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休闲服务质量调查及提升建议

2021-03-25谌洪星施雷雷

南方农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六盘水服务质量公园

杨 洪,谌洪星,施雷雷,2

(1.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贵州六盘水 553004;2.养正中学,湖南郴州 424200)

按照世界惯例,人均GDP 超过5 000 美元时,就进入一个旅游休闲时代。2018 年中国人均GDP 达9 732 美元,休闲已成为中国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培育多元主体,发展休闲产业。城市公园是国民旅游休闲的重要空间,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场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价值[2]。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公园是在利用湿地资源基础上,利用生态学和景观学原理,在保护湿地的同时,为游客及当地居民提供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场所的生态型公园[3]。

国外学者主要研究城市公园的生态系统功能、要素及规划管理这三个领域。例如,C Hopkinson 等(1997)考察了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铁卢市的柏克德湿地公园,提出城市湿地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价值[4];Qipeng Liao(2011)将乡土景观要素分为自然乡土景观、人工乡土景观和无形乡土景观,探讨湿地公园建设这三种乡土景观的详细措施,以便更优地发挥出传承地方文化、节约资源、提升生态效益等作用[5];Outi Wahlroo(2015)评估分析了芬兰南部的城市湿地公园水质,对城市湿地规划提出建议[6]。国内研究相对薄弱,以自然资源保护为出发点,侧重于城市湿地公园的休闲满意度、游客偏好及游客环境破坏行为等方面,如王莉等(2016)以西溪和溱湖两大湿地公园为案例,检验湿地公园游客感知价值量表,探讨湿地公园游客感知价值的结构特征[7];陈燕峰(2018)以西洞庭湖青山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开展了城市湿地公园游客的游憩偏好研究[8];潘丽丽和蒋祝雅(2020)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对象,分析了设施、氛围、环境、服务质量及管理政策等方面情境因素与游客环境破坏行为[9]。

国内学者对贵州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研究,仅有生物多样性设计与评估、生物景观评价、生态旅游评价[10-12]。据六盘水电视台报道,截至2020年9 月,公园已接待游客超过60 万人次,成为大众休闲、旅游的重要场所,但尚无其休闲服务方面的研究报道。

1 研究对象概况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地理坐标为26°34′ 40″~26°35′ 38″ N,104°45′ 29″~104°48′ 45″ E,东抵六盘水师范学院,西、北至凉水井一带以公路为界,南到明湖村一线天峡谷南部山脊。公园总规划面积197.7 hm2,类型为人工库塘湿地和永久性河流湿地两种类型。公园周围为高原缓丘(溶丘)地貌,地势起伏不大,多平顶状或浑圆状岗丘,相对高差50 m 左右,平均海拔1 800~1 850 m。公园属于暖温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夏季凉爽,是著名的“中国凉都”;冬季稍冷,有凝冻,春季稍干旱。年均温13.7 ℃,最冷月(1 月)均温2.9 ℃,最热月(7 月)均温19.8 ℃;无霜期230~300 d。夏季96%左右的时间感觉舒适,其中91 d白日感觉舒适,89 d 夜晚感觉舒适,十分适宜避暑度假和休闲养生旅游。

2 研究设计与数据获取

根据《城市公共休闲服务与管理导则》(GB/T 28102—2011),参考国内相关研究,围绕“吃住行、娱购游”六要素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并将问卷转化为二维码。2019年5—9月对公园管理处人员和到访游客开展调查,共发放问卷372 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为80.64% 。笔者应用Excel 等软件对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是湿地公园提供休闲服务的主力军。从访谈情况看,90%的管理人员认为明湖国家湿地公园有山有水有桥,景观特色明显,交通便利,非常适合各类人员休闲;但湿地公园饮食、娱乐和购物服务单一,饮食和购物面临着数量、类型与消费的矛盾,许多游客仅是饭前饭后的徒步、散步,基本不花钱。

3.2 游客需求

从受调查者客源分布来看,占比最大的是当地居民(60%),其次为重庆(20%)、成都(15%)等与六盘水市距离近的市民。外地游客选择时段多为7—8月,这正是六盘水“中国凉都”最直接的体现。调查结果表明,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第一客源为本地居民,主要原因是省钱省时、交通便利。现阶段,消费支出仍是游客选择目的地的第一考虑因素,家庭可自由支配收入决定游客选择目的地的方式。本地27 路、9 路和11 路公交车直达公园,车程约30 min,这在时间、交通上节约了成本,而且公园就在住家所在地,对游客来说,就像自家后花园一样,心理的安全感会比较高。

