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教育视域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第二课堂育人的耦合及实现路径*
2021-03-25王传辉
张 铮,王传辉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a.学生工作处;b.党政办公室,安徽 芜湖 241008)
生物学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十分有趣的自然现象:当将单独生长的矮化植物放在同一类属植物共同生长的环境中时,该矮化植物将成长得非常健康,而其它植物不受任何影响,仍然可以正常生存。人们将生物界中这种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现象,称为“共生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共生”这一原本体现在自然界中的生物学概念已经逐渐融入到社会生产与日常生活之中。近年来,教育中的共生现象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从共生的角度重新审视教育理论与实践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当前,高校普遍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第二课堂的育人工作,从共生教育的视角探析两者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共生教育的基本概念
原本只应用在生物学研究中的现象,“共生”最初是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两个或多个不同类属的生命体在共同环境中不经意间逐渐形成的共赢关系。人类属于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中各种关系构建了一套非常复杂的共生系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就是人类在科学、合理的限度内开发、分享、利用资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共生关系的改善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最终体现。[1]3-81共生教育与共生关系密切相关,是共生理论在教育学领域内的直接应用。共生教育指在具有共性价值、目标、规范等元素的教育环境中引导受教育者成为具有共性价值观、共性思维方式、共性人格品质和共性行为习惯的教育。[2]5-8
根据以上定义不难发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之间存在自然的协调共生关系。因此,以共生教育的视角审视两者之间的内涵,深入挖掘两者内部的共性因素,是实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开展第二课堂教育的耦合机理
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抑或是校园第二课堂活动,其在培养人这个层面上均有着深刻的内涵,站在共生教育这一视角对两者进行研究不难发现他们在价值层面、内容层面和功能层面上具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近一段时间以来,党中央从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再次明确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从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维度推动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5000年来,中华文明历史在代代传承中创新发展,历史积淀中的文化传统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坚定的民族气节,主要指家国情怀、厚德宽容、自强自立、奉献廉洁等;二是积极的人身价值追求,主要反映在个体对待自身、他人、社会、民族、国家等的积极态度上;三是勇于创新的思想,主要表现在社会制度、文教活动、科学技术创新等方面。[3]67-73
(二)高校第二课堂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课堂指在第一课堂教学以外,大学生在学校的统筹安排及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的旨在提高个体思想道德水平,夯实拓展学科基础知识与学科视野,发展艺体类兴趣才能,培育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适应社会和创造价值能力的教育活动,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与必要补充。[4]119第二课堂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内容的广泛性。第二课堂脱离第一课堂的教材与教学大纲,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学生成人、成才的方方面面。二是形式的多样性。第二课堂打破了专业、班级的限制,有宽广、灵活的学习空间与学习方式。三是参与的自主性。社团作为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主体之一,是学生依据个体价值取向与兴趣特长按照共同意愿自主成立的学生活动团体。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第二课堂育人的内在耦合
依据上述定义和特点,从共生教育角度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第二课堂之间的共生内涵,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功能三个层面。
1.目标层面的耦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历代传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所积淀形成的,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与促进大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
高校是培养国家、社会需要高质量人力资源的关键阵地,为实现其教育目标,必须通过制定符合社会及大学生个体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开展系统化的教育教学,综合提升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从第二课堂的定义及特点不难发现,第二课堂活动对于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与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因此,两者的根本目的均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在教育目标上两者具有较高的耦合性。
2.内容层面的耦合
如前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坚定的民族气节、积极的人生价值追求与勇于创新的精神等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核心价值观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及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
当前,高校在育人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各类教育教学手段提升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内容的认同度,培养他们的文化创新主体意识,使中华民族的自信与自豪感深深地镌刻在青年学生的心底深处,从而坚定他们为祖国奋斗终生的使命与责任。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也已成为高校第二课堂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
3.功能层面的耦合
高校扎实有效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提升校园文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提高高校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的实效性不仅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治要求,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更符合青年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强烈诉求。然而,现实情况是,高校第二课堂育人的功能并没有得到有效释放。一是内容空泛化,内涵乏味无意义;二是领域边缘化,忽视服务校园文化大局;三是运行独立化,忽视与第一课堂的有效衔接;四是培养主观化,忽视参与者即青年学生个体的个性化需要。[4]120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之一,有效提升传统文化中经典、精华的传播效果,合理释放其在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与促进大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方面的教育作用势在必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及丰富内容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予以体现,不仅可以解决当前第二课堂育人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路径。
