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风源流考
2021-03-25姜德友陈天玺毛雪莹韩洁茹
姜德友,陈天玺,毛雪莹,韩洁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
“喉风”作为病名首见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载有“缠喉风”[1]。宋金元时期,喉风名目繁多,含义不尽相同,一般泛指咽喉多种疾病[2]。明代医家对喉风的病因病机、病症特点及治疗的认识均有进步。后至清代,《重楼玉钥》等咽喉疾患证治专著[3]陆续问世,完善了前人对喉风的认识。《医宗金鉴》治疗喉风颇有心得,载有内服、外吹、外敷、针刺、探吐等法,为后人广泛应用[2]。故从病名、病因病机、治疗入手,对历代重要医籍中喉风的相关病证论述进行整理研究,考查其学术脉络和规律,颇有意义。
1 病名探源
历代医家所论喉风,经概括整理含义有二:广义喉风泛指咽喉口齿唇舌多种疾病;狭义喉风专指以呼吸困难、痰涎壅盛、语言难出、汤水难下为突出表现的咽喉危急重症[4]。本文所研究的喉风主要指狭义之喉风。综合分析喉风诸多称谓的历史,可归纳为2种分类命名。
1.1 以病情缓急分类命名
1.1.1 急喉风 属狭义喉风范畴,其起病急而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治疗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宋代有较多类似急喉风的咽喉症状论述[2]。如北宋《太平圣惠方》中列有“治咽喉闭塞不通诸方”,运用地龙治疗“咽喉闭塞,喘息不通,须臾欲绝”[5]。迨至元代,沙图穆苏《瑞竹堂经验方》首次论及急喉风这一病名[1],但未见其具体的症状描述。明代《普济方》亦提及急喉风,并载有关于马喉痹、走马喉痹等的治疗方药,从这些病名及治疗方法来看,均指急性危重的咽喉病,而且以咽喉肿塞、喘息不通、水浆不下为主要特点,可归于急喉风中[2]。延及清代,杨龙九《重订囊秘喉书》更是将急喉风称为“喉症之最险者”[6]。民国初年,张山雷《疡科纲要》以一言概之:“急喉风暴肿痰壅,喉关闭塞,呼吸不通,危在顷刻”[7]。
1.1.2 走马喉风 形容本病变化之迅速如走马一样,治疗须飞骑去救[4]。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言:“喉痹暴发暴死者名走马喉风”[8]。可见,走马喉风较喉痹危重[9]。同一时期,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言:“走马看咽喉,不待少顷也”[10]。迨至清代,沈善谦指出,走马喉风与缠喉风为一病,又详细描述其病势。正如《喉科心法》言:“缠喉风,又名走马喉风。不急治即能杀人,治之者必飞骑去救,不可稍缓,故名走马”[11]。同一时期,程国彭《医学心悟》称其为“飞疡”,其曰:“喉舌之间,暴发暴肿,转肿转大,名曰走马喉风,又名飞疡”[12]。
1.2 以病症特点分类命名
1.2.1 锁喉风 伴牙关拘急、口噤如锁、喉关闭塞者,称锁喉风[4]。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第一次描述了耳鼻喉科的急重症之一锁喉风[2],其曰:“无病而喉窍紧涩,息难出入,不半日而紧涩愈甚。及延余视,诊其脉,无火也,问其喉,则无肿无痛也,观其貌,则面青瞠目不能语也,听其声,则喉窍之细如针,抽息之窘如线,伸颈挣命求救,不堪之状甚可怜也”[13]。因其具有牙关拘急之表现,故又名“咬牙风”。正如清代《咽喉秘集》所言:“咬牙即是锁喉风,毒在牙龈胃火攻”[14]。
