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音乐教育中的美学
2021-03-25李慧娜陈永康
李慧娜 陈永康
(焦作大学,河南 焦作 454003)
音乐与其他艺术相比较,其教化功能最为久远。在文字产生之前,音乐就成为使用最广泛﹑成效最显著的主要教化工具。在原始社会里,人们进行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的首选教育方式便是音乐。因为音乐具有节奏和旋律,便于演唱,易于记忆,且形式活泼,生动有趣,深受欢迎,所以,人们常常把祖先的历史﹑英雄的故事﹑天文地理知识等编成歌曲教后代演唱,一代代传下去。
教育工程包括品德教育﹑智能教育﹑体能教育﹑审美教育﹑技能教育几个方面。在高校音乐教育中,音乐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长期以来,音乐教育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教育,美育一直是德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教育忽视了人的感性,审美被教化取代,审美方式被认知方式取代。人的感性无比顽强,是无法取代的,它几乎每时每刻都提出需要。假如教育没有很好地引导,不成熟的学生将任凭自己的感性随波逐流,甚至荒芜。因此,音乐在修整人的感性上具有重要作用。
1.音乐美学的学习方法
当学生开始学习音乐美学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何谓音乐美学,只有在了解这个问题后,才能在以后美学学习时确立清晰明确的学习思路及目标。音乐美学立于哲学美学层面之上,用哲学美学的理论去回答音乐中遇到的问题,具有美学实践时的美学意义。概括地讲,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人与音乐审美的关系。
音乐美学作为一门具有哲学性质的学问,研究美学的性质和发展可知,美学本质与审美规律的研究与哲学尤为密切。音乐美学研究的就是音乐的哲学属性,帮助音乐审美学习者更好地以哲学的思维去研究美学规律。可以说,哲学之于音乐美学是一种研究方法,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的同时,还要不断汲取人类新的思维方法及其优秀成果,以使我们的音乐美学研究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且保持朝气蓬勃的发展势头和不断进取的生命活力。研究音乐生态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在音乐美学当中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在美学研究中,不同的研究方向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的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然而,对于现代音乐美学来说,想要对音乐审美中的问题有较全面的分析和认识,唯有将这些哲学的思辨方法综合起来加以运用。
1.1 音乐美学的本质
音乐美学不仅是音乐学中的一门学科,其又带有哲学的属性。一方面,音乐美学立足于其他音乐学科的研究成果之上,并化为己用,在音乐审美研究中作为自己的思想养料,以让自己的研究更加深入音乐研究的深层领域。另一方面,音乐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总结出音乐审美的普遍规律,运用规律再次投身到音乐审美中,提供美学欣赏的理论基础。
1.2 加强音乐美学理论知识学习
一般来说,感性的实践经验是个别的﹑局部的,有时还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学习音乐美学,必须首先明确学习理论的意义,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书,钻研有关文献,并且真正弄懂和领会其中的道理和规律。而且,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长期坚持,反复领会,才有可能把音乐美学的理论真正学到手。
1.3 培养音乐美学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美学实践能力,简言之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但美学培养又是一个相对困难的过程,由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欣赏过程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内心活动。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欣赏者要做到“知﹑感﹑情”及想象等心理活动专注统一,并为此作出不同的审美反应。同时要注意,个体差异因素所导致对同一作品不同的听众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就如同在倾听同一首音乐作品,能唤起个人情感共鸣的因素却是不同的,可能是单纯悦耳的音响因素,也有可能是结构美学及音乐要素所带来的听觉体验。同时,也有人沉醉在音乐作用下,进而产生情感上的视觉联想。
在音乐美学实践过程中,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是指结合音乐美学的理论与原则,并将其作为自己美学实践的指导。从根本上来讲,音乐美学的理论是前辈艺术家创造性的智慧与真知灼见的凝合,本质就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升华为规律性的理论认识。因此,学生在学习音乐美学时就应该结合自己的情况,带着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始终把音乐实践置于美学理论的指导之下。
2.学习音乐美学的意义
在欣赏音乐时,人的意识充满了积极性﹑创造性以及丰富的想象力,音乐作品的音响结构被欣赏者的精神同化,使之具有充分的主体性。与此同时,欣赏者也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使自己的身心与音乐合二而为一,用音乐将自己的感受化作现实的﹑具体的存在,变为可听﹑可感的对象。这就是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这种关系既决定了音乐作为审美对象所特有的性质,也决定了人作为音乐欣赏者所特有的性质。
我们培养的音乐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是有思想﹑有修养﹑有品位﹑富于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鉴赏力﹑真正了解音乐艺术精神的人。音乐美学在培养这样的人才过程中,将会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音乐作为一门具有独特艺术魅力和丰富精神内涵的艺术,无论从创作﹑表演或鉴赏和研究的角度去把握和运用它,都并非易事,掌握高难度的专业艺术技巧显得非常重要。
3.音乐美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音乐美育中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至今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各地的学校教育中。音乐美学教育在观念上存在问题,即将美作为善的附庸,把音乐当作教化的工具。这种观念直接影响具体教育实践,必然出现以认识活动的方式来进行审美教育,其结果是受教育者得不到真正的审美体验的引导,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未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3.1 只注重情感论的教育
音乐美学领域本来就存在关于形式和内容关系的两种不同看法,即自律论和他律论,后者以情感论为典型。在实际的音乐创作中,也有持“自律”和“他律”这两种观点的作曲家,各自包含的作品有呈现性的和表现性的分别。从哲学上说,内容和形式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概念。内容总是由对应的形式承载,形式总是特定内容“量体裁衣”的显现体。从美学角度来说,自律呈现性音乐并非没有内容,只是没有音乐之外的内容。音乐形式本身就包含内容,这种内容可以直接从音乐中听出来。情感反应是所有艺术审美的共有现象。无论是自律呈现性音乐,还是他律表现性音乐,其不可替代的价值都在于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也就是特殊的(以听觉为主的)感性需要。审美,就是在人为自己创造的丰富的感性世界中各取所需。唯情感论的音乐教育,是精神上的“偏食”,会造成受教育者“营养不良”。
3.2 “按图索骥”的欣赏方式
在长期积累的音乐教学基础上,我们的美学底蕴太过单薄,即便正逢美学教育实践蓬勃发展时期,音乐审美依然没有得到较大的发展。
4.改进音乐审美教育的措施
4.1 选择适合的音乐作品
在声乐审美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增加学生审美选择的资源库,这一点非常重要。而学生音乐资料库在素材的提供上要尤为注意,应选择合适的音乐,符合教育目标的音乐。通俗地讲就是严控绿色健康的教育资源内容,这是学生音乐资源库构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发种类变化多样的教学大纲。
4.2 制约与顺应的关系处理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格完善的人,完整的人是理性和感性都具备的人。从审美规律角度出发,在音乐教育中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殿堂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要想达成这样的结果首先要明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并为其创造有利的审美条件以最终进入审美状态。
4.3 “实践知”与“理论知”相结合
从审美的角度出发,想要对音乐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认知仅仅停留在纯知识理论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了解更加全面的知识。“实践知”与“理论知”在本质上有着区别。前者是间接被动地获取知识,而后者是通过实践直接得出真知。这两种知在教育领域却有着相反的境遇:学理的“知”受到普遍关注,而亲历的“知”却放任自流。综上所述,音乐美学教育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妙。要想在学习中获得“真知”,就必须通过“实践”这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