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在高职英汉翻译课程中的应用

2021-03-25邵小平

鄂州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超星学习通英汉翻译译文

邵小平

(鄂州职业大学外语课部,湖北鄂州436099)

英汉翻译课程是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双语语言能力、跨文化能力和翻译能力等诸多职业核心能力。传统的英汉翻译课程教学方式存在较大问题,“当前我国翻译教学仍然未能摆脱以教师为核心的传统翻译教学模式,课堂中老师大部分时间一人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地接受,缺乏自主性。”[1]同时,传统的翻译课程多重视终结性评价方式,如采用一次性的期末考试来决定学生的学业评价,考试的结果并不能对学生的平时学习有多少促进作用。与终结性评价相比,在教学过程中持续进行的形成性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业表现可以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

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多种评价手段与方法,对学生学习过程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参与程度,对他们的语言发展状态、学习尝试、学习进展进行持续评价”[2]。而基于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对于实现这种“持续评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里的成绩管理模块,将每位学生的章节课件学习、课堂互动、平时作业、分组任务、资料阅读、讨论、签到、考试等学习活动量化为较为客观的评价或分数,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及时反馈给每位学生。“及时反馈”是形成性评价的核心[3],这种反馈有利于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业状况和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进行加强和巩固。

混合式教学一般定义为:“教师经过教学设计,将基于网络和信息化技术实施的线上教学和传统的面对面线下教学方式混合应用,使学生发生了混合式学习行为”[4]。自2000年由Cooney 等人首次在学术界中提出该概念以来[5],混合式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迅猛发展。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推动下,特别是经过疫情形势的催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了当前高校各科教学的潮流和趋势。各种网络教学平台层出不穷,但并不是都适合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使用。针对高职英汉翻译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特点,笔者选用了与之较为契合的“超星学习通”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以下简称为“学习通”),开展英汉翻译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

一、混合式教学的资源库建设

在英汉翻译课程的教学中,要想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必须在“学习通”电脑端建设好相应的教学资源,然后适时推送到“学习通”手机端,用于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课件、翻译练习题库、翻译学习资料。

1.教学课件

我校英语教育专业的翻译课程教材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英汉翻译教程》。该教材附有课件,便于授课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但是其中缺少有时代气息的翻译例句,同时缺乏与时俱进的翻译理论最新成果。教师必须对原教材课件进行选择和编辑,使之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需要。教材原有21 个章节,需要根据实际教学计划进行取舍,同时增添一章“计算机辅助翻译”。在教材课件的基础上,教师需要针对每次课制备:在课堂授课时在多媒体投影屏幕上展示的课件,和用以上传到“学习通”手机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件。用于课堂授课的课件宜言简意赅,便于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传递较多的信息,同时补充一些贴近时代的翻译例句,避免照本宣科带来的枯燥感,字号也可适当设置得大一些。例如,在“翻译的过程”这一章节,笔者就补充了时下比较流行的电视剧《庆余年》里的台词作为汉译英的翻译例句,再配以相应的影视片段,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用于学生自学的课件内容上可以更为详实,便于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学习通”平台能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次数自动换算成相应的分值,并计入学生的成绩管理,成为课程形成性评价的依据之一。

2.翻译练习题库

学习英汉翻译离不开大量的翻译实践,而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对于督促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和及时反馈练习评价等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教师备课时给每一章节在“学习通”平台里准备相应的练习,内容上可以自制,也可从各种翻译教材的练习和例句中选取。形式上包括短语翻译、句子翻译、段落翻译、语篇翻译、较优译文选择、译文赏析评论等。具体题型可以设置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连线题等,教师可预设答案和译文解析等内容,学生做完提交后,系统可以自动进行批改打分,并在教师预设的时间公布分数、答案和解析内容。至于句子翻译和段落翻译等主观题,教师也可以预先输入参考译文,学生完成提交后,方可在规定时间查阅参考译文,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译文质量进行评分和评价,并通过“学习通”平台反馈给学生。所有练习的系统评分和教师评分都自动计入学生的成绩管理模块,成为课程形成性评价的又一依据。