1.2.2 紧喉风 伴咽喉紧缩压迫感、汤水难下者,曰紧喉风[4]。如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言:“热积于中,久则火动痰生,发为咽肿;甚者风痰上壅,咽门闭塞,少顷汤水不入,声音不出,此为喉闭、紧喉风是也”[10]。延及清代,易风翥《外科备要》详细描述了其病症特点,其曰:“焮肿疼痛,声音难出,汤水不下,痰涎塞喉,颇似拽锯”[15]。
1.2.3 缠喉风 伴颈部肿胀、肿连胸前、如蛇缠绕、颈项僵直者,为缠喉风[4]。元末明初徐彦纯《玉机微义》载道:“热结于咽喉,肿绕于外,且麻且痒,肿而大者,名曰缠喉风”[16]。延及清代,《医学心悟》全面阐述了缠喉风之病症特点,其曰:“咽喉肿痛胀塞,红丝缠绕,故名缠喉风。其证口吐涎沫,食物难入,甚则肿达于外,头如蛇缠”[12]。
2 病因病机
宋金元时期,医家已初步认识到痰火上壅咽喉可致喉风。明清以降,随着《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重楼玉钥》等外科乃至喉科专著的问世,诸医家对喉风之病因病机达成了较为统一的认识。普遍认为,喉风发病乃外内合邪[17]:外受风邪、风热或疫毒邪气侵袭,内由肺胃积热化痰或脾胃积热生痰。
2.1 风痰上扰
风寒外袭,肺失宣肃,水道通调失利,聚而成痰,风寒痰浊凝聚咽喉而为病[4]。在明代薛己所著《薛氏医案》中见有“喉闭不去血,喉风不去痰,以致不救者,多矣”[18]的描述,说明喉风病因与痰有关。后至清代,《重楼玉钥》将“风痰上涌”作为“叉喉风”之病机要点[19]。郑宏纲认为,风痰阻于咽喉,致咽喉肿胀,不能饮食,则生叉喉风。同一时期,《咽喉秘集》将缠喉风的病因病机阐述为“肺感时邪,风痰上壅,阴阳闭结,内外不通”[14]。
2.2 痰火上壅
肺胃素有蕴热,复感风热或时行疫疠之邪,内外邪热煎熬津液成痰,痰火壅聚于咽喉,发为此病[4]。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明确提出,喉风的病因病机为“痰热”[20]。迨至明代,陈实功从饮食、起居入手,阐明了喉风之内因。正如《外科正宗》言:“实火者,过饮醇酒,纵食膏粱,叠褥重衾,餔餐辛烈,多致热积于中,久则火动痰生,发为咽肿;甚者风痰上壅,咽门闭塞,少顷汤水不入,声音不出”[10]。同一时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认为,紧喉风为内外因共同作用之结果,其曰:“此证由膏梁厚味太过,致肺胃积热,复受邪风,风热相抟,上壅咽喉”[21]。陈修园认为,情志因素亦可诱发喉风,所著《医学实在易》云:“喉风喉痹,皆由膈间素有痰涎,或因七情不节而作”[22]。
3 治疗
喉风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的特征,故治疗宜采取“急则治其标”的原则。针对喉风痰涎壅阻气道之关键病机,古代医家先以吐痰、针刺等外治法开关豁痰,而后以内治法杜生痰之源,以图标本兼治。
3.1 吐痰法
吐痰法是治疗喉风最直接且快速的方式,具体包括探吐法、外敷法、吹喉法、灌喉法等[1]。
3.1.1 探吐法 朱丹溪运用探吐法治缠喉风,正如《丹溪心法》言:“缠喉风,属痰热……用桐油,以鹅翎探吐”[20]。迨至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紧喉风》详述探吐之法,其曰:“温水半碗,加桐油四匙,搅匀,用硬鸡翎蘸油,探入喉内捻之,连探四、五次,其痰壅出,再探再吐,以人醒声高为度”[21]。同一时期,何梦瑶《医碥》云:“急令张口……或以桐油饯探吐其痰,随用甘草汤漱口,以解桐油之气为上策”[23]。指出用桐油探吐之后,应随即用甘草汤漱口,以祛除桐油之气。
3.1.2 外敷法 是将药物调敷于咽喉外的方法,亦有吐痰之功。选取有祛痰开窍功效之远志、皂角等。《丹溪心法》曰:“又用远志去心为末,水调敷项上一遭,立效,亦可吐”[20]。《疡医大全》载道:“敷喉痹喉风,汤饮不下。皂角阴阳瓦焙,研细末,滴醋调敷喉外即愈”[24]。