三、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传承与第二课堂活动育人协同共生的有效途径
基于共生教育视角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第二课堂育人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功能三个层面的内在耦合,高校可以从构建协同共生的育人环境、设计协同共生的育人方式、打造协同共生的育人品牌三个方面着手,进一步释放两者共生耦合的优势,更有效地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一)系统构建协同共生的育人环境
在高校中建立协同共生的育人环境是指高校要充分认识、挖掘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中的共生因素,促进资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协同共生。
1.强化政策宣传引领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提升,其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也逐渐被提上日程。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抑或是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对于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在成长关键期各种思想观念的形成,综合素质的提升,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层面对于支持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广泛传播以及创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政策文件相继发布,高校要结合学校实际与学生特点,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从学校顶层设计层面以制度的方式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第二课堂育人予以固化,并融入到学校育人的方方面面,确保国家政策在学校落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优化文化育人氛围
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根与魂。因此,高校要立足学校实际与学生成长需求,努力构建具有历史文化底蕴、鲜明时代特点和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精神文化体系。具体而言,就是要充分继承与发扬学校办学历史传统和办学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融入到富有学校办学特色及青年学生个性成长需求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之中。让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严谨求实的钻研精神、尚行笃学的好学精神、自立自强的向上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等价值理念成为一所高校精神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系,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在心灵深处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产生认同感。[5]67-70
(二)科学设计协同共生的育人方式
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依赖于各种教育资源及教育方式、手段的协同作用,为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第二课堂在育人中的巨大潜力和优势,必须科学设计具体的教育模式,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仪式教育、主题教育,提升大学生基本素质。
1.注重传统仪式教育
中国历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内在体现,“仪”是“礼”在人们生产、生活及社会历史关系中的外在表现形式。[6]5-9
仪式自身所具备的严肃、震撼、正式的特征,其所展现的优势显而易见,仪式本身所宣传的内容也最能让人记忆犹新、印象深刻。从这个意义上讲,仪式是教育不可或缺的形式之一,它通过夸张的艺术形式,使原本枯燥的教育内容活灵活现。因此,高校要把仪式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师生耳熟能详的历史史实中挖掘出仪式的价值,让师生共同经历令人震撼的情感体验,使原本普通的历史事件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不普通的经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师生从心理深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价值认同。
2.夯实主题教育活动
文化的传播关键在于知行合一,而要使其入脑入心,见言见行,必须让大学生们在日常学习、文娱活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感知与感悟。因此,高校要深度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中的教育资源,精心设计系列教育方案。一是围绕明德修身积极开展“三走”等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及“修身齐家、诚意正心”个人品行培育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二是围绕关爱社会、关心他人的传统美德开展扶贫扶智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帮扶活动中真切感受人间冷暖,体悟奉献后的感动;三是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让民族音乐、民间技艺走入校园,让师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面对面、心连心,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样性与丰富性的深刻理解;四是大力宣传爱国者、奉献者们牺牲小我,精忠报国的爱国之志,以爱国主义与民族大团结精神厚植青年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精心打造协同共生的育人品牌
品牌的价值在于质量,教育品牌的价值在于育人的质量。无论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抑或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都必须打破固定思维,以共生为思考起点,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育人品牌。
1.弘扬节日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凝聚而形成的,历经沧桑,它们以人们约定俗成、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民间礼仪方式外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本内隐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任何形式的文化都难以取代的。然而,随着西方文化价值观念渗透日趋频繁,部分青年学生对外来节日关注积极,对中国传统节日认知不足,致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正面临着弘扬与传承的危机与困境。作为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第二课堂活动深受青年学生青睐。通过科学设计,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到各类校园活动中,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深刻体会中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教育意义,激发学校师生对“爱国、爱家”的深刻理解,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第二课堂育人的内容,也拓宽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途径。
2.提升社团文化底蕴
学生社团是自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自治团体,不仅有利于学生自我发展,实现个体价值,也是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平台之一。高校要深入思考中华民族传统中的优秀文化元素与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在多彩的社团活动中以直观、诙谐、互动性强的方式开展各项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高校要鼓励传统文化传承类社团建设发展,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将传统文化类社团统一指导与管理,在固定时间内集中开展传统文化专题宣传活动,将文化交流、茶艺表演、书法展示、剪纸雕刻、舞龙舞狮等观赏性强,学生参与度广的文化活动采取线上互动、线下体验的方式集中展示,让校园文化活动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提升活动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