3.翻译学习资料

除学习教材、课件和做大量习题之外,要学好英汉翻译这门课程,学生们还需阅读大量的翻译相关资料。教师可以利用“学习通”平台的资料模块推送各种拓展资料供学生们自主学习,如各种经典译作赏析、英语音视频听译资料、文本翻译背景资料、英汉翻译相关论文等。例如,在学习“翻译概述”这一章节时,教师就推送了一些从“中国知网”下载的相关学术论文,如:《翻译与国运兴衰》、《中国站到了国际舞台中央,我们如何翻译》等,同时在“学习通”的作业模块中布置任务,请学生们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学生学习这些资料的时间长短也可由“学习通”平台量化为一定分值,成为课程形成性评价的另一依据。

二、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活动设计

1.互动式的课堂面授

在课堂面授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学习通”平台手机端实现诸多互动式的教学。由于每个章节的课件都会提前在“学习通”平台上发给学生预习,所以在课堂上讲授展示于投影屏幕上的课件时,教师可提纲挈领地进行讲解,重点在于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解决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每个章节的面授过程中,可以灵活利用“学习通”的互动功能,如抢答、选人、讨论、随堂练习等模块展开课堂互动活动。例如,在课件中展示一个句子,要求学生写下对应的译文并用“学习通”的抢答功能进行抢答,然后请最先参与的学生将自己的译文拍照上传到学习通的讨论区,然后进行点评和评分。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互动活动,还可利用“学习通”的选人功能,请被随机选到的学生读出自己的译文,教师对译文进行点评后直接在“学习通”平台评分。这些课堂互动活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翻译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的情况,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参与课堂互动的学生在“学习通”平台上获取的分数也会自动计入该学生的成绩管理模块,成为课程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

2.翻译作业的互评

英汉翻译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需要布置大量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翻译实践。传统翻译课堂上布置的翻译练习,学生一般用纸质作业本上交或者通过电子邮件提交,教师批改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学生每次的作业表现也很难量化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如果让学生大量进行翻译练习,但是教师却抽不出时间精力批改和评价的话,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无疑会受到抑制。“学习通”平台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除了自己批改一定数量的翻译练习外,每个章节还可以布置一定数量的翻译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互评的活动,请每位学生给指定数量的其他同学的习作进行打分和给出评价。利用“学习通”平台在课堂上进行翻译作业互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翻译鉴赏能力,降低了练习的枯燥感,也锻炼了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每位学生的译作都有几位同学给其评分,平台系统自动给出平均分数,然后教师对偏离正常的分数进行审核把关,最后所有互评的分数自动计入学生的成绩管理模块,成为课程形成性评价的依据。

3.翻译项目的分组任务

一个实际的翻译项目,往往是多位译员合作完成。从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出发,英汉翻译课程的教学应包括一定数量的分组翻译项目,让学生了解翻译公司的实际运作流程,学会分工协作地完成翻译过程,而“学习通”平台的“分组任务”模块能帮助教师对分组翻译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和反馈。依照尤金·奈达提出的翻译四步骤:分析、传译、重组和检验[6],在“学习通”平台将教学班级分为若干四人小组,每个小组选定一名小组长,每位组员负责其中一个翻译步骤。然后在平台发布各小组的翻译项目,每个小组由小组长对组员的任务进行分工:一人负责文本分析(包括查阅重点词汇和整理背景资料);其他两人负责翻译和修改;最后由小组长来进行审校。教师在“学习通”平台监督和指导各个小组的项目进程,并综合每位组员的表现对各小组给出评价和评分。每个小组作为整体在“学习通”平台上获取的分数,作为课程形成性评价的组成部分,自动计入每个参与学生的成绩管理模块。

三、结语

利用“超星学习通”这一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开展英汉翻译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探索,教师自始至终贯彻了形成性评价理念和策略,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给传统的线下授课模式安上了网络和信息化技术的翅膀,授课班级管理、作业测评、学习情况记录和小组交流的方式都较传统的翻译课堂有较大改观。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大大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和互动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助于实现从只注重译文的产出结果到重视翻译的整个学习过程的转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对于提高高职英汉翻译课程的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当然,关于如何把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与英汉翻译课堂教学进行更有深度、更有效率的融合,相关教师还需在下一阶段做进一步的探索。

猜你喜欢

超星学习通英汉翻译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头韵的英汉翻译在《学术英语》的实践和研究
高校英汉翻译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译文摘要
基于超星学习通移动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应用与研究
浅论超星学习通辅助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实现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索
超星学习通APP在高校推广的可行性简析
I Like Thinking
The Impact of Media on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