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研究
——以河南省D县为例
2021-03-25郭怡玲
郭怡玲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战略不断深化,力度不断加强,精准度不断提高,中国人民在战胜贫困的战役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体现了战略前瞻性和政策的持续性。以脱贫攻坚为基础,乡村振兴为保障,才能从根本上激发乡村内生活力,为贫困群体提供更多更稳定的发展机会,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通过研究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找到两者在衔接过程中的问题,对于政策平稳过渡,实现各地区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关系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表现为,乡村振兴在协调城乡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为脱贫攻坚提供内在动力;脱贫攻坚在改善乡村贫困群体生活条件的同时,为乡村振兴弥补了短板。两者是同一过程中前后衔接的不同方面,是为了解决当下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践需要和动力支撑[1]。一方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有机结合可以深度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政策﹑资金﹑能源﹑人才等资源高效利用,巩固农村脱贫攻坚取得的丰硕成果;另一方面,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可以为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提供经验借鉴,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首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具有内容和目标上的内在一致性。就目标而言,两者都是为适应和服务于“两个一百年”阶段性的奋斗目标,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而制定的重大举措,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就内容而言,脱贫攻坚侧重于从产业﹑文化﹑党建﹑生态和社会保障兜底等方面进行重点扶贫,而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村一二三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大力发展乡村文化,走生态发展道路,综合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脱贫攻坚战略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
其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实现方式上又有着不同的特点。脱贫攻坚的实现路径具有限时性﹑基础性﹑精准性的特点,这是由脱贫攻坚自身性质决定的。而乡村振兴则强调顶层设计,具有普惠性﹑整体性﹑渐进性的特点,注重协同推进。脱贫攻坚的特点在于坚持从精准扶贫发力,因人因地施策,一举完成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而乡村振兴更强调农业农村全面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提升人民整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
再次,实现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换的过程尤为重要,这种转换是全面的﹑全方位的,包括目标﹑任务﹑路径﹑机制等各方面的转换。在这一过程中,乡村振兴要积极借鉴脱贫攻坚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即加强领导,主次递进,增加投入,各方参与。脱贫攻坚的宝贵经验和智慧也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乡村振兴要在吸取脱贫攻坚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2.D县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探索
进入新时期,D县县政府积极履行脱贫攻坚政策要求,迅速展开了地方扶贫工作,从组织引领﹑发展产业﹑定期帮扶﹑金融扶贫等方面发挥作用。
⑴党建组织引领扛起政治责任。在响应国家脱贫攻坚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的过程中,该县拉开了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序幕,在脱贫攻坚实践过程中构建立体责任体系,各司其职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县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负责各自帮扶的贫困村,帮扶人员对贫困户形成“一对一”帮扶,形成帮扶立体责任体系。同时,根据贫困情况把贫困村划分为四个等级,进一步选任各级帮扶责任人,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其职能,让帮扶成效在精准中体现。为了更好体现精准扶贫的成果,从2018年以来,该县把每周三定为“扶贫帮扶日”。在逐户分析贫困户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帮扶对策。对需要兜底保障的贫困户,或需要资金扶持的,都需要分类扶持并制定详细的项目帮扶计划。县级领导和县直委局﹑乡镇主要负责人分包78个贫困村和129个非贫困村,每周三进村工作一天﹑住村一晚,实时实地解决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各方面努力,该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从2012年3月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共有78个贫困村,贫困家庭13859户54026人;到目前,该县已经实现74个原贫困村出列,已脱贫11552户48871人,贫困发生率为1.18%,未脱贫4个村,未脱贫人口2207户共5155人。
