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桂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

2021-03-25丘树宏郭昉凌

源流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中顺桂山中山

丘树宏 郭昉凌

中共中山县委在1938年11月第一次武装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准备以五桂山作为将来的游击根据地的设想。

1940年9月,中共广东省委将中共中央派来的延安“抗大”三分校大队政治委员谢立全、大队长谢斌分配到珠江三角洲地区负责军事工作。是年冬,中共南番中顺中心县委委员谢立全到中山地区检查部队工作,了解到中山县委有经营五桂山区的设想,回到中心县委驻地西海(位于今佛山市顺德区)后,提出在中山五桂山开展游击战的方案。但中心县委的某些负责人持有不同意见。

1941年7月,南番中顺中心县委派谢立全、梁奇达到五桂山区对建立五桂山抗日根据地的可行性进行实地调查。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入调查研究,谢立全确认五桂山区具备进行游击战争的有利条件。

1941年9月上旬,中共南番中顺中心县委召开会议,制定“经营番禺”“发展中山”的方针。派谢立全、梁奇达到中山,加强中山敌后抗日武装斗争的领导。同时调广游二支队第一中队到中山九区,后来称第二主力中队。原驻九区的抗日游击队改称为第一主力中队。

1941年10月下旬,谢立全指挥第一、第二主力中队袭击崖口伪护沙中队,为在开辟五桂山抗日根据地前扫清五桂山外围的敌伪据点,解决部队的武器和给养问題。1942年1月,罗章有、黄智(黄衍枢)奉命带领一支18人的先遣队进入五桂山区合水口、石门一带,为建立根据地打前站。部队深受群众的拥护,很快扎下根基。2月,欧初带领第二主力中队六七十人进驻五桂山,与罗章有的先遣队汇合。3月,卫国尧带领第一主力中队40多人也转移到五桂山。

第一、第二主力中队与先遣队会合后,驻五桂山的抗日武装部队很快发展到120多人,分别驻在合水口、白企、贝头里、长江、石门等乡村。

为配合武装部队建立根据地,地方党组织先后增派一批共产党员到五桂山区合水口、灯笼坑、白企一带乡村,以教师为职业,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援军活动。在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中山人民抗日武装不断壮大,五桂山抗日根据地迅速发展。

1943年秋,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和中共南番中顺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机关,从禺南转移到中山五桂山,9月底至10月,指挥部领导人林锵云、罗范群、谢斌、刘田夫、刘向东及领导机关先后从禺南转移到五桂山区。

猜你喜欢

中顺桂山中山
五桂山客家土楼
比深圳离前海更近 3年超500亿打造中山“前海”
美丽河北之天桂山
中顺洁柔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6.72亿增长53.42%
中顺洁柔2019年前3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9.96%
中山君有感于礼
中山靖王的动物园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从江南到西北的捕鱼人
历史上的“中山人”