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育人下高校思政教育与日常生活融合路径的研究*

2021-03-25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大学

张 媛

(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思政部,安徽 池州 247100)

通过对传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考察,可以发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评估标准普遍存在未能反映人的真实需求且与实际生活脱节的弊端,这无疑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感召力[1]177-180。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大学思政教育在如何适应文化发展转型、更好符合人的思想发展规律、更新教育理念和模式等问题上,需要以贴近实际、融入生活为根本,重新挖掘和发现以往被忽视的生活价值和意义,以此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不强、实效性不够的现实问题。

一、大学思政教育与日常生活融合协同育人的可行性分析

(一)思政教育与日常生活融合协同育人的理论依据

为人熟悉的日常生活并非为人所熟知。科学理论自身是对事物本质规律及发展趋势的明确阐述,正确科学的理论能够指导实践活动有序展开。而对日常生活的理论反思是现代西方哲学重点研究的现实课题之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大量日常生活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不但看到其具有琐碎、异化等消极方面,也充分认识到日常生活具有创造性、系统性等积极方面[2]112-121。希望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理性批判和重构来实现对现代文化危机的消解,实现有意义的生活。这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众所周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石是马克思主义,而要想在教学实践中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需要推进思政课程同日常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此外,近现代教育学家如美国的杜威、中国的陶行知等都倡导教育需要依据客观现实,参照人的生活需求来实施教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将社会视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生活有教育的场景和功能,教学做应该合一,教育、学习和实践三者的融合是生活教育理论化的过程[3]63-65。

(二)思政教育与日常生活融合协同育人的现实依据

如今,高校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发挥协同育人的功效价值不仅是一种理论建构,更有应对和解决诸多实际问题的现实需要。如何顺应时代潮流、融合时代精神、回归日常生活是值得高校思政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探讨的。从思政工作本身来说,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即如何更好地遵循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用高校独特的思政教育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认知、明白做事、体悟生活、懂得生存,这些都彰显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向生活回归的价值取向。而传统思政教育的弊端在于脱离社会生活,将知识、理论、信仰的获得视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将知识和行动简单视为相互对应的转化关系,过于强调思政教育的理论灌输,忽视教育对人实际需求的关注和满足,片面地将知识考核同言行品德划等号,过多地强调思政教育的智育化,突出人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忽视对个性人格的关注和尊重,因而出现人的发展脱离日常实际生活底蕴的现实问题[4]45-49。这些无疑都将思政教育工具化,违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及自由解放学说。实际上,日常生活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土壤根基,脱离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的思政教育是难以将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具体落实到个体言行实践中去的,这会导致思政教育陷入困境且成效收获甚微。大学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必须关注人的主体性,帮助学生摆脱物欲消费的刺激性依赖、克服智能科技过度使用的依赖,创设人道的生活环境。对学生个体精神需求予以关注,促进个体从现实人性向理想状态的复归,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会在生活中求真、向善、寻美[5]96-101。大学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可以让广大学子对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困惑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做出正确恰当的选择,形成正确的“三观”,获取开启幸福生活大门的钥匙,感受有价值的幸福生活,提升个体在精神上的幸福感。

二、大学思政教育与日常生活融合中的问题剖析

研究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大学思政课程教育与日常生活的融合问题是针对当下思政教育课程远离学生日常生活,出现化解问题无用低效的现实困境而提出的。因为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性和实际发展现状存在较大差距,理论脱离实践、教育脱离生活的弊端依然现实存在。为此需要对高校思政教育脱离日常生活现象和成因做出批判式的考察,为科学高效地建构思政课程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现实路径夯实基础。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脱离日常生活

1.思政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教育目标的确定对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实施均有着深刻影响。传统高校思政教育在目标培养上重社会价值、重工具理性、重模式统一,对个体差异、价值理性和价值实现有所忽视[6]103-107。例如,传统高校思政教育目标倡导学生形成高尚人格、甚至是圣人模式的理想人格,此种培养目标可能会导致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剥离出来,意欲成为道德上超凡脱俗的圣人,回避个体自身的正当追求。应该说此种道德教育活动能够对大学生的政治道德素养提升和社会价值观的重塑起到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但是将思想道德教育目标过于拔高或是功利化,容易造成思政教育同实际生活相分离,此种统一化、无差异、没有层次感的教育目标定位一方面会让理想目标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使思政教育长期处于低效运行的状态中。