在坚持党建引领工作思路的影响下,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由此可见,基层工作中各项政策的开展都要始终以党的领导为核心,才能凝聚各方面力量,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共同努力。
⑵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合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只有以产业支撑的脱贫之路才是牢固的,通过发展地方产业引导贫困地区群众勤劳致富,是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必要前提,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3]。该县结合本地基本情况,因地制宜扶持产业项目581个,进一步优化龙头产业项目27个。本着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理念,推动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在农业方面,大力提倡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凸显特色优势,逐渐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在工业方面,由于本地工业基础薄弱,利用人员充足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积极承接义乌等地来料加工项目。同时成立服装协会,建立扶贫车间和村集体经济产业基地160个,依托山北地区发展寿衣加工的优势打造特色服装加工基地;在贫困村建设村级光伏发电站,光伏收益用来扶持贫困人口;在村里设置公益性岗位,并依托产业基础好﹑带动能力强的企业或合作社,引导贫困户参与就业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了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并实现多方面增收。同时,该县依托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经营家庭宾馆﹑景区务工等方式,辐射带动农民就业;通过引导资金﹑扶贫基地收益﹑土地入股等多种渠道,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该县以发展特色优质农业为切入点,在原有作物种类基础上加快培育优质品种,种植优质红薯10万亩,带动全县3万余农户参与红薯产业发展;成立食用菌协会,由农业科技公司向村民传授种植技术,发展优质香菇等特色产业,带动52个村2600余户专业从事食用菌种植,与公司合作实现供给与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合作模式,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着力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⑶实施金融扶贫,保障金融扶贫政策供给。通过金融供给满足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需要,是实现脱贫攻坚的关键。金融供给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是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关键。由于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少,导致农村金融供给无法满足村民的基本需求,贫困地区和贫困户也不能及时得到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限制了小农产业的发展[6]。自从实施脱贫攻坚以来,县政府积极响应全省金融扶贫号召,利用贫困县金融倾斜政策,对贫困户﹑扶贫重点项目实施全覆盖。本着政府部门牵头,金融机构参与的原则,该县围绕健全金融服务﹑信用评价﹑风险防控﹑产业支撑四个体系,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金融扶贫服务体系,设立县﹑乡﹑村三级金融扶贫服务中心,积极践行贫困户信用等级评定,为贫困户享受小额信贷提供大力帮扶。在加大贷款投放力度的同时发挥金融服务的保险服务功能,组织市县政府和保险机构展开对接,为困难群众提供大病医疗保障,解决贫困群体看病难﹑创业难的问题。
⑷完善公共服务,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围绕“三保障”内容,多渠道提供扶贫保障。推进住房保障工作,大范围改造农村危房,实现了“危房清零”。对库区移民设立搬迁安置点,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针对山区群众饮水难问题推进安全饮水保障工作,解决群众安全饮水问题。推进教育扶贫工作,改善办学条件。把原来办学条件差﹑生源稀少的学校进行搬迁,合并到交通便利﹑居住条件好﹑师资力量优越的学校中去。同时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定期开展贫困户免费体检活动,极力保障群众健康。
3.在构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机制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都需要政府的主导﹑农业人员的参与﹑企业的带动等各主体的积极参与,在具体实践中由于主观或客观各方面的因素,会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机制衔接造成一定的影响。
⑴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产业带动能力有待提高。该县由于长期贫困,交通条件落后,以传统小农生产为主,现代产业发展止步不前。在脱贫攻坚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大大改善了交通条件,并初步发展了一批扶贫示范产业。然而一方面,在脱贫攻坚战略紧迫性的引领下,有的扶贫产业项目没有长远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起示范带动的产业项目由于经费﹑村民积极性等原因难以在各个地区实现推广。总体而言,该县现代化产业基础薄弱,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还处于起步阶段,实现乡村振兴仍需要夯实产业基础。
