来下一番苦功夫的决心和毅力,认认真真地学习研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各种思想理论,真正做到学懂。
第二,要在弄通上下功夫。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思想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时期的理论成果及其解决的主题和对当代中国产生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系统研究,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探索马克思主义如何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如何在指导中国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真正做到弄通。
第三, 要在做实上下功夫。理论的学习最终要体现在教学的实践中,切实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教学中要坚持思政课的理论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与困惑,以彻底的思想理论来教育学生,用思想理论的强大力量来引导学生。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只有这样思政教师才能更好地给学生指点迷津、引领学生的人生航向,使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定对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努力使思政课教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思想理论的传播者、党治国理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负起思政课教师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指导者和引领者的职责。
第四, 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思政课教师在理论学习中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利用各种现代化学习的技术和手段,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要用好线上线下各种理论学习平台,积极开展各种培训交流,既要请进来、又要走出去,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三、发挥高校思政课优秀骨干教师的榜样激励作用
要注重发挥思政课教师的榜样激励作用,用榜样教育法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榜样教育法就是: “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为范例,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3]在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教师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影响其他思政教师,激发广大思政课教师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正如檀传宝指出的那样,教师的道德榜样力量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4],榜样的力量对每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政课教师的榜样队伍建设,通过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奖赛、“金课”大赛等各种教学竞赛活动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打造思政课教师的榜样队伍。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的评比,培养一批高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注重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名师。邀请党政领导干部和各行业的先进代表走进校园,为学生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他们的特点是更加贴近社会实际、更加贴近现实,他们的加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接地气,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
第二,张爵宁认为“榜样是先进思想 、高尚道德和社会价值观的人格化、具体化和现实化。”[5]要发挥思政课榜样教师的思想、道德和教学工作的先进示范引领作用,以此来激励带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打造一大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金课”,实现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第三,注重总结宣传思政课优秀骨干教师榜样的事迹。近些年来,我国名师辈出,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大力宣传他们的拼搏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讲好他们的感人故事,借鉴他们的教学经验,用思政课优秀的教师榜样影响激励全体思政课教师队伍,学习优秀思政课教师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强国之行,补足思政课教师的精神之钙,是上好思政课的又一种精神推动力量。要让优秀思政课教师的榜样活起来,把他们的榜样力量发挥出来,他们的榜样事迹、生动的教学实践,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案例和借鉴。
四、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创新。丰富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创新力量,不断推进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断与时俱进。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6]。进行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为指导,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第一,我们在创新中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来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要积极探索思政课走出教室,结合当地的实践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重视用科学理论教育培养学生,又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课同社会的实践课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过去思政课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倾向,各高校与社会合作建立各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利用好本地具有的实践教学优势和条件,组织学生开展更多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在社会实践中让他们更多了解中国的实际,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不断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参与者、贡献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第二,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各高校在坚决落实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管理和教材使用等各个方面统一要求的同时,又要积极研究探索适合当地、具有当地学校特色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加快构建具有各高校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管理体系,跟上新时代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及时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教材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管理,建立科学权威、高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第三,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的有机统一。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离不开起主导作用的思政课教师,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有机的统一,发挥好课堂教育的主阵地,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大力推进“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建设线上思政课精品微课、慕课,注重翻转课堂和各种教学平台的运用,不断打造思政课的“金课”,切实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注重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坚持以学生的问题为导向,不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政课教学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丰富线上教学资源建设,做到线上线下良性互动,及时解决学生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提出的各种问题,科学利用“学习通、中国慕课、学习强国”等教学平台和网络资源,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喜欢利用现代网络手段碎片化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的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感、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四,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讲课堂教学是显性教育,课下教师的言行举止是隐性教育,在做好显性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思政课教师的隐性教育。思政课教师日常的言行举止、微信圈、朋友圈的网络留言,都会对学生思想产生重要影响,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做到课上课下一样、线上线下一样,在发挥显性育人的同时还要发挥隐性育人的作用,每名思政课教师都要做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使隐性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使每名教师都要清醒的意识到教书和育人的责任,每名教师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还要更加注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具有较高品味的校园文化活动,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做到思想政治理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心田的效果,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第五,注重选择真实案例和语言表达形象生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要真实,要把我党成立以来取得的丰功伟绩和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不懈奋斗取得的辉煌成就的真实生动案例,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做到有理有据、言之有物,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这样思想理论才能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和认可。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语调要有抑扬顿挫,避免平铺直叙,这样学生对老师讲授的课就越感兴趣,就越容易接受老师的思想理论,教学效果会更好。
总之,思政课教师担负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要使命,相信“有了我们这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7],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思政课教师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