2.思政教育内容缺少实用性。从大学思政教育的内容来看,当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可能偏向于对学生意识形态的灌输,即政治内容重复性传授多、形式缺乏新颖性,思政教育“泛政治化”倾向比较严重,偏离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照,回避对某些现实矛盾的诠释与化解。如果高校思政教育过多局限于政治课程理论传授,必将使其内容缺少趣味性和新颖性,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心生反感,在接受教育初始就将思政教育贴上“刻板”“炒现饭”的标签,思政教育的内容难以获得学生广泛认同。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脱离日常化

1.思政教育实践过程较为封闭化。大学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是参与双方在预期的目标指引下,借助特定教育方式实施互动的过程。传统高校的思政教育重学校内部课程理论的教授,轻社会合力协同教育。而学生的生活实践范围是宽泛的,他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因此思政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具体的生活实践中,除了学校教育之外,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和社会风气对学生思想观念及道德规范的影响。如果大学思政教育未能在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形成互通协作的教育合力,那么大学思政教育的整体资源利用率和教育成效都会大打折扣[7]128-130。此外,传统大学思政教育的过程基本为“控制性说服”,即教育者并未深入了解学生个体情况,思政教育更多依靠道理阐述主观引导学生发生思想和行为上的转变,忽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刻意回避现实生活中存在矛盾争议的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将获得的理论知识同日常生活经验发生现实转化,知识类输出的思政教育同学生实际生活存在较大差距。

2.协同育人实践方法缺乏启迪性。思政教育的方法是实现目标与实施任务的手段工具,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可以为大学生所理解和认同,对人的思维观念和行为习惯产生积极的引导,成为理论落实行动的重要桥梁。由于日常生活具有真实互动性,学生经历与性格爱好会呈现出诸多差异,个体思维理念和行为习性均各具特色,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方法需要因人而异,贴近生活感悟和情感启发[3]65-66。如果大学思政教育仅仅注重凌驾于日常生活之上的单向理论灌输,忽视人的思想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缺乏让人心服口服的情感体悟,是很难让学生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行动实践的。再则,在思政教育的进程中,高校的评价标准还是过多地重视“理论知识的考察”,忽视对学生“日常行动”的综合测评,知识性掩盖了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应该注重的情感启发性,这是很难收到预期成效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分融入日常生活

在思政教育向日常生活回归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有的大学思政教育出现目标简单化、内容世俗化、方法自在化的偏差。在倡导思政教育重视社会风俗习惯的养成教化、开启学生生活经验启迪功能时,也不能忽视对日常生活中还夹杂着不少落后腐朽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批判和抵制。思政教育如果缺少先进文化的规范和指引,过度融入日常生活就会丢失本应存在的理性批判和反思创新精神。教育目标过于偏向日常生活会让人沉溺于世俗生活,逐步淡化理想信念,降低自身道德标准,极易出现思政教育成效不佳甚至弱化倒退的尴尬局面。再则,为了避免在大学思政教育内容上出现空洞单一的政治理论化倾向,有的大学思政教育工作开始顺应社会时尚,偏重学生个性发展和自我价值选择,而忽视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念的积极正向引导功能,极易导致学生出现政治意识淡漠,自律精神弱化等一系列问题[3]67-69。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大学思政教育方式也出现多样自在化的发展趋势,如果过分强调思政教育活动的情感互动和趣味交流功能,在教育内容上过多呈现出碎片化、无导向的弊端,也会导致大学思政教育正确价值引导功能的失落,让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理想信仰和道德践行成为空谈。

三、协同育人的阻碍因素分析与实践路径选择

(一)协同育人的阻碍因素分析

从大学思政教育脱离或过分融入日常生活的种种弊端来看,只有找准原因方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以下针对协同育人的阻碍因素展开分析,以期对论题的解决提供有效帮助。

1.缺少人文熏陶。反思当代高校思政教育脱离日常生活的弊端,很关键的原因在于高校思政教育缺乏关注人文熏陶,未能将大学思政课堂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使其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让学生自觉接受并落实到日常生活的言行中。

2.忽视人的需求。大学思政教育具有覆盖面广、影响深度大的教育特性,如果仅从社会与个人的某项需求出发实施思政教育,就会使教育陷入片面、封闭发展的尴尬境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塑造学生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生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双重实现上,如果过多强调社会价值的实现忽视个体的需求,就会让教育变得空洞,无法深入学生的内心。脱离人性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与日常生活脱节,使大学生无法获得生活的主体地位,让大学思政教育没有长足发展的动力。