3.1.3 吹喉法、灌喉法 是将药物直接吹入或灌入咽喉患处引起吐痰,使痰出而窍开之法[1]。方药可选二圣散、七宝散、金锁匙、雄黄、煅人中白合冰片等。宋代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以灌喉法治缠喉风,其曰:“雄黄一块,新汲水磨,急灌,吐下,瘥”[25]。同一时期,严用和《严氏济生方》载有二圣散,其曰:“治缠喉风,急喉痹。鸭嘴胆矾二钱;白僵蚕去丝嘴,半两。右为细末,每服少许,以竹管吹入喉中,立验”[26]。迄至明代,董宿辑录、方贤续补之《奇效良方》承严氏吹喉法,在二圣散基础上加硼砂、雄黄、全蝎、明矾、猪牙皂角等,制成七宝散。并在全蝎后注曰:“十个,头尾全者,去毒”[27]。全蝎有毒,故需注意炮制及用量[28]。据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云,喉风用金锁匙研末吹之,痰自出[1]。其方药组成为:“火硝(钱半)、硼砂(五钱)、僵蚕(一钱)、冰片(一分)、雄黄(二钱)”[29]。同时期的张璐《张氏医通》运用吹喉法治疗锁喉风,药用煅人中白合冰片[30]。
3.2 针刺法
针刺法多用于泻热,通过泻其热通其络可使其“痰解”,“痰解”则窍通,故经常使用于治疗喉风[1]。如《重楼玉钥》认为,针刺治疗喉风,以通为用[31],其曰:“喉风诸症……风痰得以上攻,结成种种热毒。故宜以针法开导经络,使气血通利,风痰自解,热邪外出”[19]。其中,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运用“透天凉”之法治疗喉风[32]。
古籍中治疗喉风的穴位有少商、尺泽、列缺、合谷、上星、天突、照海等。以少商为主穴[1]。《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载道:“此证……痰涎壅盛之声,颇似拽锯……急刺手大指内侧少商穴,出紫黑血,以泻其热”[21]。急刺少商放血有泻热利咽,开窍醒神之功,常用于痰未出之急症。清代钱峻《经验丹方汇编》在此法基础上选择擅开窍泻热之三棱针[33]。
3.3 内治法
3.3.1 祛风散邪,化痰开窍 此法主要针对风痰上壅、阻闭喉窍之证候。清代张宗良《喉科指掌》记载“六味汤”,“治一切咽喉不论红白,初起之时,漱一服而愈”[34]。其方药组成为:“荆芥穗(三钱)、薄荷(三钱,要二刀香者妙)、炒僵蚕(二钱)、桔梗(二钱)、生粉草(二钱)、防风二钱”[34]。方中荆芥、防风祛风解表,薄荷疏风散热,炒僵蚕祛风化痰,桔梗、生甘草祛痰利咽,全方共奏祛风散邪、化痰开窍之功。方后曰:“此乃总方,看症之形名,然加减他味临症可细查。”可根据病症特点灵活运用化裁:内肿锁喉风,加麻黄、生大黄、细辛、苏叶、桂枝、羌活;缠喉风,加生大黄、麻黄、羌活、苏叶、诃子;淡红喉风加苏叶、羌活、葛根。
3.3.2 泄火解毒,祛痰开窍 此法主要针对痰火上壅、阻闭喉窍之证候。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了诸多治疗缠喉风的方剂,如“如圣胜金锭”“解毒雄黄圆”“神仙太一膏”“玉屑无忧散”[35]等,以解毒雄黄圆(丸)流传最广。该书卷之八详细记载其药物组成、用法用量曰:“雄黄(研,飞)、郁金(各一分)、巴豆(去皮,出油,二十七个)。上为末,醋煮面糊为圆,如绿豆大。用热茶清下七圆,吐出顽涎,立便苏省,未吐再服”[35]。方中郁金辛散苦泄,能解郁开窍;雄黄辛温,有解毒之效;巴豆辛热,祛痰利咽;诸药合用,共奏泻火解毒、祛痰开窍之功。元代《丹溪心法》亦有相似论述,并称该方为“雄黄解毒丸”[20]。而此方中巴豆具有催吐作用,恐过于峻烈现代已经少用,多以清瘟败毒饮合清气化痰丸代之[1]。
4 小结
综上所述,喉风之为病,病名纷繁复杂,病因病机相对统一,治疗方法丰富多样,梳理其发展源流,以冀有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