⑵普惠性与精准性的矛盾没有解决,难以实现各群体利益均衡。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引导下,该县政府通过资金援助﹑异地搬迁﹑产业带动等各方面扶持将资源向贫困户倾斜,引起了贫困户与非贫困群体的利益纷争,特别是刚脱贫的贫困户在脱贫基础上还不稳定,容易出现返贫情况发生,这种临界贫困户对政策的精准更加不满。而做好精准性扶贫与普遍性乡村振兴的衔接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也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保证,如何兼顾不同群体利益诉求,更好促进乡村振兴,是政府必须思考的问题。
⑶政策依赖问题突出,乡村内生活力不足。在脱贫攻坚一系列福利政策的带动下,人们更加依赖政府对改善生活条件和提供发展机会的政策,安于被安排的现状,从而不愿意实现“自我造血”,更难以参与到乡村振兴实践中来。该县工业产业发展落后,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机会少,有的贫困户不愿意外出务工,在脱贫之后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又害怕创业风险不敢尝试贷款创业,只能再次依靠政府给予补贴。在这种情况下,更难以实现产业振兴﹑乡村振兴。
⑷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体制机制衔接不完善,导致政策供给不协调。该县在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先集中力量实现脱贫目标,再进行以两者更好结合为主题的讨论会。整个过程注重政府主导,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群众主体的参与。在体制机制上,没有建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互通报对接的机构,导致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不能及时运用于乡村振兴战略实际中。在政策上,没有制定详细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政策,导致两个本是相互呼应的战略各自运作。因而,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各自独立落实,难以做到二者的有效衔接。
4.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思考与建议
总体而言,脱贫攻坚战略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都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逐步建立起一个系统长效的保障机制[4]。结合D县脱贫攻坚的实践,建立长效稳定的脱贫攻坚机制是确保两者高效衔接的前提,在此基础上从长远规划入手制定乡村振兴战略,更是实现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顺利过渡的关键环节。因此,实现二者在实际工作中的有效衔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首先,延续脱贫攻坚精神,做好两者在思想上的衔接。这是避免在工作中出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各自独立运作的前提。要深刻认识二者有效衔接的必要性,大力宣扬衔接理论来指导衔接实践运作和制度创新。继续在落实脱贫攻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在统一思想中分清问题主次﹑时序先后,再集中力量攻坚克难,保障乡村振兴有效开展。
其次,加强普惠性政策衔接。政策的连续性是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因素。原来脱贫攻坚的政策应立足实际情况,对于那些具有普适性和长期性的政策,在制定乡村振兴政策中应进行延续,以政策的稳定性来确保战略过渡的有序性。对于容易返贫的群体要持续进行政策帮扶,制定专门的长期帮扶举措[5]。在教育﹑医疗﹑产业方面要持续加大投入力度,适度提高农村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农田改造﹑道路交通﹑饮水安全﹑通信网络等方面也是乡村地区必须补齐的短板,要大力发展农村科技,实行科技兴农,为乡村振兴提供政策支持。
再次,做好产业衔接互动,大力发展长效高质量产业。立足资源禀赋,推进产业振兴,带动各方群体参与,为衔接提供动力。以各地现有资源优势为依托,推进农业与服务业有机结合,实现农业向整合化﹑多样化﹑专业化发展,并突出地方特色优势。探索发展贫困地区休闲旅游﹑电商结合等新型产业发展形式,以实现农村地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目标,创新发展一批本地特色产业发展示范区,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奠定基础[6]。各地区在相互借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挥自己的优势,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做到可持续性发展。
最后,做好智力衔接,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基础。选拔高素质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政策实施,在注重培养本土人才的同时,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现代化人才。同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先进思想武装全体人民,丰富农村文化产品供给,形成良好的乡风文化,同时外化为自觉行动,培育广大人民群众主体意识,自觉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在积极向上文化氛围的感染下,提高农村村民凝聚力,为乡村振兴奠定文化基础。
总体而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都是立足于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目标制定的重大发展战略,体现了人民利益至上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保障乡村人民高质量脱贫﹑推动城乡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必须构建扶贫工作各方面的长效发展机制,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依托,走创新绿色发展道路。在政策持续性﹑思想持续性﹑人才持续性﹑产业发展持续性上不断发力,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落到实处,不断激发农村经济增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