3.遗忘生活底蕴。传统思政教育在教育进程中缺少对学生参与生活体验和情感体悟的引导,无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知教育带来的智慧启迪。而大学生日常生活体验是生活底蕴的重要构成部分,能够有效支撑理论认知[8]104-105。丰富的生活体验是增厚人生底蕴的重要基础,学生生活经历体悟越多,建之于上的理性认知就越容易被心灵所吸收内化。而缺乏生活体验的思想教育很难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甚至容易造成大学生的双重人格,达不到大学思政教育的预期成效。

4.价值取向偏颇。目前高校的思政教育普遍具有工具化价值的发展倾向,不能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功利主义的盛行让大学培养出大量“理性政治人和理性经济人”,让大学生成为知识与技术的掌控者,而不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将理论道德知识转化为人的行为规范。

(二)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选择

1.立足生活,构建层次丰富的思政教育目标。由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本身具有差异性,要想让思政教育变得富有成效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将思政教育的目标植根于学生日常生活的土壤,摒弃一些不合时宜、过于空洞理想化的目标。坚持目标设置的层次性、引导性,重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兼顾、整体性要求同个体差异性要求的统一、目标先进性同标准的广泛性的融合。既要坚持教育目标的示范性、先进性,也要坚持目标的大众性和基础性。将思政教育的引领性同满足人的日常需求多样性结合起来,让教育目标变得有高度且有梯度,将抽象目标具体化、生活化,注重培养合格公民的基础目标、向先进学习的发展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三者的有机结合。

2.源于生活,炼化现实性思政教育内容。科学合理地设置思政教育内容,将大学思政教育内容取材于生活、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力图构建生动丰富而有时代性的思政教育内容体系。思政课程内容只有和学生的生活历练建立紧密的联系,让抽象的理论契合人的生活经验方可在思想和情感上引起人的共鸣。当然,思政教育内容取材生活要着眼于人的客观实际,从满足人的真实合理需求出发来完善思政课程教育的内容,增强思政理论教育的吸引力与新颖性。创新丰富多层次的教育内容,激励引导学生从实现教育基础性目标的低层次需求向追求先进性发展教育目标的高层次需求迈进,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

3.结合生活,完善多样性思政教育方法。思政教育方法的选择应该因人而异,要不断跟随时代和具体情况的变化,探索大学思政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和新机制。首先,要结合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实施实践教育法。鼓励大学生群体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的亲身体验中感受和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形成言行得体、表里如一的思维观念和行为准则。为了有效推进大学思政教育成果向现实生活转化,需要大学思政工作者创设更多的生活教育场景引导学生获得行动体验的益处。毕竟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空间都是有限的,如果学生日常实践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开展思政教育活动,也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场景的模拟来实施情境教育,引导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到更高的台阶。其次,要重视结合大政时事实施隐性教育法。隐性教育法即通过隐蔽的方式让人接受教育,通过因势利导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道德行为品质,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养成好的行为规范,达到思政教育的良好效果。例如:高校思政教育者可以利用纪念日、政治大事件、应对社会危机的过程对大学生展开引导和教育。再次,要结合大学生主体实施自我教育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思政教育中的权威主义压抑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使学生主动探寻自我突破,因而会对理论灌输产生消极倦怠感。基于此,要重视在思政教育进程中激励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从自己身边的生活世界出发,通过细心观察、用心体验与反思言行促使形成以自我提升、自我完善为导向的动力机制。最后,要结合先进榜样促进示范教育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学思政教育要重视挖掘身边的榜样,实事求是地培养宣传校园正面典型,善于利用正反面典型人物的行为对照让学生懂得善恶是非、言行美丑。

4.贴近生活,搭建时代性思政教育载体。首先,思政教育者要意识到思政课程教育与强化学生日常管理是相融合的,这是让管理活动成为教育载体的应有之意。其次,在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生活过程中,要积极运用文化中蕴含的教育资源,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发挥文化特有的陶冶教化功能。最后,大学思政课程教育在利用新媒体互联网进行宣传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发挥不同传媒载体的优势,从各种渠道全方位开展教育,重视网络传播内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准则,积极发挥网络载体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大学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留白”是个大学问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