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进”与“出”,切语文课堂之肯綮
2021-03-25夏赵熠
夏赵熠
古时,庖丁为文惠王解牛,未尝技经肯綮,言每年才换一把刀,是为良庖。何为“肯綮”?即筋骨结合的地方,现比喻关键的地方。于语文教师而言,教书的过程必须要切中肯綮,才会不负学生,方为良师。在笔者看来,语文课堂教学的肯綮,在于教师如何看待并适宜地处理好“进”与“出”的关系。 “进”与“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关系。
一、教师扎“进”教材,浅显输“出”知识
“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是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大多教师也在努力实践着,也走入过一些误区。如不重视教材,蜻蜓点水式,对于学生而言,就像是雪一样很快融化成水,没有收获;或是过分依靠课外资源填充课堂,看似是作为课堂的延伸拓展,实则学生没有掌握,甚至是笑过,看过,读过,就过了。江苏师范大学魏本亚教授指出,“语文课程改革进行了十多年,语文教学的生态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了”。如果放任其恶化下去,那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带学生“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一)立足教材,钻进教材
语文教师教学要有教好教材的意识,要有立足教材和尊重文本的态度。
钻“进”教材分为以下几个层面。1.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读准字音、读流畅和读出感情。2.潜心读,“独钓寒江雪”。钻研教材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要走“进”教材的天地中,了解教材的教学目的、重难点,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行文思路、情感脉搏、写作特点,了解单元要求和本册书的总体要求,关注到预习要求、探究练习和阅读提示等。3.多元解读,“百花齐放春满园”。教师可以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存在的疑问点去解读文本;可以通过查找相关课例、课堂实录去丰富对文本的解读。
(二)教学过程,层层推进
《礼记·学记》中说:“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提醒我们,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有一定的顺序性,循序渐进。
王荣生教授指出:语文课堂教学的改善,取决于基点的改变,也就是说,要将以“教的活动”为基点,逐步地转变为以“学的活动”为基点。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课堂提問应该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不能停留在“已知区”上,也不可“陵节而施”——过分的超出学生的能力水平,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层进的教学过程一方面符合中学生的心理规律,一方面也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三)灵活处理,将个人创意融进教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就为我们打开了教学的一扇大门,每个人的教学都有属于自己的色彩,我们可以灵活处理教材中的课文,充分发挥我们的创造性。
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名著导读设计,笔者确定的主题是“英雄亦是打工人”。环节设计如下:我找——“打工人”典型代表,我探——“打工人”背后秘密,我悟——“打工人”精神内涵,我学——践行“打工人”精神,以及最后的作业设计我写——“打工人”求职推荐信。设计初衷来自一句话“每个人都有钢铁般的意志,早安,打工人”,以学生感兴趣的、网络热词金句作为切入口,选用表情包作为课程资源辅助,活跃课堂气氛,呈现出年轻一代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顺应时代,且积极正面,让学生与名著中的主人公保尔拉近了距离,这些知识点在紧密的环节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掌握到位,达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
二、学生走“进”教材,浸润悟“出”真谛
教学活动是双向性的活动,教师也要结合学情,试图带领学生走“进”教材,通过浸润的方式,全面培养学生。何为“浸润”?字典上的解释有四,我采用的是“逐渐渗透,引申为积久而发生作用”,这是一个长期性的活动,是教师的逐渐渗透,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肖培东说:“阅读说到底是让我们更有智慧。”在我看来,课堂永远是学堂,学生永远是主体,一切服务于学生。所以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个体,让学生进入教材中,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和个体经验。王荣生教授也提出,教师要鼓励学生反复研读文本,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如诗歌教学要帮助学生读出自身之悟。统编本九年级《乡愁》,是一首经典的诗歌。胡明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问:第四段的第一句话不一样,在表示时间的“现在”一词前面加上“而”。成了“而现在”。这个“而”字里另有怎样的深意?
生1:是“但是”的意思,“而”起转折。
生2:“而”起递进作用,有更大更浓的乡愁。“家国情怀”比“个人乡愁”更博大深沉。
生3:“而”与“之乎者也”一样都是文言文常用词,具有文言文意味,巧妙勾连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
胡老师的问题,成功唤醒了学生对于语言的敏感,这使学生走“进”文本。一个小小的“而”字,学生们的答案有对字义、表意、情感表达的理解甚至有从文化意味角度的思考,此问题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在此过程中表现出具有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核心素养,拥有必要的语文知识和熟练的语文技能;通过表达运用,又透露出学生具备家国情怀等文化素养。学生真正走“进”教材,可以在浸润中悟“出”教材内外的天地,从而在思想、文化等层面受到熏陶感染,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三、师生来回“进出”教材,提高课堂实效性
张志公先生说,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带着学生在文章中进进出出走它几个来回。课堂教学活动是双向性的,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提升言语思维能力,更能引导学生朝着深度学习和精神成长方向延展,把课堂落到实处。同时,教师也收获成长,知困自反。
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学生拥有假设演绎推理能力,抽象逻辑思维以及思维具有灵活性,这意味教师面对的中学生,已经是基本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可以对文本有自己的解读。当师生的不同解读相遇,碰触出思想的火花,语文课堂方能体现其价值。
王建国老师在《台阶》教学的最后,设计了“我们能否从父亲造台阶的故事中感悟出什么”这个问题,他是受叶圣陶先生“小说是常常需要辨认文字以外的意味”的启发而设计,当学生举起手时,他又强调要联系文本说,这是老师要求学生走“进”文本。
生1:勤劳。父亲一年四季没闲着的时候,除了“七个月种田”“四个月砍柴”,剩下的时间就是在捡卵石,编草鞋。造成高台阶是勤劳的结果。
生2:梦想越大,越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草鞋,我还想起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
生3:立志最重要。“我们家的台阶低”这句话就是父亲造新屋、造台阶前的立志言。
生4:我认为父亲还有一种更可贵的品质是善于谋划。“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一凼黄泥踏好”,这说明他是一个善于谋划的人。
学生的种种回答有些可能王建国老师早已预想到,然而学生在课堂中的回答依然是精彩纷呈,既是走“进”文本,以文本为基石,做出自己的解读;又是走“出”文本,联系到俗语、红军长征和日常生活等,是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充分引发学生的思索、品味与琢磨。学生在“进出”文本,教师也随着学生的解读丰富了文本的内涵,对文本的解读也不再是照本宣科,拓展了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教师何尝不是因为学生的带领走“出”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呢?师生间的来回“进出”,是我们语文教师所乐见的,这样的课堂才是充实的,有实效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