3.3 游客社会属性

参与调查的300 名游客中,女性游客有198 人,占比66%,男性游客102 人,占比34%,男女比例悬殊。这可能是因为明湖湿地公园适合拍照、徒步和跳广场舞,而女性对于拍照和广场舞天生比较热衷,加之调查时段多为早上,去公园徒步、跳广场舞的女性游客数量必然偏多。从调查者年龄分布看,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休闲游客的年龄分布呈现出“一边倒”现象:以40~65 岁年龄段的为主,其占游客人数的75.2%,而40 岁以下或65 岁以上的人数极少。究其原因,40~65 岁的人有稳定工作和充足的闲暇时间,休闲意识强烈;而40岁以下的人学业或工作压力大,尤其是30~40 岁的中青年家庭负担重,没有时间休闲,最多就是周末陪孩子玩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但个人身体条件的限制,旅游欲望不强。从受访人员学历看,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较大(32.3%),可能是因为公园与六盘水师范学院无明显界限,而该校有近900 位教职工,其教职工中硕士、博士学位人员比例较高(85.5%),公园是该校很多教师的主要休闲场所。

4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休闲服务质量评价

服务质量是公园吸引力的重要体现。笔者根据《公园服务基本要求》(GB/T 38584—2020)的要求,采用Likert(李克特)量表问卷设计方法,结合湿地公园文献综述所总结的湿地公园特点,综合专家咨询、游客调查访谈结果,按有形性、生态性、可靠性、可信性、关怀性和消费性拟定了《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休闲服务质量评价表》。按照Likert量表分别给出“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很好”五个维度,并赋予1、2、3、4、5 五个分值,请游客根据自己的感知选出与自己匹配度最高的回答,并将所有数据汇总,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计算出受访者的总体感知分值,详见表1。

由表1 可以看出,游客对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景观类型、卫生环境、生物多样性、水体及安全性、出入口等有形物质评价较高,其中对公园湖上蜿蜒彩虹桥的设计最为满意,游客仿佛在水上漫步,边走边看,非常惬意,部分游客认为彩虹桥颜色如同六盘水钢铁厂铁水的颜色,寓意着六盘水“三线建设”历史。而游客对公园的设施、布局、宣传资料、指示牌、娱乐活动及餐饮服务的评价一般,其中认为公园宣传缺乏、休闲凳子配备少、无湿地资料展示、休闲活动单一,缺乏个性化的服务及饮食餐厅少、菜品种类不够丰富和不够美味。

在所有的服务质量调查结果中,众数最多的是“4”,对照Likert(李克特)量表,属于“较好”。可见,游客基本肯定了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休闲服务质量,但是对公园的未来发展还有一定的期待,这为明湖湿地公园从一般公园打造为休闲度假公园,推进其转型升级提供了空间。

5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休闲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5.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休闲服务能力

虽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有了休闲健康步道、彩虹桥及一些健身器材,但要实现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目标,需要结合公园的山水地势地貌,再丰富路、桥、其他空地物件的装饰,在视觉和感觉上拓展空间范围,增强游客体验。同时,加强数字景区、自助导游、VR、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借助便携终端上网设备,可以主动感知公园的旅游资源、旅游者数量、旅游商品供求变化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发布,让广大游客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和体验需求,实现公园的管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表1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休闲服务质量调查结果

5.2 丰富休闲娱乐元素,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休闲要以山水文化为载体。当前,公园文化以道路和桥为主,以山水文化的地方性元素保存与传承为基准,但由于旅游者需求的多样性特点,单一的徒步、放风筝等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了,这就要求依托六盘水“中国凉都”的气候和打造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的平台,在公园山地文化产品的开发和经营上突出山地喀斯特文化、“三线建设”历史文化、康养度假文化等多样性、个性化的休闲娱乐元素,大力发展以“凉都三宝”、人民小酒、盘县火腿等为重点的商品服务,打造休闲公园品牌,以适应游客不断提高的多样化休闲需求。

5.3 协调社区管理和景区管理之间的矛盾,提高管理能力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明湖资源并提升其功能业态,2010 年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2013 年成立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负责公园的管理工作。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公园具有居民生活区、文化展示区和旅游胜地三重属性。公园的日常管理,虽然名义上是公园管理处,但在旅游开发后,它的社区属性仍未改变,因而社区管理和公园管理之间、外来管理者和本地居民之间必然存在矛盾和权力的博弈,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是公园休闲服务提升需要解决的问题。

6 结语

休闲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追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真正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游客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就要做到既秉承传统,又要与时俱进,既要保真,又要符合潮流,需以山地文化为支撑,采用多种宣传方式,构建服务生态,使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以独特的姿态、开放多元的形式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休闲游客。

猜你喜欢

六盘水服务质量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门诊服务质量管理的实践研究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在公园里玩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质量的提高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诗书画苑
艺术风味-我的人生
六盘水:盘县1月份税收实现高增长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